“酒文化”真谛——文明饮酒_酒史文化


“酒文化”真谛——文明饮酒_酒史文化

  崇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宴请客人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是亲友间沟通情感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但是,近年来,许多不文明饮酒现象屡屡发生,传承健康文明酒文化,一些不良行为是要坚决遏制的。

  文明饮酒要适量。根据科学研究,酒精对人类的大脑有强烈的麻醉作用,短时间内大量的饮酒就会使神经细胞突然产生兴奋,继而转为麻醉状态,造成言行失常,不省人事,严重者还可导致死亡。醉酒时人体各器官失调,功能性括约肌也由麻痹而开放,生理功能失调,易诱发各种疾病,像胃炎、肺炎和各种感染。如果是长时间慢性中毒,轻则神经衰弱,重则智力减退、健忘、肝脂肪化。酒文化蕴含着宾主之礼、饮具文化等内容,提倡庄严的仪式感,和谐融洽的宾主情谊,不是“豪饮”、“牛饮”,饮酒切忌过量。

  文明劝酒不强迫。与酒文化一样久远的是劝酒文化。中国古代的餐饮承载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所以延宕的时间较长。贯穿宴饮活动的,除了丝竹歌舞外,就是酒。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宴会。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进入现代社会,劝酒亦是热情和敬意的表现。但是,劝酒不应成为“逼酒”,劝酒是要表达诚意,若对方明确表示不能饮酒,就要适可而止,决不能演变成强逼、强灌。

  酒后文明讲公德。酒驾、醉驾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曾经震惊全国,酒后公德,关系你我他。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驾作为危险驾驶罪追究驾驶人的刑事责任。醉驾入刑极大地保障了公民的个人安全。对于饮酒者个人,更应该坚持“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的准则,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历史传承的酒诗、酒词、酒赋、酒联、酒歌、酒旗、酒令,甚至是酒故事,都有中华大地各民族深奥的文化底蕴。祖先给我们留下说不完和道不尽的佳话和千古绝句。真是酒成文,文助酒,文酒相伴。现代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但却总是忘了“酒文化”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