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礼守仪美德传_酒礼习俗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礼仪,以文明闻于世的礼仪之邦。酒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所谓无酒不成宴席,无礼也不成酒席,这便注定了酒与礼仪之间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即“酒礼仪”。

  明末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酒禁》中说:“先王之于酒也,礼以先之,刑以后之。”同时人黄周星在《酒社刍言》中也说:“古云:酒以成礼;以欢为主,则必无愁苦之欢矣。”这些引文都说明自古以来,谈到酒,都必然离不开礼。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里,“品”出了酒的特性,即知酒对人身体有害有益,如不依礼饮酒,适度饮酒则会有害无益。因此,上至朝廷帝王,下至民间百姓,对于酒的饮用,都是既重视,又小心。在祭祀、婚嫁、宴宾中,酒由谁来饮用及饮用的顺序和度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礼仪程序。史上诸多的文献典籍及各种文物,都能证明这一点。

  《礼记》一书中,对酒的礼仪有着详细的记载。如第十四篇《明堂位》记云:“爵,夏后氏以盏,殷以斝,周以爵。灌尊,夏后氏以鸡夷,殷以斝,周以黄目。其勺,夏后氏以龙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其中有些古铜器至今还存在,可见古时酒礼仪的隆重。

  历年经代,日月更替,酒的饮用形成了一定的习惯即民俗,谈礼仪,我们不得不简单地分析酒与民俗的关联。

  在我国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重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嘉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活动的习俗。

  随着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认知、感观、俗成,使之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文化习俗。这些习俗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形式生动活泼、姿态万千。

  酒与民俗不可分,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辰满日、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中心物质。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因有酒,缅怀先祖、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就有所寄托;婚嫁因有酒,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就可明誓;丧葬因有酒,后人忠孝之心就可以表述;生宴因有酒,人生礼趣交谊,寿福南山东海之比就可恭祝;饯行洗尘因有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就可以倾吐。总之,有酒方有礼,有酒方成俗,有了酒,民俗活动才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就已紧密相连,并且公式化、系统化。当时,曲蘖的使用,使酿酒业空前发展,酒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物质,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的用酒活动非常广泛。

  夏代,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中乡饮的风俗画。在开镰收割、清理禾场、农事既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每人设酒两樽,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大寿无穷,当然也预祝来年丰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代风俗礼仪中,就有冠、昏(婚)、丧、祭、乡、射、聘、朝八种,大多又酒冠其中,有声有色。例如: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中国文化史》),庆祝自己走向成熟。

  在古代的各种祭祀仪式中,无一不用到酒。无论是朝廷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还是民间百姓们为了能够丰衣足食,都要用祭祀的方法来感谢神鬼,也就是祭天、祭地、祭神、祭鬼,其中都要酒来表示敬意和诚心,还有很多细致的礼仪。比如,春天天子要举行祈谷礼,《礼记》中《月令》篇说:

  是月也,天子乃于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太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日劳酒。

  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那时,皇帝还在北京先农坛举行躬耕,执爵献酒祭先农的礼仪,前后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如《清史稿》卷八十三,《礼志》二记载:“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定岁从仲春亥日行耕桔礼……届期,帝亲飨祭献如朝日仪……俟农夫终亩,鸿胪卿奏礼成,百官行庆贺礼,赐王公耆老宴……”其他的祭祀活动,如祭天、祭地、祭社稷,祭蚕、祭神、祭鬼祭宗庙等礼仪,对献爵、饮福酒等,都在历代史书礼仪志中有明文记载,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结婚可谓是人生大事,所以婚宴饮酒礼,规则更为复杂。从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到亲迎合卺,这一系列的礼仪都要极为精细地实行。而最能体现出酒与礼仪的密切关系的,以酒表礼的要属“合卺”这一礼仪了。如《清史稿》记同治大婚道:“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纳采、大征、发册、奉迎,悉准成式……辇入乾清官,执事者俱退,侍卫合隔扇。福晋、命妇侍辇入宫,宫中开合卺宴,礼成。”又记“皇子婚仪”道:“新福晋由女官导入宫。届合卺时,皇子西向,福晋东向,行两拜礼。各就坐,女官酌酒合以进,皆饮。酒馔j行。起,仍行两拜礼。”

  又如《隋书》志第四《礼仪》记道:

  后齐皇帝纳后之礼,纳采、问名、纳征讫等等,有司先于昭阳殿两楹间供帐,为同牢之具……帝升自西阶,诣同牢坐,与皇后俱座。各三饭讫,又各酯二爵一卺。奏礼毕……

  以上是皇家合卺之礼。至于民间,也有大量的史料记载。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之五“娶妇”道:“凡娶媳妇,先起草贴子……扶入房男女各对拜毕……然后用两盏以彩结连之,互饮一盏,谓之交杯酒。饮讫掷盏,并花冠子于床下,盏一仰一合,俗云大吉,则众喜贺。”正史上有记载,不管皇家、民间,均用“合卺”古语,俗话叫“交杯盏”“交杯酒”。古代各地习俗的“合卺”礼仪还有许多,但至今沿用的并不多。

  周代的婚烟习俗,已经走向规范化、程式化,由提亲到完婚,男子若相中某一女子,必请媒提亲,女应允后,仍有纳采、问名、纳吉等过程。婚期至,“父醮而命之迎,子承命以往,执雁而入,奠雁稽首,出门乘车,以俟妇于门外,导妇而归,与妇同牢而食,命卺而饮”。新婚夫妇共同食用祭祀后的肉食,共饮新婚水酒,以酒寄托白发到老的愿望。

  古人极为尊敬君主、长辈,因此古代聚宴时在君臣、父子、师生、长幼之间,对饮酒的次序、礼仪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如《礼记》中有许多记载,其卷一《曲礼》:

  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小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酹,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饮酒时讲究位次礼仪,以“礼”的尊卑上下原则为席位依据。这种席位的排序不仅显示了宴席的规格、等级,而且体现了饮酒者的尊卑、长幼、宾主之分。同时,席位的排序也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习俗和礼节。所谓“各位不同,礼亦异数”就是反映等级社会中等级观念与“礼”的关系。

  古人的位次礼仪有首尾之分、上下之别。首者上也,为尊;尾者下也,为卑。席位的尊卑关乎礼遇的高低,因而受到古人的特别重视。

  关于饮酒时位次的礼仪,《礼记》在《少仪》篇中记到:“尊者,以酌者之左为上尊。尊壶者面其鼻。饮酒者,(機)者,醮者,有折俎不坐,未步爵,不尝羞。”又记道:“凡饮酒,为献主者执烛抱燋,客作而辞,然后以授人。执烛不让,不辞不歌。”

  这些礼仪规则,因年代久远,解释起来很复杂,如尊与壶,均为酒具,皆有面,面有鼻,鼻宜向尊者。(機)者,是沐而饮酒,醮者,是冠而饮酒等。如要具体说明,则较为困难。但是有一点至今仍在遵循,即“酌者之左为上尊”,也就是尊敬上坐宾客。还有“未步爵,不尝羞”,就是说未举杯饮酒,不能吃菜。这些礼仪规则在现代人餐桌上仍能看到。

  古代筵席有礼貌待客的传统,因此在接待宾客时,也有详细规定。

  《礼记·曲礼》云:“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客同辞,主人肃客而人。”“让于客”,是为了让客先人。古时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每入一门均需礼让,客人难免要推让,主人拱手以揖请客先登。这是迎宾常礼。

  古代对于酒在礼仪的考虑上,多从现在所谓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包括君臣诸侯、家庭亲子、夫妻等诸多方面考虑,所以是很细致的。《礼记》中说“玄酒”,是指水,说“醴酒”是指薄酒。连饮什么酒,都有详细的规定,可见古代有关酒的礼仪多么细致具体。

  古代对于没有酒量和滴酒不沾的宾客从不强人所难,而是让他们用其他饮品代替。《汉书,楚元王传》:“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醴”是指酒精度不高的甜酒。还有以茶代酒的。《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主孙皓宴客,韦曜不善饮酒,孙皓密赐茶水以当酒。至今仍有这种做法。

  再有《礼记》记有“投壶之礼”,有些类似于现时饮宴中的罚酒。所谓“胜饮不胜者”,就是说胜利的不需要喝酒,而失败的要罚酒。有记载说: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

  请宾曰: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

  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教养。

  这些礼仪不仅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尊敬,而且显示出宴席的规格、档次,更突出了礼的仪式节度。

  孔子曾参加过乡饮酒礼,《论语·乡党》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在行乡饮酒时,要等老年人都出去以后,孔子才出去。显然这是敬老尊长的乡饮酒礼。《礼记·乡饮酒礼》也记载孔子说过:我观看过乡饮酒礼,就知道王者的教化极易推行。

  乡饮酒礼盛行于周代,在《周礼·地官·党正》记载:“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序是乡下面所管辖州、党的学校。这句话是说到了年终蜡祭时,聚集民众在党学里举行乡饮酒礼,按照年龄的大小排定位次。

  酒与礼仪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隋书》卷六礼仪志前言中说:“群饮而逸,不知其邮,乡饮酒之礼废,则争斗之狱繁矣。”又说:“汉高祖既平秦乱,初诛项羽,放赏元勋,未遑朝制,群臣饮酒争功……叔孙通言曰: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于是群起朝仪而许焉,犹曰:度吾能行者为之。微习礼容,皆知顺轨。”

  在《礼记》第四十五,也特别有《乡饮酒义》一章。文前释题解释说:

  乡饮酒者,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也。因饮酒而射,则谓之乡射。郑氏谓三年大比,与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率其吏与其众,以礼宾之,则是礼也。三年乃一行,诸侯公卿大夫贡士与其君,盖亦如此。党正每岁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干序,但此礼略而不载,则党正因蜡饮酒,亦此礼也。先儒谓乡饮有四:一则三年宾贤能;二则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三则州长习射;四则党正蜡祭,然乡人凡有会聚,当行此礼,恐不特四事也。《论语》:‘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亦指乡人而言之。

  这段引文主要阐述了乡饮酒礼的四个内容。第一是选拔贤能,第二是敬老尊长,第三是与武事有关,第四是与蜡月祭祀有关。此礼在于维护社会宗法秩序。

  据《仪礼·乡饮酒礼》记载,乡饮酒礼的具体仪节大体如下:

  以乡大夫为主人,邀请有才德的人为宾,其次的为介,又次的为众宾。整个酒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献酒。主人先向宾敬酒,宾回敬主人,主人再敬宾。然后主人向介敬酒,介回敬主人。最后主人向众宾敬酒,众宾站着把酒喝完,不回敬主人。

  第二阶段是作乐娱宾。乐队入场,在堂上鼓瑟唱歌。

  第三阶段是宾向主人敬酒,主人向众宾敬酒,众宾又依次交错敬酒。

  第四阶段是大家脱鞋上堂就座,彼此劝酒,不计杯数。最后尽欢而散。

  乡饮酒仪,后来又与祭孔联系在一起。《礼记》第八篇《文王世子》,文云:“凡学,春宫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祭祀孔子时,必须先要有三牲,烧纸,“合乐”;献酒,献牲,献爵,即奉上酒壶酒杯等;焚香、跪拜、叩首、兴(即起立),再拜、再叩首……直至礼成。

  祭孔在顺治、康熙两朝八九十年中,是大学士主祭。而自雍正四年后,就由皇帝亲自主祭。“献爵”“改立为跪”,就是捧着酒杯举过头,然后再洒一点在供桌前。乾隆时“三献”,就是献三次酒、跪下起来反复三次。选内府尊彝十器送到文庙,大多祭器就是酒器。不仅是在京都,在外地也要祭孔.首先是孔子家乡曲阜孔庙,史称“阙里”文庙,一切释奠、献爵仪式都和京师一样。

  乡饮酒礼是怎么回事呢?乡饮酒礼和朝会一样,都被列为嘉礼。乡可以理解为与朝中相对的在地方上的意思。乡饮酒是在乡里摆酒宴的群众聚会,找到选举、祭祀、乡射等活动的机会就聚起来吃喝一顿。《唐会要》卷二十六,记“乡饮酒”云:“贞观六年(公元632年)诏曰:‘比年丰稔,闾里无事,乃有堕业之人,不顾家产,朋游无度,酣宴是耽,危身败德,咸由于此。’每览法司所奏,因此致罪,实繁有徒。静言思之,良增轸叹。白匪澄清正本,何以革兹俗弊。当纳之轨物,询诸旧章,可先录乡饮酒礼一卷,颁行天下。每年,令州县长官,亲率长幼,齿别有序,递相劝勉,依礼行之,庶乎时识廉耻,人知敬让。”

  明、清两代,乡饮酒礼在形式上也延续了下来。《清史稿》卷八十九《礼志》第八,有“乡饮酒礼”的记载,而且还详细记录了各府、州、县“乡饮酒礼”的仪式,到雍正、乾隆两代,仪式略有改变。但自道光之后,也就很少举办了。原因是道光二十三年命将乡饮酒礼银两全数上缴,将充军饷,聊补鸦片战争后捉襟见肘的财政,这样,地方上就没有钱举办了。自然,从此之后,也再没有人提起过这一“乡饮酒”的占代礼仪了。

  综上所述,可见,酒与礼仪之间的密切关系,自古至今,代代流传。也反映出“礼”在中国社会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古代实行酒礼仪之隆重性和复杂性。虽然如今有些酒礼仪由于种种原因已失传,但是,在今天也仍然能看见人们婚宴喜庆时举行“交杯酒”等仪式,在饮酒、赋诗时也仍有输者罚酒等“投壶之礼”,这些都是在延续古代的酒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