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鉴纣王_酒史文化


  殷纣王(约前1075~前1046),名锌,号帝辛,帝乙之子,是商代的最后一位君主。帝辛年少时候,与夏代最后一个君主桀一样:“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才力过人,手格猛兽”,是一个文武双全很有才干的人。不过他也是与夏桀齐名的暴君,有时还被与夏桀一同合称为“桀纣”,代称历史上荒淫的君主。

  据记载,纣王刚继位时,也曾有所作为,有如历史上的那些明君。他也曾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生产,不虐杀奴隶,不去侍奉各种鬼神。他练兵铸器征服东夷部落,把东夷和中原统一起来,为中华民族后来的全面统一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殷朝征服东夷后,疆土得到扩大,农业得到大力发展,财粮很快增多,纣王便开始厚征赋税,并修建仓库,储粮聚宝。《竹书纪年》有记载说:“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

殷鉴纣王_酒史文化 

比干摘心处

  摘心台是殷少师比干殉难地,当年比干在此劝谏殷纣王,被纣王剖心。后人在台上建心星石亭和忠烈坊,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忠烈坊楹联“忠之勇之刚之烈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

  征服东夷的胜利,使纣王逐渐变得骄傲恣肆,专横跋扈起来,特别是宠爱妖艳的妃子妲己,唯妲己之言是从,每日里好酒淫乐,不理政事,肆意残杀无辜。据说纣王也如夏桀一样荒淫,在朝歌设置了肉林和酒池,专门用来寻欢作乐。好的君主都是相似的,坏的君主也有很多的相似。纣王喜欢追求享乐,饮酒作乐,极尽奢侈,对群臣的进谏充耳不闻,视若毒药。对纣王非常忠诚的叔父比干被剖腹挖心地杀害,庶兄微子也被迫逃离,太师箕子被逼装狂。

  周武王这时乘机联合其他部族,带兵反叛殷商,与纣王之兵会战于牧野。耽于淫乐的纣王仓皇组织应战,不想因为失去民心而导致军队阵前倒戈,只好败回朝歌,最后被大兵围困,登鹿台蒙珠玉衣自焚而死。其子武庚将其葬于淇河的西岸,至今其遗址尚存。

  根据纣王的故事,明代的许仲琳写成了著名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又被称为《封神榜》。在小说中,纣王集中了历代帝王身上几乎所有的恶行。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有时候并不是完全公平的,失败的英雄往往会被涂黑,成功的恶魔也会被打扮成天使,失败的纣王成为众恶所归的渊薮。不过在先秦的文献中,对纣王的指责并不很多,甚至有些文献还称赞纣王聪颖勇武、才华横溢,是非常难得的英主:子贡也曾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不管历史事实如何,遥远的纣王的历史真相也很难完全复原,作为一种理念的化身,纣王也就是一种恶的象征。纣王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集合,一种共同的警示,也就是所说的“殷鉴不远”,这就是纣王所带给我们特殊存在的历史价值吧。

殷鉴纣王_酒史文化 

纣王饮马池

  纣王饮马池位于河南淇县,传说殷纣王曾经在这里饮马。在饮马池不远的地方就是折胫河,也就是当年纣王和妲己看到河中一老一少渡河,为看二入骨髓的充盈,而砍掉了二人的腿骨,因而此河得名折胫河。

殷鉴纣王_酒史文化 

文财神比干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