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端午龙舟盛景


端午的龙舟盛景,是东莞民间相传近300年的习俗。这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水乡各镇在举行传统赛龙舟时,都细选当地的鱼虾、精粮,煮好香甜的“龙船饭”和“端午粽”,相邀周边百乡的人前来闹游龙,万人淋泼吉祥的龙舟水。东莞水乡各镇区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持续近一个月,成为东莞一景。其中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

东莞对划龙舟这一传统水上体育活动十分重视,成立了东莞市龙舟协会,派出的龙舟队曾多次在香港、澳门、加拿大、新加坡及本地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令乡亲们引以为豪。东莞的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东莞水乡各镇区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水乡各镇每年都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其中最出名的当数万江和道滘。

道滘龙舟赛起源于清末。由于道滘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因此农村自然经济较好,人口繁衍,村落多,为龙舟赛活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道滘龙舟竞赛由来已久,早在明清时代就已有龙舟竞赛的风俗习惯,而且场面盛大。民国年鉴,道滘15坊,就有龙舟15艘,由道滘龙船堂(日寇入侵时烧毁)管辖。龙船堂有田租收入,作为龙舟奖赛的活动经费,由15坊轮流当主会,主持龙舟趁景及比赛事宜。每年四月下旬,各坊都在河涌尾处挖出龙舟,洗刷修整后加刷猪油,然后到庙里取出龙头。各坊的龙头因神像不同而不同,龙头多种多样,十分耐看。安上龙头的龙舟,选择良辰吉日,划倒河边的水田里,拔下一束禾苗,放入龙嘴,然后锣鼓齐鸣,威风凛凛地划回本坊,这较抢青。为了参加竞赛,挑选年青力壮男子,每天练习几小时,能选上划头绍桡的,是最棒的小伙子。

为庆祝抗日胜利而举行的龙舟趁景活动,龙舟特别多,不但水乡各地的龙舟都来,领县增城、博罗、番禺也有100多艘龙舟在道滘河涌划来划去,有些还自发地开展短程比赛,锣鼓喧天,两岸人山人海,甚是热闹。过去道滘龙舟竞赛的特点,一是奖金奖品多,二是赛程特长,俗称放标或放大标。早上七时半在马洲渡头放头,绕桂洲尾,沿道滘河划至莞城的金鳌洲塔;转水角,下大汾水,入思贤河,再划到马洲渡头,直下桂洲尾,转弯沿道滘河划上闸门石狗爷,转入横滘口入新河,下律涌猪洲尾转弯,如此三圈,再划上闸口石狗爷入横滘口,出三丫涌,绕三周最后到叶屋大宗夺标。这时,已是下午二时半或三时,历时七个半小时左右,可算是龙舟的马拉松比赛。日寇侵华时比赛中断。1946年 至1949年恢复上述里程的龙舟竞赛。

1981年起,每年五月初二为道滘龙舟竞赛日,比赛放头时间多定在中午十一时,赛程比过去短。近几年来的龙舟赛,赛程是由大沙尾九号船灯放头,直上横滘口,经律涌水道到大沙尾,划行一大圈,再由大沙尾上道滘大桥来回三圈半,历时两个钟头。

根据各地水乡的习惯:初一望牛墩、初六潢涌……,因此,道滘沿袭习俗是农历五月初二为龙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