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的起源及发展_酒史文化


五粮液的起源及发展_酒史文化

  中国是世界最早进入文明的古国之一,从夏、商时期开始,先人们便开始酿酒,或饮或藏。在之后的近五千年时间里,酿酒技术不断发展,白酒逐步开始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几乎渗透、融合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五粮液,顾名思义是由五种粮食酿制而成的一种美酒。其因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优秀的品质,传名百年至今,历朝均位列中国浓香型白酒之首,堪称经典。如今的五粮液,经过科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并成为其香型的主要代表者。

  作为中国白酒重要的代表者,五粮液的“五粮酿造”成为成就其品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清酒。然而如此独特的酿造配方,却是五粮液传承自四川宜宾早年闻名遐迩的“陈氏烧坊”。追溯其源,便要顺着中国酒文化的脉络,寻觅至秦汉时期的宜宾,这些都是五粮液发展的源头。

  宜宾位于我国西南的四川省,其地山峰林壑,是一个少数民族相对较多的一个城市,自古以来就有酿酒饮用的的习惯。秦时期,当地的僚人所酿的清酒,便成为部落中祭祀、饮用的一种美酒。三国时期,当地的苗族部落开始用野生的一种小红果酿造果汁酒,在当时也极其富有特色,并伴有浓厚的少数民族色彩。到了南北朝时期,彝人开始用小麦、青稞以及大米等杂粮,一起酿造一种杂粮酒,又名咂酒。此后,宜宾大地上便开始了使用杂粮酿酒的历史。咂酒在当时的彝族人部落中非常普及,且特别受到族内人群的喜爱。咂酒酿造时需要将所需的各种杂粮煮熟后晾干,然后再用酒曲进行搅拌,最后盛到陶制的坛中,用湿泥封口,并覆盖草料。其充分的发酵,仅仅需要大概两周时间。等到完全发酵好后,打开封口,人们便可以开始饮用,只要在陶罐内注入一定数量的水,一边饮用,一边注水,直到没有了酒的味道,才停止饮用。咂酒的得名便是因为其独特的饮用方式。

  发展到唐代,戎州官办酿酒烧坊开始用四种粮食酿制“春酒”,后因为戎州刺史杨使君在东楼设宴为杜甫洗尘,杜甫作诗句“重碧倾春酒,轻红擎荔枝”,转眼便将“春酒”改名为“重碧酒”。这首选自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中的句子,讲的正是五粮液发展的重要历史“片段”——重碧酒。到了宋代,绍熙年间国子监免解进士,无锡人费衮在其所撰的《梁溪漫志·卷七·二州酒名》中述:“叙州,本戎州也。老杜戎州诗云:‘重碧倾春酒,轻红擘荔枝。’今叙州公酝,遂名以‘重碧’。”“公酝”,即所指为官府所用之酒。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唐代宜宾盛行的琼浆玉液“重碧酒”,到宋代被完好地传承了下去,并且成为当时国内的名酒。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曾在其诗中称此酒为“荔枝绿”,实际上到宋代以后,荔枝绿指的就是唐代的重碧酒。宋代酿酒业的发展对五粮液最具影响,并具有重要性。“姚子雪曲”是当时宜宾士绅姚氏家族的酿酒烧坊所酿之酒,开始采用五种粮食酿造,包含了大米、糯米、大豆、高梁、荞子。它为五粮液形成的最早雏形。

  从南宋末年到明代初期,宜宾的私营酿酒烧坊迅速发展,也让当地的酿酒工业开始进行了一些改革,酿造配方得到改善,酿制工艺得到改进。各家烧坊在注重酿酒工艺的同时纷纷形成了各自的配方,多粮酿造的局面由此打开,并涌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一时“长发升”、“德盛福”、“温德丰”等知名烧坊纷纷发展强大起来。陈氏的“温德丰”烧坊继承自宋时的“姚氏烧坊”,其址位于宜宾城北门顺河街,是城内相当著名的杂粮酒酿造作坊,其对于五粮液的发展,最重要的贡献便是总结了史称“陈氏秘方”的珍贵酿造秘方,至今仍然是五粮液酒厂的重要配方。其烧坊中的明代窖池,至今仍然在被使用。

  “温德丰”烧坊从创办人陈某人嫡传第六世,至数百年后的清同治七年(1868年)陈三之时,因其无后,陈王只得将配方破例传给了其徒弟赵铭盛,赵铭盛便将“温德丰”更名为“利川永”,并把三口窖增加为六口窖。配方也多经调整、改善。民国初年(1912年),因为赵铭盛对于酿酒发展的贡献和独特技能,被宜宾同仁推举为“酿造总技师”。之后赵铭盛又传授于自己的徒弟邓子均,邓子均在烧坊原酿秘方的基础之上加以完善,让其产“杂粮酒”和“提庄曲酒”名闻全国,畅销各地。

  民国四年(1915年),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美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万国博览会,吸引了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团体,以及数万种产品前来参展。在当时,宜宾特产佳酿五粮液被北洋政府选中,一起参加了此次重要的商品博览会。五粮液当时的名称为“杂粮酒”,包装还只是一只极为普通的土陶罐。这只土陶罐,静静地立在中国馆的展台中,一直无人问及。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能够明眼看到的只有展台上的“中国宜宾杂粮酒”七个汉字,直到博览会即将结束,在评委们为世界各地的风物特产嘉奖定名之时,不知道是工作人员的无心还是其他原因,碰摔了装有五粮液的土陶瓶。顿时,异常芬芳的浓烈酒香在展厅弥漫开,在场所有的人便被此等诱人的香味所吸引,纷纷驻足围观摔毁的五粮液酒坛。此时,在场的人纷纷开始要求品尝五粮液,并发出赞叹之声。闭幕式上,博览会的众评委一致赞成并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一世界级大奖颁发给中国宜宾的“杂粮酒”,并授予了奖牌。此后,中国宜宾的“杂粮酒”被世界广泛认可。

  民国八年(1919年),宜宾县团练局局长雷东垣在家中举行了一次晚宴,邀请当地士绅参加。“利川永”老板邓子均也应邀参加,他带来了自家酿造的“杂粮酒”。“杂粮酒”被打开的那一刹那,酒香四溢,浓香之味传遍屋内外。其中被邀请来的晚清举人杨惠泉在闻其味、观其色、品其味后对其大加赞赏:“人间佳酿,天下绝品”,并问其名,邓子均乐道:“万国夺魁,正是此酒。”并对众人说道:“原叫姚子雪曲,今唤‘杂粮酒’。”杨惠泉稍后对此佳酿称道:“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此言一出,当即受到各位嘉宾的广泛赞扬。杨惠泉并为其题“五粮液”。此后,美名“五粮液”响彻百年。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邓子均正式在宜宾工商管理部门以“五粮液”登记注册,所产“提庄大曲”也更名为“尖庄”。“五粮液”、“尖庄”成为“利川永”的主要酿酒产品。因为品质优越,且得过世界金奖,“利川永”产品广销四川、湖北、上海等地,还通过“利川东”货栈远销海外。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8军54师在解放贵阳之后,解放了酒都宜宾。新中国成立后的宜宾,虽拥有十余家私营烧酒作坊,但都是各自发展。因为内战的原因,它们还不足以成大的气候,有的小烧酒作坊已经面临销售困境,产量和酿酒质量都已经存在很大问题。宜宾解放后,新中国在宜宾建立了新的人民政府,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酿酒业的发展,在进驻后便将当时各家零散的烧酒作坊整合了起来,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国营二十四酒厂”。

  1952年,宜宾“利川永”烧坊老板邓子均交出了五粮液数百年的酿造秘方“陈氏秘方”,并只身成为国营酒厂的酿酒技术指导。经过五年的发展,1957年,“国营二十四酒厂”正式更名为“五粮液酒厂”。在创建初期,因为发展原因,五粮液虽然无缘参加1956年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但是仍然在当年举行的轻工部全国第一届名曲酒质量鉴定会上,获得第一名的佳绩。

  1963年10月,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召开。

  为搞好这次评酒工作,各省、市、自治区根椐轻工业部的要求,评比的酒样都经过认真的选拔。推荐选送的样品代表市场销售的商品,由省、市、自治区轻工业厅、商业厅共同签封并且都报送产品小传。经过基层认真选拔,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共推荐了196种酒,包括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和果露酒五大类。评酒工作是在评酒委员会领导下进行的。本届评酒会首次制定了评酒规则,要求大会人员认真遵守执行。评酒分白酒、黄酒、果酒、啤酒四个组分别进行品评,共评出全国名酒18种,全国优质酒27种。

  本届评酒会充分显示了我国酿酒工业的迅速发展,名酒数量从8种增加到18种,而且还涌现出27种国家优质酒。这届评酒会白酒评比中没有分香型评酒,导致香气浓者占优势,致使放香较弱的清香、酱香型白酒得分较低,不能真正反映不同风格的特点。

  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分白酒、黄酒、果酒、啤酒四个组分别进行品评。露酒中以白酒为基酒的酒由白酒组品评,以酒精为基酒的由果酒组品评。这届白酒品评没有按酒的不同香型(当时对白酒的香型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按原料和糖化剂的不同分别编组,采取混合编组大排队的办法进行品评。品评由评酒委员独立思考,按酒的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写评语。采取密码编号,分组淘汰,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按得分多少择优推荐。最终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共评出全国名酒18种,全国优质酒27种。其中,白酒类八种,分别为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五粮液位居榜首。

  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在大连召开。第三届评酒会的前一年底,轻工业部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名酒会议。调查了解了各名酒厂的生产质量情况和发展动向,交流了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各省、市、自治区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包括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果露酒共313个品种。参加这次评酒会的评酒员共65人。其中白酒22人,黄酒15人、啤酒13人,葡萄酒及果露酒15人。除少数人是特聘外,绝大部分是经考核聘请。这次评酒分为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及果露酒四大类四个组进行。凡参加评比的样品一律采取密码编号,分型评比。根椐样品的多少,决定编组评比次数,少的一组决赛,超过6个的要进行初评、复评、终评。同一省的酒不见面。上届名酒不初评,由复评开始作为种子选手分编在各小组内。

  评比根据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为大曲酱香、浓香、清香、麸曲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其他香型及液态、低度等组。评比共进行了31轮次,105杯(酒样)次的比赛。酒样数量最多的浓香型酒通过5轮初赛,3轮复赛,1轮决赛才比出高低,决赛时共8种酒一起角逐。评分办法是按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格(即风格占15分)四项记分,总计满分为100分。这次评酒会还确定了白酒香型的风格特点,统一了打分标准。白酒评比要求样酒同温、同量、同杯型;不统一调酒度,只对低度酒说明;每日评样尽量不超过24个。经过评比选拔,由评酒委员会推荐,轻工业部审定,第三届评酒会共评出全国名酒18种,优质酒47种。

  最终评选出的十八种名酒中,白酒类八种,即:茅台酒、五粮液、古井贡酒、董酒、汾酒、剑南春、洋河大曲酒、泸州老窖特曲酒。

  20世纪80年代,遵照国务院国发1981 66号文件和国家经委经食19848号文件精神,第四届全国评酒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持,协调轻工、商业、农牧渔业部进行。本届评酒会是国务院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优质产品奖励条例》后,首次在全国酿酒行业进行“国家质量奖”评选活动。为了保持与前三届评酒会的连贯性,这一届评酒会采用第四届全国评酒会的名称。这届评酒会是按酒类专业组分期召开的。1983年在江苏连云港市评选了葡萄酒和黄酒,1984年在山西太原评选了白酒,1985年在山东青岛评选了啤酒、果酒和配制酒。

  第四届全国评酒会白酒评选会于1984年5月7日至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为了开好这次评酒会,中国食协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2月份食协在山东泰安召开优质食品评选座谈会,讨论制订了1984年评选国家优质食品的标准和办法。在酱香型酒评选标准中对香的要求除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外,增添了空杯留香的检查评比方法,对昧的指标增添了酱香显著的要求。将兼香型酒仍归入其他香型中。其他香型白酒应是采用独特工艺酿制而成,风格独特,香气组分具有一定特征,经市场销售认可,享有一定声誉的白酒,并规定参加其他香型评选的产品,必须附有工艺操作要点,省级企业标准,并经有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审查认可,方可参加评比。4月份在江苏省淮安市事先进行考核,并聘请了全国白酒评酒委员。

  评比采用按香型、糖化剂编组、密码编号,分组初评淘汰,再进行复赛,最后进行决赛的方法。这次评选会参评的样品148种,共评出全国名酒13种,优质酒27种。此届全国白酒评选会参加评比的白酒种类较多,绝大多数白酒风格典型,酒体协调,酒的质量比上届有所提高,尤其是麸曲酒质量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白酒类评选出的共有13种,即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是我国举行的最后一届评酒会。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878号文件和国家经委经质1988 117号文的有关规定,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持,于1989年1月10日至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本届评酒会只评选了国家名优白酒。参赛酒样感观质量的评选工作,由中国食协聘请的专家业务组负责组织实施。这届评酒会共收到由各省、市、自治区推荐的双优(省优、部优)酒样362种,按香型分为浓香型198个、酱香型43个、清香型41个、米香型16个、其他香型64个。

  这届评酒会之前,轻工部于1988年9月商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商业部、中国食协等单位,在辽宁省朝阳市召开了“酒类国家标准审定会”,通过了“浓香型白酒”等六个国家标准。第五届评酒会按照这些标准评选。对于浓香型白酒,此届评酒会规定了己酸乙酯的上限,结束了多年来评比时“以香取胜”的局面。

  第五届评酒会改进了评酒方法。对上届国家名、优白酒,采用了复查的方法,对本产品的降度酒及低度酒经纵向和横向对比,质量优良者予以确认为系列酒,质量不理想的则进一步参与同类型新参评酒样的品评。对新参赛的酒样,视数量多少,需经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等赛程。参赛酒样按照集体研究制定的编组原则进行编组。评委也分为四组。每一轮次的品评都设置了明码的标准酒做为评选打分的参数。

  在统计评分时每个酒样都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次评酒会上,上一届13种名酒、27种优质酒经两个评酒组40余名评委的品评复查,全都合格被确认。武陵、宝丰酒因质量提高晋升为金质奖。155个新参赛的酒样,经56轮次的编组,最后决出金质奖2枚、银质奖28枚。综上,第五届评酒会共决出金质奖17枚,银质奖53枚。其中,国家名酒复查确认名单为:飞天、贵州牌茅台酒(大曲酱香53°),古井亭、汾字、长城牌汾酒、汾字牌汾特佳酒(大曲清香38°),五粮液牌五粮液(大曲浓香60°、52°、39°),洋河牌洋河大曲(大曲浓香55°、48°、38°),剑南春牌剑南春(大曲浓香60°、52°、38°),古井牌古井贡酒(大曲浓香60°、55°、38°),董牌董酒(小曲其他香58°),飞天牌董醇(小曲其他香38°),西凤牌西凤酒(大曲其他香65°、55°、39°),泸州牌泸州老窖特曲(大曲浓香60°、52°、38°),全兴牌全兴大曲(大曲浓香60°、52°、38°),双沟牌双沟大曲(大曲浓香53°、46°),双沟特液(大曲浓香39°),黄鹤楼牌特制黄鹤楼酒(大曲清香62°、54°、39°),郎泉牌郎酒(大曲酱香53°、39°),武陵脾武陵酒(大曲酱香53°、48°),宝丰牌宝丰酒(大曲清香63°、54°),宋河牌宋河粮液(大曲浓香54°、38°),沱牌沱牌曲酒(大曲浓香54°、38°)。正是在最后一届评酒会召开之际,1988年,五粮液酒厂在国内白酒行业中,首家获得了国家级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并开始使用方圆标志。

  五粮液酒厂从新中国成立后建厂以来,共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扩建发展,第一次是在宜宾市南岸建立了五粮液的优质酿酒车间;第二次是将总厂迁至市岷江北岸鹫洲坝;第三次则在总厂内进行了扩建工程,并将其厂区建设成园林式的“十里酒城”,名闻海内外。21世纪,五粮液酒厂的窖池已多达2万余个,员工多达2万余人,年生产各类优质白酒近40万吨,销售120余亿,利税近40亿,并涉足塑胶、化工、制药、印刷等多个领域。

  1999年4月1 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到宜宾考察访问,并来到五粮液集团十里酒城,在详细了解其发展情况后,对五粮液酒厂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2000年10月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李鹏莅临五粮液集团公司视察;2003年5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又来到五粮液集团公司视察工作。中央几届领导都对五粮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胡锦涛同志还用“发展才是硬道理”总结和肯定五粮液的发展经验,并明确要求“好好保护‘五粮液’这块牌子”。

  五粮液在高质、迅猛发展的这几十年时间里,凭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高度的世界认可度,一度在国内外酒类市场中赢得了较好的市场,畅销全球各地。五粮液在国内更是以国人所非常适合的浓香口感和香气一度占领浓香第一的白酒地位,以及高端浓香白酒的市场份额,其品牌价值也位列浓香型白酒之首,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