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悲秋几人愁_酒史文化


伤春悲秋几人愁_酒史文化

  如同游子情结一样,伤春悲秋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奇特景观。本来,春夏秋冬的更替乃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无所谓忧喜。但中国哲学认同“天人感应”,把自然与人联系起来看待和认识。“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学者认为,自然有昼夜交替季节循环,人体有心脏节奏生老病死,心灵有喜恕哀乐七情六欲,其间潜存着某种相呼应的结构规律。这样,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因了“人化”而有了喜怒哀乐的主观感情色彩也就不足为奇了。使我们困惑不解的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季节,充满生命的活力,为何要“伤”呢?“晴日山川映,秋田禾黍繁”,秋天本是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何以要“悲”呢?浅显地讲,文人骚客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认同,都是以自己当时的心境来度量去看待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取决于自己的心情,特别是诗词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自然结合,形成秋也悲,春也伤的艺术境地与氛围,以求获得读者的同情与怜惜并为之认同。深层原因,大概和诗人那种浸透了整个心灵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有关。一个有力的反证是,在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层面,这种伤和悲就基本上不存在,偶有表现,也是事出有因,而且色彩极淡,全不象十大夫那样悲悲戚戚。

  让我们先看几首伤春之作:

  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

  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

  这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科场失意后所写的作品。金榜题名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被当作人生四喜之一,及第者欣喜异常:“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意者痛不欲生,难免要“一回春至一伤心”、“对饮悲歌泪满襟”了。如果说此作之伤心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是事出有因的话,那么如下几位词人的饮酒悲伤则完全是源于“原型意象”的自然感受了: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五代·冯延已·鹊踏枝(传世文选·绝妙好词)

  宋·欧阳修·蝶恋花(传世文选·宋词三百首)

  (西苑出版社出版。编者语:百度一下,冯欧二公名下均有这首词,使编者左右为难,只好同列,免惹著作权官司)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唐·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宋·朱淑真

  说这样的作品不见得有多么深刻的现实内容和多少深邃的艺术境界,它只是淡淡地叙说着一种细若游丝、轻若和风却“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情愁绪。这忧伤,是美丽的忧伤;这愁绪,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愁绪。由于这类作品大都意境空灵,格调凄迷,伤而不痛,悲而不哀,很适合知识分子的审美情趣,也由于热爱美好青春因而总想让她永驻,既不可能便难免怅然若失是人的普遍心态,这类伤春之作颇受读者的喜爱。

  再看几首悲秋之作——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秋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五代·冯延己·鹊蹯枝

  西风落叶共萧飕,百感中来不自由。豪客空携铢如意,舞媛徒费锦缠头。曳过雨脚云归岫,涌出山头月满楼。一曲清歌一杯酒,为君洗尽万古愁。

  ——元·刘秉忠·劝友人酒

  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霜叶堕,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明·王先之更漏子-本意

  悲秋之悲,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较伤春之伤为甚。伤春之作叹惋的多是韶华易逝、青春难留的无可奈何之情,悲秋之作则既有对人生短暂的低吟,仕途困顿的哀鸣,身世坎坷的幽怨,也有对国破家亡的忧伤,壮志难酬的悲愤,英雄迟暮的感慨。如果把伤春之作比作临溪照水、自伤自怜的绝世佳人,那么悲秋之作则是饱经忧患、孤独行吟的憔悴老夫。如果把伤春之作比作深情的小夜曲,那么悲秋之作就是深沉的咏叹调。

  还有一个困惑:充满了忧患意识的诗人们,何以鲜有涉及夏、冬二季的呢?与春、秋相比,夏、冬不是有着更多的催伤引悲的基因吗?万船歌先生认为最基本的一条,是与气候有一定关系。春秋两季不温不火,风宜人、阳宜人,轻车简行,可车可徒,可水可山,可野可馆,随意心猿走马,抒发激情。夏热且燥,冬寒且傈,人们都处于夏潜冬眠之状,人倦意怠,气候不适宜诗词作者们如春秋期间活跃,结伴结社进行郊外、诗社、楼堂等处饮酒赋诗、填词等活动,但冬夏还是有诗的。只是比较之春秋,诗人、词人无那么多的多愁善感罢了,诗兴少了点而已。因为夏天“日长睡起无情思”、“夜深微雨醉初醒”。白天赤日炎炎不宜出门。冬日,待到“日暮诗成天又雪”、“雪上空留马行处”。日短夜长,天又变了,大家匆匆归去了。想留朋友饮酒还得征求一下意见:“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趣饮酒当然没有好的佳句华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