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山水之美,甲称于天下;而广西之美酒,在历史上也别有风韵。早在汉朝时期,苍梧(今梧州一带)地区就产出了著名的“苍梧缥清酒”,以独特的品格挤进了华夏名酒的行列。
魏晋时期,苍梧酒鼎视神州,流芳四海,史家为之笔不停毫。曹植《酒赋》云:“其味有宜城醪醴,苍梧缥清。或秋藏冬发,或春酝夏成;或云沸川涌,或素蚁浮萍。”宜城酒产于湖北,是浊醪类的皇冠;而缥清酒产于苍梧,是清酒类的佼佼者。浊、清两类,代表了当时酿酒业的发展水平。
广西酒的历史经历过几次峰谷涨落。自苍梧酒显名于汉晋之后,在较长时期内,广西酒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直到宋代,才重新抖起雄风。桂林瑞露酒、横宾古辣泉酒、昭州曼陀罗酒,以及通行粤西的老酒和蛇酒,都在华夏酒林中一展风姿。
宋时广西帅府设在桂林,瑞露酒是帅府公厨官家所酿。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广右无酒禁,公私皆有美酝,以帅司瑞露为冠,风味蕴菇,似备道全美之君子,声震湖广。此酒本出贺州。”范成大来桂林,对瑞露酒也倍加称赏。他在《桂海虞衡志》中说:“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声震湖广,则虽‘金澜’之胜,未必能颉颃也。”金澜,指金朝宫廷佳酒,当时名压北国。
古辣泉酒产于宾、横二州之间。宾州,今宾阳县;横州,今横县。《岭外代答》有云:“宾、横之间,有古辣墟,山出藤药,而水亦宜酿,故 酒色微红,虽以行烈日中数日,其色味宛然。”
昭州酒以曼陀罗花作为配料,含有较高的麻醉剂成分。所以《岭外代答》说:“昭州酒颇能醉人,闻其造酒时,采曼陀罗花,置之瓮中,使酒收其毒气。”酒精加上麻醉剂,必然使人饮少辄醉,这便是昭州曼陀罗酒的独到之处。《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九引《涑水纪闻》:“杜杞字伟长,为湖南转运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出之,为设宴,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
老酒是宋代广西民间普遍酿制的麦曲酒。《桂海虞衡志》记载:“老酒,以麦曲酿酒,密封藏之,可数年。土人家尤贵重……有贵客,则设老酒、冬鲊以示勤。婿娶亦以老酒为厚礼。”宋朝诗人范成大《食罢书字》诗:“扪腹蛮茶快,扶头老酒中。”
蛇酒是广西的特产酒,自宋时已开始传觞南北。田锡《曲本草》记载:“广西蛇酒,坛内有蛇数寸许,言能去风。其曲乃山中取草所造,良毒不能无虑。”蛇酒大多使用毒蛇配制,含有一定的毒性,但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可祛风湿,避瘴气,治恶疮,疗癫痫。宋人孙觌有《到象州寓行衙太守陈容德携酒至》诗:“莫辞蜒酒一尊赤,会压瘴茅千里黄。”象州,今象州县;蜒酒,即蛇酒。明人黄福路过梧州,曾留诗云:“一棹抵苍梧,西山日欲晡。鱼羹煮已熟,蛇酒入城沽。”直至如今,梧州仍出产著名的三驼酒,以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浸泡米白酒,畅销于国内外,号称广西名酒。
大约从宋朝起,广西开始流行寄生酒。宋伯仁《酒小史》中列有“花梧寄生酒”一品。寄生,又名寄生根,是植物的一种依附性生长特性,这种寄生植物,同时含有两种植物的营养素。广西人取此酿酒,可谓别开生面。明人王临亨《粤剑编》记载:“寄酒产于粤西,采寄生酿之,色纯白而味清旨。然多以烧酒掺入,令人不能豪饮。”可见明朝时,广西人已使用烧酒来勾兑各种配制酒了。
明朝时,广西又新增椹酒。《粤剑编》记载:“椹树,不甚高,遍山谷间皆有之。四月已放花,六月犹开……结实大如指,味甘。人采食之,或摘以酿酒,谓之椹酒。”这种酒,在北方又称椹子酒。
广西藤县酒崛起于明朝,曾一度与山西襄陵酒齐名,号为南北之冠。《傍秋亭杂记》载:“天下之酒,自内发外。若山东之秋露白、淮安之绿豆、括苍之金盘露、婺州之金华、建昌之麻姑、太平之采石、苏州之小瓶,皆有名,而皆不若广西之藤县、山西之襄陵为最。藤县酒自昔有名,远不易致。”秋露白酒是山东老牌,绿豆酒为淮北之王,麻姑酒坐江西头椅,采石酒号安徽龙首,而此番评酒,皆在广西藤县酒之下,由此可知藤县酒的超绝品位。只是当时交通尚不发达,输出不易,所以藤县酒流传甚少,知者不多。
值得提及的是,广西的三花酒从清朝开始已闻名海内。三花酒名得之于搅动酒液的鉴酒法,酒花细、堆花久者为上品,最优者可堆三层花,故称三花酒。三花酒在两广各地多有出产,尤以桂林、兴安所酿制者更醇正。直到现代,各家酒厂仍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