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年
农历腊月二十四。当日多除尘,祭祖迎年,晚上备有丰盛饭食,谓之过小年。极少数居民,腊月二十三或二十五日过小年。
大年(除夕)
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部分地区上午“标坟”(亦称“辞坟”)烧香纸、挂纸钱,下午贴门神、春联。家家备丰盛的年夜饭,燃放爆竹,祭祖还年之后,阖家团聚,关大门,吃年饭(今部分家庭在酒店订餐),给孩子包“压岁钱”,看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年饭后,晚辈向长辈辞年。年轻人或打牌守岁,或串亲访友。子夜新旧年交接之时,开门大放焰火爆竹,迎接新春。
新年初一(春节)
清晨开大门时,必放爆竹,谓“开门大吉”。“出行”(店前、白帽地区称“出方”)择向而行。忌泼水于地或扫地,赴宴不喝汤水。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部分地方自发组织的灯会正月初“发灯”,此日必玩花灯、舞龙、舞狮子、唱戏以闹元宵,并在此日“圆灯”。城乡普遍作兴吃元宵果。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花朝节,据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乡下多给新坟祭扫,挂五色长纸标、短“羊胡”标子,燃放爆竹,烧化香纸,抛洒清明果(一种籼米粉蒸制的汤粑果,被染成红绿诸色),有的插果于竹枝上形同花朵,孩子争抢回去蒸食。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望鬼火的日子”。早年,老百姓有用铁砂炒玉米花的习俗,意为玉米炒爆成花,炸瞎鬼眼睛,人间此年即平安,现已淡化。乡谚“三月三,喜鹊飞过三道山”,意鸟类繁殖季节,人们不可打鸟、捣鸟窝。
清 明
城乡举行集体祭扫烈士墓活动。民间为先人坟包培土、疏沟、烧纸、挂标,但必须在午前完毕。清明合族祭祖是复归的民俗活动,族人无论远近,常数十部专车,数百上千人为伍,备三牲大礼,锣鼓旗伞,吹吹打打,浩荡而行,至祖祠、祖墓行祭祖大礼。
前一天,人们喜欢食长韭菜(说是吃了可以预防头痛),儿童放风筝。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城乡均吃粽子(现城区多数购买成品)、煮鸡蛋、绿豆糕、苋菜、鸡腿(油炸),门头插艾叶,多接女儿回娘家过节。订婚后和结婚后第一个端午节,男方第一次送端午礼,必送芭蕉扇给岳父母。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称为半年。乡谚说:“六月六,盆装豆腐钵装肉”,意思是好好吃一餐以示庆祝。因为农事暂告一段落,故妇女多回娘家消夏,说是“回娘家过六月六”。
七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也叫七夕、女儿节。相传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期。传说此日坐在韭菜地里,头上顶把筛子,可以看见南天门大开,亦说能够看见牛郎织女相会。又传这一天地上全无喜鹊,因为喜鹊都到天上的银河搭桥去了。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叫中元节。也叫“鬼节”、“兰盆节”,佛教叫“盂兰盆会”,为祀祖日。当日多有以香纸、爆竹上坟山或“烧笼”、“烧包袱”给先人的。晚上则以草纸剪出“孤衣”、折出元宝之类象征性地烧化给孤魂野鬼,谓之“小鬼抢衣”。城区居民于河边、路旁空地划大半圆圈烧香纸遥祭先人,圆圈留个口子,示意先人和小鬼进入圈内领“纸钱”。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当天或前一两天,新女婿上门送中秋礼,礼品有月饼、糖糕,礼节特别重的还配以烟酒,岳丈及本族至亲者每家一份。岳丈家回赠以发粑、红鸡蛋、水果等物。中秋晚上合家团聚,赏月吃饼。旧俗有“摸秋”之乐:即在该夜往邻里庄稼地里“摸”取瓜果之类,多是家有孕妇以寄予“添子得果”之意。现此俗已慢慢淡出。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也叫重九节、菊花节。传统过重阳节的方法是饮菊花酒、登高远足,早餐吃“打糍粑”。该日如果菊花已绽放,谓之“花等九,家家有”;如尚未开放,则谓之“九等花,家家差”。今称“老人节”,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举行敬老活动。
冬至节
二十四节令中的“冬至”。这天乡下人多给耕牛做玉米粉粑、南瓜粑以补充营养,养足冬膘。自冬至日起方可破土修坟,少数地方有上坟祭祀的习俗。
腊八节
农历腊月初八。人们习惯以籼米、糯米、豆类、芝麻、肉丁、菜类混合煮粥,叫做腊八粥。今有所创新,常加进莲子、银耳、冰糖、鸡杂等,形似“八宝粥”,成为乡俗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