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邢台英谈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村,位于太行山东麓深山腹地,距邢台市70公里,路罗镇西8公里处。历史文人称赞是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该村自然风景独特秀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有一川、三山、六岩、九沟、十八垴和“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称。

英谈村三面环山,东面临河,靠山而居,依形营造,错落有序,整座石寨由红色的山石建筑,远远看去,仿佛一个红色的城堡,安详伫立于群山绿水之间,人称“世外桃源”。

英谈村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距离市区近70千米。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相传唐朝黄巢起义军在此村扎过营地,召开过英雄座谈会,故得名英谈。另一说:村子原是黄巢起义军留下的营盘,随着岁月流逝,原来的“营盘”被乡民叫来叫去(用了谐音)叫成了今天的名字——英谈。

英谈村依山而建,街是建在山上,随着山的起伏向上,延伸到每个院落。主街与小巷呈“之”字形,这样反复的折行向上,便可到达英谈村的最高处。石街旁边是一条深深的河道穿村而过,当地人叫后沟,河上有十八座桥,或宽或窄,如月如虹。后沟自西向东落差很大,伴随着长长的石街,一上一下,蜿蜒穿过村落。

走进英谈村,便是走进了石头的世界:石楼、石窑洞、石拱桥石板路……还有随处可见的石碾、石磨、石头炉灶,这一方石头的天地透着古朴和神秘。英谈村内有67处明清民居院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是我省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寨。村子的东城门和城墙如今保存相对完好,门上有箭楼,城门旁边有水门,掩映在绿树之中最妙的要数村里的石宅院,房屋为二、三层小楼,均由当地产的红砂岩石(有少量青石)垒砌而成,屋顶则覆盖以巨型石板,雨雪不侵,冬暖夏凉,房屋的窗户则融合了山西的风格,有方窗、圆窗、半圆窗、长窗、长窗门和尖形窗六种。英谈的房子都是相通的,院落均设有前门和后门,无论是走到哪个院落都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这也反映了英谈的建筑和家族的“和谐”。

英谈村有一姓三支四堂之说,所谓的一姓,全村的村民95%以上都姓路,路姓有三支,三支又分设有四堂,这四堂是德和堂、中和堂、汝霖堂、贵和堂。据说三支四堂鼎盛时,是当时顺德府的首富,土地遍及冀晋交界处五县。这一姓三支四堂的历史,有与黄巢传说的神秘,有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和谐文化的体现,有英谈人文的内涵。

四堂石楼依旧保留着清代风格的门楼,木雕镂空,裸露着木质的纹络,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富裕和奢华。“英谈人不信鬼神敬堂口”,所谓堂口,就是路姓四堂。探查英谈历史,英谈村的宅院中没有农耕社会家庭中敬祭的各种神龛神码,而坐落在村中央的四大路姓堂口在人们心目中却充满了神秘和敬崇。逢年过节大家都到自己所属的堂口去献香祭祖,红白喜事由堂口主持人帮助操办,家庭纠纷由堂口主持人调解。堂口是英谈人的圣殿,也是村民血缘相传的链条和源泉。这种习俗在全国罕见,有人说这是当年黄巢起义军组织体系的孑遗,四大堂口就是驻在营盘中四位将军的支系,也有人说这是古代道教组织在民间的遗存…是与非,尚无定论。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德和堂,共有房屋3间,院内有一处“滴水神泉”,天气再旱水也不干,天气再涝水也不多,只是一滴一滴的向下流,颇有几分神秘。村里还有一口老井,一座两层石屋建在老井之上,虽然村中的河道已经干涸,但是这个井里的泉水却依旧很满,几乎和井口平行了。村里的乡亲说,这个井里的水一年四季从来都不会干,也不结冰,到了三九隆冬的时候,井外大雪纷飞,井里却是雾气腾腾,让人叫绝!

村内有座小石楼,楼体全部用小石砌成,故得名,是村里的祖居,也是全村最古老的建筑物,拥有近600年的历史。还有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汝霖堂依山就势,此院北房半石半楼,建筑风格独特,有民俗特色,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元帅从这里路过时曾在此堂住过。始建于咸丰年间的中和堂,为四合院式建筑,院在桥上,院内有果梨树,下细上粗别有情趣。1937年日本侵华时,时任河北省主席的鹿钟麟来到英谈村,这个中式的小院成为河北省府衙门。在门口右侧的一间房里,是鹿主席洗澡的地方,至今在这里还保存有鹿钟麟当年洗澡用的石头澡盆。

中华第一波浪石影壁在英谈村一户普通的农家院落里。这个农家小院的影壁墙非常独特,是一个天然龟背石,龟背石高2米,宽14米,厚50厘米,是村民为了盖房到山里开挖石材时发现的,龟背石的两面全是波浪状的图案,非常罕见。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英谈村既有秀美的高山,也有甜美的山泉,绝对算得上是一方灵秀之地,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个近百户人家的小村,参军参战的村民竟达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6位村民在战场上光荣牺牲,成为了革命烈士,小小的英谈村又显示出了铮铮血性的一面!

关于英谈山寨的寨墙,这是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寨墙,根据东寨门上的墨书题记,可以知道现在的寨墙修建于清代咸丰七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857年。寨墙宽三米,高低不等,最高达六米许。有以墙为房的,有以房为墙的,墙随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整个寨墙置四门,东门修有阁楼,阁楼的梁架上施有彩绘,用黑墨、白粉、朱红等绘成云纹、暗八仙、花卉等纹样,虽然装饰较为简单,但大方、朴实、粗犷。在寨门并有“大清咸丰柒年九月吉日立”十一个楷书墨字。南寨门外修石板阶梯,路外有断崖,甚为险胜。

英谈村的民居是英谈最精华地方。建筑选材是当地盛产的一种红石材,也有少量的青石建筑。这座用石头建成的山寨,在国内其它地方是没有的,进入山寨后民居大多以两三层建筑为主,民居都是依山而建,随坡就势,因地形差异而千姿百态,这些红石民居层层叠叠,参差错落,房前屋后,树影离离,绿荫婆娑,别具一格、自成特色。开放院落,设有后门,无论是从军事意义上理解,还是从村民和谐相处上去体味,都不失古老文化的风韵。

英谈村的建村历史较早,清代的《邢台县志》里就有关于这个小山村的记录。村域面积约六平公里,由东庄、前英谈、后英谈三个自然村庄组成。相传英谈村村名的由来与黄巢起义有关。据史料考证,公元877年,朱温和朱存兄弟一起加入了黄巢起义军,受到黄巢的重用,封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他负责防守东线。882年9月,朱温背叛了黄巢,率军投降大唐,被唐僖宗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公元883年,封为宜武(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节度使,与李克用等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起义失败后,只剩下千余人逃亡至今邢台西部山区的大峡谷,伺机再次起义。曾在英谈村驻扎营盘,召开过英雄会,后被村民谐音叫成了英谈。这些传说给英谈村增添了不少丰富的文化与富有传奇的神秘色彩。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有户路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来此地,开始建房安家,繁衍发展。据《路氏家谱》记载,姓迁祖为路洲,经过二世路子强,三世路守祥,传至四世路通时,路氏家族已经成为西部山区的商贾富户,遂大兴土木,从山上采集石头,建筑房屋。到了清代初期,路通将地产分为四份,其中把小西庄附近的地产分给了大儿子(养子)路万有,后英谈的地产分给了路万富,其它分别分给另外两个儿子,这四股也就是英谈的小西庄股、前股、后股和南股。前股大多居住在后英谈,路氏家族的前股由路万富开始立祖,为路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路万富为清代乾隆年间人(1736-1795年),为路姓第五世,根据族人和后代的回忆,路万富十分的勤劳并善于经营,到前股分家时已经拥有良田双千顷。地产已经遍布路罗、白岸及及山西辽州、和顺、太谷一带,有“英谈庄、白岸地,千亩良田在山西,武安有个大旱池,日进白银五十两”的说法。特别是在山西的太原、太谷、长治和邯郸的武安阳邑都有路家的买卖行,每到收获季节,路家把各地收获的粮食运回英谈,同时也把英谈盛产的山货运到山西一带进行销售,为了运输方便,路家买断从英谈到山西的六百里的骡马大道,以保障这些货物的运送。

路万富有三个儿子,长子路法贤、次子路法圣、三子路法尧,是英谈路姓第六世传人。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路万富的三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到了分门立户的时候,路万富就将自己的田产均分为四份,自己留下一份养老,其它分给了三个儿子,并为他的三个儿子立了堂口,这就是长子路发贤的德和堂,次子路法圣的汝霖堂,三子路法尧的贵和堂,到清代道光年间,路万富的长子路法贤又将自己德和堂的田产分出一份给自己的长子路全功,也为他立了一个堂口叫中和堂,由次子继承延续了德和堂。这就有了英谈村路氏家族的“三支四堂”的来历。据说,鼎盛时三支四堂,曾是顺德府(今河北省邢台市)西首富,土地遍及冀晋交界处五县。每到收租时,粮食口袋可以从村口一直排到和顺县城。路家兼营商贸,店铺无数,从英谈走京上卫(天津),一路住的都是自己家开的旅店。充分显示了当时路家的显赫。

英谈村历史文化底蕴应从“三支四堂”的四堂说起,贵和堂是英谈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房屋220间,这些院落房屋高低错落有致,结构合理,以三层和两层建筑为主体。集中分布在村的东部和中部,贵和堂的建筑规模在四堂中为最大,房屋间数最多,建筑等级最高。贵和堂的中部有几处院落,正位于英谈村的中央位置。贵和堂的房子有一个特色,就是“外看三层楼,进院没有楼,来回之字路,回望还是楼”。

德和堂,位于中和堂对面的东北向,共有五个院落,有90个房间。德和堂之奇便在院内的“一滴泉”,这眼泉身处石壁上一个拱形的洞中,无论干旱与洪涝,水总是一滴滴流下,贯穿冬夏,绵绵不绝,颇有几丝神秘。在自然山体上修建一条通往德和堂的红石栅栏路,路的东向北折可以看到有一个高台阶门楼,这就是德和堂的入口。红石栅栏古朴大方很有特色,用红石岩作立柱两侧开槽,并将红石板牢牢固定在中间,每一个立柱的上面有一个圆窝坑,在节日时倒上麻油点燃用于照明。同样的红石栅栏在贵和堂正房大院东口处也有一处。英谈村的建筑,有一个共性,在院内看的是平房,在街上看的楼房,德和堂也不例外。德和堂是路万富为自己的长子路法贤立的堂口,建立时间为清嘉庆年间,德和堂继承了路万富的商贸经营,以“诚信为本,以德为重”为祖训,德和堂的生意遍及山西的太古、榆次、和顺等地,商铺大小30余处。

至于为什么叫德和堂?是石路万富取《周易》中说:“君子进德修业”之意。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以德为核心,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者的操守、品行,就是一个人要遵从圣人所说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同时以德行去建立功业。德和堂的本义也就是修德和合,以德为和,建德修业的意思,当年的路万富希望长子路法贤能够以传统的德行给家族带平和,不希望有家族出现不团结,更寄予路法贤能带领家族和兄弟和谐相处以建德修业。

汝霖堂,汝霖堂的正房大院位于贵和堂东门的对面,有八处院落,共140多间。位于英谈村街的北侧,汝霖堂的主人是路万富的二儿子——路法圣。他学识渊博,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为皇清太学生。路法圣继承祖业后,生意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广。在祖业的基础上扩展到以干、鲜果品运输贩卖,从最初仅仅在顺德府有几家店铺,鼎盛时在河北、河南、山西三个省都有汝霖堂的商号、店铺。

汝霖堂的主院内有一块巨大的山石,就是英谈村民居所用的建筑材料,石匠把这块的石头解成2公分厚的一块块石板,大量的用在屋顶上。汝霖堂北屋的墙壁上这块巨大的山石,也是北屋的半个墙壁,村里人称这块巨石为“半壁石”。从这块石头可以看出英谈建筑的特点,依形而建,就石而建,以石为墙。汝霖堂下面沿街有一口井,是英谈众多古井之一,泉水是从红砂岩中涌出,水量充盈,水质清澈,甘甜无比,路家来到英谈安家立户时这口古井就已经存在了,建汝霖堂的时候,为了保护古井,在古井上修建了一座房子,无论旱年涝年,这口千年古井里的水都不会断,直到今天依然滋润着山村的百姓。

在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被服厂、造纸厂、印刷厂、曾建与此,刘伯承、邓小平、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居住过,他们在这个地方指挥了抗日战争,策划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左权将军就是从这里走向战场,并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刘伯承与彭德怀为了抗战的顺利进行,在这里还与鹿钟麟进行了谈判,现在还保存着谈判后的合影。

中和堂建立以后,从路全功开始走儒商的道路,家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后来中和堂的主人在顺德府开了中和堂药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至今的英谈村民中还流传着中和堂“誉满杏林”金匾和“半幅銮驾”的故事。在解放前,在中和堂的大门口有一块大匾,上面写着“誉满杏林”四个大字,是顺德府尹为感谢着和堂治好自己女儿特意赠送的。说是在清朝同治年间,顺德府府尹刚满十一岁的小女儿患了麻疹病,病情恶化很快,已经快危及到生命,府尹派人各地寻找郎中医治,但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未能痊愈。府尹茶不思饭不想夜不寐。一天老爷问事也,还有哪家的郎中没有请过啊?师爷回禀说顺德府各地的郎中都请了个遍,就只差一家还没有请过。府尹老爷就问:“为何不请这家啊?”师爷就说了只因这家中和堂药店的坐堂郎中年纪太轻,有没有名气,所以就没请。当天晚上,府尹老爷做了个噩梦,梦见猛虎将小女儿叼走。老爷大喊一声便从床上坐起来。老爷叫来师爷,城里的郎中全请遍了,都治不好小女儿的病!快去请这那中和堂的郎中来!中和堂来了小郎中,号了脉,问了一下病情,于是给开了方子,到我中和堂拿药吧!这府尹老爷半信半疑啊,这小郎中年纪不大,医术就这么高明,看了不多一会儿就知道病情了?府尹老爷心里有些纳闷儿,但又不能说别的,药方子都开了,怎么都得先试试吧。小姐喝下了三服汤药后,病情好转,又服了半个月的药小姐的病就痊愈了,府尹十分高兴。这件事在顺德府传开了,知道中和堂郎中医术高明,这样中和堂药店生意从此更加兴隆起来。府尹亲自送来“誉满杏林”的金字大匾表示感谢。现在这块匾还在,只不过匾上字已经改了。

在抗战时期,中和堂还曾是国民党河北省政府的临时驻地。1937年日本侵华时,当时的河北省主席的鹿钟麟来到英谈村,并将河北省政府的办公地点设在这里,在中和堂大门右侧的一间房里,是鹿钟麟洗澡的地方,至今在这里还保存有鹿钟麟当年洗澡用的石头澡盆。 

三支四堂的四和堂是英谈村建筑的典范,也是英谈村路氏族人引以自豪的历史,岁月虽然带走了他们当年家族地位的显赫和荣华富贵,但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至今仍然是他们向游客滔滔不绝“炫耀”的谈资。

古老美丽的英谈村,在抗日战期和解放战争期间,还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过巨大贡献。在英谈村当地百姓称为梯子沟的地方曾是冀南银行印刷厂的所在地。1941年9月,冀南银行总行成立后,发行冀南银行币(简称冀钞,分为太岳版、太行版、平原版)。为了冀南银行的安全,党中央就决定把这个印钞厂设在英谈,当时的冀南银行太行版就是在这里印刷的。后来由于消息被日军知道了,对英谈进行一次扫荡,冀南银行印钞才搬出了英谈。

在英谈村提起革命老人路风丽,可谓妇孺皆知。路风丽老人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曾经是邓小平的警卫员,他从16岁就参加了青年抗日先锋队,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站岗、放哨、送鸡毛信,十七岁参军入伍,参军的第一仗活捉了日本军官。后来,由于他战斗中表现勇敢路风丽被调到连部当通讯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他被调至129师除奸部,由于他出色的表现,被点名到129师警卫排骑兵班当警卫员。路凤丽老人说,那一天在师部班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说“风丽同志,组织决定把你分配到邓政委身边,你一定要尽心尽力地以革命的态度完成这项工作,就算牺牲性命,也要保证首长的安全”。就这样路凤丽成了邓小平的敬卫员。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时,老人仍然记的很清楚,说“当时我很紧张,可邓政委一点架子也没有,和蔼可亲。他问我什么时候参加八路军,在前方哪个连队,上过学没有,我都一一做了回答。我说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读过两年私塾,他接着说你在前方是步兵,在后方做警卫工作,要学会骑马、喂马,还要抽时间学习文化,没有文化不行”。  英谈骨子里颇有血性。抗日战争时,不足百户的小村,参军村民竟达三四十人之多,其中有6人在战场上光荣牺牲,英名永存。

村子的外围就是寨墙,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它像是一条红腰带牢牢地把山村一百多户人家抱成一团。英谈山寨的寨墙,是有目前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寨墙。根据东寨门上的墨书题记,可以知道现在的寨墙修建于清代咸丰七年(1857)九月。寨墙宽三米,高低不等,最高达六米许。有以墙为房的,有以房为墙的,墙随地形而建,依山坡蜿蜒起伏,整个寨墙置四门,南寨门外修石板阶梯,路外有断崖,甚为险胜。门外有一千年古槐,据说当年彭德怀曾在古槐栓过战马。东寨墙向北折后不远处,为了村民的出入的方便增添了一个寨门,这个寨门就是北寨门。英谈的寨墙没有北寨墙,北寨墙也就是英谈的北“乜”崖,这座大山就是英谈的北寨墙。

东寨门修有阁楼,阁楼的梁架上施有彩绘,用黑墨、白粉、朱红等绘成云纹、暗八仙、花卉等纹样,虽然装饰较为简单,但大方、朴实、粗犷。在寨门并有“大清咸丰柒年九月吉日立”十一个楷书墨字。大清咸丰初年,河南林州大旱,有部分人逃难到山西,但在山西生活也非常困难,他们向东来到了英谈村,他们听说英谈的大财主老海(汝霖堂的第二代掌门就是路全功)待人不错,就问老海是不是有什么活让他们干?老海听了他们介绍后说,目前没有什么活可干,但可免费救济他们,于是大财主老海每天免费提供粮食,用大锅熬粥救济他们,时间一长,林州人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向老海建议:我们反正没事,就为你修个城墙吧,来保护你的安全。于是就修了起来,这事传到顺德府,有人说老海修城墙要谋反,官府准备择日拘传老海。林州人得知这消息后,有年轻后生石三自告奋勇到顺德府击鼓求见县官,先介绍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说修城墙之事与老海无关,是我们自愿的,如果真要责怪,我作为代表,愿意代老海接收处置。事后,官府虽然免了大财主的的罪,但提出了条件:既然老海有钱修自己的城墙,顺德府有段城墙年久失修,让他出一枰银子吧,不成想老海让四个人抬来了二枰银子,官府非常感动,就送给老海一块“慷慨解囊”的匾。据说在顺德府的北城门曾立碑记载此事。

英谈村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春有春色,夏在绿荫,秋呈金黄,冬裹银装。村子三面环山,南面临河(南河沟)。英谈村靠山而居,依自然地形建设,错落有序,层层叠叠。当时顺德府有十二道美丽的风景,古称“顺德十二景”,“太行叠巘”为“顺德十二景”之一,也是“顺德十二景”第一景:

迎眸爽气自西来,紫翠重重次第开。

不尽云霞时隐见,无穷岁月漫徘徊。

此中是有桃源洞,世上何多滟滪堆。

但得纸驴张果赠,太行朝去暮邢台。

诗中所说的“此中是有桃源洞”,便是今天的千年古寨英谈,素有“一川、三山、六崦、九沟、十八垴”之说。英谈所在的沟位于龙门川,西面与南面的大山汇流面积比较大,南面有南山,南山后为大平沟。西侧有英谈沟、后长沟,梯子沟,北面为一个巨大山体,(后乜旮劳)英谈人称为北崖,南西北还有三道粱把村庄围住,形成一个菠萁形,东有一出口,出口外是一河川直通路罗镇,往西到黄巢峡。

东面远处有桃山,东南有轿顶山,当地的老百姓都是这样说:“遥望村东南,看到有桃山,山上仙人过,列队轿架山”。天色稍晚时看桃山,就会发现这座山的山头,就像王母娘娘蟠桃宴上的鲜桃一样,桃山也因此来。如果我们再把视线扩大一下来看这座山,那个像桃一样的山峰,和周围的高低组合在一起,就像一群仙人抬着一架轿子,正走在赴王母娘娘蟠桃宴会的路上。

相信不久的将来,美丽的英谈,将成为旅游、文化,文学、文艺、书画、摄影、影视等艺术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