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民间戏剧具有植根民间的群众性、创作的集体性、传承保留方式的口头性、流传过程中的变异性等特征。
安阳民间戏剧在全国和河南占有主流地位。早在北齐时,北齐歌舞戏就相当盛行。明末清初以来,安阳民间戏剧有据可查的剧种达20余种,以梆子戏最为盛行。
梆子戏因地域而存在艺术风格的差异,以开封、商丘、洛阳一带为中心的称河南梆子,以豫北滑县为中心的称大平调,安阳一带为怀调,南阳称宛梆。其他还有大弦戏、越调,还有流行于豫北的南调。
清代曾有不少外来剧种如昆曲、弋阳腔、徽戏、汉调等流入河南安阳,对河南安阳民间戏剧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有的扎根安阳,演化为具有乡土特色的民间剧种,如流行于安阳及其周边一带的汉调二簧。清中后期又出现了乐儿腔等。
安阳地方戏曲历史上有:大梆戏(大平调),乐腔(内黄落子),怀调,坠子,二夹弦,大罗戏(大笛子戏),四股弦,四平调,大弦戏等十多个剧种。
据古石刻碑碣和方志记载:安阳东部内黄于元代时便有了戏曲活动。清代中叶,(道光年间)内黄姓赵的艺人把彩扮莲花落同地方民间小调溶为一起,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内黄落子”,清光绪年间《内黄县志》卷四载:“春日祈年,秋麦报赛,多用倡优,搬杂剧院本,酒后耳热,欢呼嘈杂相乐也”。由此可见当时戏曲活动之频繁。
现代随着文化多极化,地方剧种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一些剧种自然消亡。目前,安阳及其周边地区剧种仅存乐腔、大平调、大锣戏、坠子等少数剧种。
安阳人向外地人说起豫剧,往往眉飞色舞,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外地人对安阳人提起豫剧,也大都跷指称赞,赞美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流派――崔派表演艺术。
可以说,豫剧也是河南安阳人的骄傲。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安阳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五县四区。《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家喻户晓,无处不有“豫剧迷”。豫剧,这个安阳人引以为骄傲的剧种,已经创造了辉煌的过去,它也必将有着辉煌的未来。在祖国戏剧的百花园中,这朵奇葩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在安阳,曲艺等形式的演唱俗称“说书”,在民间文化生活中历来占有重要地位。明清以来,在安阳的城镇市井、乡间村头,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对群众的生活、思想、道德具有很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前,安阳常见的曲艺曲种有相声、河南坠子、大鼓书、评书等,多演于老商场及高阁寺。其它曲种:有古老曲种秧歌(滑县称军庄秧歌)、三弦书(又称“三弦铰子书”、“腿板书”,汤阴称“三弦平”),主要流行于滑县、汤阴县;安阳民间戏曲<wbr><wbr>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安阳开始有的数来宝和五十年代后在村县盛行的快板书;有六十年代初传入安阳并流行于市区及各县的山东琴书;还有清朝道光年间流入安阳、并在内黄县、滑县、林县较为流行的莺歌柳。
民间曲艺取材多为历史故事、演义小说,也有贬恶劝善、讲论纲常的家常小段儿。流行于安阳的民间曲艺主要有坠子、大鼓书、评书、快板、琴书、三弦书、渔鼓道情、大调曲子等,其中河南坠子、大调曲子艺术价值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