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内群众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以佛教信徒最多。此外,民间信仰相沿久远、神祗甚多,主要敬奉妈祖等女神、关羽等英杰,土地公、五爷公等神灵;供奉不知名的乡土神祗小宫庙则多达千余座。
泉港的信仰风俗最大的特色就是儒释道与民间封神、祖先信仰水乳交融。由于宗教逐步走向世俗化,有些寺庙把佛、道、乡土神祗一起奉祀,相容并蓄,拥有不少信教群众。泉港宗教文化丰富多彩,是构成泉港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宗教的传播发展,对于泉港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
一、佛教信仰
公元前六世纪,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这几个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诞生在世界东方。释迦牟尼的哲学被奉为宗教,形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泉州素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称。处于泉州之北部的泉港地区,东晋时期境内最高峰笔架山上就建有寺宇,唐五代时兴建天湖岩寺、云门寺、太白峰寺、离相寺等寺院,这与当时主政者的信仰与倡导是分不开的。当时随着整个泉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提倡,从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的“誓愿归佛”至先后主政泉州的留从效、陈洪进等人尊佛,泉港的佛教也呈兴旺态势。宋代以后,因儒道释逐渐融合,泉港的佛教渐趋世俗化,但仍继续发展,直到清朝才逐渐衰落,鲜有新建佛寺。宋明二代扩增的佛寺中,如今较为闻名的有山头寺、虎岩寺、九峰寺、重光寺和清莲庵等。一些寺院也在历史进程中,因各种原由倒塌凐没,如境内宋代名寺龙塔寺(其遗址位于山腰街道塔山),现已成为一片废墟。
区内现有佛教寺庵九十二座,其中十多座建筑精美的寺院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这些禅寺历经千百年的兴废轮回,经过信众和侨胞献资修建,时逢盛世又焕发魅力,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互映衬,与当地信仰习俗互为交融,展现出东南沿海一隅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泉港佛教与海外各地的关系源远流长,是泉州佛教向海外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如民国时期在太白峰寺修行的达明禅师远渡重洋,到新加坡布法,得到新加坡佛教界的普遍赞许,被推为佛教总会副主席。
界山镇清莲庵可以说是近代泉港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佛教文化交流史的一个缩影。清莲庵本是寺堂,第四任住持兴辉禅师远渡重洋,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布法,后定居马来西亚引渡信众;第五、六任住持行亮、肃亮禅师本为夫妻,一夜同梦观音送花,翌日发愿出家同修,后来行亮亦云游东南亚诸国,先后被邀往印度尼西亚地藏殿及关帝庙“护香”重兴,清莲庵因此与印度尼西亚地藏殿、关帝庙同谱记载;第六代弟子高参和尚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双林寺方丈,在新加坡兴建寺院九座,名震东南亚。清朝同治年间,时行亮禅师在新加坡双林寺任住持,汇款给在堂主持的肃亮禅师,填塘拓建,寺院面貌为之一新。由于肃亮禅师只收女尼,便改良德堂为清莲庵。行亮禅师兴建的其中两列两层僧舍至今坚固如初,当时的一个门匾至今还存在庵中,庵内至今还完好保存着行亮遗下的铜佛、铜炉、戒珠、经书、佛衣和刻有行亮书写禅联“清风明月临三界,莲座慈云普十方”的石柱。
改革开放以来,泉港佛教界与海外佛教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与密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泉港十多座寺宇庵堂的修建,多由海外侨僧、信众出资。如上述清莲庵的第五任住持行亮禅师在印度尼西亚的谪传弟子法禅、成雄、睿振等侨僧,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热心出资,为清莲庵翻建大雄宝殿、观音阁、僧舍楼三座大楼,整个寺院更为巍然壮观。
泉港佛教在一千多年以来,为了适应时势的变化而逐渐世俗化,愈来愈与民俗和民间杂神信仰结合,延至清末,出现了皈依佛门的“菜姑”这种特殊现象。民国时期,境内寺院半数以上为“菜姑”住持。这时也出现了寺庙道观佛、道、杂神共祀现象。如涂岭山头寺、界山九峰寺之侧建有奉祭天帝的天地殿、九云殿;肖厝怀恩寺于清朝初建时为天华堂,仙佛同居一堂;南埔重光寺后殿如来、观音和关羽同祀,其照墙上绘有大幅八仙过海图;峰尾永全社既祀观音,又祀妈祖、陈靖姑、社神、关羽等。信众释道不分,仙佛同礼,正如人们还习惯上把奉祀何氏九仙的九真观称为燕山寺。
一九八0年以后,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寺产,僧尼返寺,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近年来,区宗教部门组织成立了佛教协会,进一步加强了全区佛教界的联系和对外的交流。泉港佛教界秉承“慈悲为怀”的理念,以出世的佛学思想,做入世的慈善事业,为构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如许多寺庵堂收容了一些被弃女婴或残障儿童,抚养培育成人。挂靠在肖厝怀恩寺的慈善福利协会,历年来筹措并支出公益资金四百多万元。泉港佛教逐步走上正常轨道,扩大了社会影响。
佛祖信仰
佛祖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族人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祖居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他的母亲人称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无臂国王的女儿。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诞生时,“普放大光,照三千界”,“佛星下现,侍太子生”,“虚空无云,自然而雨”。总之,这位非常人物的诞生有种种异兆,他的生年有公元前六八七年和前六二二年等不同的说法,但佛典明确记载他的诞辰为农历四月初八。
传说摩耶夫人在分娩前夕,按照古印度的习俗回娘家生产。当她路过蓝毗尼花园(即腊伐尼林)时,见花园有一棵无忧树,其上花色鲜美,香气四溢。摩耶夫人在举手摘取无忧树上的鲜花时,释迦牟尼从她的右肋下生出。
这位王子生来就过着优裕的生活,但他也目睹了人间的种种痛苦,引发了寻求真理的念头。二十九岁时,他皈依沙门,抛弃王位、宗族,周游印度,遍访名师,“日食一麻或一麦”。那时的印度人认为通过苦修手段可以获得知识。乔答摩经过六年多的苦修,意识到寻求人类真谛不能靠折磨肉体的苦行生活,于是去尼禅河边洗去身上积垢,又得到牧羊女的乳糜喝,于是体力渐渐恢复。
乔答摩离开苦行林,向伽椰山上走去,在毕钵罗树下正襟危坐,并起誓:若不证得“无上正觉”,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乔答摩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恍然大悟而证得“菩提”。
因释迦牟尼为佛教祖师,故人称佛祖,泉港人也大多以此称之。凡有寺院,必有大雄宝殿(或三宝殿)主供佛祖。境内信众坚信佛祖为“天地神人鬼”五界法力最为高强者,他能够除恶庇弱,扶危济贫,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故常到佛祖圣像下烧香叩拜,藉以保境安民、祈福解危、超度亡魂。
在农历四月初八佛祖生日,各寺庵和在家修行者诵经奉祀,举行佛事活动,邻近善男信女亦到寺内以果合礼佛,并烧贡金纸银,放鞭炮,祈求佛主庇佑。泉港一些乡村世代相袭认为,这一天佛主会出示一些自然现象来预兆收成,如清晨放牛出栏,牛如果哞哞叫,则预示早稻收获时节会多雨,要注意稻草腐烂;如果当天下雨,则预示今年果树收成不佳,百果歉收。
观音信仰
观音亦称观音菩萨、观音大士,原称观世音,于唐代因避世宗讳而去掉“世”字。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等,意即神通广大的观世音,时时都在观照着世间受苦受难的众生,一旦称诵其名,她就立刻前往解救。庙堂里,观音一般放在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之后的大悲殿来供奉,而她在民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佛祖,成为人们意识中的“佛祖”的化身,普遍认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既能消灾添福寿,又能许诺人们的世俗愿望的祈求。
公元前五世纪,佛教接纳印度婆罗门教的善神双马神童,将其化成一位慈善菩萨,叫“马头观世音”。后来佛教徒把观世音人格化,变成一位威武的伟丈夫,并创造了观世音出身王族的新身世。据《悲华经》的说法,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他修行时立下宏愿,要断绝众生诸苦和烦恼,佛祖便给他取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随着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南北朝时出现了大批尼姑和女信徒。外来的宗教要想在中国站住脚根,必须造出一位女菩萨,满足民间信众的愿望。这个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了观世音的身上。首先他是善神,其次他有33种化身,可男可女,因此干脆就让他变为女菩萨,这大约在隋唐时期。
到了北宋,中国人又创造了新的观音的身世。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三个女儿,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的妙善献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观音可以说是泉港民间最流行的信仰。明清时期,观音崇拜进入百姓家。农家厅堂的神龛,除了供奉“天地君亲师”或“历代先祖之神位”外,大多同时敬奉观音,每逢“观音妈生”备三道面三道斋菜,烧香祭拜。有虔诚者每日早晚都在观音神像前烧一束香,甚至有些妇女终生吃素奉祀观音,称“观音妈斋”。人们如遇难,则呼“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无子,则祈“观音送子”,有子,则往往“契”给观音做干儿子。男人把观音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仙女,女人更把她视为可以倾吐秘密又可得到她真诚帮助的贴心人。
据说观音诞生于农历二月十九,成道于六月十九,涅盘于九月十九,这三日泉港人皆称为“观音妈生”。每逢这三日,信众纷纷到就近的寺庵烧香祈祷,虔诚者每逢初一、十五前往焚香祈祷,有一些斋会还自己组建“观音堂”。一般的佛院,如果建有两座佛殿,其中一座则往往是大悲殿(或观音阁)。九峰寺大悲殿的观音端坐莲花塑像通高五米,为区域内最高的神佛塑像。峰尾永全社本是主祀社神的,却将观音供在中殿,其它神灵则供在偏殿,可见人们对观音信仰之深。
观音崇拜在民间历久不衰,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许许多多并不了解观世音来历的善男信女对观音的崇拜,其实他们只是寄托一种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于民风民俗不无正面的影响。
二、道教信仰
东晋时期,有道人在境内笔架山修行,并建宫宇祀仙。唐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推崇和泉州港口经济的辐射,道教在泉港逐步兴盛。唐咸通年间(八六〇~八七四年),著名的道教学者罗隐流寓闽中,尝游泉港涂岭秀溪,其行踪被人们附上神奇的浪漫色彩,编成《垂钓蛟龙》、《小溪不出大鱼》等故事广为流传。沙格灵慈宫和瑞云殿、涂岭乌石宫、诚峰东岳庙等境内较有名气的宫庙即是宋时始建。随着历代朝廷追封妈祖等地方道教神,泉港道教逐步走向世俗化,不断兴建了大批宫观庙宇和修真岩洞,多达数十座。道士多属正一派的火居道士,散处民间,影响较大。
明清以后世俗化进程加快,许多民间信仰的神祗纳入道教范围,其中包括一些历史人物和民间人士被民间尊奉为神的神祗。与道教渊源密切的民间信仰也颇兴盛,境内各种民间信仰的神庙达数百座。儒、道、释合一的特点在宋代已开始出现,经元、明、清三代,形成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神团系统。在道教神团系统里,有孔夫子、关夫子、玄天上帝、如来佛祖、菩萨、十八罗汉、地府阎君、保生大帝、天妃和不知名的王爷、夫人妈,还有历史人物张巡、许远等等。可谓儒、道、释和杂神济济一堂。这种三教合一的庙宇十分普遍,因此,一些道教宫观逐渐被改造成以祀佛为主的寺宇,同样,也有一些佛教寺院被改造成为道教神仙为主的宫观。
泉港道教至现代已近衰微,文革期间又遭摧残,直至一九七九年后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方才复苏。二〇〇四年泉港区道教协会成立,现全区有道教场所四十二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境内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宫观纷纷修葺翻建,恢复宗教活动。沙格灵慈宫和瑞云殿、涂岭乌石宫、诚峰东岳庙、梧坑石山宫、埭港龙见宫、涂坑白石宫、郭厝莲山宫、坝头龙凤宫、坑内青狮洞、邱厝青龙洞、峰尾义烈庙、燕山九真观等大批宫观面貌焕然一新。不少宫庙主殿建筑形式都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整体美观稳重,内部空间廓大,是闽南地区的典型古建筑群。其中灵慈宫中造型别致的清时石雕龙柱、木构藻井和剪碗雕塑,无不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这些宫观也是文人墨客雅集以及群众朝拜礼敬或游玩观赏的地方。
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在唐宋,尤其是明清以后,大量先民移居海外或往台湾开拓,他们的足迹遍及台湾、东南亚、日本乃至欧、美洲等地,传统的道教信仰和习俗也移植到他乡异国。古代移民在漂洋过海谋生时,为祈求旅途平安,特地到各自崇信的庙宇祈祷、许愿,并取香火随身携带。他们为不忘故土和感念神恩,陆继建起各种庙宇供奉家乡带去的神祗。又往往把客居地所建的庙宇冠上故乡的地名或祖庙的名称。这种自发性的民间传播不但分布面广,且流传许多神异的传说。旅外同胞把家乡的神祗视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保护神,这种传统信仰深深扎根在各地华人社会中。这种“神缘”关系也是他们同故乡联系的重要纽带。
泉港地处沿海,与许多东南亚国家以及台湾地区隔海相望,因此与海外道教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现在每年都有分灵到港澳台及海外的宫观信众来泉港祖庭谒祖进香。如涂岭乌石宫是台湾高雄市一甲的美泰宫的祖殿,东南亚一带,特别是台湾地区多家宫庙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谒拜,每年达十多批次。沙格灵慈宫还保存着清乾隆御封妈祖“海天元后”金匾等文物,这些文物曾由省文化厅奉往台湾展出,成为弘扬妈祖文化,凝聚海峡两岸及海内外同胞情感的纽带。
道教对泉港社会民俗各个方面产生过深刻广泛的影响,至今仍然留有痕迹。正月初九叫“天公生”,为天上玉皇大帝的生日,要举行各种活动“祈年拜天”。按旧俗,每年正月,不少村落举行游神活动,自白天至深夜,盛况空前。延续至今,便成了“出游”民俗活动。正月十五天官赐福,各家要祭祀祖先和吃元宵丸。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大门插松艾避邪,旧时以纸扎大舟和五方瘟神,然后焚之。七月初七,为七娘妈神诞,各家设神案敬七娘妈。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据传是日地官赦罪,各家做“普度”祭祀祖先和无主鬼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据传水官解厄,亦有沿溪河居民做“水普”。普度期间,有的村庄还会组织演“打城戏”,打城戏是道士或和尚演的超度亡灵的故事。最初是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之后根据社会的需求,情节逐渐扩大,形成戏剧。十二月廿三(或廿四)谓之“送神”日,据传是日众神上天,各家设酒菜佳肴送之,希望在天帝面前多讲好话。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各家隆重祭祀神和祖先,“烧过年金”,吃团圆饭。此外,每月初二、十六要祭土地公。还有许多铺、境、村的道教俗神的生日,也都演变成为一方民俗节日。
境内还有雕刻石狮镇风、镇邪的道教风俗。堪舆家认为“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故刻“石头风狮”以镇风。现在则发展为石狮镇邪,往往于大门口两旁各竖立一石狮,昂首雄踞,既是作为镇邪之用,亦可作为艺术品点缀。还有一种与道教有关的风俗,即私家住宅的墙面上刻上一个狮头,或安上一块刻有“石敢当”三字的石块镇邪。“石敢当”据传是古代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据《闽中金石志》载,宋庆历五年(一〇四五年),张纬知莆田,“再新县中堂,治地得石,铭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大历五年(七七〇年)四月十日也。”可见,“石敢当”还为儒家的教化服务。
庙会是道教世俗化最典型的体现,一般在宫庙神灵圣诞日、升天日或金身重光时,宫庙所在的村境便会举行盛大的祭拜典礼。供奉祭品的八仙桌常常分为几列,从宫宇之内排起,一直排到门外大埕,境内供品主要有粿糕、斋果、牲礼和天地灯等,参加典礼的信女清一色红衫红裤,有时为示隆重和虔诚,善男也礼帽轻裘前往许愿谢恩。庙会期间,善男信女烧大香,拥神像,抬香鼓亭,打龙凤旗,并请来戏班演戏酬神。这时外来宗亲甚至侨亲都会前来祭拜,村境之内锣鼓喧天,人声沸腾。
此外,民间婚事要举行“拜天”、“谢地”庆典,要测算“生辰八字”;民间的求子和其它妇幼问题,即找七娘妈等祈祷;寿庆要拜天、谢天;丧事要做功德,超度亡魂;破土建屋要举行“上梁”、“谢土”等仪式;造船航海,从开斧动工到造龙骨、安桅、安龙目、钉头钧、下水,都要举行法事;有的人家还在屋梁上、门楣上、厅堂中、照墙上等,悬挂八卦图案;还有,古代丧葬,下葬处要埋下“买地券”,标明墓地四至,写上道教咒语,并于墓地树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个大字,此葬俗今已演变为树“后土”石碑。这些习俗,都与道教息息相关。
道教还丰富了境内的民间传说。著名的有道学者罗隐游历泉港的传奇故事;何氏九仙之母舅范侯公修行笔架山的故事;还有“乌面妈祖”陈靖姑涂岭扶危救难,铁拐李与何仙青狮洞谈经,刘益娘布法助毛伯温等故事,为境内人民世代流传,津津乐道。
天帝信仰
“天”作为至高无上的神,是在人间有了至高无上的奴隶主君主以后才出现的。《尚书.召诰》中有“有夏服(受)天命”的记载。商周时期,形成较系统的以“天”为核心的天命论,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支柱。国人的敬天思想是非常突出的,认为天乃宇宙的主宰者,对万物具有强大的统治力。正是基于这种观念,皇帝被称为“天子”。天子也必须顺应天意,如果违反了,就丧失天命,就会有一位真命天子来取代他。统治者代“天”统治人间,每年都要举行极隆重的祭天典礼,并下令各州、县也要祭天。
后来道教将这种敬天思想转化过来,将“天”人格化,尊天为“昊天上帝”、“玄穹高上帝”或“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俗称玉皇大帝。在道教神祇体系内,玉皇大帝的地位居于三清尊神之下,是三清所化身的天界第一位尊神,居玉清宫,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总枢百神,下辖七十二地,四大部洲,掌管天上诸神、仙、佛,以及人间亿万生灵,玉皇大帝在天庭地位至为尊贵,统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众神,所以民间习俗在祭拜天公生时,也是非常慎重。
泉港民间称“天”为“天公”、“天帝”、“天帝公”等,相信人间的一切祸福终由天定。人们在发迹通泰时,欢天喜地感谢它;遇到危难或不幸时,也总是要呼天唤地祈求它。无论什么祭奠,都少不了要先拜天帝,再拜其它神灵。百姓普遍认为,“天”最能主持公道,明察秋毫,所以碰到双方争执不休、难以判明的事情,往往要对“天”赌咒发誓,来表明自己清白或有理。人们认为天公至高无上,最具权威,无“相”足以显示,因此一般人家不敢随意雕塑、供奉他的神像,而以“天公炉”及“天公座”来象征。一般庙宇都有一座天公炉安置于庙前,朝拜时要向外朝天膜拜,这是烧香的起码礼仪。泉港九峰山上的九云殿、莲石山上的天地殿、沙格村的瑞云殿等,主奉的便是玉皇大帝。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正月是一年之始,四季之首,为木气之始。“九”为数字之极尊,代表着极大、极多、极高,所以一年中第一个初九日就被道教定为玉帝的诞辰。是日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道场,诵经礼忏,远近善信纷纷前来烧香膜拜。
民间正月初九祭拜天公时最传统的大礼是:打开大门,穿戴整齐,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有的也行八拜之礼,并口中念念有词:
一拜天堂金玉满堂,二拜富贵子孙旺众,
三拜荣华子孙繁华,四拜子孙四方八达,
五拜子孙五世同堂,六拜子孙尊祖敬宗,
七拜子孙寿星添旺,八拜子孙内外旺众。
现代一般信众则往往只有上香祝祷而已。祭拜后,即烧金纸。敬天公的大红烛是新的,香炉是专用的,烧的纸钱也是特制的“天公金”。“天公金”较一般纸钱大,正方形,刷金箔,可见民众敬奉天公之虔诚。境内正月初九天公生的民俗在第一章之《春季节俗》已具体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除了正月初九这个节日,据说腊月廿五为玉皇大帝巡察人间的日子,道观也要举办道场迎驾。民间叩谢天恩也不限于以上节日,旧时,人们丰年谢天赐福,灾年祈天消灾,全村、全铺要请道士举办“天香清醮”道场,俗称“做天香”或“谢天”。现在人们在结婚、生子、寿庆、起厝等喜庆之日,以及祈求如愿、厄难解脱之后,也要举行拜天、谢天仪式。
保生大帝信仰
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吴真君,即吴夲。吴夲字华基,号云东,祖居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同安)之白礁乡。父名吴通,母黄氏。吴夲出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年)三月十五日。据传吴夲出生时,其母曾在恍惚中见神人护童子到房门说:“此乃紫微星。”吴夲幼年时颖悟绝伦,夙具道性。稍长,博通天文地理、礼乐诸书,尤其擅长医术。十七岁始遍游名山,遇异人泛槎,邀请登舟,上昆仑,进见西王母,授以济世神方及驱邪术。回家后,悟道精修,不茹荤,不纳室,由贡举官至御史。
吴夲独契玄机妙道,深明三五飞步之法,以刀圭符法,救济世人。宋仁宗明道年间(一〇三二~一〇三三年),漳泉旱荒,民艰于食,吴夲散财运粮济急。越年,漳泉一带又起瘴疟,魔怪为害。吴夲奔走四方,以高超医术活人无数,备受泉郡百姓敬重。吴夲之主要神迹是除瘴医病。清同治《福建通志》称吴夲“业医活人,按病与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怪叵晓之状,亦就痊愈”。景佑三年(一〇三六年)五月初二,吴夲羽化于漳州白礁,乘鹤升天。宋高宗绍兴年间颁诏立庙于白礁和青礁。宋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年),赐号大道真人。明太祖时,敕封为昊天御史医灵真君。明洪熙元年(一四二五年)加封为慈济医灵妙道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闽书》记载,明永乐中(一四〇三~一四二四年)文皇后患乳疾,梦道人献方,牵红丝线缠乳上,灸之,乳疾顿消。遣使访之,始知乃吴夲试药,即敕封吴夲“保生大帝”之名号以及龙袍一袭。
民间相传保生大帝即召神兵,祛厉鬼,符咒兼施,民赖痊安。泉州一带、台湾省北部以及东南亚泉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多建有奉祀保生大帝的庙观或殿堂。每年的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神诞之日,信众都要奉祀大道公,以祈求身体健康,无病消灾。
泉港境内信奉保生大帝以涂岭为最,宋绍兴年间涂岭街就建有龙济宫,并塑保生大帝金身敬祀。此后,保生大帝成为古十一都(今涂岭一带)樟柿铺保境安民神祇,声名远播,其香火之鼎盛,为古驿道上其它宫庙之神灵无法比拟。保生大帝行医济世的精神和著名的“大道正药签”,素为当地百姓所信仰,涂岭街龙济宫虽几经毁坏,亦有信众出资重修,迄今宫内尚保存几十件珍贵文物。涂岭镇梧坑村的石山宫内亦奉祀保生大帝,石山宫为清乾隆年间建筑,内供有钟云祥、吴夲、吕大人(姓名不详)三尊神像,三位神灵皆由人及神,生前为民造福,死后为百代敬奉。
三、基督教信仰
基督教是公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的总称。近代新教之各种教派传入泉州,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不平等条约而进入的。西方基督教会把中英《南京条约》称为在华传教的“转机”,基督教乘机而入。一八〇七年,英伦敦公会传道会教士马礼逊首先来华传教,于一八五六年传入泉州,但未传及泉港一带。一八六五年,该会自厦门传入,以境内驿阪为起点向四周扩散传播。
据一九三三年出版的《闽南伦敦会基督教史》介绍:慕平乡(即今涂岭镇驿阪村模柄自然村)伦敦会信徒何乌梨旅居厦门海沧,闻道皈主,一八六五年归还梓里,先劝家人皈主,继在本村租屋为堂,宣传福音。时惠安捐苛税严,民不聊生。“一闻设教,人皆视可藉为护符,得免重征横税之苦,故记名奉教者,不远数十里而来,如水之就下焉。每逢主日,不啻座为之满,即门外亦无隙地。”一八六六年,驻厦伦敦会牧师施约翰闻讯亦赶往涂岭,视察情形,见乡民“虽为慕势而来,似可乘机教之以正”。但认为驿阪地处偏僻,不利于教会发展,便设堂于县城北门外街,并以县城为中心,向全县布道。此后,境内有叶厝、坝头、山腰、郭厝、涂岭、默林、肖厝、沙格、奎璧、后郑、柯厝、古县等教堂纷纷成立。至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发展到惠安全县和洛江区河市、马甲、罗溪一带。
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闽南基督教大会成立,分五个教区,泉州地区有泉永区会与惠安区会,泉港属惠安区会。乡村基督教信徒,大部分是真正追随牧师信仰耶稣,也有一小部分是盲目跟着信仰的,其中有的是信佛后认为无望而更改信仰,有的是家人被神婆神棍骗去钱财而改信仰,有的是不堪宫庙摊派而改变信仰。
在基督教传入初期,境内民众把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外心结,以及夹杂着反对西方文化的思想,以反对教会的方式表现出来,爆发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地方绅士和群众联合反对教会的事件,称为“教案”。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反侵略精神,但其中也不无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的成分。这些反教会的事件,大多数以清政府屈服帝国主义,支持教会而失败告终。近代传教士之中,确有极少数干了坏事。如1896年,涂岭基督教徒和和天主教徒因山林之争,导致了长达两年多的双方械斗。教会与乡族势力结合,牧师、神父亲赴督战,焚烧对方教堂,互相攻杀,死伤的是双方无辜的教徒。但也不乏有虔诚的传教士,他们忠于信仰,忠于职守,尊重当地文化传统,施医赠药,捐款、捐衣、捐物支持抗日战争,百折不回,甚至殉教异域外邦,在群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深远。
近代基督教的传播对近代泉港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泉港一带虽偏居海隅,仍有信徒扎根瘠地,积极奔走筹建教会学校,为教友培育子女,发展教会后备人才。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山腰、奎璧、涂岭、肖厝等地建有教会学堂。值得一提的是,建国后任中国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基督教协会会长、福建神学院院长的郑玉桂牧师,原在奎璧村教会学堂璧山小学任教,业余还在梓里传教。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泉州地区教会所办的医院,不但给病人看病,而且培训医务人员。当时泉港一带的西医都是经教堂推荐到教会医院学习,学成回乡开业行医的有二十多人之多。
近代基督教办学和培育西医一方面有利于传教,一方面把文化教育和现代医学带到偏僻的乡村、山区和沿海地区,对普及落后农村的文化教育和卫生保健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一九一〇年间,包括今泉港一带在内的全惠安地区基督教会组织布道队,四处传播福音。全县分四个区,两个月出动一次布道,备有十字架旗、手风琴、福音小册、布道单等。基督教反对纳妾养婢,反对妇女缠足(即裹脚),宣传戒赌禁烟禁鸦片,促进社会文明发展,净化社会风气。时泉港还流行妇女缠脚的陋俗,为深入宣传缠脚的危害,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境内教堂还编写了琅琅上口的方言歌谣《天足歌》:
上帝创造人,男女脚相同。
本是天生成,好跑又好行。
迫于去缠脚,情理真正差。
当缠才是娘,无缠不成样。
害她啼哭哭,终日眼泪流。
……
缠大咸菜团,缠小又损身。
上船着人牵,过桥也艰难。
遇着西北雨,要走不进步。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基督教走上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爱国道路,各教堂发起“三自革新”签名运动,带领各基层教徒开展一系列爱国活动。如举行控诉美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大会,为抗美援朝志愿军捐款,发动青年教徒参军等。不久经联合、改革,惠安县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及基督教协会,泉港各教堂属之。当时各地教堂的教务活动正常开展,有主日礼拜、团契活动、祷告聚会、家庭礼拜、救亲会、布道团、兴奋会、培灵会、勉励会等。
文革期间,基督教堂被占用,教会停止活动。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五年,晋江地区行政公署分别公布批准开放一批教堂。境内教会的工作重点,逐渐由落实宗教政策转到办好教会上来,各教堂走上了正常发展轨道。
二〇〇〇年,随着泉港区的成立,有关部门也组织成立“泉港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及“泉港区基督教协会”两会,下属十八座教堂,分布如下:峰尾镇四座、后龙镇一座、山腰镇三座、前黄镇一座、涂岭镇四座、南埔镇五座,另外还有界山镇一处聚会点,全区信徒达一万三千多人。基督教传入泉港主要有两派,大部分的教堂为英伦敦公会,于周日进行礼拜;另有峰尾教堂、山腰顶埭教堂和南埔林头教堂三座教堂为真耶稣教会,于周六进行礼拜,这三所教堂或由南洋归侨传入创建,或由莆仙基督教会信徒传入创建。
礼仪。基督教徒每日三餐前及临睡前均需祈祷,主日(伦敦公会是周日,真耶稣会是周六)则齐集礼拜堂做礼拜。礼拜活动大约早上九点半开始,举行以下几项仪式:一、吟《闽南圣诗》;二、祈祷;三读《圣经》;四、讲道。礼拜活动持继到十一点左右结束。基督教的礼拜仪式,对当地民俗影响深刻,人们常把周一到周日,称为礼拜一、礼拜二……礼拜日。
阳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为耶稣诞辰纪念日。黎明前由西乐队引路,教友到各家各户“报佳音”,送礼物互相祝贺,然后到礼拜堂举行隆重庆祝仪式。教友设圣诞树及圣诞老人,唱赞美诗,牧师“证道”,常举行舞会及节目表演。伦敦公会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新春感恩礼拜,教徒汇集礼拜堂祈祷唱赞美诗。另外还择时举行培灵会、查经会、奋兴会,并在暑假举行一年一度的“青年夏令会”,对青年学生传播福音,宣传教义。
入教必须“洗礼”,表示已“归主名下”。伦敦公会是点洗,由主礼牧师用圣水滴其头额;真耶稣教则是浸洗,头发浸于水中。至结婚时,请牧师主婚,并作祝福祈祷。教徒为自己子女取名喜欢取带有“主”字头的,如主送、主爱、主恩、主赐、主友等等。
基督教教义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内以兄弟姐妹相称,教友间发扬互助精神,教规有“不偷盗奸淫”等等,经济宽裕者可捐助教会经费。
本地人们称基督教信徒为“吃教”或“信主”。一些村妇十分虔诚,做礼也勤,平时从不唱歌、哼曲,一旦做礼拜,牧师教唱领诗,她们都能十分认真地哼唱起来,毫无半丝腼腆。但是,她们从此不会加入村内的团体性传统宗教活动,组织迎神赛会的主持者亦不再找她们这些异教徒摊钱派捐。同时,她们不因易教而忘记祖先,只是形式改变,废除烧香献馔,改为在祖先忌日那天,将子孙聚合在一起吟诗祈祷,并述说先人爱主事迹。这种活动只限于纪念已故祖父母和父母两代,也就是“家祭”。这种改头换面保留崇拜祖先的做法,说明传统宗教信仰的威力,任外来宗教如何侵袭,都不得不对其让步、适应,否则,将会加深宗教矛盾,难于在传统宗教势力中占一席之地。
境内民间婚、丧、喜、庆多铺张,积习难移,已成陋俗。基督教反对铺张浪费,教徒婚丧,仪式简约。一九八八年后,境内各基督教徒按照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泉州基督教协会制定的《信徒婚事须知》、《信徒丧事须知》规定操办,仪式简易,而且适当吸收当地传统习俗,富有人情味。境内人家有的信基督教,有的信佛教,洋与土,外来与传统的礼仪兼容并蓄,融合成特殊的文化氛围,形成这片滨海地区独特的风俗情趣。
葬俗。境内基督教徒年老或病危临终之时,一样要移至厅中卧铺上,不同的是床板数目不拘,不像汉族群众规定用四块,信伊斯兰教的规定用三块那样严格。牧师、传道、长老及会友等人,围拢病榻左右,低声吟诗祈祷,劝慰病人坚定信心,安然接受上帝恩召,欣然返回天国,亲属若信教,也一并参加吟诗祈祷。
病人逝世后,有神职人员如牧师、传道或长老等在场,主持丧事礼拜,除吟诗祈祷外,主要是选读有关信徒蒙召归天的经文,以慰勉丧家节哀,继承先人遗愿,一生坚信上帝。
祈祷之后,由牧师主持,举行入殓仪式。因教徒魂归“天国”,遵照教规,众人只诵祈祷文而不必举哀。世俗丧服均用白色,但纯正的基督教徒丧服则须黑色。送葬的会友只须臂缠黑纱,或者于胸前挂一小黑布条。至于亲戚朋友前来送葬,服色不拘。
出殡队伍井然有序,没有世俗的沿途撒金纸的仪式。出殡仪式牌上书写“xx教会信徒xxx出殡仪式”。接下去有花圈、挽轴和乐队等,惟乐队多用西乐队,以符合这种由国外传入的宗教仪式。吹奏教会特定的丧礼乐章。乐队以后是灵柩,灵柩上面罩上闽南特有的棺罩,灵柩后面是丧者眷属,接着是主礼牧师等神职人员及会友和亲戚朋友等等。由于死者早已魂归“天国”,所以到了墓地,就没有棺头祭、点主等仪式。由牧师主持祈祷,埋好棺木之后,因为没有返主仪式,所以一行人安静地返回,由丧家招待面线或便饭。
正规的基督教出殡,棺材由亲友轮流肩抬,送葬者各人手执点燃的白烛,跟随送至墓地。比起传统的民族仪俗,这些仪式既没有披麻尾送上山,也没有返主招魂归来,显得较为冷清。因此一些仪仗受当地民俗影响,同样由教会备办棺架、棺罩和各种仪式牌,虽在基督教规之外,亦算是入乡随俗的一种折衷办法。
基督教徒的殡葬仪俗比较质朴而庄重,不设木主牌,也没有祭奠仪式;因为“天国”应有尽有,所以就用不着准备灵厝和魂轿之类对象。
上帝和耶稣信仰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耶稣是上帝独生子,他出生在巴勒斯坦北部,母亲名叫玛利亚,父亲叫约瑟。玛利亚未被迎娶前,圣灵降临在她身上,使她怀孕。约瑟一度想休了玛利亚,但受了天使的指示,仍把她娶了过来。耶稣30岁时受了约翰的洗礼,又在旷野中经受了魔鬼撒旦的诱惑,这一切坚定了他对上帝的信念。此后,耶稣就率领彼得、约翰等门徒四处宣传福音。耶稣的传道引起了犹太贵族和祭司的恐慌,他们收买了耶稣的门徒犹大,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三天以后,耶稣复活,向门徒和群众显现神迹,要求他们在更广泛地宣讲福音。从此,信奉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基督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的宗教。
基督教是严格的一神教,只承认上帝耶和华是最高的神,反对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对宗教生活的繁文缛节和哗众取宠。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记述的都是上帝的启示,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总纲和处世的规范,是永恒的真理。《圣经》分为《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耶稣在某些方面提出了不同于犹太教的看法,并做出了解释说明,作为自己信仰的一个重要依据。《新约》包括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四类,共二十七卷,其中主要记述了耶稣及其门徒的言行,在《启示录》中,还记述了基督教对末日审判的预言。
基督教的教义比较复杂,各教派强调的重点也不同,但基本信仰还是得到各教派公认的。基督教的教义可归纳为两个字——“博爱”。在耶稣眼里,博爱分为两个方面:爱上帝和爱人如己。耶稣曾经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地爱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境内信众对耶稣的信仰与信仰上帝耶和华相若,人们把基督教称为“耶稣教”,并常与耶稣的所言所行对照、激励自己。在苦难面前,也多以耶稣的言行互相慰勉,如在葬事上选读的经文有:“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那里睡了的人,上帝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以及“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这类《帖撒罗尼迦》和《约翰福音》里面的文句。
四、女神崇敬
林默娘、陈靖姑、刘益娘和邱二娘具有共同的特点:一、都是女性;二、由人及神;三、都是受难而死;四、生前为民造福,死后民间自发纪念而传播开来。这几位女神在泉港民间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独具特色的女神崇敬现象,对本区域的特色民俗具有研究价值,故单列一节介绍。
作为新兴的石化港口城市,泉港居民的文化水平日高,对妈祖等女神的迷信成份大为降低,信众也已日渐减少。许多人崇敬女神,已经不再是从求得一已私利的迷信观念和功利思想出发,而是崇敬她们舍生取义、为民造福的精神,激励自己和后人为民为国立功、立德、立言。
崇敬林默娘
林默娘,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九六〇年)三月廿三日,后被世人尊为“妈祖”。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记载妈祖的文献最早当推宋绍兴年间进士、莆田人黄公度的《题顺济庙》:“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萃晴空;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樯一信风。”短短八句诗,叙及妈祖生前、死后事迹及当时百姓热烈崇祀的情形。
传说林默娘秉性聪明,自幼熟悉水性,常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拯救遇难舟楫,还能为人治病,“言人祸福”,人称“通贤灵女”,敬而爱之。雍熙四年(九八七年)九月初九,林默娘因在湄洲湾风浪中救人时不幸遇难,时年二十七岁。林默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又有超人的本领,人们当然不愿承认她的死亡,认为她是羽化登仙。为了纪念她的功德,也为了祈求她庇护,当地的居民就合力建起第一座妈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和九月初九都要祭祀这位海上守护女神。而这位女神据说也深孚众望,“升天”之后,关于她显灵救护船民的传说竟越来越多,越来越神。
历代帝王对这位女神均有敕封,从北宋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年)的“顺济夫人”,一直累封到清代的“天后”、“天上圣母”,地位不断上升,影响也从莆田一域逐渐扩大到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成为福建省影响最大的神灵。据统计,当今全世界有妈祖庙一千五百多座。泉港这弹丸之地,所供妈祖的宫宇亦有十多座。较为出名的有始建于宋咸淳六年(一二七〇年)的灵慈宫、始建于宋嘉佑二年(一〇五七年)的乌石宫,还有始建于明清时期的坝头龙凤宫、涂坑白石宫、郭厝莲山宫、埭港龙见宫、峰尾永全社和晋安郡王陵妈祖庙等。
自妈祖仙逝至南宋咸淳六年近三百年间,全国有妈祖宫庙二十四座,泉港占有两座。可见,由于地缘相近,民俗相通,妈祖信仰很早就进入泉港地区,成为当地崇敬的神祇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沙格灵慈宫是境内供奉妈祖最出名的宫庙。明末清初,因沙格村人王忠孝襄助郑成功抗清,全村屡遭清兵洗劫,灵慈宫也破坏严重,清嘉庆十四年(一八〇九年)始得修建,清光绪年间,灵慈宫又经大加修缮,大殿正中神龛上方悬挂上清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敇授文林郎署泉州府惠安知县楚南胡启文”所敬立的乾隆御书“海天元后”四字鎏金匾额;妈祖身上也换上了御赐的黄袍和霞帔。上述数物,连同宫内一副大信杯、妈祖出巡开道所用的大铜锣和元代的大螺壳等文物,曾由省文化厅携往台湾展出。
乌石宫内,天上圣母妈祖与有“乌面妈祖”之称的陈靖姑并祀,在涂岭山区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宫于明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因大火而焚毁,同年秋季善信集资重建,香火再度兴旺。坝头龙凤宫于清康熙年间由本地痒生卜地兴建,因主祀开闽王和妈祖而得名,开闽王王审知为一境之主,为人中之龙,而妈祖德泽海国,尊为“天上圣母”,自然是人中之凤。因妈祖是林姓入闽始祖晋安郡王第二十三代裔孙,境内闽林始祖陵后近年来新建一座妈祖庙,是由湄洲祖庙分灵至祖宗陵园福地。
由于长期的积淀,在妈祖信仰中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区域内林姓人称妈祖为“姑妈”,流传开来,本地人也多昵称其为“姑妈”。早先没有天气预报,渔民们出海与否,甚至遇拿不定的事,都要于妈祖案前问卜。渔船入澳,或事成之后,要备牲礼果合叩谢妈祖。甚至一些家庭也奉有妈祖神位,四时祭祀,请求保佑。沙格村端午节赛龙舟时,先要将村中灵慈宫里的妈祖塑像抬请出宫,开始了为时两个小时的巡游,为一年一度的全区性赛龙舟活动拉开序幕。
每年三月廿三妈祖诞辰前后,区域内沿海村民纷纷往湄洲祖庙烧香谒拜,各妈祖宫庙也举行形式多样的祭祀庆典。坝头龙凤宫的信众庆祝妈祖神诞活动较为隆重,具有浓郁的地方民俗色彩。
坝头区域的村庄每年妈祖生日之前,要轮流举行巡游活动。农历三月廿日,举办村要到龙凤宫张罗妈祖及其它陪巡女神上轿,廿一早上,坝头各村善男信女齐集龙凤宫前,各村的弦管队、锣鼓队、高跷队、戏子队等表演各自的节目。巡游开始,前面鸣锣开道,接着是提花篮、挑花担、打凉伞等仪仗队,然后是四乘神轿及护轿的壮丁,后面紧跟着五匹无人乘坐的“神马”,随后是几十匹骏马,上面坐有各式古装妆扮的孩童。接着是各村护送的队伍。在浩浩荡荡的人流里夹杂着高跷队、锣鼓队、弦管队等,旌旗飘飘、锣鼓喧天,香烟缭绕、炮声震耳。所经之处,家家张灯结彩,户户设香案焚香迎候。人们像过重大的节日一样,办席宴客。夜间在妈祖驻地,烟花焰火映亮天空,戏剧、弦管通宵达旦。三月廿二下午,各村代表聚集举办村接妈祖回宫,以待第二天(三月廿三)举办神诞盛典。
神诞正日,上午宫里面由斋公(道士)作法请神,长者持香礼拜,朝拜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供品一直排到宫外至放生池畔,升腾的香烟使人咫尺难识。宫前的戏台从下午开始演戏,表演传统《八仙拜夀》剧目。至夜,龙凤宫内排起了大型“宴碗”,各种食品雕排成字、画、景等各种造型,简直就是民间食品艺术博览会。
崇敬陈靖姑
陈靖姑,福州下渡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行巫的家庭,经耳濡目染也熟谙巫术,后嫁给古田刘杞为妻。相传,唐贞元六年(七九〇年),福州大旱,陈靖姑脱胎祈雨,不幸殉身于古田临水,终年二十四岁。临终前她曾发誓死后要“扶胎救产”。后人立庙祭祀,俗称娘奶、奶娘,尊称临水夫人、太奶夫人、陈夫人、陈仙姑。宋淳佑年间(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朝廷赐匾“顺懿”,敕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元、明、清各朝屡有敕封,封号颇多,有“天仙圣母”、“护国太后元君”、“顺天圣母”等。
自宋末临水夫人受封后,其影响迅速扩大。晚清施鸿保《闽杂记》载:“陈夫人亦称临水夫人,闽中各郡县皆有庙,妇人奉祀尤谨。”(《闽杂记》卷五《陈夫人》)据统计,近现代以来,对临水夫人的信仰以古田至福州为中心区,以闽北、闽东、浙南为亚中心区,以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为散播区。泉港区位于闽南湄洲湾畔,海疆逶迤,渔乡丰腴,而当地民间对“顺天圣母”陈靖姑之崇拜,可与海上女神湄洲妈祖相提并论。传说陈靖姑违反天条祭出法宝降雨,拯救黎民于倒悬,因而遭天遣受雷击,玉容变黑。涂岭乌石宫与妈祖并列同祀的陈靖姑即是颜面漆黑,人们称之为“乌面妈祖”。在泉港,人们普遍亲切地称妈祖为大妈,称陈靖姑为二妈。
传说临水夫人有降妖镇魔、呼风唤雨、破解疑案等法力,但主要还是“扶胎救产、保赤佑童”。故千百年来,她一直被当作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为人们所崇拜。在民间形成了一些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习俗,人们朝拜陈靖姑,主要为祈子助产、收惊安神。山腰一带的孩子成人做大分,也要祭拜“陈仙姑”。沙格灵慈宫与妈祖并祀的“注生娘娘”,即是顺天圣母陈靖姑。除上述宫庙以外,尚有埭港龙见宫、峰尾永全社等处也供奉陈靖姑。泉州城区俗称陈靖姑为“奇仕妈”,因城内奇仕巷有临水夫人陈靖姑专庙,加上陈靖姑有注生之神力,故有人附会为“祈嗣妈”。
奉祀黑面妈祖最为出名的宫庙,便是泉港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涂岭镇乌石宫。关于乌石宫,其中有陈靖姑一段传说。话说她协助蔡襄建洛阳桥,刚从洛阳归来,途中一头青狮吐出浓烟挡住去路,正当诧异,善才童子从远处冉冉飘来,道:“观音菩萨为你择此青狮宝地,让你在此开基建殿,庇佑四方安康。此青狮即为你宝驾,你可坐上罢。”陈靖姑闻言,只见此处山青水秀,群壑幽美,宛若蓬莱仙境,便欣然骑上青狮。就在这一瞬间,青狮化作一座青山,她亦化作一块金光乌石,隐于山中。第二天,泉港有一陈姓商人欲往厦门,经过此山岭时被一伙强盗所劫,强盗持刀欲杀时,忽一道金光掠走凶器,并将他们的帽子削落于地,众贼魂魄尽散,惊慌逃匿。商人几经变量,恍惚如在梦中,这时从山林中走出一位黑面仙姑,笑着告诉他,可以继续赶路了,此行必定生意大好。言罢化烟而逝。商人方才悟出其乃传说中的顺天圣母,连忙跪地叩头,并立下誓愿要在岭顶建宫奉敬。一年后,也就是一〇五七年,陈氏商人生意兴隆而归,遂于岭上勘地建宫。挖井之时,从水中浮出一乌石,状若仙女打坐,人们心知灵异,将其供在殿中,并取宫名为乌石宫。据说大殿开光时,太守蔡襄闻知,送来“顺天圣母”和“应天开基”两块匾额,惜皆毁于明末一场大火。
陈靖姑化身救护商人的故事流传到东南亚各地,远行和经商者亦视之为保护神。明宣德元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乌石宫,由来往客商同年捐资重建。据说在文革期间,红卫兵也惧于宫中两位主祀神天上圣母和顺天圣母之威灵而不敢毁庙。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乌石宫“黑面妈祖”名声重振,东南亚一带,特别是台湾地区多家宫庙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谒拜,每年达十多批次。高雄市原“民政局局长”林金枝等人多次来此焚香顶礼,并捐建配套设施;台湾闽南同乡会会长陈国鑫亦敬送牌匾及香炉;高雄市一甲的美泰宫经考察,证实乌石宫为其祖殿,远渡海峡送来“应天开基”的九龙烫金木匾,《高雄日报》以《黑面妈祖祖殿在福建泉州市涂岭乌石宫》为题,报导此事。冰心黑面的女神和清幽秀丽的乌石宫,不仅寄托着人们的信仰和对美德的追求,而且像是一条玉带,连起海峡两岸宗教文化的交流。
崇敬刘益娘
明洪武间,朝廷为防御倭寇骚扰,在福建沿海各军事要地设城,峰尾也因此建了城,简称“峰城”。由于峰尾地处滨海,人们长期以来主要靠“讨海”为生。在明中叶之后,当地人们如湄洲人信奉林默娘一样,推崇本地的一位海上女神——刘益娘。虽然刘益娘的影响大大不如妈祖广泛深远,但她在泉港沿海村庄普遍受到崇敬,也成为当地渔民祈求出海平安和“海路好”的保护神。泉港人常将林默娘、陈靖姑和刘益娘三女神并称,分别亲切地尊为大妈、二妈和三妈。
刘益娘出生于明孝宗弘治十二年(一四九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七。当时正是明朝中后期,宦官弄权,“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官宦豪绅搜刮民财,巧取豪夺,勒索大量财富。大量破产农民“扶老携幼,风栖露宿”,造成农村凋蔽,民生艰难。益娘生下数月便会说话,周岁就很懂事,聪颖过人。后来父母又生下三个弟弟,生活日益艰难,益娘身为长女,必须帮父母做家务,并看管三个弟弟,因此根本无法读书、识字。她七八岁时就会帮父母织作鱼网,经过几年的操作,工艺既快速又精美,成为织作渔网的能手。不少乡亲、近邻和亲朋戚友,一遇人手短缺,都争相请她帮工。每逢海面上突起狂风暴雨,益娘总会昼夜不安,通宵达旦站立海滩头,边燃起火堆边眺望茫茫大海,盼望亲人和乡亲能顺着火光早点安全返航。渔民们有口皆碑称赞这位少女聪慧贤淑。
益娘十八岁就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给郭厝柳村程家,当时其夫已渡洋谋生,于是便按“公鸡娶亲”之俗完成这一人生大事。一年后的一天,即正德十三年(一五一八年)农历九月廿二,益娘带着幼弟去夫家,路过一片甘蔗地,幼弟不懂事,大哭大闹称口渴欲吃甘蔗。益娘无法说服,想出一权宜之计。她割下一节束发的红髻绳,串起足够买一株甘蔗的两枚钱币,挂在一株甘蔗叶上,然后随手折一株甘蔗给幼弟。这时正好让蔗主撞到,见有人偷甘蔗,不问青红皂白,给了益娘重重一巴掌,并破口大駡。益娘受此大辱,当晚悬梁自缢身亡,年仅二十虚岁。
益娘含冤受辱而寻短见,惊动了峰尾一带的渔家。不少渔民从抱不平到深深怀念,都期望她能升天成“神”。一段时间后,益娘的形象在渔民口碑中逐渐高大起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高尚女神。乡亲们还为益娘妆金身塑像,放在祖厝厅堂中奉祀,并私谥“义烈”。刘姓同宗称之为“义烈姑妈”,外地非刘姓者,则称之为“峰尾姑妈”。一些善信鸠资大造“姑妈显灵”事迹,于是很快在峰尾城西门外山坡大石顶的濒海处建立起一座义烈庙。
相传明嘉靖十七年(公元一五三八年),滇南寇乱,兵部尚书毛伯温奉命征讨,因两位女神托梦授计,使王师节节胜利大功告成。后毛伯温根据梦中情景,向村民打听,得知两位女神乃湄洲林默娘和峰尾刘益娘,班师回朝时,他向嘉靖帝启奏:“南征之功,绩着女神。”龙颜大喜,御笔一挥,钦赐刘益娘为“义烈娘娘”。义烈庙今有匾联曰:“系出峰城娴内则,神偕湄岛护群生。”指的便是此事。
皇帝的加封,推动了臣民对刘益娘的崇敬。之后,两位明廷内阁大学士、泉州郡人史继偕(一五六〇~一六三五)和张瑞图(?~一六四四)分别题赠“一德寿民”、“坤德孕民”的匾额,天启年间(一六二一~一六二八年),同是泉州郡人、兵部尚书郭必昌题赠“婆心济世”的匾额。峰尾姑妈刘益娘不仅从人成了“神”,而且已成为遐迩闻名、显赫无比的“护航神”、“保护神”了。随着峰尾渔运日益兴旺,人们对刘益娘的信仰与崇拜与日俱增。峰尾渔民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姑妈刘益娘的神奇故事传播到哪里,福建、台湾各地,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都建庙奉祀。台湾台北刘氏还组织“姑妈会”,尊刘益娘为“海峡第二女神”。
峰尾姑妈成“神”受人崇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明清之交,郑成功驱逐荷兰,踞台抗清,清政府为了断绝沿海人民与郑成功联系,下令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这时峰尾一带居民内迁到仙游胡宅,与姑妈“神”缘完全断绝。直到十七世纪八十年代,台湾光复,清政府才同意沿海内迁居民可回原籍居住。虽然人为地隔绝几十年,但沿海居民一回原地,就重操旧业,以海为生,这时峰尾姑妈的“神”缘又重新恢复,善信的“造神”运动又在继续。
据传一八七七年中秋节风平浪静,峰尾渔民竞相出航,某船上忽有一哑吧伙夫突然声泪俱下,随后竟开口说话:“有裔孙无姑妈,有姑妈无裔孙。”船上人知是姑妈托身显灵,一齐跪下请求明示,但闻哑巴说:“船速返,有巨灾。”消息传开,乡人迅速返航,大小船只抛锚甫定,霎时风雨大作,巨浪排空。各地渔民损失惨重,唯峰尾渔民幸免大灾。而姑妈更因泄漏天机,被打入“天牢”三年,灵应全失。后请名僧超度,姑妈也因此皈依“观音佛祖”。
文革中义烈庙也同样受到浩劫,名人留下墨宝的牌匾全部被销毁,宫庙因无人管理而坍塌。直到一九八〇年,侨亲和当地善信才将古庙重新修建。现义烈庙为区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是义烈娘娘的生日,半月之内,远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香港、台湾,近的如莆田、仙游、惠安和泉港境内,都有峰尾刘氏族人和信众纷纷来到峰尾义烈庙庆贺神诞,并焚香许愿。村中到处张灯结彩,连日载歌载舞,搭台演戏,形成一年一度隆重的义烈庙会。
崇敬邱二娘
邱二娘,清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年)生于峰尾镇前亭村一穷苦的农民家庭。其父邱柳,原籍河市梧宅乡,因生活所逼迁入峰尾。邱柳半农半渔,懂得一点历法、医术,人称“柳仙”。哥哥邱猴,种田烧炭为业。由于家境贫寒,邱二娘从小被卖到相邻的峰尾村当童养媳,婚前婚后,备受婆婆和丈夫虐待。
苦难的环境磨炼了邱二娘,使她形成勇于反抗的个性。大约在咸丰初年,她不堪虐待,逃到东坪村表哥林杯家中,靠刺绣和行医谋生。林杯为江湖汉子,正筹划在惠安发动农民武装起义。在林杯的启发影响下,邱二娘经常以行医为掩护,联络雇工张炉、医生王文岳、小贩杨信、秀才陈秋浦等志同道合之士,先后加入起义队伍,并成为义军骨干。
咸丰三年(一八五三年)四月,天地会的分支红钱会首领林俊在永春起义,林杯、邱二娘也在泉港笔架山高明王宫树起义旗,领导贫苦农民抗捐抗税,袭击地主武装,惩办贪官污吏。他们为民除暴,得到晋江、惠安、泉港人民的热烈拥护,队伍迅速由几百人扩大到几千人。不久,林杯牺牲了,邱二娘成为义军的首领,高举“顺天命邱娘娘”旗帜继续战斗。民间传说她能撒豆成兵、剪纸为将。清军前来清剿,她率义军在官溪、半岭、驿阪等地抗击,屡屡打败清兵。同年八月间,率领义军同当时进入仙游、莆田的林俊队伍会合,声势更加壮大。清朝福建统治者曾一再惊呼:“东起莆田,南至惠安,绵亘百余里,……尽为贼踞”,“枫亭大路,有如异域”。
咸丰四年(一八五四年)四月,林俊在南安埔头、炉内等处被清总兵钟宝三部尾追甚急。为了引开敌人,林俊命邱二娘率部进攻惠安县城。她立即与各乡义军约定:以玳瑁山上烽火为号,一见火起,即到县城会合。二十四日上午,她与林俊结义兄弟胡熊率义军千余人向县城挺进,可惜当天大雾迷漫,各乡义军看不到山上烽火,没有前来会合;加上军情走漏,城内清军早有防备,邱二娘孤军作战,虽对县城发动猛烈进攻,终因守城清军的顽固抵抗和地主武装的四处夹击,战斗失败,义军军师张炉等二十余人牺牲,邱二娘只得拔队撤离。这次战斗虽未攻克县城,但成功调动了清军兵力。清署泉州知府马寿祺派兵三百赴援,又有南安清兵一千五百人驰赴惠安,林俊队伍的压力因之得到缓解。
邱二娘撤离县城后,把队伍化整为零,敌人处处扑空。清军下乡清剿,只能“烧毁匪屋”,“并未能斩获一犯”。清统治者悬赏一千五百两银子妄图缉拿邱二娘归案,而在群众的掩护下,邱二娘如鱼得水,坚持在惠北山区领导抗清。咸丰五年(一八五五年)五月,由于叛徒出卖,她被清兵逮捕。邱二娘被押送泉州,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同年六月十四,在泉州南校场被凌迟处死,时年仅二十二岁。
邱二娘牺牲后,惠安、泉港、晋江、仙游等地人民怀念她,秘密塑像供奉。现境内笔架山上高明王宫前尚有“邱二娘起义遗址”。传说邱二娘神灵屡屡“显应”,扶危济困,遂被乡民尊为“游路夫人”、“仙姑妈”。
五、英杰崇敬
自古英雄豪杰在德行、人格、精神、功业诸方面都具有闪光点,给后来者以巨大的感染、感化,为后世积累下丰硕的精神财富。英杰崇敬现象,一方面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对英雄豪杰的需求和依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道义和人间真善美的呼唤。神是人造出来的,那些在泉港人民心目中成为神的历史英杰,在泉港纷呈异彩的民俗信仰活动中永世流芳。
崇敬关羽
关羽,字云长,生年不详,卒于公元二一九年。他曾随刘备东征西讨,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死后屡被加封,由侯而王、而帝、而神。道教封其为“武安尊王”、“关圣帝君”,沙格灵慈宫便供有武安尊王之神像;佛教封其为伽蓝神,境内南埔重光寺后殿便供有关羽伽蓝之像,与如来、观音并列受敬,备受尊崇;儒学者称之为关夫子、武圣人、关公,与孔子等同看待,境内峰尾永全社之右偏殿便供有关夫子之神像。一些村庄奉关羽为境主,每至春节便由信众神轿抬出游境。关帝画像有立像,有坐像,最常见的是关帝读《春秋》的坐像。
历史上的关羽是三国时蜀汉的一员猛将,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这样介绍他:“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此外又用数百字记录关羽一生的功过得失。关羽在与刘备一起的创业中,一度被曹操俘虏,也曾为曹军建立过战功,在曹操与袁绍的战争里,关羽于“万众之中”,取袁绍大将颜良之首,解“白马之围”,并因此被封为“汉寿亭侯”。后来,关又归刘备,在为刘备守荆州的过程中,北攻魏之樊城,降魏将于禁,斩魏将庞德,威震华夏。因为思想上的麻痹,在进攻魏国时,对东吴缺少必要的警惕,给东吴以偷袭荆州的机会,遂败走麦城,被擒身亡。蜀后主谥其为“壮缪侯”。
如果就史书所记载这点事迹来看,与之相近的将领,在“二十四史”之中不知凡几。而千百年来,关羽名声越来越大,由“侯”而“王”,由“王”而“帝”,由“帝”而“大帝”,进而上升为“神”,这种礼遇除了关羽之外,没有第二人。至明中叶以后关羽的知名度超过孔夫子(特别是在民间),成为压过“圣人”的“武圣人”,这是出人意料的。
中国民间向来存在多神崇拜,历史、传说、神话、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可能成为“神”,受到民间大众的崇拜。统治者把这种泛崇拜称之为“淫祀”,并加以限制。宋代以前的关羽神化过程主要还是民间推动的,其中佛道两教与少数民族的风俗起了很大作用。
到了宋代,关羽的形象才日渐丰满起来,逐渐有了“桃园三结义”、“夜读春秋”、“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聚义”、“华容道义释曹操”等形象丰满的情节。宋徽宗始封其为忠惠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高宗建炎三年加壮缪武安王。孝宗淳熙十四年加英济王,元文宗天历元年加封显灵威武安济王。明洪武中复侯原封。万历二十二年,因道士张通元之请,进爵为帝,庙曰“英烈”,四十二年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又封其夫人为“九灵懿德武肃英皇后”,子平为“竭忠王”,子兴为“显忠王”,周仓为“威灵惠勇公”。赐左丞相一员,为宋陆秀夫,右丞相一员,为张世杰。刘若愚《芜史》云:“太监林朝所请也。”继又崇为“武庙”与“孔庙”并祀。清朝顺治九年,加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在现代民俗中,关羽仍被视为忠、义、勇的化身。民间相信关羽之神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视冥司、招财进宝等神通,因此各行各业都信奉他。不少人把关羽神像放在家中奉祀,或在关帝宫庙门口烧香叩头。即使是在文革期间也是如此。人们结拜兄弟时,要在关羽神像下换金兰谱,发誓仿效刘、关、张“桃园结义”,永不变心。做买卖的视关帝为财神,希望彼此之间以义气为重,和气生财。航行于海上的人除奉祀妈祖外,在船中也往往奉祀关帝。生病时,要去关帝庙占卜抽签,甚至祈雨也找关帝帮忙。
崇敬张巡
司马圣王即唐代“安史之乱”守睢阳牺牲的张巡,供奉其人的大宫小庙在泉港甚多。
唐天宝十四年(七五五年)冬,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所到之处,守将或不战而逃,或者临阵而降,唐玄宗被迫南遁。在此危亡之际,张巡起兵讨贼。张巡,邓州南阳人,才智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每写文章,常提笔落纸即成。其志气豪迈,知识广博,知晓阵法。开元末(七四一年)中进士,初任太子通事舍人,后调任清河(今河北南宫县东南)县令,因政绩显著,清正廉洁,又改任真原(今河南鹿邑县)县令。
张巡起兵后,在宁陵、雍丘(今河南杞县)屡破敌军,后来雍丘县令令狐潮投敌,伙同叛军围攻县城。张巡扼守六十多个昼夜,因城墙单薄,弃城率众至军事和经济要地的睢阳(今河南商丘),与太守许远会合共同抗敌。至德二年(七五七年),敌将尹子奇率兵十万,围攻睢阳。许远认为自身才干不足,把军政大权拜托给张巡,自己甘事后勤。
张巡平素待人忠厚,军纪严明,赏罚有度,深受官兵诚服。他常用奇谋,击退敌人。为表彰他的忠勇,唐肃宗诏封御使中丞。固守睢阳数月,救兵不至,城内粮食断绝,军民以网罗鼠雀充饥,煮马鞍、铠甲皮件填腹。
在身陷危难之际,张巡乃使部将南霁云冒死突围,至临淮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告急,请求援兵。但贺兰进明忌恨张巡的声威,又惧人借机夺已地盘,竟袖手旁观,不予相助,致使睢阳城陷落,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一并被俘。诸将在敌面前,坚贞不屈,敌将尹子奇劝他投降,他嗔目怒駡。敌抉其口,齿尽落,血遍流,仍大骂不止。终与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为敌杀害。由于他坚守睢阳,蔽遮东南,牵制叛军主力部队,使叛军延误时机,不能南下江淮,东南半壁河山得以保全。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下诏褒赠其为扬州大都督,诏封为邓国公。因他在初抵尹子奇军时,被诏封为御史中丞,故史称“张中丞”。后人为纪念张巡,在睢阳、杞县、南阳等地为他建立祠庙。明代民间相传:“三国张飞忠心正气,千古不磨。一次托生为张巡,改名不改姓;二次托生为岳飞,改姓不改名。”(见《喻世明言》)宋朝以后,张巡、许远备受百姓崇拜,其庙宇遍及全国各地。北宋于汴京立庙,南宋时,其庙亦“南渡”,民间流传着许多张巡、许远显灵助官兵打胜仗的神话传说。明清时期,张巡、许远兼有司瘟疫、漕运和冥判的职能。
后来,南迁入闽来泉港的中原先民亦把这一习俗带来,历代崇敬有加。现在泉港不少村庄奉张巡、许远为境主,民间在正月“游朝拜”民俗活动中,这些村庄抬着张巡、许远等神像绕境行道,热闹非凡。因民间对二位英烈崇敬至盛,道教也将其划入神团之中,托玉帝封张巡为“宝山忠靖景佑福德真君司马圣王”,亦称“斩鬼张真君”。民间宫庙中其像为白面黑须幞头持笏的文臣装束,民众多称之为“司马公”。宫庙中常将许远与其配祀,许远在道教中被封为中天大圣,在泉港民间的神像为红面墨须,左手两指向上,右手持剑的武将装束。现泉港敬奉张巡较有影响的宫庙有南埔镇沙格灵慈宫、后龙镇涂坑白石宫、涂岭镇洪厝坑出氏家庙和界山镇鸠林回龙宫等。
崇敬王审知
王审知(八六二~九二五)五代时闽王,后梁开平四年(九一〇年)至后唐同光三年(九二五年)在位。河南人。王氏开闽伟业虽始于王潮,但却成于其弟王审知,因此,后世开闽王氏都尊王审知为“开闽第一人”,并奉为开闽王氏大始祖。
王审知,字信通,是王潮的三弟。据说他体貌雄伟,隆准方口,因常骑白马作战,军中美称为“白马三郎”。因为他在统一全闽过程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所以王潮当年去世时,便舍其子而立其弟,舍二弟而立三弟,命王审知继任为威武军节度使。
王审知继位威武军节度使后,又被唐王朝封为琅琊王。后来,唐王朝灭亡,朱温建立梁朝,三年后,即开平三年(公元九〇九年)四月,梁太祖朱全忠加拜王审知为中书令,并册封为闽王,此即“开闽王”的由来。在王审知统治福建30年间,时值中原战乱频仍,他采取保境安民的立国方针,对外交好,对内勤修政事;辟甘棠港(近闽江口),使福州成为南北乃至海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他曾在福州、泉州两地建“招贤馆”,广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王审知出身农家,在位时能宽刑薄赋,自奉俭约,为政以德,劝课农桑,修筑道路,访求民隐,兴利除弊,深得民心。当时中原各地因战乱残破,而东南海隅蛮荒,经王氏的开发,变成了“海滨邹鲁”。
后来其子正式建立闽国,追谥王审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十分敬仰王审知的德政,遂于开宝七年(公元九七四年)下诏重修王审知之祠,并御笔亲题“八闽人祖”四字庙额。此后,闽人崇拜王审知的建筑大批涌现,诸如闽王祠、王公宫、王公楼、忠惠庙、护国尊王庙等。因他治理福建时,特别注重开发闽南沿海地区,闽南一带民众建庙敬奉尤烈。湄洲湾畔泉港地区多有乡村宫庙奉祀,最为出名的当数前黄镇坝头龙凤宫。相传王审知与当地连氏入闽始祖连恺结缘甚深。连恺任河南叶县通议大夫,因北方动荡,于福州避难,受到王审知的优礼相待,并亲眼见到王氏兄弟的仁政,便在闽地定居。其后人亦对开闽王感激存念。北宋金兵南侵,连氏从福州迁往仙游盖尾,其后人为生计,再迁到泉港坝头。
明中期有坝头连氏到莆田经商,见一庙中祀开闽王,念其恩德,将其神像偷至坝头建社供奉。清康熙时,开闽王保境安民的事迹得到当地统治者的认可,在士绅和连氏信众的推动下,坝头按皇宫模式建一座宫宇,宫内绘有二米之高的宫女太监。因主祀开闽王和天上圣母,故称之为“龙凤宫”。因王审知初于唐末受封,坝头人又称其为唐公,并奉之为境主。每年春节,坝头各村都会抬境主王审知和龙凤宫诸神游境。出游时,唯开闽王由当年新婚青年抬着,备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