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酒具_酒史文化


  明清时期,中国处于资本主义经济萌芽阶段,这一时期酒器生产发展很快,是瓷制品酒器发展的最高峰。

明代酒具

  明朝是中国瓷制酒器发展的最高峰,以永乐、宣德年问最为兴盛。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江西浮梁的景德镇发展成为陶瓷业的烧制中心,所烧制的各种白釉及青花瓷器以及酒器,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到很多国家,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让很多西方国家通过景德镇的瓷器而认识和了解了中国。不仅数量庞大,一次就可以烧制出窑443500件瓷器,在制瓷技术上,永乐和宦德年间有很多新的创造。制瓷业的分工已经相当精细,有如今天的流水线作业。就一件成品酒器的工序来讲,就有澄泥、印坯(或称造坯)、过利、打圈、绘画、过锈、入匣、满窑、供烧等分工,其中制坯成型一项就要经过七道工序,“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精细的手工制作,使瓷器精美异常。“斗彩”、“五彩”、“冬青”等烧制工艺都负有盛名。“斗彩”由斗绿、红、蓝、黄四种颜色组成,以斗绿、红两种色调为主,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五彩”和“冬青”等产品,也都别具特色。

  成化年问生产的“成化斗色高士杯”、“葡萄纹杯”、“人物、山水、兰草杯”,最为名贵,给人以清新典雅的感觉。成化年间生产的瓷器,种类繁多,艺术价值很高,有的名为“灰堆杯”,在杯上描绘了折枝花果;“高烧银烛照红妆”,一娉婷美女举灯看海棠红艳;“鸡冠杯”有牡丹盛放,有小鸡母子戏耍觅食。还有“秋干杯”、“龙舟杯”、“高士杯”等多种式样,各有千秋。

清代酒具

  清朝的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有名的康乾盛世,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很快,各种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制瓷业来讲,当时瓷窑很多,几乎可以遍布全国各地。除唐时六大青瓷产地和宋代五大名窑不断地恢复和发展以外,广东石沟窑也崭露头角,卓然而立。其中“景德一镇,僻处浮梁,邑境周袤十余里……绿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藉瓷资生。”各项工序中的分工之精密远超明代,如画坯工因“青花绘于圆器,一号动累百干,若非画技相同,必致参差互异,故画者只学画而不学染,染者只学染而不学画,所以一其手而不分其心。画者、染者各分类聚处一室,以成其画一之功。”正因为有如此精细的操作水平,人们才制作出来那样的精美瓷器,使之成为人类的瑰宝。

  瓷器有“青花”、“斗彩”、“冬青”、 粉彩”、“珐琅彩”、“软彩”、“硬彩”、“古铜彩”等。色调变化繁复,绚丽多彩。在红、黄、蓝、白、黑这些颜色当中,黄中有柠檬黄、蛋黄、土黄;蓝中有霁蓝、浅蓝、翠蓝;红中有霁红、紫红、玫瑰红、豇豆红;白中有鱼白、蛋白、

灰白、草白;黑中有紫黑、灰黑、黧黑等等,确实达到了五光十色,耀眼夺目,万紫千红,美不胜收的地步。

  康熙官窑产的“青花十二月盅”,盅色近乎透明,上绘代表各个月所开的鲜花,如三月桃花,六月倚花,九月菊花,腊月梅花等。同治年间青窑产的“粉彩梅鹊餐具”,以及“黄地粉彩开光海棠式茶托”等都是精美上品。

现代保存完好的清代玉制酒器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玉三羊尊”、“玉龙耳活环觚”、“五龙纹觥”、“磨花玻璃杯”等。

  金酒器从古代到清末一直是上层社会的专用品,现在保存下来的清代的金制酒器有很多,其中以“金嵌珠紫花杯盘”、“金錾龙纹葫芦式执壶”、“金嵌珠宝‘金瓯永固’杯”等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