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酒礼习俗之清明节酒_酒礼习俗


  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就有相应的饮酒活动,饮酒不受限制。唐代的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就有记载:在唐朝时,于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

  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民间又叫做“鬼节”或“冥节”,与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十月一日的寒衣节总称为“三冥节”。到坟地祭祀祖先,叫“扫墓”或“墓祭”。这种习俗起源于西周,《礼祭·春官·冢人》中就有春天墓祭的记载。冢人,就是专门从事坟墓管理的人。《礼记》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我国史书称夏商周三代之时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祖宗祭祀制度。到秦汉时,扫墓之风盛行,就连许多任职官员,也要请假回乡扫墓祭祖,以至于往返需用百日。到唐代,每逢清明节,上墓拜扫,积习成风。唐玄宗干脆出示诏书:“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民间普遍称扫墓为“上坟”。人们到祖先坟墓前,供上果品点心,焚香烧纸,洒酒祭奠。

传统节日酒礼习俗之清明节酒_酒礼习俗

  古人对清明饮酒赋诗较多。唐代自居易在诗中写道:“何处难忘酒,朱门美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在《清明》一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春秋时,介子推辅佐重耳,流亡在外l9年。一次,他们一行人在山中迷了路,米面吃光了,重耳饿得头晕眼花,介子推悄悄地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用火烤熟给重耳充饥。这便是有名的“割股啖君”的故事。19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是为晋文公。得势后的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却偏偏忘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也不计较,引上老母隐入今山西介休县绵山。后经人提醒,晋文公后悔莫及,再找介子推,四处不见,听说隐居绵山。为逼介子推出山受封,晋文公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熄灭后,发现介子推和老母亲抱着一棵柳树被烧死了。晋文公百感交集,下令厚葬介子推及其母亲,并将这一天定为忌日,禁止所有的人生火煮食,只准吃预先准备好的冷饭。此后,相沿成俗,称为“寒食节”。

  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是郊游的好日子。清明又是上坟祭祖的日子,民间又称为“鬼节”。寒食、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但民间大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一般叫清明节;少数地区叫寒食节,但过节却是在清明这天。

传统节日酒礼习俗之清明节酒_酒礼习俗

  自古以来,清明就是一个缅怀祖宗功德、祭奠先人亡灵、上坟扫墓的节日,又是一个踏青赏春的郊游假日。清明节的前后三天都是祀祖祭墓的日子。上坟当日清晨,各房老幼穿戴整齐,带上果品、茶酒、香烛、纸福、饽饼及牲礼(鸡、鱼、猪肉),有条件的人家还要请上鼓乐队。到了墓地,大家动手,先将坟场上的杂草除净,在坟上培一些新土;然后在墓前插好香烛,摆好供品,对祖先亡灵跪拜三次;之后在坟前鸣放鞭炮,焚烧纸钱,洒酒。临行时,把一串用白纸剪成长圆钱状的“标纸”串以柳条插在坟墓上,称之为“挂纸钱”。《龙眠杂忆》载:“桐城好,祭扫趁清明,墓上烧钱呼远祖,社前携酒供新坟,界段纸条分。”归来后,各家一般要请亲戚朋友欢宴聚饮。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清明节酒礼习俗不断发生变化,但扫墓、踏青、郊游这些活动,至今仍被人们重视。无论是对先祖的缅怀和祭奠,还是对春天大自然美景的享受,饮酒,不管在野外或是家里抑或是酒家,依然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