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基础入门之四


(三)动作组合。
我们学会不少动作,还要把这些动作组合起来,表达出一个具体意
思,然后把这些动作组合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舞蹈,说明我们生活
中的一个小故事。怎么组合呢?首先要通顺,四拍一句,八拍一句或十
六拍一句都可以。儿童舞蹈的动作组合尽量短一些,一般用四拍就可以
了。组合时,上下左右都要照顾到。而且要动静结合,激抒掺拌,比如
跳两拍就要停两拍,脚上跳两拍停下,手上再舞动两拍。有时前两拍手
脚动的都很大,后两拍停顿造型也可以。前两个八拍反复一套动作,后
两个八拍就要变成抒展、伸展的大动作,相互搭配。
组合动作还要结合舞台的方位。舞台方位有八点动作有反正,
要照顾到前后左右、让他们很自然的浑然一体。
(四)重复就是力量。
编舞蹈和写作文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舞蹈语言”可以重复出现。
抓住有光彩的动作,或者很突出的动作型象,可以反复加深印象。
一套很有风格的动作组合,可以变化多种节奏,但基本风格没有变,
基本动作没有变。这样作不仅突出风格和形象,而且还丰富了动作的花
样。
同学们都看过黑人舞蹈,动作并不复杂,好多动作如:跳神、狩猎、
击鼓、围着篝火跳等原始的舞蹈动作,大量都是重复又重复,但为了表
达某种感情,逐步加快、逐步加强,最后达到情绪的顶点,给人以很强
的感染力。我国的边塞腰鼓也是这样,动作也只有那么两三套,但逐步
加快、加强,在电影中,在剧场里,那种强烈的气氛是其它艺术不可比
拟的。
(五)队形画面的变化。
没有人物和情节的群舞,大体上可分为三、四段。出场段一般平排
直线,或者两边同时出场也要平排直线。这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演员的
形象和动作的姿态。展开段,一般是分成前后横排、前后穿插,调换位
置,然后变成纵排左右排对穿,变多圆形、四圆形,两圆形、一个大圆
形、内外圆形。高潮段用大摆尾队形、流动越快越火热,然后满台铺开,
满台自转,满台抖动,才能满台生辉。
队形变化一般要和动作以及音乐相配合,和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相
呼应。变化要自然,衔接要通顺,最好不露痕迹,给人一种巧妙、神奇
的感觉。有时还要因势利导、顺着队形变化发展的规律,能接什么队形
就变什么队形、不要强硬的变化,演员跑的位置太远、造成舞台上乱哄
哄的,反而不美。
(六)学会用默剧表演手法。
1.默剧手法是交待情节必不可少的手段,像《放鞭炮》舞蹈,男孩
要点火,女孩子捂着耳朵,小男孩把正在燃烧的鞭炮扔到小女孩的身边,
女孩吓哭了,男孩又要去哄女孩,这全是默剧表演。默剧表演在舞蹈中
占有很大成分。
2.默剧表演往往是集体舞蹈的点睛之处,像《小熊和洋娃娃跳舞》
小熊很有礼貌地请洋娃娃,洋娃娃双手提裙踏步半蹲轻轻点头还礼,这
种默剧表演反映了讲礼貌的主题。
3.默剧要规范、要有节奏。所谓规范是讲把它夸大成舞蹈动作,并
要分配好音乐节奏、使默剧的风格和舞蹈的格调相一致。
(七)音乐节奏的掌握。
同学们编舞蹈首先要考虑音乐节奏。
1.长短快慢,强弱对比,一般群舞没有什么内容,主要靠节奏的快
慢变化来衬托。有快慢快,也有慢快慢,有时用强弱发展变化,有时音
乐频率加快一倍,而节奏没变,整个节目的情绪突变,气势陡起,可以
给观众新鲜感。
2.音乐的节奏也要根据剧情的变化,比如群舞转入单人舞,或者男
舞转女舞,都可以由快转慢,由激情格调转为抒情格调。有时情绪变了
节奏不变,而配器(乐队的变换,如从管乐变弦乐)音乐色彩的变换也
能达到情绪的要求。
同学们编舞蹈可以找些现成的曲子,多听几遍,理解了音乐的内容,再一边听一边试着动起来,然后再推敲一下,动的是否和音乐格调一致,
这样逐步就形成了舞蹈组合。把这些组合连接起来就编成了一个完整的
舞蹈。
(八)儿童歌舞要注意色彩。
童年时代是人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阶段,对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感到
新鲜有趣。那么儿童歌舞就应该表现这种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生活。
我国人民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把儿童说成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就要万紫
千红,艳丽夺目呵!因此服装、布景色彩的运用很重要,像《美丽的小
荷塘》中的翠绿的莲蓬和荷叶,托衬着粉荷花和白荷花;金红色的鲤鱼
游来游去,白色的天鹅浮在水面,淡黄的小鸭子拍打着翅膀、墨绿色的
青蛙蹦来蹦去。好一派夏日的美丽景色。使人一看就心旷神怡。
当然一个节目也不可能七色俱全,可以采取反衬的办法来突出主题,
突出主要人物。如《小雪花》中演小雪花的小姑娘们全身是白色纱裙,
突出衬托了玩雪人的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红衣红裤,头上带上一顶小
红帽、只有帽子沿边有一圈白边和脖子上的白色围巾,这样的色彩搭配
显得非常醒目。
道具、布景简洁明快,可以有一定变化,以有助于舞蹈为原则。千
万不能喧宾夺主。
总之儿童跳舞是健美身心,增长才智的一项有益活动。只要用心学
习多看多编,它将为同学们打开一扇彩色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