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今年冬至为公历12月22日即明天)作为一个节气,作为一个节日,在巴里坤是深受重视的。其表达方式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祭奠,一方面是生活化的警示。祭奠的方式是立冰碑;生活化的警示,是每家每户吃杏皮饭。
冬至立冰碑
巴里坤有个谚语:“头九二九,关门闭手;三九四九,冻破碴口。”俗语中还有“瞎四九,苕五九”这样的说法。
乡谚俚语里,关于节气九九的说法,也就到此为止了,似乎都没有六九到九九的说法。我想,这并非当地民间缺乏创作九九歌谣的能力,而是从六九到九九,当地仍是寒冬,缺乏九九变化的自然特征,无从编排,只好到此为止了。这里说的头九,就是交九,头九的第一天也叫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约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推算出了冬至日。冬至的天文学依据是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的直射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冬至有三义:一者阳极之至,二者阳气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为冬至。”
冬至作为一个节气,作为一个节日,在巴里坤是深受重视的。重视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祭奠,一方面是生活化的警示。其中,祭奠的方式是立冰碑。冰碑的制作,往往在冬至前一两天就开始了,人们用斧子从结冰的河上凿出一块宽尺许、高三尺许的长方形冰块,修整成碑形,竖立在院门前的厩肥堆中央,其方向是背北面南。
冰碑立好后,祭奠的第一次就要开始了,方式就是往碑头上浇水,据说早年还要给冰碑磕头—冬至日的一早,要在冰碑前上香,磕头,祭品自然是杏皮饭,其间的讲究是要将杏皮饭浇一些在冰碑上。
关于立碑的祭奠典礼方式,我们在古代和现代的相关资料中均未能得到相应的记载:这就证明它有可能是当地的一种民间独创。我们询问过世故老者,回答是“冬至祭奠是在敬冰神,而冰神也就是冬神”。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向冰神祈求温暖,而是在期望顺冬之意。
所谓“顺冬”就是天气该冷就冷,该热就热。民谚说: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冬津不冷,夏津不热。暖冬没有好年景。
这冬至日里祭冰碑是巴里坤父老的独创。自打交九之日起,每交一九就要往冰碑上浇一次水,一直到九尽冰消雪化方止。
互赠杏皮饭
冬至日生活化的警示,是每家每户吃杏皮饭。
所谓的杏皮,是用拇指肚儿压着瓷出的小面节儿,因为其两头尖尖中间圆的形象,似一个杏果肉干,而这杏果肉干就叫做杏皮。冬至日的前夜,每家每户的主妇就早早预备杏皮,当地叫瓷杏皮。瓷好的杏皮晾在户外,冻干了储存,以备第二天一早使用。同时还要包一种个头极小的饺子。而早年当地还把饺子叫做扁食的,扁食是饺子的古老称谓,可见该地古风保持之悠久了。
冬天吃饺子的风俗并非当地的独创,内地许多地方均流行。例如流行在河南一带的说法是:河南籍的我国名医张仲景起初在长沙为官,后来在回乡的路上发现不少贫苦百姓因衣单屋寒而冻坏了耳朵。张仲景为了搭救受难者,就在村口架起大锅,煮上羊肉和祛寒的药材,待羊肉和药材煮熟了捞出,切碎包在面内,再回锅煮熟,给受难者吃喝。这热性的食物和药材,使患者温饱发汗,治好了耳疮。而这包裹在面里的药食就得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娇耳。这就是后来的饺子。
这名字很有意思,饺子形似人耳,就叫耳;而且这耳朵是十分娇气的,需要很好的爱护才是。其实当地流行的杏皮何尝不能看作是一个小小的“娇耳”呢。也许当地百姓当年初囤此地的时候,因为生活的简陋,不得做真正意义上的饺子,就避繁就简地以杏皮代替饺子了。况且这杏皮在内地许多地方是被称作猫耳朵的,饺子形似耳朵,杏皮也形似耳朵,集两种食品于一锅,佐以羊肉、姜蒜等热性药食,其祛寒功效之强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还有送冬至饭这一更强烈的提示在发挥着作用呢。
巴里坤冬至饭是在黎明时分吃的。主妇一早摸黑起床,先用羊肉丁、萝卜丁、金针、木耳、蘑菇等滚成臊子,然后把昨夜冷冻的杏皮和饺子下锅煮熟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汤汤水水热热乎乎地吃了。
而开饭前为邻里赠送冬至饭的礼数更是必不可少的。
赠送冬至饭的方式是,盛好一大碗饭,由孩子捧了送往邻里家去,以请品尝。这一天早上家家相互赠送。自家的送出去了,别家的送进来了,就在这进进出出的赠送中品尝着不同风味的相同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