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到了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在元军的步步进逼下,不得不从福州登舟入海南逃。陈文龙临危受命为兴化知军,以阻击元兵。
陈文龙回到兴化玉湖故里,散尽家财募兵卫城。此时八闽大地上的建州、汀州、南剑州、邵武军、福州、泉州、漳州均被元军占领,兴化成为一座孤城,岌岌可危。
十二月初,元军统帅唆都接到元主忽必烈进军兴化的命令,于是水陆并进直驱兴化。唆都知道攻城并非易事,先命降将王世强、王刚中遣使前往兴化劝降,但遭到斩使。
在获悉元兵将来进攻兴化的消息后,陈文龙急忙召集众将领商议迎敌对策。众将们说,元兵自福州来兴化必走福泉驿道,而进入兴化地界的驿道在囊山麓下,陈文龙当即决定在囊山设伏,出其不意打元军一个措手不及,以挫其锐气。
古来作战,向来以鼓为进军的号令,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于是文龙对众将领说:“务必组织一支百余人的击鼓队伍,随义军一起埋伏在囊山,待元军人马进入伏击圈时一起擂起战鼓,以激励将士冲锋杀敌。”他的建议立即得到众将领的附和。
组织击鼓队伍的任务迫在眉睫,必须尽快落实。涵江一带每年闹元宵都锣鼓喧天,那里又靠近囊山,当即陈文龙带领人马前往涵江组织击鼓队伍。涵江一带的百姓都十分敬仰家乡的状元陈文龙, 于是纷纷搬出自家大鼓,并装载上车随时待发。那些壮年妇女们也摩拳擦掌,奋勇当先。
一时间,“咚、咚、咚”的鼓声四处响起,但没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节奏,就显得声音嘈杂,缺乏气势,就难以鼓舞将士杀敌的斗志。为此,陈文龙急忙召集所有村庄车鼓队的负责人,商讨如何统一击鼓的节奏,以及镲(钹)声、锣声如何配合鼓声以壮声势。
镲锣鼓又名“草锣鼓”,是涵江民俗每年腊月廿四小孩为“菩萨乞草”所敲打的锣鼓,其锣鼓点“咚咚锵,咚咚锵”十分简单,于是经过集思广益,所有村庄车鼓队的镲、锣、鼓合奏统一为:
镲——镲——吭——
镲——镲——吭——
咚、咚咚、哐——
咚咚、咚咚、哐——
由铜制成的两面钹因对击发出的“镲”声,故民间通常称钹为镲。“吭”是凸脐锣发出的声音,如铜钟悠远洪亮;而平面锣发出的“哐”声更是激越响亮。用这三种打击乐器一起合奏,就形成了莆田民间所特有的“镲锣鼓”。
陈文龙把抗元临时指挥部设在古驿道旁的涵江铺尾社。为了囊山伏击战的胜利,他又亲自带领义军赶往囊山精心布阵,只等待元军进入伏击圈。
景炎元年(1271)十二月十五日, 唆都率领万余人马从福州向兴化进发, 队伍浩浩荡荡,骑在马上的唆都洋洋得意,自认为元兵铁骑锐不可当,只要队伍一到兴化,即可踏平兴化城,活捉陈文龙,殊不知此时陈文龙带领的三千义军早已埋伏在囊山寺后,及在驿道两旁的山头上,单等着元军来钻口袋。
元军行至囊山麓下,已是人困马乏。唆都正准备下令元军安营扎寨,起火造饭,猛然间从古道两旁的山顶上滚下一块块巨石、一根根横木,砸得元军人仰马翻。前进的道路被阻断了,唆都大惊,急忙传令元军停止前进。元军正慌乱一团时,埋伏在两边山头上的兴化义军手持长矛大刀冲了下来,势如破竹,身后还伴随着阵阵惊天动地的“镲锣鼓”鼓声。元军突然听到这震耳欲聋的战鼓声,看到满山遍野的旌旗飞舞,一个个都懵了抱头鼠窜,唆都也急忙勒住马头,指挥元军人马往回撤。在囊山战鼓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击打声中,追击元军的兴化义军也合拍着这击打声,齐声呐喊——
元军从未见过这阵势,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逃回福州。唆都回到军营后,清点人马,已死伤过半。囊山一战,陈文龙以三千兵力击退了来犯的万余元军,大大鼓舞了兴化人民抗元的士气。当抗元义军回到涵江铺尾社时,陈文龙兴奋地为铺尾社题匾“龙津”两字。从此,这座社宇就更名“龙津”社。
囊山战鼓来自涵江,所以后来被称为涵江车鼓,尔后很快普及莆田。那熟悉的旋律,奋进的乐声,也成了莆田人民欢庆胜利、欢度佳节的鼓乐之声,成了莆田人民迎接贵宾、助兴助威的奏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