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扶风县召公社火


关中西府扶风县召公社火,具有相当的地域特色,相当到什么程度呢?如果离开召公街道,就缺少了势头,其热闹程度会大打折扣,至少降低四分之三。

召公社火讲究的是东西两头斗台,以召公街道中心十字为界,西街、西北、西南等组主演西街社火,东街、东关、东南等组主演东街社火。西街社火以细腻委婉擅长,东街社火以粗放豪迈著名;西街芯子以碗山玄妙赢人,东街芯子以铡刀险危造势;西街社火锣鼓由赶集由西门而入的吕宅、衩赵锣鼓助兴,东街社火由跟会由东门而入的凹里清水营锣鼓助威;吕宅锣鼓曲调悠扬如天女散花,凹里锣鼓节拍紧急如猛虎出坡;衩赵锣鼓整齐划一排山倒海,清水营锣鼓乱中有序风里搅雪;西街社火内容以文戏为主,东街社火以武剧见长;西街一出《西施玩纱》,东街一出《吕布戏貂》,西街一出《宝莲灯》,东街一出《古城会》……西城门赶集的为西街社火抬床牵马出车方圆数十里,东城门跟会的为东街社火出床赶马开车延至漆水河。由破五到元宵天天热闹非凡,演着耍着就烧火起来,西街一出《花果山》东街一出《收悟空》道高魔高,东街一出《出五关》西街一出《走麦城》以牙还牙;西街一出《薛仁贵征东》傲视东街,东街一出《薛平贵征西》蔑视西街;东街地处东南,西街一出《东吴招亲》惹怒东街人,西街陈姓居多,东街一出《铡陈世美》激怒西街人……特别是每天下午两点多东西两头社火在十字相会,锣鼓喧天,人嘶马叫,两家锣鼓看谁家的鼓点把谁家的锣声搅乱,两家社火内容看谁家把谁家套了个正着;两家会长,你怒目而视,我胡子端乍,大有两国交战之势……

陕西扶风县召公社火

最值得一提的是,召公东西两头的社火,实际上是两家社火会长的斗智斗勇。每天社火落马之后,两家会长,都要召集手下人马,根据当天社火斗台得失情况,部署明天社火内容。这类会议均在极其保密的环境下进行,严防泄密上了对方圈套。第二天先开始社火化妆,此时任然尽量保密,但由于化妆牵扯人多口杂,实际上多少有点公开,双方也派出高手进行战前侦察,而此类高手必须非同一般,要懂戏,要知识面广,要能从演员扮相上分析得出社火内容。演员化妆好后一般先不急于着装,就是怕对方分析出社火内容来。在双方约定出演时分快到前几分钟,演员迅速着装上床,此时即使对方知晓了内容,想调整己方内容一般也来不及了。就这,也有失密或被对方猜中的时候。东街《耍火龙》,西街就出《闹龙宫》搅你个翻江倒海;西街《舞老虎》,东街就出《景阳冈》打你个四蹄朝天;西街装一床《天女撒花》东街就来一床《黛玉葬花》,东街出一床《上轿》西街就来一床《看女》……这是文演,双方还是说说笑笑。

陕西扶风县召公社火

召公村书记为西街人,西街出一床《挂帅》,东街则出一床《夺印》;东街社火会长是名教师,西街便出一床《教学》,西街社火会长是名医生,东街则出一床《庸医》。到了这般地步,看社火的观众也能闻出“火药味儿”,第二天肯定有好戏。果不其然,第二天,双方的动态社火出场了。西街的马社火每人手持降妖“雷碗”一个,杀气腾腾,东街的马社火每人手执降魔“铁鞭”一个凶神恶煞;西街的车社火《大报仇》由西向东行驶时,刘备正在“祭灵”,关兴、张袍二人作痛苦状,等到东街绕一圈由东往西返回时,刘备满脸杀气,张袍怒捆薛丁,关兴手持谭熊的一条血淋淋的人腿,而东街更不示弱,东街的车社火《铡西宫》由东往西行驶时,包公还在跪拜西宫娘娘,铡刀口还是一朵牡丹花簇拥着,西宫娘娘还直立在铡把上,等到东返时,包公已经登上大堂,铡刀已经拉下,西宫娘娘躺在了铡刀下的血泊里,王朝手持西宫娘娘血淋淋的人头……你家卸腿,我家提头,双方真的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有一条世代相传的规矩,无论你装的社火内容有多夸张有多嚣张,故事情节不能凭空杜撰,都必须事出有因,书上无载,戏里无词,则犯大忌,为证实故事情节的存在,双方小到翻书引经据典,大到闹到官场一决公道。

陕西扶风县召公社火

再说说召公的芯子社火,召公人叫他肘子社火。肘子社火当属西街的碗山。碗山,顾名思义,就是用碗造成的山——用纸糊一个山峰形状,山上粘满细色碗碟、玻璃镜子等琳琅满目,山上有树树枝四伸,树梢上垂挂的仍是碗碟,非常玄妙,而绝活之处在于,不用任何粘合剂,什么胶啦生漆啦等等一概不用,因为那时候细色碗碟可是个缺物,借用了人家的必须完好无损的归还,到底用什么粘贴上去的至今是个谜,据说西街只有一户姓杜的人会此绝活,且秘不外传(不知传下来与否,召公街道多年没有耍社火,不得而知)。碗山装置在一个大车轮子上,人力拨动,碗山在行进途中还不断的旋转。碗山顶上还立一少年,若为女娃,则翩翩起舞,如是男娃,则轮枪舞剑。东街的肘子绝活就是铡刀,普通农家给牲口铡草的铡刀,铡口成九十度大张,铡把直立,铡刀与铡墩之间亦用普通的铡栓,且铡刀在社火行进途中还不断的忽闪晃动,铡把上还直立一个角色,究竟用什么固定,可以肯定绝对不是螺栓或电焊之类,据说也是独家享有秘不外传。一出《保皇嫂》赵云的背旗上站着甘糜二夫人,一出《牛郎织女》牛郎的扁担两头担着儿女,玄在担绳仅系在装扮儿女的小孩的毛辫上……

陕西扶风县召公社火

召公社火按乘座设施分为马社火、床社火和车社火。由于是东西两头斗台,一般没有跑竹马、赶旱船之类的走社火。马社火一律乘骑骡马,一般为偶数,至少六匹以上,类似于仪仗队,相当于两军作战打头阵的队伍。床社火为木板床上绑两条柴凳,由八个小伙子扛抬,由于一般芯子社火都装在床上,为了保持芯子的稳定,在床板下都需绑一块石磨扇,所以八个小伙抬一床并不轻省。车社火过去用木轮大车,后来用机动车,上围幕帐,相当于一个小舞台。出阵顺序为锣鼓队、旗阵、马社火、床社火、锣鼓队、车社火,两队顺序一致。一般下午一时同时出发,东西两头相向而行。由于西街社火由西向东背对阳光,所以行进速度较快,东街社火面向阳光,演员化妆后脸上的油彩光亮夺目,行进速度较慢,归程时方向相反速度也快慢相反。俗称“赶阳坡”。

陕西扶风县召公社火

召公社火据传起源于西周早期。召公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姬奭的封地,因辅佐周王室有功有德被人们尊称召公。姬奭在此载棠植菊,所以召公村又名菊村。现有召公亲手栽植的甘棠树一棵,生生死死,据说已是第五代甘棠了。此树至今仍生长在召公初中院内,召公初中古代名曰甘棠公馆。据说当年召公姬奭,在此屯兵,太平无事时,兵分两路,进行操练,久而久之演绎成社火表演。这里极有可能是中国社火之发源地,召公姬奭应该是中国社火之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