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四绝”: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


胶泥沟里胶泥多,和堆胶泥捏你我。捏个你来捏个我,捏个妹妹捏哥哥……”,当你听到这首缠绵悱恻的“情人谣”时,你的思绪就会被带到中国大西北那苍茫的黄土高原上的一块沃野。

陇东,凭其雄浑的高原气势,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光荣的革命传统让世人瞩目。这里,曾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活动过的摇篮,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这里,周先祖曾经“兴业,教民稼穑”,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先河;这里,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其中,陇东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以其古朴的风格、深刻的寓意,蜚声中外,被誉为陇东“四绝”。

一、 剪纸

中国的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与剪纸有关的记载,是《史记晋世家》“剪桐封弟”的故事。据载:周初“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叔虞,曰:以此封岩”。南北朝时,沈约写诗描绘道:“微叶虽可贱,一剪或成圭”。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剪纸实物,是在新疆吐鲁番古墓遗址中出土的。其中五幅团花剪纸,用麻料纸剪成,是南北朝时期的遗物,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直至唐代,剪纸有着较为广泛的用途,多与风俗相关。唐杜甫《人日》诗云:“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尊前柏叶休随酒,胜果金花耐巧寒”。

李商隐也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代宫廷也流传剪纸为胜的风俗,孙思邈《千盒甩令》载:“唐制,立春赐三省官。彩胜各有差”。流传立春日悬挂“春幡”的习俗,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为小幡,或悬于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戏之”。南宋时,杭州等地还出现了专事剪纸的职业艺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述“向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随所欲而成。又中有俞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更胜于二人,于是有独擅一时之誉。”

近现代以来,剪纸艺术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在陇东地区,剪纸更为盛行,民间铰花巧手甚多。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用五彩缤纷的剪纸来美化装扮自己的窑洞、屋室。根据剪纸所贴位置的不同赋予其不同的名称,贴在窗上的叫窗花;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炕窑里的叫炕围花;贴在窑顶的叫顶花,还有箱花、柜花、缸花、囤花、礼花、寿花等,不一而足。

陇东剪纸,其“绝”就在于取材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诸凡日月星辰、山川花木、传说故事、鬼怪神灵、猪羊猫狗、鸡鸭鼠兔等,都是剪纸的素材和永久主题。或表达吉祥喜庆,反映传统民俗,如“二龙戏珠”、“喜鹊闹梅”;或反映美好爱情生活,如“鱼儿钻莲”、“鹰踏兔”;或祈求平安,如“老虎下山”、“送疳娃娃”;还有民间故事“劈山救母”、“唐僧取经”等等。在长期的剪纸实践中,陇东人还掌握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剪纸技巧,无论其色彩、剪法,抑或在图案构思、线条变化上,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和风格,使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着黄土高原人们的生活风俗,渗透着陇东人民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如今,陇东剪纸作为人类艺术佳品在世界各地被展出和收藏。1 986年1 2月,镇原县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第一次登上了中央美术学院讲坛,震动了美术界。1988年,法中友协吉莱姆夫妇专程到庆阳考察剪纸艺术,真是“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二、皮影

晋干宝《搜神记》记载过一个著名的剪影故事:“汉武帝时,幸李夫人,夫人卒后,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李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思帷帐,明灯烛。而令帝王将相居他帐遥望之,见美女居帐中,如李夫人状: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帝愈悲戚”。这种方法后来流传民间,人们用牛皮剪成人物、动物等造型进行表演,遂后演变成了“皮影戏”。

在陇东,皮影戏又称灯影戏、影子戏、牛皮影影戏等,流传于庆阳地区各县。环县、华池以演唱陇东道情为主,其它各县以演唱秦腔多见。其在陇东流传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早期,人们曾用桦树皮、驴皮、羊皮等雕刻影人道具,因诸多缺陷,后改用牛皮。影人制作,是将生牛皮加工后,用刀、凿等工具雕镂,有阳刻与阴刻之分,突出线条,饰以彩绘。除雕刻影人外,还要雕刻大量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亭台楼阁、几案桌椅等道具。影人一般都是一身多头,演出时,根据剧情,换头不换身。由6至7人就可组成一个皮影班子,演出多在晚间进行,在窑内撑起“亮子”,挂上数盏油灯,乐器一响,演出就开始了。

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60年代曾数次举行皮影调演,并对民间皮影班子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文革”期间.传统的皮影剧目遭到禁演,许多民间艺人被迫改行。改革开放后,陇东皮影获得了新生。80年代后,陇东皮影在演出方式、音乐道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演出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庆阳地区曾多次举行皮影戏调演,对优秀艺人和演出单位进行表彰。如今在庆阳地区有许多皮影班子,活跃在陇东城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皮影剧目和艺人。陇东皮影以其灵活多变的演出方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人们的喜爱。

三、 民歌

陇东人善唱民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劳动实践创造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民歌,在民间广为传唱。语言朴实,曲调流畅,且明快易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陇东人民又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使陇东民歌更加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无论是农夫、脚户(生意人)、牧童、工匠、学子、先生,还是老翁、小伙、姑娘、媳妇,张口就能哼上几句自己心爱的民歌。  陇东民歌,有独唱、对唱、领唱、齐唱等演唱形式,以小调为主,兼有大量的信天游。在劳动中演唱的主要有各种劳动号子,如耕田号子、打夯号子、碾场号子、放羊歌等,伴随劳动的节奏自唱,借以协调动作,鼓舞情绪,消除疲劳。情歌是陇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马五子》、《梁山伯与祝英台》、《交朋友为什么这样难》等。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生活的赞美和期盼。反映被压迫阶级痛苦生活和向封建统治阶级发出抗争的民歌,有《卖婆娘》、《遭年成》、《磨妇妇》、《长工谣》等,观点明确,思想性强。在陇东民歌中,数量最多,流传最广的是反映民俗生活的民歌,如《光棍哭妻》、《织手巾》、《折花椒》、《打马萝》、《出嫁》、《秃子尿床》、《赶集》等,每一首都描写一个生活侧面,抒发人们对生活的深切感受。

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陇东民歌也发展到了高潮,其内容主要为歌颂共产党,歌颂革命,赞美新事物,唤起民众,如《南梁来了刘志丹》、《红军活在咱心上》、《穷人喜欢苏维埃》等。1944年,环县农民孙万福创作的《高楼万丈平地起》,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的边区劳模大会上演唱。轰动延安城,《解放日报》作了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后经贺敬之修改,并改名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在全国传唱,至今不衰。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陇东民歌吸引了众多音乐家、艺术家到庆阳地区采风,从中吸收艺术营养,并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搜集整理,先后出版了《陇东民歌》、《庆阳地区民间歌曲选》等,使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放射出更加亮丽的艺术风采。

四、 道情

陇东道情由陇东民间说唱演变而来,以皮影形式盛行于陇东的庆阳、环县、华池一带。清代,环县著名道情艺人解长春就曾带着他的道情皮影班子到宁夏、内蒙古、陕北一带活动演出。

陇东道情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板路有“慢板”、“飞板”、“大开板”、“大哭板”、“弹板”、“菩萨祭子”、“卖道袍”等。其演唱形式主要以“嘛簧”为主,“嘛簧”又称“帮腔”,一人唱,众人合,是陇东道情的突出特色,这在其它剧种中极其罕见。演唱时在每句或每段唱腔的末尾,根据固定的唱腔,由全体演职人员和观众随之合唱,台上台下融为—体,气氛热烈,声势宏大,被戏称为“吼塌窑”。其声腔特点是说唱性强,节奏自由灵活,板眼局限很小:以字求音,以音行腔,具有自然语言的韵律:演员独立吟诵、演唱,不用伴奏,只在过门和嘛簧的地方才有乐器加入,从而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建国后,陇东道情得到进一步发展。1954年,环县道情艺人史学杰等,带着这一古老的乡土艺术,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赢得了首都观众的好评,并由中国唱片社录制了唱片,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如今,只要你来到陇东,不论做客农家窑洞,还是漫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就会欣赏到那巧夺天工的剪纸,或许还能看到一场风格独特的皮影戏.听到那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委婉含蓄的道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歌,从中领略到黄土文化厚重的历史感和那独特的民俗风情。

陇东:指陇山(即今六盘山)以东的甘肃地区。包括庆阳,平凉和天水东部部分地区。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居黄土高原西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