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坑村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董姓为主的乡土聚落。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典型的江西河湾小盆地结构,七横一纵的巷道布局,类型齐全、数量众多、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深厚的农商耕读文化底蕴,中国农村封建宗族社会的典型等几个方面:
一、典型的江西河湾小盆地结构
乐安县位于赣中南丘陵的北段,境内低山、丘陵、岗地和小盆地交错分布,流坑村就处在其中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之中。流坑村背依于山山脉西北麓的金鼓峰,四面青山环抱,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乌江(又称牛田河)之水自村落东南方的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如一缕青带,至村缘转绕而西,使流坑三面绕水。据考,明嘉靖、万历年间人工在村西边缘挖掘出七口由南而北、紧密相连、绵延如龙的池塘组成的长湖——龙湖,形成了独特的风水格局,当地人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活水排形”。十里香樟,延绵乌江岸,枝繁叶茂,碧翠葱荣。近百棵古树掩映村庄,融合在远山近水、轻烟薄雾之中,形成了一幅瑰丽壮观的水墨画卷。
二、七横一纵的巷道布局
流坑于五代南唐建村,明万历年间重建为现在的规模,村子如今的面貌和明万历董氏族谱上的《流坑舆地图》基本相符。
古村沿乌江展开,乌江岸边建有七个码头,每个码头都对着一个巷口,七条东西向的巷道又与西头龙湖边一条南北向的竖巷相联,形成七横一竖的梳子形状,在大巷垂直方向还有许多小巷交叉沟通,状若棋盘。巷道均用鹅卵石铺地,侧挖下水沟,将雨水和生活用水汇入龙湖,再流进村西北的乌江下游。住宅、宗祠均临巷而建,各条大巷首尾修建了巷门望楼, 望楼之间又有村墙连接,用于关启防御。村西建有朝朝街,村民在此进行商品交易,解决了供需的要求。全族大宗祠建在村北的陌兰洲,其它宫观庙宇均建在村外。整个村落的布局很像一座城池,既体现了血缘村落的宗法组织关系,又反应出当时城邑建设中巷道布局的规划思想。
三、类型齐全、数量众多、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流坑村现存 500 余栋各类建筑中,有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 260 多处, 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堪称“江西明清建筑的标准器”。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文馆、戏台、牌坊,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类型齐全,数量众多。
1、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流坑村较好地保存了一批有确切年纪的明代及清早期民居,对于研究明代民居建筑向清代民居建筑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堪称“江西明清建筑的标准器”。流坑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式的半楼层楼房,布局简洁, 朴实素雅。一般为长方形平面,用空斗砖墙围合, 清一色的青砖灰瓦, 造型丰富的马头墙。其格局多为两进三开间,一堂一厅,或前厅后堂,或前堂后厅,面阔三间, 明间厅堂,次间卧室,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卧室楼高一层半,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厅堂没有分层, 显得高大宽敞。室内地面,以长条青砖横向错缝铺砌。堂前均有较为狭小的天井,居宅一般都有前门后门,前门通正厅,后门连便厅或厨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门多为侧入式,清中期以后大门一般开在中轴线上,门的形式各异, 以一字门、八字门、牌坊式门、凸入式门和门罩式门较为普遍。室内装饰重点是木雕,斜撑、雀替、门窗格扇,这些结构构件都经过精雕细琢,题材丰富,手法多样,家家户户都不相同。此外,砖雕、砖刻、石雕、 石刻、彩画、墨绘等装饰也随处可见。
流坑村民居建筑的风格,历史学家姚公骞先生曾概括为“既非官非民,又亦官亦民;既非城非乡,又亦城亦乡”。但从其历史发展的过程看,经过了一个先民后官、先乡后城的凝炼过程,其功能与总体布局,仍属体现居住实用为主的居宅建筑。流坑民居植根于我省历史上经济、文化昌盛的赣中抚州、吉州土地上,土生土长,自成一格,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本域传统民居的典型类型和风格。
2、数量众多的宗祠神庙建筑
流坑村现存的祠庙建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遍布村内外的大小宗祠和村侧沿江而立的各种神庙。其数量仅次于民居,且形制多样、结构各异。
流坑村宗祠具有典型的地方风格,大都是祠宅合一;其建筑平面大致与民宅相类似,一般也是纵向长方形,亦面临巷道而建,有的前带庭院。主体建筑一至三进不等,但以两进为多。大门辟于前墙正中,多作牌楼式。室内或有天井,有步桥贯通,或仅作“凹”字形沟渠。下堂中甬正中辟门,室内呈一条直线,这是与民宅建筑最大的不同点。祠堂立面除敞口式外,牌坊式大门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室内明间多采取改造后的穿斗式构架,省去中柱,以纵向柁梁连接前后金柱,梁上立蜀柱,承托楼栌和上部构架。次、稍间省去梁架者,则在砖墙上彩绘出穿斗式的柱枋构架和装修抱框,十分逼真。天花板上也多有彩画。上、下堂式建筑,上堂多做两层,楼上为御书阁或敕书阁,作做藏书之用;下层明间后檐步辟为祖龛。
流坑村的神庙建筑远较他村为多。仅现存者,在村周围沿乌江自东南至西北有三官殿、太子庙、武当阁、观音堂,村口有玉皇阁,村北和白玉堂旧址有土地庙和两幢小庙,村西还有汉储行宫(八太子庙);而天王庙、五王庙等坍塌不存者更难知其数。神庙之中所供神祉颇杂,既有观音、弥勒等佛门众神,又有三官等道家诸仙,更多的是供奉先贤圣哲和行业杂神。就建筑面积和形制而言,大小各异,繁简不等。神庙中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有太子庙、三官殿和武当阁,有的还形成建筑组群,就建筑单体,前方正中辟大门、室内后部正中设神座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3、文化及纪念性建筑
流坑村累代书香,故村庄文化及纪念性建筑颇多,且建筑艺术远在一般民居之上,其形式有书院,戏台,牌坊等。然而朝更代替、兵灾匪祸之中,这类建筑遭到严重的摧毁,甚至破坏。
宋元至明清,流坑村家学师承,村中大小书院林立。流坑书院的建筑平面一般为纵向长方形。前为横向长方形的庭院,前墙正中的两侧院墙分别辟牌坊式门;后为三开间的两进后三进士主体建筑,下堂单层,上堂双层,构成一幢集讲学、祀孔、敬贤、藏书于一体的综合型建筑。通常在主体建筑的一侧还有小型的附属建筑。村北陌兰洲上的文馆,是村中留存至今的一座最大的书院,始建于明,重建于清,为以前带泮池庭院的三进式建筑。文馆内部,两厢为弟子书房,中堂为先生讲堂,上堂供奉西汉大儒董仲舒等祖先、名宦、乡贤牌位。文馆之侧,还辟有一个小巧的花园和藏书楼。
戏台多建于宗教建筑前的广场上,用于演戏酬神,至明、清间,江南民间戏台还多余宗祠、庙宇连为一体。流坑村到晚清年间仍有戏台三处,龙湖以东的仰山庙戏台和太子庙戏台,前者在村中,可容纳观众数千人;后者建于乌江畔,是端午节演戏的场所;龙湖以西有玉皇庙戏台,地处棋盘街。现在三者仅存其一,即村中由仰山庙改建而来的大戏台。仰山庙大戏台是一处包括舞台、看场、四角亭和神殿四位一体的建筑。
四、深厚的农商耕读文化底蕴
流坑村始建于五代南唐(937年-975年),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村落。全村姓董,自称是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后裔,实行可靠的开基祖为董合——拥有多方土地的庶族地主。
在隋唐以前,这里是一片静谧幽深、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南唐时董合来到这里时,这里“犹是鱼凫之境”(同治《永丰县志》)。借助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董氏家族逐渐发展为科甲兴盛、仕宦迭出而称雄于江右的大家族。北宋初年,流坑董氏抓住了朝廷佑文轻武之机,倾其资产,大兴学馆,广育人才。结果历代科甲鼎盛,名儒显宦迭出,使其由庶家而跻身官族,得到迅速发展,走上了一条以儒名家、科举兴族的道路。宋代流坑有书院多座,到明代万历时有书院、学馆 26 所,清代道光时有 28 所,现在仍保存下来的文馆就是明代末期修建的大型书院。一方村落,竞有如此之多的书院、学馆,足见董氏对文化教育的重视。除书院建筑外,村中还有不少纪念性文化建筑,如状元楼,翰林楼、五桂坊遗址等。有宋以来,全村共出文、武状元各1名,进士34名,举人78人,上至参知政事、尚书、翰林、御史、下至知县、主簿、教谕,计100多人,还有两名御医和许多未入仕途的文人学士。
明代中期以后,流坑科举渐趋式微, 但以竹木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流坑人从乌江上游的金竹、招携等地, 贩运竹木至赣江沿岸的三湖、樟树、南昌等埠, 甚至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常州等地销售。清代, 乌江上游的竹木贸易为流坑董氏所垄断,竹木资源为董氏各房派之公产, 出现了竹木贸易的行会组织——木纲会, 并依靠宗族的力量控制了乌江的竹木商运。竹木贸易的突出发展,给流坑社会带来了极为深刻和显著的影响,商人在数量上、经济上、政治地位上后来居上。许多商人在发家致富之后,先是买山置田,营造住宅;继而修祠堂,筑路桥,开学堂,以光宗耀祖;甚至捐官买爵,从而由贾利之人成为绅士及至官宦。竹木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积累,使流坑村又一次繁荣兴盛。同时,受长江中下游商品贸易发展的影响,流坑村商品农作物的比例增加,水稻等传统作用种植面积减少,甘蔗、蓝靛、烟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
五、中国农村封建宗族社会的典型
从南唐至今的一千多年中, 流坑董氏一直单姓聚族而居,既为董氏宗族活动奠定了客观基础,又形成了传统宗族文化的牢固载体。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是流坑董氏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宗族的重要支柱。今天,流坑村仍较为完整地向人们展示出农村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版本众多的宗族谱牒,遍布村巷的宗族祠堂,转型之中的宗族活动,丰富多彩的宗族文化。修家谱,按照父系血缘关系将族众联结在一起,是维系宗族制度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宗族组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流坑董氏,南宋初年开始修谱,至明万历,先后经五修,成四谱,曰:“原谱”、“旧谱”、“新谱”、“重修新谱”,以后逐 改为由各房派修房谱。
至今,村中仍保存明万历族谱3本,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谱牒保存完好,是研究流坑董氏宗族发生、发展的珍贵史料,特别是明万历族谱不仅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书写、雕板、纸张、印刷都属上乘,被专家誉为文物藏品中的稀世珍品,很有价值。如果说修族谱只是从精神上训导族众“尊祖敬宗”的话,那么修建祠堂,参加祠堂中围绕祭祖而展开的各项宗族活动,则无疑可以使宗族成员普遍地、经常地、直接地、形象化地感受到宗族文化的精神。流坑村内宗庙祠堂星罗棋布,房房有祠,巷巷有祠,房巷对应;大宗祠、小宗祠、总祠、分祠、家庙,系统支派严整,源流谱系清晰。明万历年间村内共有 26 座祠堂,到清道光年间增至120座,现在仍保存有祠堂100座,成为流坑一项突出的人文景观。除撰修族谱、修建祠堂、祭祀祖宗外,流坑董氏还采取了强化族领、制订族规、增置族产,开展丰富多采的宗族文化活动等许多措施,不断增强家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流坑村是一处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居住聚落,是全国首批十二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整个村落沿乌江展开,垂直乌江布置七条东西向巷道,并与村西龙湖旁一条南北向的竖巷相连,形成七横一纵的巷道格局,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村落布局既体现了血缘村落的宗法组织关系,又反映出当时城邑建设中巷道布局的规划思想。流坑古建筑数量众多、类型齐全、规模较大,保存了一批有确切年纪的明代及清早期,且具有赣中传统风格的民居,被誉为“江西明清建筑的标准器”。
流坑历史文化名村在聚落构成、建筑形制、价值观念上都集中体现了地域特性。崇文尚儒的耕读文化,以竹木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反映出明、清、民国等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基本面貌,对研究这一历史时期江西社会发展和中国宗法制度下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极具历史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