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境内山区平川,风俗习惯大体相同。酒和茶是当地主要的两大饮料。酒文化和茶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的发展,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喝茶
饮茶的起源,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
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在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养性等等。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人墨客陶冶情操的必修课,“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平民百姓生活中开门七件事,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客来敬茶向来是当地的优良传统。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祥和。敬茶须用干净的茶杯,上好的茶叶,新烧的开水,倒大半杯后双手恭恭敬敬递给客人。讲究的人家也有敬盖碗茶的。“七茶八饭酒斟满”,这是待客的常识。其中也含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敬茶一般是开水,要在杯具中留一定的位置,免得客人喝茶时烫嘴。而盛饭不能盛满,要留夹菜放的地方。斟酒斟满表示敬酒的实心实意。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高雅的饮茶叫“品茶”。 有品位的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对茶具、茶叶、茶水都有较高的要求。清饮雅尝,重在意境,寻求茶的固有之味,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
茶具是所有泡茶过程中必备的器具,不单指茶壶、茶杯,还有茶炉 、茶灶 、茶磨、茶碾 、茶罗 、茶架 、茶匙等。都被认为对茶的品质有着莫大的影响。
最早的茶壶使用金、银、玉等材料制成。唐宋以来,由于陶瓷工艺的兴起,逐渐被铜和陶瓷茶具代替。铜茶具相对金玉来说,价格更便宜,煮水性能更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气,更重要的是价格相对较低,所以受大众喜爱。紫砂壶是昂贵的茶壶艺术品。
茶叶的品种很多。本地喝茶的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也有不少人家的茶叶是自采自制的。许多家住山丘区的人家,房前屋后,菜园篱笆上都或多或少种植有几株茶树。这家的女儿或媳妇趁清明采摘毛尖,谷雨前采摘嫩芽,经她们的巧手烘揉,制成“清明茶”、“雨前茶”,珍重藏匿。因为数量不多,只能招待家中来的贵客,自家人是难以享用的。自家喝的茶叶是叶片长大散开后采摘揉制的,俗称“撑破罐”。
品茶用水以山泉水最好。没有山泉的则用“天泉”。天泉是指收集春、夏、秋、冬四季的天然雨水,称为天水。秋天的雨水烹茶最好,其次是梅雨季节的雨水,再次是春雨,而夏季多暴雨,水质最差,不主张用来烹茶。收集雨水时必须用干净的白布,在露天中接受雨水。至于从房檐流下的雨水,不能用。 雪水是五谷的精华,用来烹茶最雅。露水又名“天酒”,古代神仙的饮料。荷叶上的露水烹茶,胜过天下第一泉的泉水。而自家解渴饮茶用水则是普通的井水、河水、塘水。大壶泡茶,大碗喝茶,止渴就行。
“品茶”可在家中,也可在茶馆,还可在自然山水之中。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如果呼朋唤友,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的话,也要品茶的环境安静、清新、舒适、干净。
各集镇、闹市、交通要道口都开有茶馆。既有适合大众的传统式茶馆,又有装饰典雅、古香古色的茶楼,是特别受人喜爱的公共活动场所。有饮茶嗜好之人除在家一日三茶的习俗外,还特别喜欢去茶馆品茶、喝茶,“泡茶馆”。 已退休的老人,各地来往的旅客也都愿意聚会在茶馆,喝上一壶,叙旧、谈天、下棋、听说书、看戏。有很多活动人们也愿意到茶馆里来举行。有的来商定婚丧大事,有的来调解民事纠纷,有的来洽谈生意,还有的来见面叙情等等。茶馆里还备有象棋、麻将、纸牌,供茶客消遣。
最具文化特色的,是在茶馆里听书、看戏。为了扩大茶馆的生意,能招徕更多的茶客,不少茶馆老板请来了说唱艺人、草台戏班子。泡茶馆的茶客随意给钱。有名的九澧渔鼓,许多书目都是在茶馆里唱红的。有的书一说,不是一年便是半载,所以老茶客常年不断,新茶客逐渐增多。艺人、茶馆相互扶持,充实了茶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了一个继承传统又兼收并蓄的泡茶馆文化氛围。
茶馆里茶具一般是盖碗,由茶碗、茶盖、茶托盘三件组成。茶碗是主件,茶盖是配件,讲究一点的茶盖上都烧有草体四字回文“清心明目”或五字回文“可以清心也”和七字回文“不可一日无此君”,随便从哪个字起读皆可成句:清心明目、心明目清、明目清心、目清心明;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不可一日无此君、可一日无此君不、一日无此君不可、日无此君不可一、无此君不可一日、此君不可一日无、君不可一日无此。真是奇妙无穷,令人赏心悦目。
茶托盘是附件,通常是铜质且带荷叶边。其功用是保证茶碗稳定,端茶碗呷饮以免烫手。茶馆里的服务员叫“茶堂倌”。他是茶馆的灵魂,来客要招呼、找座位,来回穿梭向碗里续水。茶堂倌练就一手绝活,一手提壶滴水不洒,一手拿十来件成套茶具四平八稳,到桌前先将茶托盘撒向桌面,茶托盘恰到好处停放在茶客的面前,再依次放好茶碗,离桌面一两尺,一条白色水柱冲向茶碗,滴水不漏,堪称技艺精湛。过去茶堂倌都是男子,没有青年女子。盖因来茶馆的人三教九流,防止发生节外生枝之事。
当然,喝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饭前饭后不宜大量饮茶,忌空腹饮茶,睡前不能喝浓茶,醉酒后慎饮茶,不饮隔夜茶,不用茶水服药等等。民间流传的茶诀是: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可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共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发慌,隔夜剩茶伤脾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慢饮增年岁。
饮酒
饮酒,这是最具特色的一种饮食习俗。男人不喝酒,枉到世上走。客来不饮酒,主客都别扭;酒不上筵席,饭菜也无味。本地饮酒习俗中的“酒”,指的是白酒,而且是度数高的烈酒。甜酒是不算“酒”的。
酒能消愁解闷,提神鼓劲,并且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体。它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供品,在这种仪式中它起着沟通人神的媒体作用。各处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的习俗。人死后,亲朋好友都要来吊祭死者,有的地方称为吃“酒”,这就是葬礼期间的举办的酒席。死者入葬后,有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叫饭敬酒”,只有在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红白喜事中,酒是不可或缺的必备品,饮酒活动的名目繁多。有句俗话叫“无酒不成宴”。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团年酒”。在一些地方,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
婚姻习俗中的饮酒活动有:“女儿酒”。有的人家生了女儿后,便将酒埋藏于地下,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供宾客饮用。叫“女儿红”。“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接风酒”和“出门酒”: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交杯酒”,又称“合卺酒”。新婚夫妇两个酒杯各饮一口后,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或是先饮一口后,新郎新娘挽着手臂,互喂对方喝完后,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回门酒”,结婚的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生了小孩有“满月酒”或“百日酒”;给老人祝寿有“寿酒”;农村盖房有“上梁酒”;店铺作坊开张有“开业酒”; 朋友远行有“壮行酒”;打了胜仗或某事成功有“庆功酒”。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办事。寻常百姓喝酒以酒助兴;官场上的人用酒邀结上司,拉拢关系,打通关节,结党营私;军队上用酒犒劳军士;死囚临刑前也要送上一大碗酒,让他忘却痛苦。
以前所饮的酒是本地自酿自造的谷酒、高梁酒、苞谷酒。甲醇含量较重,喝多了头晕。大户富贵人家才有高档一点的白酒。现代所谓八大名白酒如:茅台、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古井贡酒、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等,那时在我们这小地方是难见到的。城乡各处开的酒店,门前挑着杏黄旗,上绣大大的“酒”字随风飘荡,而店面卖的也是前店后厂自酿的散酒。酿酒家都有酒窖,新酿成的酒先在酒窖里贮藏,越陈越香。装酒的大酒缸小口大肚,量酒的器具是带把的竹筒提子,按大小量出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不等。那时计量是十六两为一斤,故有“半斤对八两”的口头语,意为彼此彼此。
关于酒,民间传说是杜康发明制造的。杜康是远古黄帝时代保管粮食的大臣。他把一部分粮食藏在树洞里。可是因为下雨树洞里进了水,粮食发生了霉烂。他想这可不得了,是杀头的大罪。与其被黄帝杀头,不如自己寻死算了,打算喝霉粮的水自杀。当他打开树洞,却香气扑鼻,喝了树洞里的水后,精神焕发。他连忙把这个发现禀报给黄帝。
黄帝尝了这种水后,下令再造出这种水来。杜康回来后,冥思苦想也没有想明白。一天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翁来到他面前,对他说:“你以水为源,以粮为料,把粮食在水里泡九天。第九天的酉时找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即成。”说完老翁就不见了。
杜康醒来就按照老翁说的制作。他在第九天的酉时到路边寻找三人。不一会来了一个书生,文质彬彬,谦虚有礼,杜康急忙上前说明来意,岂料书生欣然允诺,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书生走后,又来了一队人马,带头的是一位威武英气的将军,杜康上前说明来意,将军也捋臂挽袖,支持杜康,也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这时酉时已经快过了,可杜康还没找到第三个人,他有些着急,恰巧此时有个乞丐路过,便按住他,扎破他的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有了这三滴血,杜康终于制作成功了。可是叫什么名字呢?他一想,这种水里有三个人的血,又是酉时滴的,就把三和酉合在一起写作“酒”吧。怎么念呢?这是在第九天做成的,就取同音,念酒(九)吧。这就是关于酒来历的传说。
据说,每个人喝酒时都会受到这三个滴血人的影响:一是书生的血,喝酒开始的时候都是谦虚礼让,你让我,我敬你;二是将军的血,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像将军一样,豪言壮语,天不怕地不怕;三是乞丐的血,喝到最后,都像乞丐一样,傻乎乎的,丑态百出了。
饮酒劝酒的习俗很多。饮酒方式要得当。也许有人认为,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则不然。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有许多学问。如什么时候能饮、什么时候不宜饮、在什么地方饮酒、饮什么酒、如何饮酒等,都有许多习习俗。
适量地喝酒有好处。酒精在人体内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少量饮酒,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去风湿。
饮时心境要好。酒不能乱饮,只有在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情况下才能饮用。身体不适、过分忧愁或盛怒之时部不能饮酒。否则会损害身体健康。如凉风好月,梅花映雪,新酿初熟;故友重逢时饮酒,可达到宾主皆欢的愿望;而在日灸风燥,连阴恶雨;近暮思归,心情烦躁之时,则不宜饮酒。借酒消愁最不可取。有的因收入不好而愁,有的是宦海浮沉的愁,还有离别之愁、怀念之愁,生死之愁等。为了解忧、解愁,借酒力麻醉生命,“一醉解千愁”的结果是自残生命。
一天中的早晨和上午不宜饮酒。因为在这段时间,胃分泌的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脱氢酶浓度最低,在饮用同等量的酒精时,更多地被人体吸收,导致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较高,对人的肝脏、脑等器官造成较大伤害。而每天的下午14时以后饮酒对人体比较安全,此时不仅人的感觉敏锐,而且由于人在午餐时进食了大量的食物,使血液中所含的糖分增加,对酒精的耐受力也较强。所以此时饮酒对人体的危害较小。
人在空腹、睡觉前或感冒时饮酒,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危害。
饮酒的场所要使人感到幽雅、舒畅。古人有“山饮”、“水饮”、“郊饮”、“野饮”之习,他们饮酒的处所,往往不在大雅之堂,不在闹市之肆,而在山峦之巅、溪水之畔,或在郊野之中,翠微之内。
酒要温热了喝。因为酒中除乙醇外,还合有甲醇、杂醇油、糠醛、丁醛、戊醛、乙醛、铅等有害物质。甲醇对视力有害,十毫升甲醇就会导致眼睛失明,摄入量再多会危及生命。但甲醇的沸点比乙醇的沸点低,用沸水或酒精火加热,它就会变成气体蒸发掉。乙醛是酒的辛辣气味的主要构成因素,过量吸人会出现头晕等醉酒现象,而它的沸点只有二十一摄氏度,用稍热一点的水即可使之挥发。同时,在酒加热的过程中,酒精也会随之挥发一些,这样,酒中的有害成分也就减少了许多,对人体的损害也就少些。当然,酒的温度也不能加得太高,酒过热了饮用,一是伤身体,二是乙醇挥发的太多,再好的酒也没味了。
“饮必小咽”。许多人饮酒常讲究干杯,似乎一杯杯的干才觉得痛怏,才显得豪爽。其实正确的饮法应该是轻酌慢饮。吃饭、饮酒都应慢慢地来,这样才能品出味道,也有助于消化,不致于给脾胃造成过量的负担。不能混饮。各种不同的酒中除都含有乙醇外,还含有其他一些互不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成分不宜混杂。多种酒混杂饮用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会使人感觉胃不舒服、头痛等。另外,药酒也不宜用作饮宴用酒。药酒中一般含有多种中草药成分,如作饮宴用酒,某些药物成分可能和食物中的一些成分发生矛盾,令人不适。
饮酒前要吃点东西垫底,忌空腹饮酒。因为酒进入人体后,乙醇是靠肝脏分解的。肝脏在分解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维生素来维持辅助,如果此时胃肠中空无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调、肝脏受损。因此,饮酒时应佐以营养价值比较高的菜肴、水果。饮酒时选择理想的佐菜,不仅能满足饮酒者的口福,同时也减少了酒精对人体的危害。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均可作为佐菜。而咸鱼、香肠、腊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与亚硝酸盐,与酒精反应不仅会伤害肝脏,而且易造成口腔与食道粘膜的损害,所以,不宜过多用以佐菜。有些人饮酒时只喝酒不吃菜,就会使肝脏遭殃。这也是饮酒养生的一个窍门。
酒后少饮茶。不少饮酒之人常常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则不然。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酒后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与白萝卜熬汤解酒。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将盐分随尿排出。为补充体内盐分的损失,饮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盐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盐分增加了血液浓度,所以酒后易产生渴感。这时一杯接一杯地饮水,对肝脏也不利。最好的办法是吃些水果,这样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体内燃烧,从而减少其对肝脏的毒害。在喝酒的同时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饮酒时不能强逼硬劝别人,自己也不能赌气争胜,不能喝硬要往肚里灌。也就是要有“酒德”。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有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有 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但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先敬酒。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通常也要先敬长辈。长辈先饮,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劝酒要有礼有节。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 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在席间,主人往往还分别到各桌去敬酒。在酒宴上敬酒叫酬酢,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 杯为度。敬酒时,敬酒者往往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同学、同姓,老乡、老庚,只要是牵连得上的,都可以是敬酒的由头。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为了劝酒,酒席上有许多趣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为了使对方多饮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如果本人不会饮酒, 或饮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达敬意,这时,就可请人“代饮”,即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代饮酒的人一般与他有特殊的关系,酒量必须大。
酒可以助兴,可以增加欢乐的气氛。至今还流行的饮酒时的“猜拳”、酒令”、“酒曲”等活动,既是一种饮酒习俗,又是一种民族游艺和民间智慧,它具有活跃气氛,消除酒力,显示和锻炼智力等多种功能。还有“罚酒”。“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可能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有时也不免带点开玩笑的性质。
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事也能败事。
酒是友谊的桥梁,酒愈喝愈近,赌越赌越远。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酒壮英雄胆。“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杀口”。
但是,饮酒过量,酗酒醉酒,十分有害。过量饮酒。不仅会使人的知觉、思维、情感、智能、行为等方面失去控制,飘飘然忘乎所以。还会摧残人的肌体,导致营养障碍、精神失常、胃肠不适、肝脏损伤,甚至引起心脏、癌症等多种病变和中毒身亡的严重后果。长期过量饮酒者的患病率极高,死亡率也大。如果一个人长期过量饮酒,他的寿命便会缩短十至十二年。此外,酗酒的人情绪易激动、乱发脾气、判断力控制不佳、易与人发生冲突、对外界刺激敏感、有高犯罪率。配偶与子女常成为暴力行为发泄攻击的对象。精神恍惚,影响工作效率。饮酒开车是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所以有饮酒习惯的中年人应限制及减少饮酒量,莫贪杯中物。节假日或亲朋相会时以饮低度酒为宜,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酒,儿童及青少年更不宜饮酒。
“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这是过量饮酒最真实的写照。虽然饮酒不可避免,但是小饮怡情,大饮伤身,奉劝诸君,切莫太过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