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古城的文献楼


文献楼位于大理古城南门外1公里,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素有古城第一门之称,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因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

文献楼横跨在南面进入大理古城通道上,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雄伟壮丽。

在云南大理古城的南北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排列着南门外文献楼、南门承恩楼、城中五华楼和北门安远楼。从下关沿214国道北行到大理古城区,首先看到的第一道门楼便是文献楼。

当人们来到大理古城游览时,一定对南门印象深刻,即便是挤在人群中,也要拍照留念。然而,当你走过并不起眼的“双鹤桥”,沿着街景没什么特别的文献路向南走约1公里,来到横跨在路口处的文献楼时,会发现这里十分冷清。这么一个既雄浑,又古朴、典雅的高大门楼,居然没几个人观览。

事实上,文献楼也是大理历史上著名的门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是一座两层歇山式屋顶、出檐飞角、石木结构的镝[dí]楼,也称敌楼,是古代用于加强防御的建筑。楼下可供行人小憩、避风雨,车马则从楼的两侧绕行。旧时是官员迎来送往和亲友话别的地方。

大理历史上有“文献名邦”的美誉。“文献”一词源于孔子《论语》:“文献不足故也”,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在古代原意指典籍和宿贤;现代对“文献名邦”的理解,是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地区。据资料记载,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云南平定,偏图(汉名李羲瑞,辽东人)被提升为云南提督,提督衙门就设在大理古城。他在大理为官期间,深感大理的人文兴盛,就向大清王朝申请了“文献名邦”匾额,并获准悬挂此匾。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偏图亲自题书“文献名邦”匾额一块悬于楼檐上,此楼因匾而得名“文献楼“。

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大理古城南门门楼檐下也悬挂着同样的匾额,而这一块虽与楼无关,却与整个大理有关,与偏图申请和题书“文献名邦”匾额也有所关联。从南诏国到大理国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大理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后又经过漫长的发展,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民族优秀、经济富足的一块宝地。

历史上文献楼几毁几修,近代的两次毁损是在抗日战争和文革期间。大理州、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开始对文献楼进行恢复重建,一九九九年四月三十日竣工。在继承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既具明清建筑风格,又富有民族特色,而且楼更高,占地面积也更大。重建后的文献楼东西宽60米、南北长30米,主楼高24米,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

楼的东墙上镶嵌有一块刻有“张叔盛览故里”的石碑,传说这里曾是张叔、盛览的旧居所在地。西汉时期,内地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来到四川雅砻江一带,大理人张叔知道后,和盛览一起负笈前往求学,返回后在大理传播汉文化,“滇人外出接受儒学,以儒学传习于南中,实自叔始”。盛览著有《赋心》四卷,他写的《合组歌》和《列锦赋》,亦被清代学者称为“滇中文学之始”。

文献楼上有两幅楹联,对大理这个“文献名邦”也是赞誉有加。其一是近代大理文人周仁(公元1850—1931年)撰写的楹联:

溯汉唐以还,张叔传经,杜公讲学,硕彦通儒代有人,莫让文献遗风暗消在新潮流外。

登楼台而望,鹫岭夕阳,鹤桥小路,熙来攘往咸安业,但愿妙香古国常住于大世界中。

另一副名联是:百二河山双鹤拓;千秋文献一楼存。

可见,在一座被游客们忽视的门楼上,承载着大理的历史,也寄托着大理人的情感。虽然焕然一新的建筑很难联想到久远的历史,但它却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最好实体,也是大理古城外一道古香古色的景观,有时间就到这里看看吧。

附注:

杜公:指杜光庭,四川青城人,唐代流寓御史,入云南后以文章教南诏子弟,相传南诏德化碑即为其所书,死后葬于苍山玉局峰。

鹫[jiù]峰:指苍山,古文献中苍山又名“灵鹫山”。

鹤桥:即大理南门外的“双鹤桥”,大理有《双鹤拓疆》的传说,历史上大理也叫鹤拓城。

妙香古国:指的也是大理。南诏、大理国盛行佛教,有天竺(古印度)僧人前来传教,多把古印度的地名移借过来,称大理为“妙香国”。妙香是从梵语“乾陀罗”的译意而来,乾陀是“香”,罗是“遍”的意思,就是说大理“多生香气之花”,这与大理多奇花异草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相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