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兔儿爷文化


在老北京,一进入八月,街上就出现了卖兔儿爷的,他们或在街边摆摊,把大大小小的兔儿爷由低往高摆成兔儿爷山,迎来人们的关注和选购,或挑着挑儿沿着胡同叫卖,由此拉开了北京人过中秋节的序幕。

那时,做兔儿爷、卖兔儿爷的大多是京郊的农民,他们利用秋收后的闲暇,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集中作出一批兔儿爷,送到城里来卖,换些零钱为老人扯几尺布,为孩子交学费,还有打灯油、打醋等日常花销。

所卖的兔儿爷不过是一般的泥塑玩具,造型简单,色彩艳丽。只是那高高翘起的双耳和明显的三瓣嘴的兔子,却要穿上戏出儿中的武生打扮,不免让人觉得滑稽。

人们对兔儿爷的喜爱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一提到老北京的民俗玩具,大家还是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兔儿爷,它几乎已经成了老北京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符号,北京人为什么这么爱兔儿爷呢?这还要从兔儿爷产生的历史说起。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月饼节、丰收节,果子节……名称之多,表明节日内容的丰富。此时正值仲秋,晴朗的夜空,月亮显得格外明亮。又由于此时月亮运行的轨道靠近地球,所以月亮显得又大又圆。“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企盼团圆的诉求在中国人的心中被强烈唤醒,这是几千年来农耕社会的集体向往。

老北京兔儿爷文化

以往的农耕生产,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人口的多寡,直接影响到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人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多,收到的农业收成也多。人丁兴旺的主题伴随中国社会几千年,在传统节日中都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到中秋之际,不仅月亮的圆大明亮勾起了团圆的诉求,而且丰收的果实也为欢度节日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中秋节不光是秋天里的最大节日,而且成为传统节日的代表之一。如今,成为法定假日的四个传统节日就有它。

月圆之夜,人们通过祭拜月神,祈求添人进口,人丁兴旺,子孙团圆,生活美满。祭月之夜,庭院里,或后花园、祠堂院中会摆上张供桌,满摆时令水果、月饼、香炉、蜡纤,背后就是一张有兔子在月宫捣药图案的“月光马儿”作为月神的体现。

月光马儿下,满族人还会放一个大的月饼,汉族人则要摆一个兔儿爷,以代表月神。

兔子本是百姓家养的动物,性情温顺,还能当孩子的宠物。兔子生育能力强,1-3个月就会下一窝,一窝可多达六七只。据统计,一只兔子在一年里可繁殖出百多只小兔。

如果说,男人为阳,那么最能代表阳刚之气的就是太阳。而女人为阴,阴柔的最典型代表为月亮,又称太阴。人们认为,兔子的超强生育能力,来自于太阴的庇护,所以兔子是太阴精神的生动体现。中秋之夜,祭拜月神更需要兔儿爷的帮忙。

然而,此时的兔子毕竟不一般,具有了某种神力,所以装扮自然要与众不同。于是,要扮成京剧中武生的打扮,金盔金甲,外裹红色战袍,下是海水江涯的装饰,脚蹬厚底靴。只是那长耳和三瓣嘴作为兔子的基本特征无法改变,所以民间戏称为“长耳定光仙”,仙人的神秘,化为了生活的世俗和风趣。在北京人的心中,兔儿爷就这样跟月神、月球、中秋和人丁兴旺的企盼密不可分了。

月光马儿上的兔子有捣药的动作,兔子捣的是长生不死之药。而捣药的背景是广寒宫和婆娑树,这又是月亮里的环境。所以传说兔子住在广寒宫,嫦娥奔月后与之相伴的即为玉兔。

把兔子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先祖二千多年前就想到了。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在左上角绘有一弯新月,中间是只奔跑的玉兔。更早的《淮南子》一书中,把玉兔和蟾蜍并存于月中,作为阴阳的代表,提出了阴阳对立并存的哲学理念。

在宋代,有一幅着名的微型版画,画面上是只兔子在石头上磨一铁杵,寓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卖针的商业广告。

这些事例表明,兔子早已不仅是百姓畜养的动物,而且引导着人们去观察天象,体会高深的哲理,进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表征。有了这个背景,兔儿爷进入民间风俗也就很自然了。

尽管如此,兔儿爷的造型演变,也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漫长过程。明朝人纪坤的《花王阁剩稿》是较早记述兔儿爷的文字。他说:“中秋节多以泥撰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祈而拜之”。这表明,明代中叶以后,民间中秋已有在祭月之际摆兔儿爷的习俗。但此处对于兔儿爷装扮的描写较为模糊,至少未及后来定型后的兔儿爷详细、完整。原因很简单,京剧是在徽班进京后逐渐产生,其中的武生装扮不会比京剧产生更早。而这是乾隆年间的事情,距今不过二百多年。所以据推断,兔儿爷产生以后,在具体造型上有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定型期不会早于清末。在博物馆看到的溥仪在宫中供奉的兔儿爷,与我们现在见到的模样差不多。

老北京兔儿爷文化

标准的兔儿爷,除了武生打扮之外,还要以黑虎作为坐骑。老虎本是兽中王,怎会让兔子骑?有趣味也就在这。兽中王成为兔爷的坐骑,无形中提高了兔儿爷的地位。兔儿爷是谁?生育之神。骑老虎正好体现了人丁兴旺主题在中国人心中的至高无上地位。兔儿爷的红袍与老虎的黑色,构成明显对立的阴阳两极,构成阴阳有机的结合,体现“阴阳合而万物生”的道理。

兔儿爷的造型很多,除了骑黑虎还有骑鹿、马、羊、白象、五彩祥云……丰富多彩。除了兔儿爷,还有人给它配上兔儿奶奶,成一对。甚至把由响器、执事和轿子组成的娶亲队伍也打扮成兔儿爷形象,三瓣嘴,长耳朵,却穿着常人的衣裳,风趣生动。

最重要的是,兔儿爷不光是老北京人祭月时的偶像,甚至还是儿童玩具,祭月完后就转给孩子。这种将大雅大俗的特点集于一身的民俗用品唯有兔儿爷。这正是中国人实用主义信仰的体现,不过是在北京人身上表现的更突出、更生动而已。

兔子本性温顺,还被作为智慧的象征,寄托了人类的许多美好情感,中外皆是。特别是作为月亮崇拜的偶像以后,更被赋予了神力,备受推崇。如今,兔儿爷不光是中秋节的民俗用品,而且出现在春节庙会上,把兔儿爷所具有的亲情、团圆等美好感情,融入了北京人喜迎新春的热烈气氛当中。

早年间,民间还流行着一个关于兔儿爷的美好传说。话说有一年八月,京城闹了瘟疫,一下子病倒了许多人。十五这天,嫦娥借着月光,见到了京城百姓的不幸,就派玉兔下凡相救。玉兔化作一位美丽的少女,降临京城,挨家挨户为人们治病。她奔忙了一整夜,救治了很多人,自己也累昏了过去。等她醒来时,天已大亮,人们围着她,目光中充满关切。原来,她刚才昏过去后便显露原形。她把原委告诉了大家,并向大家告别,飞向飘茫的云端。后来,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京城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感恩玉兔救病之恩。

这个传说在老北京人中流传很广,版本也多,但无不表达了对兔儿爷的好感和怀念。

而在兔儿爷的造型、配色、用途等各个方面,也都打上了老北京的印迹,且兔儿爷为北京所独有,成为重要的北京文化符号。

老北京兔儿爷文化

民间还有十余条关于兔儿爷的歇后语,像“兔儿爷拿大顶——窝犄角”、“兔儿爷掏耳朵——崴泥”、“兔儿爷过河——一摊泥”、“兔儿爷打架——散摊子”等等。还有首儿歌提到兔儿爷:“紫不紫,大海茄,八月十五供兔儿爷。头落摆着毛豆角,后面月饼摆三碟……”这正是老北京人祭月场景的描述。其中的毛豆角正是兔子的所爱,体现了对它的特别关爱,也说明了兔儿爷在民间的深远影响。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兔儿爷所含的文化主题也在发生变化,并带来兔儿爷形象的丰富。除了传统造型,还有卡通型、漫画型、传统与时尚结合型……这反映了兔儿爷至今仍具有的生命力,特别是它与百姓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