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清徐县徐沟镇位于省城太原正南三十五公里。距古太原县(晋源)、晋祠、祁县、太谷、榆次等县、市、区城均在20—30公里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历史上“京官道”、“府官道”两条大道交会于徐沟,且距太原正好一天的脚程,因而从古至今,徐沟都为太原属下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城镇。
徐沟古称金川、徐川。曾于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宋绍兴三十二年)置县治。1952年与清源县合并为清徐县,徐沟改为建制镇。
徐沟名为 “沟”,其实无沟。恰恰相反,旷野四望,一马平川。古徐沟县为当时山西省一百零八县中唯一的无山县。至于徐沟地名的由来,古人谓之为“东西两山对峙,金(水)嶑(峪)二河会流,极目展望,徐徐成沟”。仅从地名上,就可看出古徐沟人的广阔胸怀和儒雅气度。
徐沟之所以称为文化古城,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千百年来,徐沟县“科名鼎盛,人文骏发”,“元、明、清三朝,举人、进士比比皆是”。教育方面,历代官民皆为重视。清末在一次全国统考中,徐沟县名列第二(江苏通州第一);民国十六年(1927年)徐沟县小学教育成绩名列山西第一;解放前后,徐沟县的高小毕业生到太原报考中学均享受免考待遇。时至今日,徐沟中学的教育质量更是名噪省城,吸引众多学子慕名来徐求学。
此外,徐沟的饮食文化(或曰小吃文化)也颇有名气。豆腐干、罐渣、猪头肉、元宵、切条、干面饼、擦酥饼等风味小吃,花样多,口味好,已形成地方特色。其中豆腐干、罐渣等小吃在太原市场上已成为“知名品牌”,为广大消费者所公认。据民间传说,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出逃西安,途经徐沟,在徐沟天禄堂绣楼上凤栖一宿。当晚,徐沟县令乜昌墀用“四菜一汤”来招待这位老佛爷。“四菜”分别是:豆腐干、罐渣、猪头肉、和烫驴肉(此肉因做法残忍,现已失传),“一汤”是南瓜米汤,主食则是被当地称为一绝的“咸肉塞饼子”。这位吃腻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吃了满口称赞,并留下深刻印象。就因为这顿饭的缘故,慈禧太后回北京后,即刻传令调该县令为平定州知州。足见徐沟小吃文化之魅力。
徐沟还蕴藏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流传有乜大老爷断案传奇系列故事及城隍庙、龙照壁、铁算盘、姐妹钟等许许多多的源于当地并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然而最能代表徐沟民间文化的,当数使每一个徐沟人引为自豪的“徐沟背铁棍”这一艺术奇葩。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是数百年来民间对徐沟背铁棍这一民间艺术的赞语。
渊源徐沟背铁棍,最早产生于400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它本是天旱缺雨时,老百姓抬神祭祀的一种活动。后因抬神不便,有人便用真人扮作王母娘娘和伺候他的童男童女,这时就有了祭祀和民间艺术活动的双重特点,老百姓将这一条铁棍(尽管此时还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铁棍”)叫做“凤凰拉车龙打伞”。之后又逐渐地演变成扮演民间故事、传统戏剧中的人物,从而脱胎换骨成为一种纯民间艺术形式的铁棍和背棍。同时,随着晋商经济的发展,晋商文化与之相辅相成,民间出现以富商为主体的“十老社”组织,出资承办这一民间艺术,推动力这一艺术的发展,并逐步成为徐沟元宵节红火及一些重要庆典上的主要活动内容。
徐沟背铁棍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群体舞,其艺术特点可归纳为“无言的戏剧”、“空中舞蹈”、“流动的杂技”、“活动的雕塑”。
一、无言的戏剧。徐沟背铁棍的表现内容,大部分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传统戏剧。一支背棍、一台铁棍就是一出戏,但它不是具体地表现其中某一情节或某一场景,而是将整个剧情加以提炼、浓缩、凝结,通过简洁而关键的道具、概括而富有代表性的场景、协调而富有美感的形体动作和人物表情加以表现出来,使人看到这一特定造型就可以联想到整个故事的始末,回味深长。
二、空中舞蹈。徐沟背铁棍从表演形式上非常注重动作的舞蹈性。无论是下面背的、抬的大人,还是上面拜的孩子,既有规范的舞蹈步伐和表演动作、又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棍类,有各自特定的要求。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上下协调配合形成一个表演整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流动的杂技。徐沟背铁棍棍型设计玄妙,制彩精巧,其造型颇有惊险之感。直观看去,下面的人犹如一个大力士,一直臂膀毫不费力地托着一件道具(如菜篮子、雨伞等),而在道具上还站着一个(甚至两个、三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这个姑娘或一只脚站在雨伞薄薄的边上(或其它道具尖上),或一只手攀着一枝细细的树枝悬在空中,使人看后不知其妙、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四、活动的雕塑。徐沟背铁棍在不违背力学重心的前提要求下,尤其注重追求造型之美,或对称、或不对称,均以协调美感为标准。看上去有如一尊尊雕塑,却又赋予动的美感,浑然天成,浩气大方。
徐沟背铁棍从历史发展到今天,历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曾于清同治年间由于当时徐沟县令王勋祥的喜欢和重视达到一个高潮;也由于民国初年徐沟东南坊“十大股”(即“十老社”)老艺人们的精心改制而有一个大的发展、改进;日伪占领时期,曾差点被操去点燃祭马;文革浩劫年代,又曾因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被禁演。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徐沟背铁棍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表演形式上,从过去单一的街头行进表演,发展到今天街头行进表演、广场庆典表演、舞台艺术表演等多种表演形式;活动形式上,从解放以来一直由生产队(村委会)独家集体组织到今天发展出多家个体背棍商业户,注入了市场经济的成分;因而,背铁棍数量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1959年,徐沟背铁棍参加了山西省国庆十周年庆祝大游行,首次亮相省城;1981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成新闻纪录片演遍全国;1986年,专题辑录中国民间舞蹈的大全书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将其列为全国十八个重点项目之一进行收集编纂;1988年,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龙年元宵晚会”表演;1989年、1991年、1993年连续参加山西省“两会一节”、“一周两节”、“三晋之春”大型集会游行表演,分别获银奖、金奖;1991年和1995年两度应邀赴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表演,受到港、澳、台同胞及国际友人的赞扬,并受到李鹏总理的亲切接见;1992年,台湾文化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其摄为专题片播映海岛;1994年,由美、英、法国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专题片《外国人看中国》将其收入其中,向全世界推介,并被参加拍摄的法国制片人称之为“东方一绝”;1998年和1999年春节,两度在北京市丰台区和宣武区春节花会上进行表演,与首都人民共度佳节。2009年,获山西省“三民”调演银奖;2010年5月,在上海世博会上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表演,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1995年,徐沟镇因徐沟背铁棍而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民间艺术之乡”;1996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7年,徐沟背铁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徐沟古城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徐沟背铁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徐沟背铁棍的发展又充实了徐沟文化的积累。
徐沟背铁棍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正带着黄土高原淳朴的民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