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丧葬礼仪极为繁琐,封建礼仪、迷信习惯兼而有之,特别是上层人家更为复杂,解放后基本破除。
送终、入殓、守灵
死者临终前,子女近亲须随侍在侧,听取临终遗嘱,断气时急速为死者用准备好的“寿衣”更衣,有地位者用礼服,一般百姓也用新制的“寿衣”。死者咽气后,立即移尸中堂,用衾被遮盖,设为灵堂,备香烛供品致祭,点“长明灯”。灵床左右置草栅,子女匍匐哭泣致哀,在其地守灵。此时即筹办葬事,请阴阳先生作“批书”,计算死者所忌及“冲克”,以有所回避,并算出“回煞”之日,同时派人飞速向亲族报丧,或发送讣告。
事先已准备好葬地的或有祖坟的,即勘定葬地,未定葬地者,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觅葬地。如一时找不到合适葬地,大户人家也有停灵数年不葬的。死者殁后,遗体前设斋饭,孝子及近亲日夜相伴,称“伴灵”。
在短时间近亲赶来以后,即将死者移入棺木,举行入殓仪式盖棺钉实,从此死者与人世相隔,称为“大殓”。大殓时,由子女捧尸入棺,请和尚念经,考究的要请寺庙方丈率十几个和尚诵弥陀经,并由方丈用锡杖推棺盖盖棺。封棺时,由死者子孙用缀彩绸的钉子按次序敲钉钉棺,此钉名“子孙钉”。
富家在棺中置锦绣被褥,金银财物和死者生前喜爱之物随葬,置石灰木炭于棺底防潮,有的还放松香。贫者则简朴收殓。入殓后,孝子及亲属仍日夜守灵,并请和尚尼姑日夜诵经,为死者超度。
吊丧
一般人家在死后三日内,亲友闻悉当即前来吊唁,并送丧仪(钱)或挽联、挽幛〔即绸缎被面,原为衬托挽联(词)的载体,近代演变为单送被面〕。有的人家则确定开吊时间,接受吊唁。一般都发书面讣告,报纸兴起后亦有登报的,均说明某日开吊。有的讣告附有死者传记和孝子的哀启,近代有些还制铜版印死者遗像、名人悼词和像赞。
开吊之日,丧家高搭彩棚,彩棚名“厂”,有“辕门”悬灯,书丧家姓氏堂号,门上有黑白彩球,名“魂球”,棚内灵堂前又扎成内门,有人站立襄礼。棚内挂满挽联、挽词和挽幛,灵堂内停棺,挂遗像、设灵幡。凡吊客致门,奏乐相迎,至灵堂前有人高声呼报,吊者行礼,孝子答谢。然后吊客返大棚休息或辞去,或入宴。
开吊治丧,丧家有办事班子,分别有人负责招待客人,办理宴席。阔气人家设长流水席,吊客礼毕入席用餐,一天不断。客人送礼,专门有帐房收受登记。明清时,有些寺庙也送整桌祭品上供。在开丧的前后(一般五七天),每夜有和尚念经拜忏,内宅有尼姑诵经。并请道士作法事,驱邪赶鬼,整夜喧闹,称为“闹灵”。还有“接路头”,由阴阳先生把小蜡烛自宅内插到最近的河埠上,说是照明死者西归之路。另外还要向寺庙去“报度牒”,把死者的名字报入寺庙名册上,寺庙为之立长生牌位。
海宁盐官地区则有送亡灵“归宗庙”旧俗,由孝子和家属往土地庙行礼,送死者前去报到。开吊最后一日,举行最后家祭,名“烧楮”,近邻好友也参加,意即与死者告别。一般情况,开吊后即送葬,但也有长期停棺在家不葬的。有的因墓地未修治好,有的另有特殊原因。据儒教礼法,死者须长时期停灵在家,所以大户人家不以停棺在家为忧。
送葬
嘉兴又叫“出殡”、“出棺”、“出丧”,即送棺入土埋葬。按:嘉兴在元代及明前期,贫苦人家原盛行火葬,多送棺至南门外(其地今已不明)火化,明清封建统治严密,对火葬抨击禁止,以致火葬逐渐绝迹。明清至民国时期,大户人家送葬铺张奢侈。送葬时常制纸扎的大批冥器、动物、神灵纸俑。一般由举旗幡、持冥器、纸俑者前行,有乐队奏乐,和尚道士伴随,然后是抬运棺柩和家属及送葬的亲朋。
队列中最引人注目的“三亭”,谓之大“件”。“神亭”张挂死者画像或照相;“魂亭”置死者的牌位;“香亭”点燃香烛,均有人高抬行进。纸制或布制的“神兽”麒麟体内置纸制的银锭,行进中沿途抛洒,名曰“麒麟买路”。随其后,有大型纸制“方相”(传说中的神人)两个,高达丈余,以车推载,名“开路先锋”,各种纸制的狮虎象豹,箱柜床几无不具备,络绎不绝。彩旗彩伞及彩牌相继而行,丝竹音乐不断吹奏,并与和尚道士的铙钹相和。近亲均着孝服,随魂亭前进。
魂亭后即为棺木(名灵柩),大官棺外有椁,一般大户也有绣花罩。明清时,孝子都披麻戴孝,提哭丧棒弯腰行进,有的棺后设孝帏以白布围之,孝子居其中,四人相扶,不使人见。女眷乘藤轿,亦挂白,名“白轿”。女轿中哭声不断,有的丧家专门雇妇女来号哭。
至葬地,放棺入墓穴(墓穴有用砖砌或石砌的,多用三合土或石灰涂好),盖穴,致祭,封土,焚随葬物,送葬者先回,家属续回。嘉兴大户人家的墓园均有专人管理,多为当地农民,与主人称“坟亲”,有的来往还很密切(见沈景英著《亦云回忆》)。有些外地人士须运棺回乡归葬的,多暂寄于会馆中,也有停柩日久年远的。
贫苦人家下葬多简朴,亦无砖石墓穴,封土成坟。清代及民国时,有的地方(海盐)在坟顶种一棵万年青,插一个铁钉,放一枚清代顺治年间制钱,谐语“万年长青”,“人丁安顺”之意。
浮厝
嘉兴农村大型墓园极少,有些人家在田边就地起坟,郊区、嘉善一带棺材不下葬,浮厝于田间地头者更多,为嘉兴葬式一大特点。其好处是坟墓占地少,其坏处是有碍卫生。此俗由来已久,南宋时,北方士民流离江南,死后停棺不葬,期望收复中原后回乡安葬,后相沿成俗。明清以来,本地土地利用率高,农家为节约土地或无自有土地作葬身之地,因之停棺不葬,将棺材砌白墙,盖瓦,似小屋状。停棺年久,棺木腐朽,亲属乃收拾遗骨装入瓷甏(称骨殖甏)埋入土中。解放初,农村中浮厝尚多见,后通过爱国卫生运动和农村集体化扫除掩埋,此现象已稀见。
旧时婴儿夭亡,乡俗用绵裹其尸,悬于桥下或临水的树上,任其风吹雨淋,谓之“风化”。久则堕于水底,说是“骨落则投生”,在“树蒲头(根)上脱壳”。
吃豆腐饭
一般人家在丧事完毕后,设饭肴谢亲友及帮助治丧者。旧俗菜肴必备豆腐,称吃豆腐饭。近时仍保留此风俗,在家中或到饭店中包席,与一般酒宴无别,不限于吃素。
做七
从死者断气时算起,满七日为“一七”,逢七日丧家必于灵堂设供祭拜,至“五七”最为隆重,旧时有“放焰口”、“上座亭”等仪式。至“七七”称“断七”,转入正常悼念,迷信者认为死者灵魂已远去,近时,死者灵堂多于断七后撤除。
回煞
迷信者相信死者灵魂于死后近期要回家一次,由“眚神”引导。其回来日期请迷信职业者阴阳先生算定,这天称“回煞”,也称“接眚”。当日晚间要吃蒸馄饨,俗称“接眚馄饨”,对近邻亲友则送状元糕,叫“接牌糕”。近时,城乡人家仍保持丧后向送葬者送糕习俗,都在送丧之后当时分送。
家祭与撤灵
明清时死者殁后,家中设灵台、灵座,每日点油灯,供以茶饭。孝子数月不能理发,亦不能穿丝绸,衣摆不缝,称为服孝。逝世百日、周年及清明、中元、冬至等节都要祭拜,有的人家还要请和尚“拜忏”。灵堂要设三年,三年满才撤除,灵亭灵台焚化,孝子换下孝服穿上正常服装,名“脱白”。是时丧家宴请亲友,治丧才最后结束。现代人家于断七后就撤掉灵台,丧期告结束。逢忌日和重要节日也有家祭的。
解放后,城乡移风易俗,丧葬迷信铺张的旧俗,特别是在城镇已基本破除。一般治丧从简,火葬已经普及,厚葬、停葬之风不复存在。遗体“火化”后,骨灰存于殡仪馆或由家属带回家中,多数隔些时日葬于公墓。农村则将骨灰埋于自留地或山上,有的立碑标志。国家工作人员和职工亡故,多由单位主持,在殡仪馆开追悼会,举行告别仪式,并致悼词,介绍生平事迹,单位和亲友送花圈或送挽幛表示悼念,然后火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按规定在报纸上发讣告或报道逝世消息。近些年有些追悼会规模过大,悼念趋于程序化,社会舆论已提出一般不开追悼会,治丧从简。民间丧俗中,迷信成分有抬头之势,有的恢复土葬,造坟占用土地,治丧收礼,大操大办,请和尚诵经的现象又恢复,有的放和尚诵经的录音带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