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吉赛尔》法国白色浪漫主义顶峰


 19世纪初欧洲的文学艺术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在艺术上却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其主要特征是空出艺术家的个人感受,着重于自我的表现,崇尚自然,返朴归真,在对现实社会生活极为不满的同时又常常陷入空幻、忧郁与惶惑之中,流露出愤世嫉俗、孤芳自赏的心绪。在艺术史上浪漫主义谱写了极其辉煌的篇章,它在芭蕾技术技巧、编导思想与手法、舞剧音乐与舞台美术各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像《仙女》、《海盗》、《爱丝米拉达》(又称《巴黎圣母院》)、《浮士德》、《水仙妇》等代表作。然而芭蕾舞剧《吉赛尔》无疑是其中最完美最优秀的杰作,是浪漫主义芭蕾的顶峰,或者可以说《吉赛尔》是20世纪前芭蕾史上与《天鹅湖》和《睡美人》并驾齐驱的最伟大的芭蕾舞剧。就世界上演出场次而言它也仅仅次于《天鹅湖》而名列第二。 

 
  《吉赛尔》的创作过程颇为有趣。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评论家泰奥菲耶.戈蒂埃在读德国伟大诗人海涅的名著《论德意志》时,突然被其中描写神秘的维丽斯的一章所吸引并产生了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维丽斯在欧洲民间传说中代表的是婚前被情人抛弃而屈死的少女们的形象。她们怨魂出没于山林、沼泽和坟地之间。每当午夜过路的男人,然后将他们团团围住并强迫们们跳舞,直到他们跳死为止,以解维 丽斯的心头之恨。而当黎明来临时她们又消失在晨曦之中。
 

 
  戈蒂埃以艺术家特有的敏锐抓住了这个题材,并开始构架未来芭蕾舞剧的轮廊。这时他又联想起法国文豪雨果《东方诗集》中的一首诗——《幽灵》。诗中塑造的一个酷爱跳舞甚至为了跳舞付出生命也所不惜的西班牙少女形象。于是戈蒂埃以雨果的幽灵为基础构思了舞剧的第一幕:在皇宫盛大的舞会上,一个名叫吉赛尔的贵妇人为了夺回被她的女友抢走的心上人而费尽心思,跳舞时她无意中碰着了鬼王的魔杖而兴奋地跳个不停,直到最后死去为止。第二幕的构思则基本上受到海涅的维丽斯传说的启发。但是在激动之余戈蒂埃又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困惑。于是他晚上独自一人来到巴黎歌剧院,坐在观众席上面对空无一人的舞台寻找艺术灵感。他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什么结果,此时剧院的剧作家圣.乔治也来到大厅。戈蒂埃有声有色地向他讲述了未来舞剧的构思。乔治深受这动人故事的感染,两人你一句我一句非常投入地交谈起来。最后他们决定把第地幕的地点从宫廷改为乡下,吉赛尔的身分也相应地从贵妇人变成农家少女。第二幕则基本上保留了戈蒂埃原先的构思。几天之后乔治执笔定稿的舞剧台本便交到了歌剧院。剧院的艺术委员会召开了专门会议,决定上演计划并立即把台本送给作曲家亚当。亚当以惊人的速度(有人说用了一星期,也有人说用了三星期)写完新舞剧音乐,然后由歌剧院的芭蕾编导科拉利编舞。1981年6月28日《吉赛尔》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轰动了法国芭蕾舞坛,而且对世界芭蕾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欧洲的英国、丹麦、奥地利、俄罗斯等甚至美国许多芭蕾舞团都争先恐后地上演《吉赛尔》。遗憾的是浪漫主义芭蕾很快显示出衰亡之势,而《吉赛尔》这部伟大作品也随之从舞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在19世纪末伟大的彼季帕曾在彼得堡两度重编《吉赛尔》,但也未能挽救它的命运。直到1910年佳吉列夫率领俄罗斯芭蕾舞团时,年轻有为的编导福金根据彼季帕的版本恢复的《吉赛尔》,在相隔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得以重新与法国观众见面,并引起了不亚于1841年首演时的极大轰动。从此《吉赛尔》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并成为世界各国芭蕾舞团演出场次最多、上座率是最高的经典芭蕾剧目之一。
 
 
 
 
 
 
 
  不过我们还得回到1841年的巴黎才能把《吉赛尔》的创作过程说得清楚、完整。在首演式上扮演吉赛尔的是一位意大利年轻女演员叫卡.格丽西。她从小在米兰斯卡拉剧院接受严格的芭蕾训练,后来法国著名芭蕾演员朱尔.佩罗来到那不勒斯演出时慧眼识才,发现了当时只有14岁的格丽西并亲自为为她制订了一个完整的训练方案,格丽西并亲自为她制订了一个完整的训练方案,使格丽西的技术、技巧和表演取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过长期合作他俩结为伉丽。1840年戈蒂埃在巴黎观看格丽西主演的歌剧《费加罗》时也迷上了她,并决心为她创作了一个能发挥其才华的舞剧。因此戈蒂埃除了受到海涅、雨果的启发外,格丽西也是他创作灵感的又一个源泉。而作为格丽西丈夫的佩罗在看完科拉利编的《吉赛尔》之后感到不甚满足。因此重新编出他妻子——吉赛尔舞剧中所有的段落,使格丽西的舞蹈才华和技术大放光彩。所以后来芭蕾史学专家甚至倾向于把《吉赛尔》的成功主要归于佩罗的编舞,而把科拉利却放在了第二位。我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吉赛尔这一纯洁的农村姑娘在整个舞剧中始终处于支配所有情节发展的中心地位。到目前为止《吉赛尔》已有几十个舞剧版本,它们的戏剧情节大致相同,只有瑞典编导马茨.艾克1986年创作的《吉赛尔》完全抛弃浪漫主义色彩,重新构架了舞剧的戏剧情节,并以前卫的舞蹈创作手法重新诠释了20世纪现代吉赛尔的命运主题。
 
  亚当为舞剧《吉赛尔》所创作的音乐现在看来有些简单、幼稚、粗浅,但在150年前应该说是最优秀的芭蕾舞剧音乐。亚当首次在舞剧音乐中运用了主题贯穿全剧的手法。他的吉赛尔本身包含着两个相互对比的因素:天真、活泼、轻快的曲调表现了吉赛尔纯洁、朴实的外在形象;而如歌如诉的旋律代表了她深沉内向的性理活动。亚当在呈示和展开主题时根据剧情的需要可者强调它的戏剧性,或者空出它的浪漫主义的概括性。另外亚当也有意用复调音乐(如赋格)来丰富舞剧音乐的创作手法,以克服原来舞剧音乐缺乏独立艺术价值的弊端。因此《吉赛尔》的音乐是舞剧音乐逐渐走向成熟阶段的标志。
 
  《吉赛尔》可以说是每个芭蕾琳娜(芭蕾女演员最高头衔)的一块试金石,因为它不仅要求女演员具备娴熟纯正的芭蕾技术技巧,准确地把握住浪漫主义芭蕾风格,同时更要求芭蕾琳娜具有非凡的戏剧表演才能。两者不可缺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舞剧《吉赛尔》诞生150年来,世界最优秀的芭蕾琳娜格丽西.艾斯勒、巴甫洛娃、芳婷、舍维烈、阿隆索、乌兰诺娃、玛卡洛娃等都成功地塑过各自不同的、各有千秋的吉赛尔形象(当然也有不少芭蕾琳娜把《吉赛尔》演“砸”了,失败了)。然而乌兰诺娃是世界各国评论界都公认的最好、最完美的吉赛尔。因此我们对《吉赛尔》的论述和赏析自然以乌兰诺娃的表演为基础。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田园风格的风景画。舞台的左侧是吉赛尔与她妈妈住的矮小的家舍。右侧是类似仓库的小房子。正面透过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可以隐隐约约看见伸向远处的山丘和葡萄园。一个秋日的早晨,柔和的阳光洒满了舞台,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首先上场的是阿尔贝特伯爵和他的随从,他们出来打猎路过吉赛尔家。阿尔贝特显然觉得穿一身贵州衣服有一点不自然,于是走进吉赛尔家对面的那所小房子换衣服。这时守林人汉斯(有的剧也叫希拉里昂)也来到吉赛尔家门前。他一直默默地爱着吉赛尔,但似乎并没有嬴得她的感情。他把狩猎打来的一只野鸡挂在吉赛尔家门口,本来想敲门,可又怕过早打断吉赛尔的美梦而离去了。阿尔贝特换上农民的服装上场,意欲敲吉赛尔家的门,随从想阻止他,但被阿尔贝特支走。阿尔贝特轻轻地敲响吉赛尔的家门,然后躲到房后看看谁出来开门。吉赛尔打开房门,可是门外空无一人。她举起双手,伸伸懒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跳起轻快,活泼的舞蹈。她的形象是那样纯朴、可爱,观众一下子被这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时阿尔贝特突然从躲藏的地方出来,拉住吉赛尔的手。吉赛尔并不感到可怕,她只是转过身去,羞答答地低下了头。这一简单的造型中包含着少女的羞涩、警觉与等待。当阿尔贝特向她靠近时她慢慢地撒开了手。这“慢慢”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陌生青年的好奇与羞怯、好感与腼腆。她想跑开,但是阿尔贝特挡住了她的去路。吉赛尔三次把手伸向家门口,表示她要进去,每次都被阿尔贝特拉回来。而这三次伸手的动作都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第一次很快、很坚决,第二次稍慢一些好象有些犹豫不决,第三次显然已只是做个样子而已。乌兰诺娃的表演如此生动、如此细腻,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阿尔贝特请吉赛尔坐在长凳上。她毫不思索地坐在中间,拉开她的裙子,一个人几乎占满了整个长凳,只有当阿尔贝特走过来时她才因没有给他留一点坐的地方而像孩子般地感到不好意思。她挪到一边让阿尔贝特坐在旁边。她的手不停地整理自己的纱裙,流露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阿尔贝特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纯真可爱的少女,他很快爱上了她并举右手向她发誓,但吉赛尔阻止了他,说要用花占卜,验证阿尔贝特是否真心实意地爱她。她摘下一朵野菊花,坐在凳上撕下一片花瓣点头表示“爱”,再撕下一片花瓣摇头表示“不爱”,撕到最后一个花瓣竟然是“不爱”。她伤心地跑开了,阿尔贝特拿起另一朵花照她的样子撕花瓣,正好是一个“爱”。吉赛尔顿时高兴起来,两人愉快地跳起了舞,沉浸在突如其来的幸福之中。正当吉赛尔沿着圆圈跳凌空越大跳动作而阿尔贝特在后面追她时,汉斯跑了上来,分开两个年轻人。他向吉赛尔表示:“我一直爱着你,你怎么能和别人好呢?”吉赛尔回答他说:“我又没有答应和你好,你赶快走吧!”乌兰诺娃的表演是极有分寸的。她并没有生气、发怒,而只是感到有些不耐烦。这细小的哑剧情节充分表现出吉赛尔善良、温和的个性。如果这段表演稍为“过火”一点,吉赛尔的形象就会“走样”……最后阿尔贝特推开汉斯并让他离开这里。
 
  这时一群农村姑娘上场并跳起舞蹈。吉赛尔领着女友们跳起朴实无华的乡村舞,表示她是姑娘当中最会跳舞的一个。阿尔贝特也加入到她们的舞蹈行列之中。这时吉赛尔突然停下来,用双手捂住心口——原来她患有心脏病并不时发作。阿尔贝特走过来时吉赛尔已经好了,他们又开始跳舞。但是编导通过吉赛尔这一阵心脏病发作做了一个重要的铺垫——在第一幕终,吉赛尔正是由于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人世的。舞剧《吉赛尔》第一幕中大量用了哑剧表演,但是用得非常恰到好处,非常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而且与舞蹈结合得天衣无缝,因此舞剧《吉赛尔》第一幕至今被称作哑剧与舞蹈完美贯例的典范。
 
  农家姑娘们排成一排,以站在中间的两人为轴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吉赛尔与阿尔贝特分别站在横排的两端,他们一边跳舞一边不停地向对方招手,好象深怕对方看不见自己,同时又表现出他们快活、激动的心情。最后阿尔贝特用双手把吉赛尔举起,让她坐在自己肩上,而她像被抛到空中一样又高兴又害怕。这之后阿尔贝特向着吉赛尔跳了一小段变奏,吉赛尔为了表示感谢“赠”给他两个阿拉贝斯克舞姿上的“飞吻”,最后又坐在他的大腿上,表现出一种亲密、信赖之感。或许有些观众对这种“闪电式”的恋爱会提出疑义,或者认为我们的女主人翁过于轻浮。其实不必如此“认真”,因为艺术毕竟是艺术,它允许夸张、比喻、象征、“压缩”,甚至似是而非。另一方面这种艺术处理恰恰表现了农村少女吉赛尔特有的单纯和天真。她还没有来得及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欺骗,一旦她爱上了谁,就爱得那么纯洁、那么投稿、那么忘我,而正是这些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这时吉赛尔的母亲从家里出来找她。吉赛尔躲到阿尔贝特身后,像一个和大人玩捉迷藏游戏的调皮孩子,但是被母亲一眼发现,她劝她少跳一点舞,否则心脏病要发作,并把她带回家里。守林人汉斯出来,他似乎对发生的事感到疑惑。他走进吉赛尔家对面的房子并很快拿出阿尔贝特临时藏在那里的佩剑。当时这样的佩剑只为贵族所拥有,因此汉斯掌握了阿尔贝特的秘密……
 
  远处传来狩猎者的号角声,阿尔贝特的父亲带着阿尔贝特的未婚妻巴吉尔达和一群显贵及侍从上场。他们敲了敲吉赛尔家的门,吉赛尔与母亲出来迎接他们,忙着搬桌子拿啤酒招待客人。吉赛尔从未看见过如此华丽的服装,她悄悄地走到巴吉尔达后面抚摸着她的长裙。巴吉尔达也为这位可爱、纯朴的农村少女所吸引。巴吉尔达问她有没有心上人,吉赛尔摇摇头,跑到母亲身边,好像表示母亲是她唯一的亲人。巴吉尔达摘下自己的项练送给吉赛尔,吉赛尔似乎不相信自己收到那么贵重的礼物,摸着它跑到母亲那里。阿尔贝特的父亲把号角交给侍从并告诉大家现在可以休息一下,到时吹号集合,随后走进吉赛尔家休息。
 
  守林人汉斯跑上来,看到吉赛尔家门口挂着的号角,知道贵族们来这里打猎了,于是他觉得自己心中有数……一群男女农民来到门前院场与汉斯跳起庆祝葡萄丰收的舞蹈,然后吉赛尔和她的女友们也加入到了欢乐的舞蹈之中。吉赛尔还单独为大家表演了一段舞蹈。这时阿尔贝特的也来到欢乐的人群中。汉斯挡住他并问吉赛尔:“你爱上了这位年轻人是吗?”吉赛尔点头承认。汉斯又问她:“你知道他是谁吗?”于是拿出阿尔贝特的佩剑给吉赛尔看。吉赛尔感动迷惑不解,她问阿尔贝特:“这把剑真的是你的吗?”阿尔贝特愤怒地拔出剑想刺汉斯,被别人阻止住。汉斯摘下挂在门口的号角吹了起来,阿尔贝特的父亲、巴吉尔达及贵族们都走了出来,阿尔贝特走到未婚妻身边吻她的手,吉赛尔感到震惊,但还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她抱着一线希望跑到巴吉尔达跟前问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巴吉尔达指指手上的戒指说,她早已跟阿尔贝特订婚。这个事实如五雷轰顶,吉赛尔顿时陷入绝望和恐惧之中。接着展开了芭蕾艺术几百年历史上最精彩感人、最惊心动魄的所谓“发疯”,她的吉赛尔失去了理智。她先用手抱住头,嘴唇微微颤动,然后冲向阿尔贝特和他的未婚妻之间把他俩分开,并愤怒地把巴吉尔达送给她的项链扔到她的脚下。此时吉赛尔似乎在一刹那间从一个天真、活泼、调皮的少女变成一个看破红尘的女性了。她那忘我、纯洁爱情的毁灭暴露了现实世界的虚伪与丑恶、残酷与欺骗。她承受不了命运的无情打击,同时也不甘心别人粗暴地剥夺她爱的权利。她神色恍惚地凝视着阿尔贝特——难道这个刚才还向她发誓的年轻人能如此践踏自己最神圣的感情,难道他真的负心于她……不,不!吉赛尔急速地跑起来,抓住女友们的手,好象希望从她们身上得到答案,最后她精疲力尽地倒在地上。
 
  当她再一次站起来时,她的头发零乱地垂在脸上,她呆滞地凝视着远方,好似透过眼前的黑暗回到那再也不属于她的原来的世界。编导巧妙地运用她与阿尔贝特的舞蹈片断变形地再现了他们刚才的幸福时刻:手挽着手跳舞,拿着野菊花占卜,依偎在他身边……伟大的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手臂是身体的眼目。”此刻吉赛尔——乌兰诺娃的手臂代替了她发呆的向我们叙述着她的痛苦、疑惑、震惊与绝望,就像弥留之际的人已不能说话,也不能睁开双目,只有手还在动,向别人诉说什么似的……突然吉赛尔踩到了阿尔贝特的佩剑,她抓住它的尖端开始拖着它在地上画圈,她像在画定她永远也冲不破的界限,我们似乎感觉到不是吉赛尔拖着佩剑,而是佩剑在追逐着她,副得她无路可走,于是她把剑尖对准自己的心口,疯狂地跑向母亲,想赶快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汉斯夺过她手中的剑。吉赛尔好象预感到自己马上要死去,她又扑向母亲的怀抱紧紧抱住她,但在最后一瞬间吉赛尔突然放开母亲,伸出双臂扑向阿尔贝特,好象忘掉了他那可怕的欺骗,又好像表示她仍然忠实于自己的爱情,也就在这时她心脏破裂,倒在他的怀抱中永远离开了人世……阿尔贝特痛苦万分,他抓起佩剑冲向汉斯,但被侍从拦住,于是他悲痛欲绝地跑向吉赛尔跟前痛哭……第一幕就在这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悲衰气氛中结束。
 
  许多著名女演员在表演这段戏时掌握不好分寸,划清不了发疯与失去理智之间的界限,因而真把吉赛尔演成一个疯子。这样不仅损害了吉赛尔在舞剧中的整体形象,同时也与第二幕中吉赛尔怨魂所做所为形成矛盾。因此这段戏可以说在所有的芭蕾舞剧中表演难度最大。乌兰诺娃非常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即使在表演达到极度紧张激动时仍能保持她特有的抒情性,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恐怕也只有像她那样的天才才能够做到。
 
  乌兰诺娃对舞剧二幕中的吉赛尔形象也做了全新的解释。原来,人们往往强调了第一幕的“现实性”与第二幕的“非现实性”之间的对立矛盾。甚至认为第一幕中概括了全剧的戏剧性,而第二幕只是一幕人间悲剧的因果报应(汉斯被维丽斯逼死,阿尔贝特也差一点死去等)。应该承认,最早《吉赛尔》的创作者们的意图的确是要把第一幕中的现实世界与第二幕中的非现实世界对立起来。但那毕竟是150年前的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探索《吉赛尔》新的意义的内涵,而乌兰诺娃甚至走得更远。她以自己出色的表演“抹掉”了两幕之间有明显界限,从而而使得第二幕的戏剧性更加深刻、更加强烈。通过她对吉赛尔形象的重新处理,使第一幕中停留在人物冲突上的矛盾发展到第二幕中截然不同的思想、信仰、道德观念之间更高层次上的矛盾,从而减弱了原来第二幕宿命论的色彩,深化了全剧的主题思想,强化了这出舞剧的爱情战胜死亡、善战胜恶的积极意义。
 
  第二幕
 
  开始时,我们看到舞台上是一片墓地。左侧是吉赛尔坟墓上的大十字架。蓝色的月光、银白色的雾以及闪烁在灌木丛中的萤火虫给人以阴森的感觉。到了午夜时分身穿过膝白色纱裙的维丽斯鬼王米尔达像影子一样出现在空旷的舞台上。她跳的变奏非常形象地刻画了她那专横、冷酷的个性特征。她将手中那根具有魔力的树枝一挥,一群维丽斯相继上场,布满了整个舞台。其中的两个领舞先后在群舞的伴奏下各自跳起自己的变奏。然后群舞开始做飘逸的阿尔贝斯克动作。她们排成6个横排先是相互交叉,然后以分开,犹如大地上白色大雾在缓慢飘动,又如一群怨魂在诉说她们的寂寞心情。接着鬼王米尔达又跳一段变奏,她沿着圆圈做大跳动作,像要打破维丽斯的寂寞,煽起她们的复仇情绪。最后米尔达、两个领舞和群舞一起跳Coda(结尾)。
  她们不断做跳起来在空中变舞姿的大跳,将她们的这一大段舞蹈发展到高潮。
 
  第二幕开头整个一大段舞蹈没有什么更多的情节,它只是塑造了维丽斯世界的舞蹈形象。正如伟大诗人海涅在《论德意志》一书中写的那样:他们“在婚前死去,不甘于坟墓里的寂寞在她们死去的心灵中,在她们死去的腿脚中还燃烧着那股生前未曾得到满足的对舞蹈的激情,于是她们半夜从坟墓中起来,成群结队地走上大路,碰上她们的青年就会遭殃!”但是就芭蕾艺术的发展而言,《吉赛尔》第二幕的舞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是芭蕾开始向交响舞蹈转化最早的标志。现在无法准确地考证到底是科拉利,还是佩罗,还是彼季帕编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第二幕舞蹈(以我看三者兼有,以佩罗的功劳最大),但是可以肯定无论是在舞蹈动机的选择,舞蹈主题的展开,舞蹈语言的精炼还是各种舞蹈形式的运用方面,《吉赛尔》第二幕都是一个光辉的典范,时至今日也不愧为芭蕾艺术的瑰宝。
 
  当所有的维丽斯排成一条大斜线时米尔达举她的魔枝召唤吉赛尔出来。在柔和的小提琴颤抖的旋律中吉赛尔双手交叉在胸前从坟墓中缓缓升起来,走到米尔达跟前行礼。米尔达挥动魔杖,吉赛尔开始原地做阿拉贝斯克舞姿上的旋转。乌兰诺娃不像有些演员处理得那样开始疯狂的旋转,她的旋转中似乎包含着一种抵触、不情愿的因素,似乎她从一开始就拒绝无条件地服从鬼王的摆布。
 
  此进维丽斯好像听到了什么动静便很快消失。阿尔贝特身披黑斗蓬,手捧一束白色百合花忧伤地走到吉赛尔墓前。他跪下来把花瓣撒在墓前,默默地哀悼死去的吉赛尔。吉赛尔像幻影一样出现在他的身旁,然后又消失在秋夜的迷雾之中,一会她又像一朵白云在空中飘过(用舞台上专门的钢索装置),忽而又在树枝上向他挥手,时而被阿尔贝特抱住又跑掉。然后吉赛尔拿着白色的花一边做大跳动作,一边把花抛撒在空中让阿尔贝特去捡,最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阿尔贝特跟随她跑了下去……
 
  守林人汉斯也来到吉赛尔墓前,他悔恨自己害了吉赛尔,断送了她的生命。维丽斯上场来将他团团围住,逼近他与她们一起跳舞。汉斯跳着她们在coda(结尾)中跳的在空中变舞姿的大跳动作,直到精疲力尽,喘不气倒在地上。这时维丽斯又站成一个大斜线,汉斯跪着向前爬,苦苦哀求米尔达和维丽斯饶他一命,可是她们都举手表示拒绝。汉斯顺着斜线退到后面,最后掉进河里活活淹死。
 
  维丽斯又排成一个大斜线,阿尔贝特出场并求米尔达宽恕他,米尔达不肯,并让阿尔贝特也开始跳舞。这时吉赛尔挺身而出用自己脆弱的身子挡住了阿尔贝特,保护他不受伤害。吉赛尔清楚地知道违抗米尔达的命令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但她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阿尔贝特。她不像米尔达和其他维丽斯那样对所有的男人怀着仇恨和复仇心理,她仍然存留着生前善良的人性,而这正是她与维丽斯之间的根本区别。
 
  接着是著名的吉赛尔与阿尔贝特大型双人舞,包括慢板双人舞,阿尔贝特和吉赛尔的变奏以及coda(结尾)。
 
  这个双人舞已成为芭蕾艺术的经典之作,经常单独演出,并被定为各种国际芭蕾舞比赛的规定剧目之一。双人舞开始时吉赛尔非常缓慢地把右腿抬到旁边145°,然后腿保持不动,转向跪在旁边的阿尔贝特,变成阿尔贝斯克舞姿向前倾,好像在向他诉说着什么。然后又缓慢地从他后面绕过去……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控制动作,许多演员在演出时站不稳而晃动(在比赛中是要扣分的)。但编导绝不是有意去为难演员,而是完全从剧情出发。实际上编导的意图是:一方面表现了吉赛尔在拖延时间,因为当黎明到来时米尔达和维丽斯就要消失,这样阿尔贝特就可以得救了。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编导要与第一幕中的那个天真、活泼、调皮的少女吉赛尔形成一个鲜明的反差对比。通过这样的细节处理就能看出编导高超的艺术水平。
 
  这一段双人舞中有不少托举动作,阿尔贝特一次又一次地把吉赛尔高高举到空中,好似用全身力气让她离开阴间世界,回到阳间,回到自己身边,但都以失败告终。同时在他们的舞蹈中不时出现第一幕双人舞中的一些片断,好像两人在默默的对话中回忆他们那份相爱的幸福时光。吉赛尔轻盈、飘逸的怨魂舞蹈与阿尔贝特抒怀、深沉的恋人舞蹈有机地融成一段虚实呼应、充满诗情画意、妙不可言的双人舞。
 
  在吉赛尔的变奏舞蹈中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她的脚经常做急速的空中划圈动作或者难度很大的打击动作,然而她的手臂始终非常缓慢、非常柔和地舞动。于是形成了急速的第一声部(脚)和慢板的第二声部(手臂)的复调舞蹈,使我们在冷冰冰的维丽斯外衣下似乎“听到”少女吉赛尔的“心声”。吉赛尔面部毫无表情。穿的是维丽斯服装,但她的心却没有变,还在跳动,在颤抖,在爱。她深知自己再也不能与阿尔贝特相爱,但她也不愿让他像汉斯那样死去。自从阿尔贝特来到墓地,她唯一的目的就是保住他的生命。面对心中燃烧着复仇之火的米尔达和维丽斯,她显得那样单薄,那样孤立无援,但她仍义无返顾地投入到这一场力量悬殊的生死搏斗中去。乌兰诺娃不像许多芭蕾琳娜那样塑第一幕人间生活中的吉赛尔与第二幕阴间中的吉赛尔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她的第二幕吉赛尔是第一幕吉赛尔形象的继续、发展与升华,使之显得更崇高、更深刻、更完美……
 
  鬼王米尔达带着维丽斯又出现在阿尔贝特面前,她们要继续执行自己的复仇计划,将他置于死地而后快。在米尔达不可抗拒的魔力促使下阿尔贝特又身不由已地开始跳那个在空中变舞姿的大跳动作。吉赛尔又一次向米尔达求情放过阿尔贝特,但冷酷无情的鬼王哪里肯放过已到手的猎物,她命令维丽斯围住阿尔贝特不让他跑掉,并让他跳啊,跳啊,不停地跳,一直跳到他精疲力尽地倒在地上。可这时黎明终于来到,它驱走了可怕的黑暗,米尔达与维丽斯也消失在晨雾之中。阿尔贝特得救了,吉赛尔轻轻地扶他站起来,向他告别。她手中的一朵白花掉在地上,随后她也消失在晨曦之中。阿尔贝特捡起白花,把它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胸前,带着无限的悔恨与爱恋跪在台口前面……此刻我们又一次体验到人类艺术的魅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从《吉赛尔》蕴藏的深刻的哲理内涵——自古以来为类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这样做要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这也正是《吉赛尔》积极意义之所在。
 
  英国著名芭蕾评论家阿.哈斯凯尔曾经说过:“……乌兰诺娃的吉赛尔是如此完美,如此简练,以至于很难详细地分析她。只有诗人和哲学家能给予她应有的评价。”
 
  浪漫主义芭蕾的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是《仙女》和《吉赛尔》。这两个舞剧都对原来的芭蕾服装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用过膝的、形似一口钟的白纱裙代替了原来极为笨重的旧服装。而且正是在这一时期,女演员首次穿上了脚尖鞋以表现轻盈欲飞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感觉。因些后人把这一时期的芭蕾舞剧形象称为“白色浪漫”。而舞剧《吉赛尔》无论在它严谨的戏剧结构、深刻的思想主题、人物形象的刻画、编舞的创作手法与舞蹈精彩的处理等方面都达到了白色浪漫的顶峰,因而成为人类文化艺术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