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主要的是教师受原教学大纲的影响太深,不能正确理解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能正确认识二者的区别。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事业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作为教导学校体育教育的大纲也出现了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大纲过于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教学时数规定得过细,教学评价注重运动成绩等。本文通过对新课标与大纲的比较,比较它们的区别,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更好地适应和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二者的指导思想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不太重视或者说要求比较模糊;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强调的是健康的三维观,将学生作为一个"人"来看待。指导思想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我们教师教育教学思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是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二者目标体系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的目标是从三个方面提出来的,虽也涉及到学生的身心和品德等方面,但它提得比较笼统,教学中的操作性不强。另外教学内容和评价内容与目标的要求不太一致;课程标准的目标分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并且提出了学生完成目标后的具体表现。这使得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判断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实时修改教学措施。由于课程标准的目标的可操作性,所以教学评价就能和目标紧密结合。根据目标达成的情况对教学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三、二者学习领域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的,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各学学习领域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其实这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课程标准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即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从这五个学习领域可以看出,它是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它给我们指出,在教学中我们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四、二者学段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是按年级划分学段的,即一个年级为一个学段。课程标准则是按水平来划分学段的,将12年的中小学教学划分为水平一至水平六,即水平一(小学1-2年级)、水平二(小学3-4年级)、水平三(小学5-6年级)、水平四(初中1-3年级)、水平五相当于高中、水平六为发展性水平。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各校的差异性很大,学生的发展也不均衡,一年一个学段,在一个学段里都完成同样的目标显然是不合实际的。课标就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增强了学段的年限,使各地各校在同一学段内都有可能完成目标。并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及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特设了水平六,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精神。
五、二者内容标准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课程标准则主要是根据构建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各地各校以及教师和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方法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它改变了过去千校一面的状况,充分发挥了各地区、各校以及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为了完成各个不同学习领域的目标,教师和学生可以结合本地、本校、本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来实践。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知识的探究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使得课程目标的完成更实际。
六、二者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各项教材的教学时数,这对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学校、教师、学生来说,明显是不实际的。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内容的时数,提倡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教师可以随时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达成学习目标快的内容,教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可适当增加一些教学时数,这就增加了教师安排教学时数的灵活性,从而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避免过去那种只按时数教学和进度要求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的机械做法。这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供了有力保证。
七、二者评价方法不同
体育教学大纲主要是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与目标不符,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其它目标的达成,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相背离的现象。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内容是多元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内容上不仅有运动技能及体能的评价,更有心理、道德等方面的评价。也即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和心理表现的评价,努力使评价的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在方式上即注重终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综上观之,体育教学大纲实际上是一个高标准,适应性相对较差的一个大纲,虽对我国体育教学、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它做了过多的统一规定,没有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的差异,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而课程标准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规定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并提出达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建议,但对具体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方法却没有作出限制,这不但可以从宏观上规范、指导全国各地、各校的体育教学,更能够给各地、各校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自由。可以肯定,在未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将显现"百花齐放"、富有生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