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螭鼓舞


循化藏族螭鼓舞是当地群众中流传久远富有神话色彩的娱人悦神的舞蹈活动,也是藏民族最古老的表演艺术类别,目前濒临失传。2007年5月,循化螭鼓舞被列入我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藏族螭鼓舞”流传于青海循化地区,是一种藏族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有较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历史上由于这里远离西藏政治中心,交通不便,因而这一地区在宗教、语言、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都较多地保留了藏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这一带在历史上也受到了吐蕃文化以及吐谷浑文化、西夏文化、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等多元文化影响。

藏族螭鼓舞流传在青海循化地区,以集体舞形式,表现请神、敬神、送神、降魔等,反映了当地藏族的宗教信仰、劳动和生活情趣及审美观念。

螭鼓舞是一种由单一击鼓动作发展成为由多种舞蹈段落、能连续表演的群体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洒脱,情绪热烈高亢,气势粗犷磅礴,富有高原地方风采和民族特色,表现了藏族人民豪放坚毅的性格特征。

对于螭鼓舞的产生有不同的说法。一部分人讲述,古时藏族诸小邦喜争战不统属,一旦将士倒在沙场上则为他立墓碑纪念,拜他的亡灵为地方保护神,每年祭祀一次;另一部分人则表示,青藏高原未建立吐蕃王国之前苯教已盛行久远,苯教徒以衅牲对神、氏族、将士每年一次进行祭祀,其俗延至今。

螭鼓舞从舞队建置、规章制度到表演时间、场地、程序、内容、动作,以及服装道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具有浓重的宗教祭祀色彩。舞者的挑选有性别、年龄、相貌、品行等条件限制。几乎都是由18岁至40岁相貌英俊的青壮年男子组成,每队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上百人。舞队有总管,常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领舞一人,由技艺娴熟、品行正派的人担任。

螭鼓舞经过世代流传演变,已形成较为固定的表演形式和风格。其中宁巴村螭鼓舞的表演程式保存得比较完整,动作和队形丰富多变,具有代表性。螭鼓舞为多段(套)体例,结构较为完整、严谨,动作整齐划一,不能自由发挥,这在程式化一类的民间舞蹈中也较少见。

舞时,舞者左手执鼓,右手拿鞭,边击边舞,一般无需其他乐器伴奏。每段以领舞者的鼓点为段首起始信号,众人随之起舞。段落之间稍有间隔,舞至中段时,可由四至六人居中央演唱民歌等,舞者乘机小憩。

这个村的螭鼓舞有十三段(套):单击鼓、双击鼓、绕环(绕圈圈)、期克印(镇服妖魔之意)、三击鼓、谷草(方队之意)、三步跳、五击鼓、阿柔么(敬地方神之意)、六击鼓、七击鼓、九击鼓、施礼(叩拜之意)。每个段落变换一种队形,基本队形为顺时针方向走圆圈,以及方阵、龙摆尾、斜线交叉、圆形交错换位、横排等,多表现宗教图案。

螭鼓鼓面呈桃形,鼓架为铁制,单面蒙山羊皮,鼓柄套以木把,柄端缀有数目不等的铁环。鼓鞭竹制,下端系有红绸条。鼓面绘有彩色图案。螭鼓舞对服饰要求很高。舞者须身着崭新的褐色氆氇袍子,内穿藏式长袖衬衣,脚蹬单面靴子,披金色菱形披肩,戴五峰吉祥帽。舞者认为以如此穿戴,可使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吉祥美满。

螭鼓舞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珍宝,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也是藏民族文化品牌,尤其是被列入了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藏族同胞们都一直认为经过多方努力,循化螭鼓舞必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