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民居特色


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中国布朗族全部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境内。布朗族民居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一种是茅草屋,一种是木瓦房。

干栏式建筑

俗称竹楼,有上下二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牛马猪鸡,安置舂碓,还可以堆放干柴及其他杂物,不砌围墙,四周有栅栏,设进出口。竹楼屋顶为歇山式,分为四面,脊短坡陡,下有披屋面,呈项用草排或瓦片覆盖。楼室门口一方安置木梯一架,一侧设有阳台。

“贺新房”

“一家盖新房,全寨来帮忙”,这是布朗族的一条古规。布朗族建盖新房一般择傣历四五月间房。建房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占卜活动。新房子落成后,主人家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请客吃饭,唱贺新房调;有的还要举行栓线仪式,预祝新房的主人大吉大利。

布朗族人居住的干栏竹楼为竹木结构,与傣族大致相同。房屋样式多是上下两层,人住楼上,牲畜关在楼下。楼下地板用龙竹剖开压成宽竹板铺垫而成;卧室与待客之处铺以篾席,进屋必须脱鞋。楼上客厅有一方形大火塘,一家人生活在火塘旁边。屋内所有家具几乎全是竹材做成的,一般竹楼可住20年,每隔两年就要用茅草翻盖屋顶。

布朗族的居住形式因地制宜,主要分地居式和竹楼两种。大多居住在亚热带山区,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加之受傣族影响较深,所以,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即高脚屋。房屋为木结构,屋顶覆以草排。

布依族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方)式的石板房。贵州的镇宁、安顺等布依族地区盛产优质石料,当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颇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5至6米高;以石板盖顶,风雨不透。总之,除檩条、椽子是木料外,其余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钵都是石头凿的。

一切都朴实无华,固若金汤。这种房屋冬暖夏凉,防潮放火,只是采光较差。如今,富裕起来的布朗人已经改变了原来居住方式。家里人住楼上,待客在楼下。而牲畜棚早已经远离人住的房屋。

干栏式建筑特点:

在木干栏式住宅(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均有流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许多遗址都发现埋在地下的木桩以及底架上的横梁和木板,表明当时已产生干栏式建筑。西周时代的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中,发现大规模的干栏式建筑。

两广、四川等地的东汉墓中,也发现陶制的干栏式建筑模型,但除保留底架和木桩外,一般陶屋已是悬山顶,而圆形陶仓则是穹庐顶,表明当地建筑已经汉化。

布朗族的聚寨群居简介

布朗族也是一个山地民族,聚寨群居是其民族特征之一。布朗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余米的山间,选建寨子的主要条件是要方便种地。因此,大多数布朗族村寨的房舍顺山坡密集建盖,村民聚寨群居。住房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房屋为竹木结构,楼上供人居住,楼底无墙,用于堆放杂物。楼上居室用竹篱或木板围建,仅留一门,室内光线较暗。屋面分四面两台,呈重檐状,下檐很长,直伸至距地面4米~5米处。楼前面大门前搭架着木梯。

楼上设有阳台,摆放装水的土锅土罐,是洗漱和晾晒衣物的地方。屋顶盖草或瓦片,楼板用竹笆或木材铺设。楼室分堂屋、火塘、卧室三部分。火塘设于中央,既用语做饭,又用于取暖、照明,并一般在火塘边接待客人。堂屋与卧室用竹笆或木板隔开,卧室内不搭床架,按性别分别于左右两边,席地而卧。粮仓一般盖在屋外或村外,搭高台架堆放。

布朗族居住的村寨一种叫“拥”,一种叫“邦”,区别在于建寨时是否举行过建寨的仪式。建寨之前不仅要认真挑选寨址,而且要占卜选择位置。寨址选定后,便举行建寨仪式。
仪式由寨主或佛爷主持,按他们的指点,群众用茅草绳与白线先把寨子的范围圈起来,主持人围着念经滴水,村民尾随其后跳建寨舞,并把围寨子的草绳串联起来,表示大家齐心合力,愿意团团结结地居住在这个地方。

然后建四道寨门,人们才在圈内破土建房。这样建起来的寨子叫“拥”。“邦”的含义是棚房,在布朗族人心中并非村寨,而是歇脚的临时居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