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村落 洪琴年节习俗


1、腊八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故初八称“腊八”。过了“腊八”春节也临近了。从这天起,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屋内的蜘蛛网丝与灰尘都要清扫干净。早餐吃腊八粥,其味非“八宝粥”可比。其实“腊八粥”是一锅大杂会,大米、绿豆、红豆、干菜、玉米、油豆腐、肉丁、虾米样样有,配上作料后,其味无穷。腊八是个黄道吉日,婚嫁活动也多,故民间流传着民谣:“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2、腊月二十四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夜”。之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厨房锅灶清扫得干干净净,柴禾堆得整整齐齐,并为“九田东厨司令灶君”买来灶司衣帽(纸糊的)和鞭炮。夜晚开始祭灶,供送“灶司菩萨”上天奏事,俗称“送灶”。全家人企求灶君在玉皇大帝跟前多说好话,保佑平安。这一天,家家开始在堂前照壁正中挂上“太公容”,就是记载历史祖先名讳或绘制的祖先遗像。设烛台香案,置贡品,接祖宗来家过年。从这天起,全村都很忙,家里要打扫,家具要清洗,巷头巷尾垃圾要清除,被褥要拆洗,干干净净迎新年。

3、过年

春节和年都是中国农历节气的一个概念。在《说文解字》里有这样的解释:“年,谷熟也。”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那就是一年的开始。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西汉时已经形成一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现在我们说的过年,恐怕已经不是这么完整的概念了。

除夕前几日,村里人忙着杀年猪,清扫家里屋外,楼上、楼下及屋檐上的蜘蛛网和灰尘,厨房内的锅灶、餐具、用具都要清洗得干干净净。大门、院门贴上对联。糕点、茶蛋、面条、鞭炮,压岁钱要准备就绪。堂前要挂上“太公容”,案桌上系好桌围,摆上烛台、香炉和供品,接祖宗过年,以示孝敬。除夕之夜,家家欢聚一团,吃丰盛的年夜饭后便开始祭拜祖宗,接天地,随之鞭炮声震耳欲聋,节日之喜气也就到了。

大年初一,人们不随意串门,要来往的是晚辈给长辈拜年。见面要互相道喜,对年长者恭喜“健康长寿”,对年轻人“恭喜发财”,对小辈要勉励“新年进步”,都是吉祥话。拜年施大礼要跪拜,小礼作揖。

过年舞狮也是传统习惯。大年初一、初二在祠堂里或大坦上舞。初三,送走天地,狮子要舞进民宅;新婚之家要舞进新房,怀幼狮是添福、添子之兆。洪琴舞狮技艺之高远近闻名。

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都在除夕晚上,并在他们熟睡时用手纸为之抹嘴巴,抹后丢入便桶,意思是新年到了,小孩又长大一岁了,嘴巴要干净,不要骂人变“臭嘴”,要讲礼遇。过年过节大家都讲兆头,睡觉叫“纳福”,起身叫“升帐”,吃鸡蛋叫吃“元宝”。

正月初二开始可走亲戚拜年。拜年要讲礼仪,主要按辈分进行。先外公外婆、岳父岳母,后舅父舅母、姑父姑母、姨夫姨母。时间也分轻重,重在年初,轻不过十八朝。一般的可到二月二日,空间之大,实为维护亲戚来往行个方便。

年末岁尾,洪琴人喜放“阳灯”,自娱自乐。为防失火,挑选雪天。“阳灯”是用棉纸糊成的大气球,内用桐子、松香作燃料,使“阳灯”鼓足热气而升空,有人挂上烟花、爆竹更为精彩。大人小孩都乐于此道,为春节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4、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汪公老帝的生日,每年必隆重祭祀。祠堂内高搭神台,把汪公老帝父子七尊菩萨从汪荫庙接来,坐于汪氏宗祠正中神台上,而汪公夫人都是坐在祠堂后进的一个小龛内,据传他夫妻不和,永不相见。

大厅上,设一张铺地红毯,围着红木雕栏的大桌子,上面摆着二十四个锡盘,分别装着名贵的山珍海味,这叫“摆祭菜”。大型红木宫廷家具和字画屏风置于台前,极赋古韵。墙壁上张挂巨幅龙虎泼墨图,气象不凡。两副锡打铜铸的十八般仿古兵器“锡銮架”,寒光闪闪,分列两厢。十二座油漆根艺,栩栩如生,各式宫灯熠熠生辉。大小百面五色丝绸旌幡和华盖、掌扇,一字而插于廊下。两架几十斤重的盘龙神烛,日夜不熄。整个祠堂珠灯高挂,流光溢彩,富丽堂皇,庄严肃穆,就像一座文化艺术馆,让人大开眼界。

正日那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司祭”站在神台前左右两侧的高椅上,用京韵拖腔,高声发号施令,指挥全场。二十四名“礼生”,头戴礼帽,身着长袍马褂,足瞪朝靴,手持祭器,迈着八字大礼步,慢条斯理地在堂上堂下走方阵;伴当鼓手尾随其后,敲大乐器,吹奏喇叭,笙萧、管笛,二胡、月琴、琵琶、三弦齐奏,唱着昆曲小调,空气中弥漫着幽幽檀香。族人村民熙来攘往,好不热闹。

入夜,灯火通明,大放光彩。乡人中的一些戏曲和丝竹爱好者,相聚大厅,各施“拿手好戏”,吹拉弹唱,五花八门,此谓“打锣鼓唱曲”,是喜闻乐见的老传统。围观众听,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直到夜半凌晨方散。当晚,乡人纷纷来到神台前,焚香烧纸,叩首跪拜,然后在神烛上,点亮一对红灯笼,给德高望重或较有体面的本家送“寿烛”,或者给某位尚无男孩的中年本家送“子烛”。这一天,整个洪琴村一片欢腾,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送菩萨回庙那天,几十位壮汉抬着菩萨轿穿街走巷,绕着村子外围游行一圈。百面旌幡大于簟小如席,迎风招展,鼓乐欢天,檀香袅袅。汪公老帝头顶华盖,背负掌扇,俨然,帝王出巡视规模。二十四杆朝天铳夹杂着爆竹声,震耳欲聋,整个洪琴村都沸腾了。说它是文化艺术节又何尝不可呢!

5、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是土地爷的生日,古徽州称为“龙抬头”,大概是进入仲夏时节,雨水增多,雷鸣声响的缘故。洪琴这天,家家户户都做菜面烧饼作为供品并携带香纸去汪荫庙祭拜“土地爷”,事毕,特意将多带的菜面烧饼丢两块到守庙道士的篓里,以示守庙辛苦。随着时间的变化,现在家家户户都改用米粉,经过发酵后做上许多蜂窝状的米果,俗称“虫窝”。意思是万物苏醒了,害虫开始生殖繁衍,吃了“虫窝”,可保作物生长,获得好收成。

6、三月三

古时,每年的三月三,全村集体“送瘟神”。精美制作的大纸船扎有大王、二王大将,荷花灯烛光熠熠,各户制作的小船也无计其数。傍晚时分,人群涌入河边,将纸船放入伏源河水中,顺流而下。千百条“鬼船”载着“瘟神”永远离去,百姓觉得这一年一定会平安无事。

7、三月十五

“汪荫庙”内的主坛菩萨是赵公明,他是地方统管,万事请公明保佑,故常年香火不断。每逢三月十五,全村接主坛隆重祭祀,场面如同正月十五。数年一度的菩萨“开光”更是兴师动众,全力以赴。汪姓所有菩萨重新贴金上漆,更换服饰,然后以最为隆重的仪式将菩萨送回寺庙。这期间,在前山下搭两个戏台唱对台戏,请两个戏班子来唱“木莲戏”和“大戏”(京剧),持续五日五夜。亲戚朋友和邻近村民蜂拥而至。戏台前,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人山人海,如同集市一般。戏台是专事制造的,可拆可装,有厅堂楼宇之精美,有官邸府衙之气派,可惜毁于乱兵之手。

洪琴人历来崇尚文化艺术。自发组织“农民业余剧团”,有自己的演员琴师、锣鼓手,表演京剧、越剧、昆腔、徽调、黄梅戏及其他文艺节目,从大年三十夜一直闹到正月十八。此外,舞狮、踩高跷也是节庆必不可少的。乡人中,代代都有书画高手,师承柳颜脱颖而出,梅兰竹菊各有专工,技艺高超的雕塑匠师也不乏其人。

8、清明节

清明祭祖是洪琴的一大盛事。汪姓子孙轮流“值年”,每年约有二十来户,每户饲养大肥猪一头,于清明节前两天宰杀,清洗白净,捆扎在木栾架上,披红插花,抬进宗祠,呈列在大厅上。制作精美的“金银袋”,内装冥钞冥锭,高挂在大厅正面照壁中央,献于祖宗受纳。清明当天,抬上肥猪,举着旌幡,鸣锣开道,鼓乐声、爆竹声,响成一片。男女老少倾村而出,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直向洪琴汪氏的一代先祖“寿泰朝奉”坟上送去。

各支祠子孙还要分别上祖坟。近则三五里,远则一二十里,抬上宰杀干净的全猪全羊,伴当鼓手吹吹打打,很是隆重。在坟前先要扫墓,拔草、添土,整理坟墓环境,然后挂纸幡,烧纸箔,作揖叩头祭拜。最后每人领取一根竹筹码,回到众“屋里”,一根筹码拿一份白米果。男丁多,表明这一支或这一户“发人”,是很体面、很自豪的。清明节扫墓有个规矩,只能提前,不能退后,否则视为不孝。

9、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洪琴保持着传统的习俗。各家门上要插艾叶、菖蒲,屋外四周及阴暗、潮湿之处要撒上石灰。正午时分洒“雄黄酒”,边洒边并口中喃喃自语:“端午时,端午节,蜈蚣、八脚远去歇,石柱开花再来接!”

这一天,人们要给孩子悬挂“粽子袋”、“五彩香包”。有的香袋做成各种图腾,内中还放些中草药,有着祝福祝寿防疫祛病、避瘟驱毒,企盼吉祥美好的祝愿。这一天,人们除了吃粽子,还要做蒸糕、面包、绿豆糕、五黄(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咸蛋黄)。节日气氛延续至今。

10、中秋节

八月中秋嬉香龙是洪琴的传统习俗。中秋这天,全村以“支”或“份”出动人手,用稻草捆扎制作香龙,长度数十米或百余米不等。龙头用彩灯、彩纸装饰。入夜,龙身遍插棒香,配备大锣大鼓、烟花爆竹。每年必选两名年岁高且德高望重的长者撑灯笼。灯笼正面一般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等表达民情民意的大字,在龙前引路。数条巨型火龙,遍游村中街巷。到了大场所,条条火龙腾空而起,形态万变,快速翻动,有翻江倒海之势,展现了龙威。人们尽情戏耍至深夜才“化龙”焚烧于村外。嬉龙结束后,每龙参与者有“菜粥”或“月饼”可吃,欢乐的村民也尽情地抒发了秋收后的喜悦之情。

嬉香龙有个传说:清朝中后期,蒙族统治中原已进入腐败衰落时期,为巩固统治地位,各地加强了控制和搜刮。每五户供养一个“挞子”,养瘦者五户株连受罚。逢有迎新嫁娶,新娘首必受辱。为防百姓谋反,每五户公用一把菜刀,刀柄用链条链着不可带走。

上欺下压,百姓苦不堪言,同仇敌忾,决心要杀“挞子”。后选定中秋之日,将月饼正面贴上一纸,内有“杀”字,串联千家万户,唤起民众,一夜之间将蒙挞子杀尽。

百姓扬眉吐气,为庆贺这一壮举,每年中秋节,全村百姓分宗族嬉香龙,场面壮观。历史性的中秋风俗至今依存。

11、冬至

一到冬至,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祭祖,坟墓重修一般也择冬至。人们以血统的传延和继承,把祖先作为宗族、家族的象征,形成敬族、祭祖习俗。特别是“敦厚堂”,每到冬至晚上都要放场“蒙山”,以祭祀断香火、没人祭拜的鬼魂,请道士做道场,烧大量的香纸和用表芯纸剪成衣、裤,用稻草编成草鞋,以供受用。

冬至吃饺子也成习俗,但为何是“饺子”,人们已不去考虑,其实事出有因。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常骚扰边关,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陷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叫“馄饨”。恨而食之,并祈求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天,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有吃馄饨的习俗,洪琴的馄饨就是“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