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在昆山民间,“中秋节”这个词汇基本上不用,就说是“过八月半”,或者叫做“八月节”。昆山人过八月半爱吃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的必备祭品。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景。”说的就是昆山人爱吃的传统苏式月饼。
昆山人过八月半还爱吃糖芋艿,芋艿在中秋时节上市,且桂花盛开,香香甜甜的桂花糖芋头是一种人们喜爱的时令食品。陆家镇的习俗则比较奇特,中秋之夜家家户户要吃馄饨。
昆山人“过八月半”有许多习俗,比如中秋之夜有“斋月宫”的活动,家家瓶插鲜花,点燃蜡烛、檀香,让小孩子们对月膜拜,嬉闹灯前。这与其说是一种仪式,还不如说是一种游戏。成年人则到香店里去买“线香”编织成“香斗”,叫做“烧斗香”。“香斗”一般一尺见方左右,也有达到两尺的,高六寸至一尺,斗内放置香末、木屑等物,中央竖起一根像甘蔗一般的大香,上粗下细分成三四级,高数尺。香斗前面放置用彩色纸糊成的牌楼状的“月宫门”,四周插上八面锯齿状边的黄表纸三角旗,香案上供有月饼、芋艿、生藕、红菱、柿子等果品,然后全家拜月。当燃着的香柱往下燃及香斗里的香末和木屑时,再往里添加劈细的檀香,此时香气浓郁飘溢,香烟袅袅似祥云飘渺,全家人一边分食月饼、芋艿,一边赏月,一派和谐景象。
在昆山地区,从前过中秋节还有两样有趣的习俗,一是“走月亮”。这天夜里,妇女们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到外面散步游玩,或互相拜访,或到尼庵里去烧烧夜香,这就叫“走月亮”。据《昆新合志》记载:“中秋夕,游人踏月马鞍山下。”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的中秋之夜百花街(今亭林路半山桥以南路段)和北塘街(今亭林路半山桥至亭林园路段)上会是何等的热闹,其中有许多是平时足不出户的妇女。蔡云《吴》云:“木樨球压鬓丝香,两两三三姊妹行。行冷不嫌罗衫薄,路遥反恨绣裙长。”
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点“塔灯”,一般盛行于农村。村民们在田野里用瓦片叠成七级宝塔,当中供着地藏王菩萨像,四周围点灯,很好看。旧时昆山的中秋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看灯”,地方上的士绅在城隍庙里张灯结彩设宴款待城隍老爷,百姓们都来观看,谓之“看灯”,但轮到科举考试这一年则不举办这个活动,因为城隍老爷要到考场去巡视,没有空。
周庄太史淀畔白家浜村八月半有灯会,历史悠久。
事先准备好不少木船,木船上用细竹子搭起了层层架子,以五彩纸雕镂成各种花样,做成花篮灯缀挂在架子上,每条船的花篮灯有六七十盏之多。船头船尾装饰着龙狮灯,前后树八角大伞灯各一个,亦用五彩纸精工雕镂,大伞灯下又有走马灯,画成凤凰、兔子、仙鹤等动物形状还有花果等等,用线牵拉会飞快地转动,栩栩如生。中舱里用长凳搁置木砻(磨稻谷用的农具),木砻上架起一个亭子,亭子里站着几个两三尺高的纸人,作演员打扮,木砻下藏着两个人,一人牵线一人盘砻,纸人就活动起来,像是真人在演戏。
入夜,太史淀上灯船来来往往如明珠闪烁,方圆数十里的百姓都来一饱眼福,盛况难以描述。一般要延续半个月。由于白家浜划灯船享誉吴中,据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苏州城里也曾派人来邀请前往到护城河表演,苏州百姓看得如醉如痴,竟关闭了水城门不让灯船离去。据清光绪《周庄镇志》记载:这项活动是在农历七八月间举办,每隔十年一次。但当地老人回忆,大多是在农历闰年的八月半左右。“附近诸县及吾镇中皆一空,凡自远方来看者,舟楫蚁附,水道为之阗咽焉。”(清光绪《周庄镇志》)
中秋之夜,昆山的农民会利用气象情况来预测明年元宵节的天气,民谚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明代蔡云写道:“闷闷中秋云罩月,晓晓元夜雨淋灯。谁知篱豆花开日,养稻正需水满塍。”我们现在生活在“温室效应”比较严重的年代,这种预测恐怕不会很灵了。
中秋节昆山也有猜灯谜的习俗,如今不少文化单位和商家还传承着这个习俗 ,增加了节日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