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插秧节 元阳梯田


哈尼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有人口1253952人(1990年统计)。哈尼族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意愿,统一族名为“哈尼族”。哈尼族世代生息在巍峨苍郁的哀牢群山之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红河与澜沧江的中间地带。其中哀牢山区的元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占当地人口的一半以上,占哈尼族总人口的76%,思茅、西双版纳、澜沧等市、州、县也有分布,其余分布在无量山区、红河以东各县。

哈尼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彝族、纳西族、拉祜族等民族同源于古代的氏羌族群。隋唐时期,哈尼族先民与彝族先民同被称为“乌蛮”。公元10世纪中叶,哀牢山区因远、思陀、溪处、落恐、维摩、强现、王弄七部哈尼族因助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有功,得到大理国段氏的分封,开始建立领主制度。在哈尼族地区,元朝设“和泥路(“和泥”一词是哈尼族从唐代到清代年间最普遍的历史名称,也是自称之一),明初改为和泥府,后来又分别设纳楼、溪处、思陀、左能、落恐等长官司,隶属临安府。哈尼族首领被任命为大小土司。清代一部分土司被改土归流,一部分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

近代,哈尼族进入封建社会,但各地发展不平衡。元江、墨江、镇沉等地早已进入地主经济阶段,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和江城县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阶段;西双版纳的哈尼族处于傣族封建领主统治之下,部分山区尚保留有原始社会残余。

元阳是哈尼族聚居的地方,著名的元阳梯田就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据《史记》记载:“滇池方三百里,沃野数千里,人们从事着水稻农耕。”以此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滇池湖畔就成功栽培了水稻,并成为云南最主要的农作物。据介绍,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居住在元江流域一代的部族,已在河谷地带开田种植水稻。随后,哈尼族的祖先经过多次迁徙,来到了滇池湖畔,后由于强大部族的入侵,哈尼民族被迫南迁,沿途不断分支,并在滇南红河两岸居住下来,其中滞留于元江一带的“和蛮”成为元江哈尼族的先祖。

哈尼族来到元江坝子后,利用其丰富的水资源和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进行水田开垦,几乎整个元江坝子被开垦成了水田和棉花地。然而由于外族迁入,加之本民族内部分裂,哈尼族迁徙到元江西南部山区定居。那里虽然自然条件好,但面对重叠的大山,要开田种水稻就比坝区困难多了。哈尼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开田种稻的丰富经验,把一座座大山开垦成了层层的梯田。

插秧虽然是一件赶时令、很繁忙的事,但对于以稻作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哈尼人来说是很快乐的。哈尼族传统的习俗认为,插秧是“秧姑娘”出嫁的时候。所以,每年农历三月谷雨季节,到插秧的时候,哈尼人就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到田间插秧。

插秧和收割两件农事,一般是由哈尼妇女来主持,这便给平常的农事活动添了一些动人的人文色彩。往往这种时候,哈尼农家都要换工互相帮助,谁家插秧收割就由谁家来请工,并由请工的人家宴请被请工的人家,集体劳作的一些乐趣自然便浸透于田间地角,而恰好在吃饭的当口你路过插秧收割的人家,热情好客的哈尼妇女便会邀你到家里做客。

哈尼族的插秧节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充满山地风情。挑秧苗的小伙们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忙碌着把秧苗分发到每块田里。年轻小伙们趁挑秧苗的空隙,挤到姑娘们的中间去插秧,与她们聊天,打闹。大伙有说有笑,灿烂的笑容绽放在每个年轻的脸上,不时有姑娘们银铃般的笑声飘荡在梯田的上空。他们甚至低声细语,说情话唱情歌,说到情深处,大胆的人还会打情骂俏呢。甚至趁你不注意,一只柔莲般的泥手轻拂你的脸,此时,看见她桃花一样的脸正笑盈盈地对你看;或者,似乎是一块木棒搭在肩上,可你看到,他将一手的泥往你身上抹。这样你来我往,一场不可避免的泥巴仗就打起来了。

年长的在旁边呐喊助威,年轻的你追我赶,热火朝天,使崭新的衣裳花花点点、泥迹斑斑,尽管泥浆沾满全身,可谁都不会生气。哈尼青年男女心花怒放,把插秧的梯田当成遇知己、会恋人的场所。插秧打泥巴仗成为青年男女寻觅知己的良机。

这时,姑娘、小伙们是不会放过插秧打泥巴仗的,要借此机会相互接触认识、谈情说爱,甚至相互挑逗。他们那样的大胆,不论姑娘或小伙,若此时有自己喜欢的人,可以用泥巴主动去挑衅。在姑娘们身上,此时怎么也看不出平时的温柔、羞涩与矜持,在田里跟小伙们扭成一团打滚。有时过往的路人也没有放过,以挑衅的姿态把泥团扔向姑娘、小伙。

农作期间,照例是要跳一跳乐作舞,唱一唱“阿茨”(哈尼族称山歌为“阿茨”),“阿茨”没有固定的唱词内容,即兴而歌。十多名哈尼妇女排成一行或两行,一边插秧一边唱。先由一到两名嗓子好的妇女领唱,别的和歌,内容多为生产生活或爱情,其曲调音色高亢嘹亮、奔放粗犷,悠扬清脆的“阿茨”声在田间此起彼伏,娓娓动听,令人神往陶醉。

元阳境内的梯田是由哈尼族人开垦的,由于地处哀牢山的腹地,为了生计,当地人必须不断地开垦耕田,慢慢便形成了今天的梯田美景。

哈尼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路过红河的哈尼族先民发现了元阳这块宝地,于是在山梁上定居下来,引水开渠,开山造田。元阳县的7个民族在海拔200至2000米左右的山梁上分段而居。生活的同时,也创造出了19多万亩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以一座山为单位,自上而下,哈尼梯田的级数达到3700级之多。

1300年前,哈尼人的祖先来到哀牢山南段的红河南岸。为在陡峭的山上开垦可以种植粮食的地方,哈尼祖先们开始了自己的杰作——开挖梯田。顺着山坡而下,下刻土石,加以平整之后,在被修成平面的小片土地上种水稻。这个景象看似简单,但过程非常复杂,开垦的过程,蕴含了哈尼人无穷的智慧。

哈尼梯田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拥有一个复杂而完善并具有调节功能的运行机制。哈尼梯田的魅力之处就在于人类对自然的保护,在确保和谐的状态下达到了极致。最上层的森林,为哈尼梯田系统提供了水源。在哈尼梯田的最高处,现在都保存着大片的茂密森林,大多位于海拔2000米以上。随便走进哈尼梯田山顶处,随处可见大片的森林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而山顶的森林下面涓涓细流从中涌出,这便是梯田赖以生存的水源。

人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哈尼族的蘑菇房大多建在中间部分。在海拔1200米至2000米的中半山向阳坡地,分布着众多的村寨,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从山顶流下来的水源,首先要经过村寨,再流经梯田,最终注入大河。人类在这里,并非是统治者,而是整个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垦出梯田之后,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但并不过分索取。

一座座“田山”,仿佛就是一部大自然的巨型史书。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传说”中说:大鱼创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对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二十二个娃,其中老三是龙,龙长大以后到海里当了龙王,为感激塔婆的养育之恩,向塔婆敬献了三竹筒东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种。也就是说,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子。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