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寨民歌节”是湘黔边区苗侗人民为讴歌生活抒发情感而自编自演的民间口头文化艺术,经过上千年的传唱和演绎,现已成为我国民歌中的杰出代表。它是贵州天柱县、锦屏县和靖州县为主的侗族、苗族群众聚会玩山、唱歌、交友、恋爱的传统民族歌会。共有歌场20余个,每个歌场一年一节,形成多地区、多民族、多语言、多腔调,月月有歌会、处处有歌声的繁荣景象。从2015年起,湘黔四十八寨歌节在贵州天柱、锦屏和湖南靖州三县轮流举行,地点选择在举办县最负盛名的歌场进行。
该节会因最初流传于湖南与贵州交界的四十八个苗族、侗族村寨而得名,是湘黔边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缩影。主要分布在湖南靖州县大堡子镇、三锹乡、藕团乡、平茶镇、新厂镇和贵州天柱县竹林乡、坌处镇、远口镇、社学乡,锦屏县三江镇、茅坪镇的民族村寨聚居区。
历史上四大歌场(靖州四鼓楼、平茶四乡所、中寨四方坡、竹林龙凤山)名扬周边,现已衍生为今天的岩湾、两头坳、岩寨、天华山、四方坡、龙凤山、平芒、阿婆坳、凉亭坳、十八关干田、石榴界、细草坪、三门塘等歌场。该节会歌曲内容丰富、唱腔主要有四大唱腔(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
2007 年被列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 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十八寨歌节是湘黔边区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缩影。该歌节历史悠久,据当地的史书、方志、族谱等记载和从流传于民间的歌谣来推断,四十八寨歌节起源于部落首领时代,至清雍正时期达到顶峰,清乾隆至民国时期走向成熟期,新中国成立后再兴高潮,20 世纪80 年代后期逐步走向衰落,然后再经历修纂集成的抢救、复苏期,以及现阶段的的弘扬、振兴期。几经兴衰更迭,曲折发展,至今歌节在人们的心中依然神往。
贵州天柱中寨四方坡、竹林龙凤山、茶亭四乡所,湖南靖州四鼓楼四个歌场年代最久远,场面最隆重,被誉为四十八寨歌节中“四大歌场”。经过岁月的洗礼、更替,曾经的“四大歌场”如今已演变为多个歌场。抱塘、天华山、四方坡、两头坳、龙凤山、平芒、阿婆坳、岩湾、十八关干田、石榴界、细草坪、麻阳、三门塘、溪口等是比较有影响的歌场。
距今已有1800 多年历史的四十八寨歌节,既有源于对古代民族民间歌谣的继承,也有对民歌、时令小调等的广泛吸收。在演唱中,歌手随机应变,巧妙穿插,没有经过整理加工,直接演唱,纯朴自然,显出一种特有的简约美和质朴美,表现出强烈的智力特征和原生文化特征。
月月有歌场,处处有歌声,“四十八寨歌节”就这样从农历的三月唱到九月。两省三县的苗侗人们以歌传情,因歌联姻的事例数不胜数。如今的四十八寨歌节不仅是侗、苗人们的民族集会,是唱歌和年青人交友恋爱的传统民族节日,更是被誉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和促进边界和谐的音乐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