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大佛寺文化旅游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八”这天,座落在新疆玛纳斯河东岸的大佛寺如幻似影,原本清淸凉凉的仙境,刹那间就被来自四月八方的善男信女们所打破,看过红尘和佛面,袅袅香火缭绕心间。因为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日及颂扬女性的春香节,同时也是甘肃、贵州、广西、湘西、桂北、广东等地的汉(客家)、苗、布依、仡佬、壮、彝、土家、瑶、侗、水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玛纳斯县民俗文化旅游节,便在大佛寺前如期举办,盛况空前。

悠悠琼阁,巍巍红楼,钟鸣声中祈福,恰似梦中游。流水般的岁月,经过了多少沟壑坎坷,不忍回首相看,有几多故事又不得不说。早在佛教盛行时的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佛教就己传入新疆,北庭佛寺一直存在到十世纪下半期。那时的玛纳斯在唐宝应元年(762年)建西海县,境内的乌宰守捉城,隶属北庭都护府管辖,在祈福祷告的钟鸣声中,黙默守望着漫漫北丝绸之路。到了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玛纳斯屯田,内地汉族人口大量迁入,又促使佛教更加兴盛。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绥来城以后,即在城内建有大佛寺、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等,饰有壁画,十分逼真,古朴典雅,佛像造型生动。据《三州辑略.建置门》记载:这些庙宇寺院均建于乾隆中期。《绥来县乡土志》中所言:今闻其周县,本境祠庙胜矣。

闲云悠悠走,时光靜靜流,古寺听禅钟,玛河映月皎。历史上的大佛寺庙会,是玛纳斯县各庙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参与信众最广、最热闹的佛事活动。小时候就听爷爷讲,父亲就是四月八这天岀生,因而取小名“观音宝”。每年的这个日子,一家老小临晨起床,赶往大佛寺,来时带着虔诚的意念,要赶在日头升起之前,点燃头香,许下头愿,撞响第一声钟鸣。回家时手执佛家格言,信守承诺,严谨从事,守规做人。三天庙会期间,车水马龙,县城万人空巷,齐聚庙会,唱戏、杂耍、习武,轮番登台亮相;茶摊、饭棚叫卖声此起彼伏;民间各类手工艺品,如剪纸、绘画、糖人、泥玩、布玩、绣花、面艺等,摆摊展示,围满了欣赏的人们。用纯洁执守的愿望捧起天边的云朵,就注定用心兩滋养寻常的生活。大佛寺的暮鼓晨钟,早已飘进世代玛河儿女的心海。它搭建的不只是敬神求财、保佑平安的平台,带给百姓的也不仅仅是心灵的慰籍,更重要的是传播了国学,让中华文化优秀的种子播撒到北疆大地,建起了人们相互交流沟通的血脉相连的文化桥梁。然而,从清同治九年(1870年)到光绪二年(1876年),中亚浩罕军匪帮阿古柏多次侵犯玛纳斯县乡,战火持续时间长达近七年,大佛寺历经战火摧残,虽屡建屡毁,终究没能躲过战火和人为的袭扰,那曾经唱醉了故乡云彩的梵音,慢慢散落在故乡小路的尘埃中。至到战争结束,大佛寺才又续起香火,玛河儿女记住了忧患,爱上了追和求。

点燃百年梦,乐得人心悠悠,挥洒复兴路,喜得前程锦绣。2007年,玛纳斯县将大佛寺迁址扩建,佛寺占地面积达150亩,建筑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主要有大雄宝殿、千王殿、地藏殿、观音殿、藏经阁等建筑组成。一眼望去,整座佛寺红墙碧瓦、金碧辉煌,是北疆建筑精美、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全疆最大的四层递进式殿堂建筑。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这里已成为全疆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和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民俗文化旅游节已在这里举办了六届。传统庙会期间,各项民俗文化得到充分展示,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汇聚玛河东岸,逛庙会、赏碧玉、观民俗、品美食、听戏曲、游湿地、踏春光,好不惬意。

虔诚的心灵献上祈福祝愿,盛世的节奏汇岀新音真情感。大佛寺的钟声依旧响彻玛河岸,大平台依然展示着精湛,不用问心中的执念是否坚定从容,岁月留下的年轮仍像火一样炽热,一帧帧一幕幕,正演绎着载入史册的千古流芳。

玛纳斯,蒙古语为玛纳斯郭勒,“郭勒”即河,玛纳即巡逻,斯指人,意为滨河有巡逻的人。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隶属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素有乌鲁木齐“西大门”之称。东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130余公里,距昌吉州政府所在地昌吉市91公里。

玛纳斯是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历史上有“金玉之乡”、“凤凰城”等美誉。唐朝设置西海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建绥来县,1954年改称玛纳斯县。玛河文化、碧玉文化、凤凰文化并称为“玛纳斯三大文化”,同时还拥有“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碧玉之都、国际葡萄酒庄”四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