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石门龙母节


龙母,是珠江流域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人文始祖之一。经考证,她是地道的壮族先民。她的家乡上林县塘红乡石门村,至今仍以古老的方式来纪念这位壮家祖娘。

三月初三凌晨,当地神职人员秘密到塘红乡神龙庙迎接龙母。

塘红乡的壮语含义即“大蛇的故乡”。这里的石门村前有口深潭,水边有座神龙庙,相传是龙母收养秃尾蛇特掘的地方。龙母去世后,蛇化龙而去,它牢记母亲的教诲,为百姓行云布雨,广施恩泽。后来,为了纪念龙母的博爱和龙子的仁孝,壮族百姓形成了三月三拜龙母的传统习俗。

三月初三上午,人们先自发聚集到仙岩山上,进行龙母祭祀典礼,然后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来欢度节日。

仙岩山上建有龙母圣殿,相传为龙母悬棺所在地。悬棺是南方民族古老的丧葬方式。古时候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举行悬棺葬。祭祀典礼由村里的师公队主持进行。他们诵唱着古老的经诗,请求风、雨、雷、电各路神灵降临,和龙母一起接受乡民的朝拜,保佑风调雨顺,人畜安康。

壮族对龙母的信仰,与崇拜水神有关。龙母节为早春三月,这一时期常细雨蒙蒙,在人们的内心中印证了龙子怀念龙母的传说。因此,通过祭拜龙而祈求降雨,无疑说明了壮族文明在步入农耕时期的心理特征。

为了求得保佑,祭祀龙母多借助于师公的宗教活动进行。上林师公历史悠久,从唐朝时已有发展,是中原道教和壮族民间宗教的结合体。师公队服装齐全,道具丰富。从师公祭祀仪式演化而来的师公舞,套路保存较好,流传下来的舞种有 300多个,是壮族地区保存最多的地方。大多数的师公舞都有动作起伏大,节奏强的共同特征,被老百姓戏称为“壮族迪斯科”。

龙母节期间,到仙岩山朝拜的老百姓有 2000多人。人们用虔诚的朝拜,表达对龙母精神的认可。祭品中,必备的是五色糯米饭,分别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藤草进行染色。这五种颜色代表着秃尾龙身上的五色花斑,寓意着对祖先养育之恩的感激。

三月初三下午,石门村龙母广场还举行各种民间歌舞和竞技活动。由各村社自编自导的原生态歌舞最受欢迎,其内容大多来源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并且和龙母文化有关。别开生面的师公舞是每年的保留节目,展示了神灵与百姓共度节日的喜悦。

此外,一些本乡本土的年轻人也到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他们热情洋溢的时尚歌舞,为古老的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节日期间,乡民也会自发地开展一些别开生面的竞技活动。其中,斗鸡就很受欢迎。据说,谁家的公鸡斗赢了,谁家的孩子将来考试就能独占鳌头。因为公鸡头上有一顶代表胜利的红冠。

来参加节庆活动的,不光有壮族百姓,还有附近瑶族村寨的同胞们。上林为壮族、瑶族、汉族杂居地。这里自古民风淳朴,壮族、瑶族、汉族相处融洽。与外县一些壮族、瑶族不通婚的地区相比,这里的瑶族同胞都会说壮语,常和壮族村落共同分享节日。这种淳厚朴实的民风与龙母美德的传扬是有一定关联的。2011年的龙母节上,瑶族同胞演出的本民族舞蹈《猴鼓恋粥筒》,歌颂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这一点和龙母护蛇的精神可谓一脉相传。

山歌大赛是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年比赛都吸引不少马山、武鸣、忻城等地的歌手来大显身手。上林的壮语山歌唱腔式样多,变化无穷,是山歌调式最多最丰富的区域。其中,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壮族三声部民歌,目前只有上林、马山等地仍有演唱,多次受邀到国外演出,于 2008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月的蒙蒙细雨中,山歌不断,鼓乐不息,古老的石门村处处洋溢着和谐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