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的立春习俗


立春也算是一个节日吗?是的,它在历史上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别的节日都是我们老百姓自己在过,唯独立春这天的活动却是由官府来组织,这就是它特别的地方。立春与清明、立夏、冬至等节日不同,它纯粹是一个节气,从来没有被称为“立春节”。然而,立春乃是二十四个节气之首,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习惯把这个日子作为春天的开始,这对于靠天吃饭、主要以农业为生的人们来谠至关重要,所以在农耕社会,这一天毫无疑问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过了漫长的冬闲,农活即将开始繁忙了,昆山农村就有“打过春,赤脚奔”的俗语。春天意味着新的希望的开始,春耕的早晚会影响到年成的好坏,所以在朝廷的关注下,立春这一天,官方和民间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仪式。

在清代,立春这天昆山县令到迎薰门(东南门)外超化庵、新阳县令到宾曦门(东门)外候潮馆分头举行迎春仪式[顺便说一下:清雍正二年(1724)剌延决定从昆山县中分出一个新阳县,两县间城分治.随到民国元年(1912)重新合并为昆山县]。昆新两县县令和手下的宵员们在举行迎春仪式之前都要沐浴净身,更换素服,步行至郊外,率领民众焚香叩头进行拜祀,然后由衙役扮作“芒神”,(又称“句芒”,“句”读作“勾”音,相传为司春之神。后世也作为耕牧之神祭祀)手持踩条奋力鞭打“春牛”,所谓“秤牛”足用一层薄薄的烂泥塑成,中空。或者用细竹竿为骨架做J戊小的形状,外面糊上纸,画上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农民们则一哄而上,争相以小麦、大米、黄豆等粮食砸打“春牛”,直至将其打成碎片为止,事先藏在“牛肚皮”中的五谷洒了一地,人们热烈鼓掌欢呼,因为这象征着年成丰收。妇女们争先恐后去抚摸“春牛”的“牛腿”,这是所谓“占利市”。本地俗谚云:“手摸舂牛脚,赚得钱财着”,老百姓总希望日子能过得好一些。那么为何要“打春牛”?我的看法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牛乃是农民们不可离之须臾的“强劳力”,“打春牛”是象征性的,无非是想要让它跑得更快些,劳作更加勤奋些,“鞭打快牛”这条成语也许就是这个出典。迎春仪式完毕,还要举行一系列文娱活动,表演一些节日,如“观音朝山”、“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以及“西施采莲”等等,县令同老百姓一同观看,所谓“与民同乐”,此时的昆山东门和东南门外人山人海热闹异常。在清初,表演节目都是由伶人(演员)来担当的,年复一年就渐渐地开始形式主义起来,变成由乞丐来虚应故事了。

早先立春日昆山有一个陋习,就是在“叫花头”的指使下,乞丐们倾巢出动,手持新一年“太岁”(中国传统习俗认为,在每一个年头,都有一位神明掌管当年的一切凡间事务,而这位当值的神明,就称之为这一年的“太岁”,而“太岁”共有六十位之多,六十年一甲子轮值,每位“太岁”的面貌各不相同)的神像到老百姓特别是有钱人家去死皮赖脸索要钱财,昆山人称之为“强叫花”,你不给钱他就将“太岁”的画像往你家里一扔或往你家大门上一贴让你家“触霉头”。因为昆山民间有“太岁临门一年不利”之说,所以为了息事宁人往往多少要给点钱打发他们,所以乞丐们尤其是“叫花头”往往可以发一笔“立春财”。这个陋习被康熙初昆山县令董正位严厉取缔,吩咐衙役在迎春仪式之前先在城内巡逻,发现有手持“太岁”图像到处敲诈的乞丐就押着他们将图像送往城隍庙充公,老百姓这才得以安宁。迎春仪式结束,里胥(社区干部)还要向居民们馈赠“春球”,预兆丰稔。历谓“春球”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人说就是春卷,但“卷”为何却又叫作“球”?尚待考证。

这一天人们还要相互祝贺节日,叫做“拜春”,但是在昆山,“拜春”活动仅在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人群中进行。普通老百姓就不一定有这个规矩了。如果立春这天恰好是大年初一,那可真是大吉大利,所谓“百年难遇岁朝春”,“主人民平安”(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迎春仪式将更加隆重。据老农说:立春这天最好天气比较暖和,这对年成有利。如今的立春日基本上找不到传统习俗的痕迹了,已经回归到一个普通的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