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灯会,是民间热闹而又精彩的文娱活动。有玩龙灯、舞狮子和出竹马等形式,或单项进行,或数项并举,日期也不仅限于元宵节这一天。它把过年时讲究物质享受,提升为精神生活的追求,展示出民间的纸扎、彩绘和音乐舞蹈等方面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说玩龙灯:茂林玩的是“板龙”,即以长条木板为底盘,两头凿圆洞,用木棍穿插使之互相连接。每一板灯都有人撑拄,行走时可置于肩上,也可以左右转动。木板上用竹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糊上纸或绢缎等丝织物,加以彩绘缀上缨络和扎花,里面燃点蜡烛或装干电池和电珠,夜间出灯时浑身熠熠生辉。巨大的龙头上有角有须,双目发光,上下唇可翕动,龙头和龙身不直接相连,用根绳索牵动使龙头可以自由地舞动,龙身以板为单位分段,一条龙有数十板之多,彩绘鳞、翥和插纸花,龙尾一板向上竖起稍弯曲,末端扎成鱼尾形状,出灯时前有一人用木杆撑球状红灯,上下左右挥舞,龙头也随之舞动,意为“龙戏珠”。
出龙时龙身蜿蜒,首尾呼应,还有多姿多彩的“伴灯”,首先是舞“云章”,十二个青壮年身着红色衣裤,头戴一朵红绒球,双手各持一只云头状红灯,来回走动互相“插花”(俗称“夹篱笆”)。间或举灯组成“天下太平”等字样,象征祥云翻滚,使人眼花缭乱。后面有“魁星”和“福、禄、寿”等人物肖像灯,以及鲤鱼、龙暇、鰲鱼等水族灯。一路上灯光闪烁,锣鼓喧天,鞭炮声不断。村子里万人空巷,都挤到路边看龙灯,为了防止人多拥挤,还 组织纠察人员,手执竹片不停地敲打,提醒观众不要越过警戒线,以保出灯安全畅通。
龙灯首先进入吴氏大宗祠,依次再入各分敞厅和人家庭院,龙珠上下,龙头低昂,龙身随着盘旋,称之谓“龙盘仓”。在大宗祠里还要表演“龙盘柱”,先后围着数十根大柱子逐一盘绕。午龙头的人最吃力,举着沉重的龙头上下左右,动作麻利,步法不乱。抬龙身的人也要相互配合,尤其转弯时要小心,防止两块板夹住颈子--——当地人叫“摘卜瓜”。总之玩龙灯的人要训练有素,身强力壮,手脚敏捷,才能午出各种美妙的姿势,成为一条活灵活现的“神龙”。
茂林的龙灯是有名的,邻村有时也邀请去出灯,茂林人乐于去一显身手。甚至还上县城去表演,在大街小巷巡游,围绕荷花塘转一圈,博得城里人齐声喝彩,放鞭炮、送礼品,然后载誉归来。在本村表演最精彩的是上魁山祭塔,从远处观看龙灯登山景色更为壮丽,当然也有很多人随龙灯走上东溪河堤,越过木桥和河滩,缓慢地爬上山去。到了半山亭休息一会,然后沿着盘山道爬上山顶,一条五光十色的“神龙”绕着宝塔盘旋。此时许多鞭炮放一起点燃,“三眼铳”轰然作响,锣鼓齐鸣。塔上一支支火焰射向天空,在塔顶周围绽出朵朵奇葩。祭塔之后从山上下来。在一片河滩地上“化龙”,舞龙的人们使出浑身力气,忽如蛟龙出海,或作卷地翻身,越舞越快,龙身躯被掼破了,灯火也灭了,龙头昴然挺立,龙身蜷作一团,人们焚香叩头,祝告一番,点燃干柴焚烧,火光中浓烟腾空,“神龙”上天去了。
从前玩龙灯是大、小公堂出钱,街上的商家也参与,几家共同出一板灯,也有独家资助出一板或数板,而且龙灯扎得特别讲究,互相争奇斗艳,玩龙灯的人员相对稳定,有一班人马,玩龙头和撑龙珠的人,不仅要熟悉所到的途径,而且要技术熟练,懂得各项规则,在演出时不出差错。在出灯时也有一些收入,所到之处人家赠礼物。应邀到外村演出,则由邀请方解决有关费用。
舞狮子是在白天进行,人数不多。主要是双人舞狮,另有一位戴红色面具、手持红木棍的人物作配合,据说是“火神”。还有位戴白色面具的“蚕丝娘娘”,在狮了出场时做一些舞蹈动作,可能是祈求神灵保佑丰收和平安的意思。再就是一套锣鼓乐班子,为舞狮时伴奏。狮子头是用木头雕的,双目巨口,由一人双手举着舞动。后面连接着一块绸布,另一人为尾,前后舞动协调一致。随着锣鼓声的节奏,狮子走圆场,穿“剪刀花”,以及跳台,滚翻等动作 。一般都在村中广场上进行,围观的人也很多,但是远没有玩龙灯时的场面大。
出竹马是儿童扮演,用竹篾扎成马头和马尾,糊上白纸或绢缎之类的丝织物,加以彩绘,里面点燃蜡烛,分别系在儿童的前胸和背后,行走时挥动马鞭,意为“扬鞭跃马”。出竹马的人数不等,由几十个8——15岁的儿童组成。他们身著彩衣,脸上化妆成历史人物,如“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等。既有器乐体奏,还有家长们的陪着照顾年幼的孩子。
元宵节晚上由大人领着穿街走巷,沿途人家和商店开门迎接。在堂心摆设香案,陈列糕点果品。竹马灯进门在堂厅转一圈,“关云长”手持青龙偃月刀,显得威风凛凛,然后倒拖大刀出门。意为驱赶了妖邪,保佑四季平安。主人们兴高彩烈地拿出万字糕、欢团、鞭炮和红纸包,赠送给演出的孩子们,出竹马的形式虽然比较单一,但也不乏热烈喜庆的气氛。
元宵灯会丰富多彩,旧时夹带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但在建国以后依然在民间流传,并逐渐剔除不健康的内容和形式,仍为群众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