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元宵弄五兽习俗


福清新厝镇各村一年一度的闹元宵活动热闹非凡,其中硋灶村荣登福清“非遗”名录的“弄五兽”习俗更是远近闻名。该活动极具宗教色彩,源于村民辟邪的愿望。

据介绍,“弄五兽”习俗已流传了300多年。相传,明末清初,新厝草堂山常有野兽出没。庄稼收成季节,野兽更加肆虐。村民苦不堪言,于是想出一个办法:用竹篾作骨架,再用五颜六色的色光纸和麻布裱糊出动物界最凶猛的“怪兽”,用以吓唬野兽。村民还用铁皮卷成圆形火把,装上松木油,用于黑夜照明之需。到了晚上,当野兽下山糟蹋庄稼时,村民就点燃火把,敲锣打鼓,舞动巨大的“怪兽。不但吓跑了野兽,还保护了庄稼和人畜安全。从此以后,硋灶村村民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他们认为这全是五兽的功劳。年复一年,在庄稼收成季节就反复演绎这种活动,并且逐渐衍生出大象、甪端、麒麟、弥狮、貔貅等五兽,一兽需两人共舞。

如今,每年正月初九、十二,硋灶村都要举行这种活动。

表演中,五兽表演者模仿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跳跃、滚翻、嬉戏等,随着鼓点的变化走花样,紧松慢快花样倍出。村民们还通过五兽间扑咬打逗等亲昵动作,将村民之间和睦相处、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尽情地表达了出来,不仅热闹了节日气氛,还达到了健身的效果。

硋灶村目前已成立3支“弄五兽”队伍。活动时,需要6个人举着火把站在队伍两旁,负责照明和维护秩序。队伍最前设一人拿着铁制火把喷火,加上敲锣打鼓和五兽扮演者,每支队伍就要有二十多个人。“弄五兽”不仅成了硋灶村闻名的闹元宵特色活动,在周边乡镇也颇有名气。

以前,这种活动经常出现在盖房上梁、嫁女、孩子满月、老人庆生等喜庆场合,现在已经成为福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宗教文化与文娱活动的密切结合,充实了地方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