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红包tb红包

山东烟台蓬莱传说


蓬莱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传说中的蓬莱,自古就被誉为“人间仙境”,此外也被称为“休闲天堂”、“美酒之乡”。其也是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蓬莱山,又称为蓬莱、蓬山、蓬丘、蓬壶、蓬莱仙岛等。蓬莱起源于海上三神山的传说,那只是人们对海市蜃楼的一种敬畏,无法理解的现象只能用神明替代。

中国神话传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瀛州、方丈,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汉武帝求仙访药之处。

蓬莱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历史文化名城。蓬莱作为神山的名字,始于战国时期,《山海经·海内北经》中记载:“蓬莱山在海中,上有仙人,宫室皆以金玉为之,鸟兽尽白,望之如云,在渤海中也”。《史记·武帝纪》记载:“建章宫中,建大液,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像海中神山龟鱼之属”。从齐威王开始,到秦皇汉武求仙活动的热潮迭起,广泛传颂着各类的神话传说。

从前,由于海市频频出现,老百姓便传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山上的东西都是白色的,宫殿是纯金白银打造的,山上有许多参天大树,结的果实吃了能长生不老。秦始皇为了让自己一统万年,便慕名来到这里求长生不老药。他站在海边,眺望大海,看见海的尽头有一片红光,就问随行的方士说那是什么,方士回答说,那就是仙岛。秦始皇非常高兴,又问仙岛叫什么名子。方士一时无法回答,忽然看见海中漂浮着水草,灵机一动,就用水草作了名字说叫“蓬莱”,蓬莱就成了“仙境”的代名词。

蓬莱传说分为四大类:“蓬莱仙境”由来的传说,如蓬草蒿莱、方士寻仙等;寻仙、求药类的传说,如不死药与蓬莱仙人、秦皇东寻等;仙人居住类的传说,如八仙过海传说、老君说道的传说、七仙女的传说等;地名类的传说,如遇驾夼、卧鹿村、觅鹿夼村、仙人脚李家村由来的传说等等。

蓬莱阁下有条画河,河上有会仙桥、迎仙桥、来宾桥、迎宾桥等9座古桥。传说有九名神丐在此落脚,其中八个是瞎子,剩那一个还只有一只眼,出去时一只眼乞丐在前面领路,其余八位一个扶一个肩膀,看似迟缓,但你想追赶,快马也追不上。他们白天在集市上行乞,夜晚就睡在来宾桥下。这九位神丐曾在蓬莱城外种植槐、枣、柳、桃,为后人留下了绿荫和果香,后人把这九位神丐称做“一目九仙”。

蓬莱许多村名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公元644年,唐太宗率军攻打高丽,途中经过蓬莱南部山区一个小村庄,村民有幸遇见皇上圣驾,非常高兴,于是请皇上赐名,于是就有了遇驾夼这个村名。唐太宗将兵马驻扎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天太宗在山上骑马打猎,这时天下起大雪,忽然发现一只美丽的梅花鹿,太宗挽弓搭箭,一箭射中,梅花鹿带着箭逃走,后来卧鹿的地方,就取名为卧鹿村。太宗一路追逐受伤的梅花鹿,当追到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山沟里时,受伤的鹿突然不见了,太宗下马寻鹿,突然寿星老在天空出现道:“李世民,莫伤我坐骑,我保你东征取胜。”唐太宗急忙下拜道:“小王糊涂,再也不敢在蓬莱仙境造次。”后来,唐太宗东征取胜,这个村便留下了觅鹿夼这个村名。

蓬莱传说具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也有广泛的听众。千百年来,它以源远流长的神仙文化为基础,充满了瑰丽神奇的色彩,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代代相传。

蓬莱传说 汉武帝王寻仙

秦汉两代是帝王求仙的高峰时期。秦始皇崇拜神仙,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在他四次巡游山东沿海的过程中,每至八神祭祠均要顶礼膜拜。据《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28 年前,有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上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派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徐市即徐福,公元前210 年,被秦始皇派遣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仙。为使徐福一行在求仙的航途中免“为大蛟鱼所苦”,甚至不惜以一代帝王之尊,亲自乘船下海,“自以弩候大鱼射之”。后世传说徐福因寻仙未果无法向秦始皇交待,最后去了日本。《史记淮南王衡山王列传》说秦始皇对他“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到了汉武帝时,求仙船和求仙人数之多,出海时间之长,都超过了秦始皇时期,而且还试图对求仙船的下落、求仙结果进行考察。汉武帝甚至想亲自乘船从登州渡海求仙,第一次为群臣谏止,第二次是苦谏也不听,无奈天不作美,风涛十余日,才不得不作罢。应该说,汉武帝的求仙之切,比起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 史记》 、《 汉书》 记载.汉武帝海上巡幸活动约有八次,历时23 年,证及其他资料,几乎每次都到达了登州.这是因为那时的方士们认为:蓬莱仙山大体应在今蓬莱以北的海上(因海市之故)。汉元鼎五年(前112 年)三月,汉武帝首次临幸海上,“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史记 孝武本记》)。元封元年(前110 年), “方士更言通莱诸神山若将可得… … 乃复至海上望,冀通蓬莱焉”(<<史记 孝武本记>>)。太初元年(前104 年)十二月又“临渤海,将以望祠通莱之属’, (《汉书 郊祀志》)。太初三年(前102 年)“东还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 莫验,然益遣(求仙船和求仙人), (《 史记 孝武本记》 )。

当然,汉武帝的求仙活动终归要以失败告终。于是.太初元年(前104 年),他在第五次巡幸海上到达登州时,命人筑城一座,称之为“蓬莱”,以聊充渴肠.从此,人世间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地名一一蓬莱。史书、志书对此有多处记载。明人注唐代杜佑《通典》 :“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不过,汉武帝临死前两年终于幡然醒悟:“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于是“悉罢方士求仙事”,为秦汉求仙热潮画上了句号。

可见,正是因为汉武帝的寻仙活动,才有了“蓬莱”地名的由来。

“蓬莱”作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见于唐代杜佑的《 通典》 :“汉武帝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汉武帝确曾于太初元年吸前104 年)东巡至遭莱,说他望神山不遇,筑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聊以自慰,这说法似乎可信:一是至今未见汉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莱”作为地名出现的;二是据清代《蓬莱县志》 载,蓬莱旧城鼓楼(址在今画河桥西50 米处)的前身为古城东门,为汉武帝登临望海处。

秦汉求仙是那一时期社会的重大事件,且不论它对社会进步起了怎样的作用,从产生的实际效应看,仪式促进了山东沿海(尤其古登州港)港行事业的发展;二是“蓬莱”作为仙境、仙乡的代名词被固定了下来;三是有了一个以仙境蓬莱命名的小城——蓬莱城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蓬莱”作为神山名,是战国时代的方士们首先叫响的;而作为实实在在的地名,则应当始于汉代。我们应当感谢汉武帝,是他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为后人留下了无边福泽。

蓬莱的八仙传说

元明之后,当“八仙”群体逐渐形成并随着杂剧戏曲、话本小说、民间传闻、民俗艺术等的渲染而知名度与日俱增、广为流传的时候,蓬莱民间也大受影响生出不少八仙的传说,这也是蓬莱八仙文化的一大景观。蓬莱境内关于八仙的有名传说不少,现摘录几则,供品味。

其一、八仙过海

蓬莱当地传说八仙是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和,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袒胸露腹仰面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莲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何仙姑立在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自己的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遨游东海。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敖广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众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厮杀,腰斩了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住,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众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三江五湖四海之水,掀起狂涛巨浪,杀奔众仙而来。危急时刻,曹国舅的玉板发挥了威力,只见他怀抱玉板头前开路,狂涛巨浪向两边退避。众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进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了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仙拜别了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其二、苏东坡访八仙

虽说苏东坡是北宋人,八仙形成于元明时期,而蓬莱地儿偏偏编出个苏东坡访八仙的传说出来。

传说苏东坡在登州做官时,想拜访八仙,但不知道到哪儿找。打听来打听去,才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告诉他,每年三月初三,八仙都要到蓬莱阁上聚会,至于能不能见着他们,就要看缘分了。

三月初三一大早,苏东坡就上了蓬莱阁,东游西逛也没见着八仙的影儿。百无聊赖地到了显灵门,见俩老翁下棋,一红脸,一黑脸,都年过八十,须发尽白。红脸老翁见苏东坡来就招手请他做裁判。苏东坡才高八斗,可近前一看棋局,目瞪口呆,懵懵然看不懂棋路。为免得丢脸,借口有事推辞。红脸老者见状对苏东坡说:“你要找的人今天一准来,我们在这儿也是等他们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就不必客气了。”苏东坡一听诧异不已:他怎么知道我是来找人的?老翁不是寻常人,听他的话没错。于是安下心来静观棋路,慢慢看出点儿门道,也不多想什么了。

不知过了多久,走过来一个老叫化,老远就招呼下棋的老翁:“老伙计,今天轮到我请客,走吧,走吧!”红脸老翁一指苏东坡:“这儿还有一位呢。”老叫化撇了苏东坡一眼,说:“那就一块儿来吧。”苏东坡看那老叫化,要多埋汰有多埋汰,破衣烂衫,脏得看不出颜色来,脸上的油垢厚得能揭下一层。本来不想跟着去,可一想到方才对下棋老翁的疑心,也就跟随着去了。

上了蓬莱阁,见阁上已经先到了七位,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其中还有个女的。高腿四方桌上摆着两个小锅、一方年糕。老叫化对众人说:“今天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就弄了三样小菜,诸位凑付着吃吧!”苏东坡探头一看,一条半生不熟的死狗,一个眼歪嘴斜的死孩子,一方长满霉醭的年糕。这伙人谁也没客气,抓起就吃,吃得津津有味,还连赞“好吃”。苏东坡只觉得恶心,特别是那死孩子,让这伙儿人你扯胳膊我拽腿,血乎淋拉的,看得让人心惊肉跳。他本想尝尝那方年糕,可一看沾上了血腥气,又打消了念头。那两位白发老翁倒是直让苏东坡,可苏东坡哪敢吃?眼看着人家狼吞虎咽地吃完了,纷纷离去,只剩下下棋的两位老翁。

老翁把苏东坡招到跟前,问道:“你猜我俩是谁?”苏东坡摇摇头。红脸老翁说:“我是南极仙翁,他是北极星君。刚才在座的那八位,就是你要寻访的八仙。桌上的那三样菜我也告诉你吧:那死狗是万年寿狗;那死孩子是千年人参;那发霉的年糕是寿糕。吃一口多活一百岁,吃两口多活两百岁……铁拐李为弄这三样东西费了不少事哩!”说完,两个白发老翁倏地不见了。

苏东坡后悔至极,为什么刚才就不硬着头皮尝一点呢?!

其三、九顶会仙山

蓬莱城西南三十多里处有座蔚阳山。山上有九座山峰,形态各异,有大有小。民间传说这九座山峰也与八仙有关。

相传,某年三月初三八仙去蓬莱阁聚会,路过蔚阳山时被秀丽的景色所吸引,纷纷按落云头,饱览山光水色。吕洞宾兴致勃勃地脱下道袍蒙在一方大青石头上,施展法术变出酒席,众仙席地而坐,一边欣赏山景,一边交杯换盏畅饮起来,不一会儿都有了醉意。铁拐李倚着宝葫芦,醉眼迷离地说:“此番过海访友,诸位只须躺在我这宝葫芦上,忽忽悠悠,一会儿就过去了……”张果老瞪着醉眼,不服气地说:“谁希罕你那破葫芦,俺倒骑着毛驴,一拍驴腚,噢的一声就过去了。”其他几位也纷纷夸耀自己的能耐。看看吵不出个结果来,汉钟离腆着个大肚子说:“今日过海,大家还是各施法力,请太上老君前来评判。谁的能耐大,到时自有分晓。”于是,吕洞宾摘下道冠,恭恭敬敬盘膝而坐,双目微合,默运神功,一缕青烟自他的头上冉冉升起,化作一道金光,直上云霄。

约莫一袋烟的功夫,西南天空飘来一朵祥云,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来了。八仙收拾起趔趄的醉态,肃立恭迎。太上老君降下云头,问道:“洞宾急急发金光请我,所为何事?”吕洞宾上前躬身禀道:“师祖,小徒等有一事难决,烦劳圣驾。”接着便把比试法力的事说了。太上老君听后,略作沉吟,说道:“渡水之术乃区区小技,何足道哉!尔等修行之人,怎可轻起争雄好胜之心?”众仙听后,个个面有愧色。老君又道:“随缘行善,广布福泽,乃修道正途。此地风光秀丽,尔等何不施展各自法术,为凡间造福?”众仙顿时大悟,一齐上前谢恩。随后,吕洞宾披发杖剑,步天罡踩地煞,口中念念有词,宝剑一指,喝一声“起”,一座陡峭山峰赫然而现。张果老抖擞精神,倒骑着毛驴兜了一圈,一座怪石横生的山峰呈现眼前。接着,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也都相继施展神通,各造了一座山峰。太上老君见了,心下欢喜,说道:“尔等且站在一边,待老夫也造上一座,以不虚此行。”说罢,手中拂尘一挥,一座高峰高峰拔地而起,峥嵘崔嵬,莽莽苍苍,壮美远在其他山峰之上,让众仙赞叹不已。待八仙回过神来,太上老君已跨上青牛往兜率宫而去了。

这就是蔚阳山九峰的来历。后来还形成了每年三月初三的“九顶山庙会”,山门前耸立的两块龙头巨碑的碑文中,就有“九顶会仙山”的记载。

其四、唐槐

蓬莱丹崖山天后宫院内有棵唐代的槐树,但相传很早以前并没有这棵“唐槐”。八仙到了蓬莱后,铁拐李和张果老(一说吕洞宾)在这个院内下棋,烈日当头,无以遮蔽。铁拐李遂从他的葫芦里倒出一粒种子埋在地下,施展法术,念动咒语,转眼间地面发出绿芽,很快长成一棵大槐树,枝叶繁茂,树冠如伞。二仙就在此树下继续下棋。

据称,此树自长成后就没有任何变化。因是仙人施法生成,所以不再继续长,也死不了,总是这副模样。清道光年间天后宫失火,一夜之间烧毁庙观三十余间,而这棵唐槐幸免于难,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莫非这棵槐树真是八仙所栽?

蓬莱境内关于八仙的传说还有很多,不过大多跟风物地名来历有关,如“铜井”、“南天门”、“太和庙”、“耍祖庙”、“仙人洞”、“扁担石”、“四眼井”等等,篇幅所限,不能一一细述,倒不如深入蓬莱民间听一听,老百姓讲述的民间故事或许远比纸面上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