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圣、酒神、酒仙、酒鬼:与酒有关的历史名人


酒,这可真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每一个人都知道喝酒不好,好酒伤身,喝酒误事,可是,人们总是禁不住地还要喝,而且几乎每一次都大有“一喝就停不下来”的节凑。其实,喝酒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适当少喝一点儿,也为平淡的生活增添几分乐趣。

与“酒”有关的历史名人并不在少数,不过,能够获得“雅称”的,却似乎不太多。

“酒圣”杜康

据有关史料记载,杜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一位君主,原名叫作“姒少康”,姒少康不但是一国之君,而且还是酒的“创始人”,正是因为姒少康发明的酿酒,所以被后世尊为“酒圣”。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杜康并不是姒少康,更不是夏朝的君主,而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人,不过,关于他被尊为“酒圣”的原因,倒是各种说法都一样,那就是,杜康最先发明了酿酒,所以后世也称杜康为“酿酒始祖”。

相传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在天下初定时负责管理粮食生产。主要是粮食的播种和保存,有一年粮食大丰收,丰收后无法吃完,城里的库房已存满,无奈杜康只有将剩余的粮食保管在山洞中,因为山洞潮湿,粮食全腐烂发霉了,黄帝视察时发现大怒,贬杜康去做粮食管理员。

杜康也是一个安顺信命的性格,他被贬后并没有萎靡不振,一连几天都在苦苦思考这粮食应该如何保存, 保存在哪里能不再发霉。有一天巡山杜康发现山上的树很多但粗壮,树木大部分枯死,树洞却是空的。后来他想到了把粮食藏在树洞里。不料,过了两年,树洞里的粮食由于长期遭受风吹、日晒和雨淋,慢慢开始发酵。

杜康上山查看粮食保管情况,突然发现在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杜康一时纳闷:怎么一下死了这么多野兽?他上前一看,结果大吃一惊,原来它们都活着,只不过是在睡大觉。后来才发现因为它们饮用了从树洞中流出的有香气的“水”。他用手接住缝隙中流出的水,感觉甘甜中带有香气,还有一丝的冲,但却很可口,忍不住多喝几口的杜康也同野兽一样睡了过去,家丁心里很害怕,不停的呼唤着杜康,杜康醒后将树洞里的水拿去给皇帝品尝并且汇报了情况,黄帝和大臣商议后一致认为这是粮食经过发酵而生成的一种元气,而不是什么毒水。仓颉还给这浓香水起了名字:“酒”。我国的酿酒业从此就开始了。后人也都尊奉杜康为酿酒始祖,以示纪念。

“酒神”仪狄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仪狄”的名气远不及杜康,不过,若说起仪狄的来头,其实一点也不比杜康差。

相传仪狄是帝舜的后人,生活在夏禹时代,是夏禹时代专门掌管造酒的官员,同时,仪狄也是最早的酿酒人。请不要误会,杜康和仪狄都可称得上是“酿酒第一人”,只不过,杜康酿造的是高粱酒,而仪狄酿造的则是米酒(黄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仪狄造酒

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这是否事实,有待于进一步考证。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这里并无时代先后之分,似乎是讲他们作的是不同的酒。“醪”,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工而成的“醪糟儿”。性温软,其味甜,多产于江浙一带。现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醪糟儿。醪糟儿洁白细腻,稠状的糟糊可当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颇近于酒。“秫”,高梁的别称。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如果硬要将仪狄或杜康确定为酒的创始人的话,只能说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

一种说法叫“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仪狄造酒是将造酒方法归纳总结出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能进行这种总结推广工作的,当然不是一般平民,所以有的书中认定仪狄是司掌造酒的官员,这恐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有书载仪狄作酒之后,禹曾经“绝旨酒而疏仪狄”,也证明仪狄是很接近禹的“官员”。

仪狄是什么时代的人呢?比起杜康来,古籍中的记载要一致些,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都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他到底是从事什么职务人呢?是司酒造业的“工匠”,还是夏禹手下的臣属?他生于何地、葬于何处?都没有确凿的史料可考。那么,他是怎样发明酿酒的呢?

《战国策》中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钦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这一段记载,较之其他古籍中关于杜康造酒的记载业,就算详细的了。根据这段记载,情况大体是这样的:夏禹的女人,令仪狄去监造酿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做出来的酒味道很好,于是奉献给夏禹品尝。夏禹喝了之后,觉得的确很美好。可是这位被后世人奉为“圣明之君”的夏禹,不仅没有奖励造酒有功的仪狄,反而从此疏远了他,对他不仅不再信任和重用了,反而自己从此和美酒绝了缘。还说什么:后世一定会有因为饮酒无度而误国的君王。这段记载流传于世的后果是,一些人对夏禹倍加尊崇,推他为廉洁开明的君主;因为“禹恶旨酒”,竟使仪狄的形象成了专事诌媚进奉的小人。这实在是修史者始料未及的。

那么,仪狄是不是酒的“始作”者呢?有的古籍中还有与《世本》相矛盾的说法。例如孔子八世孙孔鲋,说帝尧、帝舜都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都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都善饮酒,他们饮的是谁人制造的酒呢?可见说夏禹的臣属仪狄“始作酒醪”是不大确切的。事实上用粮食酿酒是件程序、工艺都很复杂的事,单凭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仪狄再有能耐,首先发明造酒,似不大可能。如果说他是位善酿美酒的匠人、大师,或是监督酿酒的官员,他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完善了酿造方法,终于酿出了质地优良的酒醪,这还是可能的。所以,郭沫若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这种说法似乎更可信。

“酒仙”李白

提起“李白”的名字,我们就更不陌生了,不夸张地说,我们就是读着李白的诗歌长大的,无论是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几乎每个学期都要学到李白的诗,李白不愧为大名鼎鼎的“诗仙”。不过,除“诗仙”之外,李白其实还有一个“酒仙”的雅号,自古诗酒不分家,“酒仙”的雅号,倒与他“诗仙”的雅号相称得很。

李白的生活中时刻有酒相伴。在月下,在花间,在舟中,在亭阁,在显达得意之时,在困厄郁闷之际,李白无处不在饮酒,无时不在深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只要有美酒,只要能畅快痛饮,李白甚至可以“认他乡为故乡”。

诗与酒往往是一体的。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酒可以麻醉人,也可以释放真!

李白的《将进酒》应该是人生与酒的最好阐释。人高兴时要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激愤时要喝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人排遣寂寞时要喝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人郁闷时要喝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尔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有一首《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醉意朦胧的李白朝四方看,远远看见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幻觉中就好象刚酿好的葡萄酒一样。啊,这汉江若能变作春酒,那么单是用来酿酒的酒曲,便能垒成一座糟丘台了......忘情于清风之中,放浪于明月之下,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该是何等潇洒痛快!李白醉酒后,飞扬的神采和无拘无束的风度,让人领受到了一种精神舒展与解放的乐趣!

醉酒后的李白狂态毕现,疏放不羁,往往产生惊天奇想。“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他竟要铲平君山,让湘水浩浩荡荡无阻拦地向前奔流。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是崎岖难行。李白甚至在醉态之下要“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李白正是借这种奇思狂想来抒发自己的千古愁、万古愤吧!

李白借酒抒发自己的旷放豪情,表明对不合理的社会人生的藐视。“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上高楼”(《梁园吟》),何等洒脱!李白用酒向世人表达自己的激烈壮怀、难平孤偾,发泄自己的郁勃不平之气和抑不住的万千悲慨。“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何等悲怆!李白借酒展示自己裘马轻狂的青年时代,描述自己恣意行乐的放诞生活。“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何等痛快!李白借酒向青天发问、对明月相邀,在对宇宙的遐想中探求人生哲理,在醉意朦胧中显露自己飘逸浪漫、孤高出尘的形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且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等潇洒!李白借酒抛却尘世的一切琐屑和得失,忘情于山水,寄心于明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何等逍遥!

沉迷酒的李白当然与善酿酒者交情甚笃。他有一首〈〈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李白痴情的想象:黄泉之下的这位酿酒老人会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夜台没有我李白,你酿好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虽然这是荒诞痴呆的想法,但却表明李白与纪叟感情深厚,彼此是难得的知音。

在“一杯一杯复一杯”中,在半醉半醒之间,李白笑傲度过一生,但毕竟是“举杯销愁愁更愁”。酒和诗、花和月、山和水,郁结与旷放、失意与孤傲构成了整个李白!

“酒鬼”刘伶

提起刘伶,我们或许并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作品,不过我们却都知道他是一个著名的“酒鬼”。与“酒仙”李白的洒脱相比,“酒鬼”刘伶更多的则是衣冠不整、发荡不羁、崇尚玄虚、消极颓废,这也正是“酒鬼”之“鬼”的来历。

刘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虽说刘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着一席之地,但是,他“爱喝酒、能喝酒”的名声更响亮。他经常“借杯中之醇醪,浇胸中之块垒”,可谓意气风发。他的《酒德颂》曾说“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太行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酒醉后浑然忘我之情呼之欲出。

《古今辞典》这本书上面有一篇《刘伶明誓》的酒事故事,让人印象十分深刻。文中是如此描绘刘伶恋酒的:别人口渴时要喝水,而这位酒魔总是以酒解其口舌之焦。有一次,他口干舌燥时向妻子讨酒喝,其妻一怒之下,不仅将其酒坛中之酒完全倒掉,并摔碎其酒坛。妻子劝告他说,醉饮对他身体不利。刘伶佯装戒酒状曰:“备酒对鬼神明誓,才能断酒矣!”妻将酒肉备齐,刘伶下跪明誓曰:“天生刘伶,以酒得名;一饮一斗,五斗又醒;妇人之言,决不可听。”于是又在欢饮中痴醉。

在窦革所著的《酒谱》中,刘伶还有另一画面,同样令人捧腹开怀。文中写道:有一次他乘鹿车出游,除携带他的酒壶之外,还让人荷器(估计为铁锹铁镐之类的挖坑及堆土用具)随于身侧。陪同者不解其意,刘伶告之曰:“死便埋我。”

这些都属于他的杯中传奇一类,根据刘伶贪杯而出现的文艺戏曲,亦能得见,值得一提的是“俚曲”中的《醉仙刘伶》:说杜康在河南洛阳开了一个酒店,刘伶闻香而至。杜康唱道:“杜康正在门前站,从南来了个贪酒仙。”刘伶唱道:“刘伶开言问兄长,管我饮醉多少钱。”杜康唱答:“要你纹银十两整,不醉三年不要钱。”结果,刘伶饮酒三碗,便醉倒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