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年稻作民俗文化


这里是中华文明黎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这里是人类稻作生产和农耕文明的摇篮。

这就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万年。

翻开祖国的地图,古风流韵、山水空灵至美的万年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因旧县城城厢地处万年峰之阳而定县名为万年,是鄱阳湖38个核心县(市、区)之一,找到了“一湖清水”鄱阳湖,就找到了万年县。万年东与弋阳接壤,西与余干毗邻,南与鹰潭市交界,背与鄱阳、乐平相邻,是世界稻作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万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建县于1512年,现辖6镇6乡和2个管委会,拥有人口40万,土地面积1140.76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万年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劳作、繁衍生息,古老神奇的土地孕育出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光辉灿烂的稻作文化。如今该县生活在外地的男女老少,一提起万年的时候,就会想起贡米和稻作文化;一提起贡米和稻作文化,就会想到——万年。稻作文化不仅成为万年的一张名片,更是全县人民的一种骄傲和精神家园。

万年稻作文化的深刻历史内涵

沿着历史长河溯流而上,在美丽富饶的赣东北,有一座万余年前耸立的划时代里程碑,这就是中华黎明曙光升起的地方——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当仙人洞的原始先人移植下第一棵水稻时,华夏原始的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从此开始。从一万多年前开始,万年的原始先民就过上了“饭稻羹鱼”的农耕生活,逐步形成了传统生产技术、耕作习俗、农谚民谣、节日祭祀、民间传说、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方面的独具万年地方特色的稻作文化。

稻作文化是指包括由于稻作生产生发出来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它不仅是指有关谷物体的产生、发展及其生产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包括由于稻作生产而影响所及的民间生活方式、种种习俗与文化生态等。万年稻作文化是万年的先人们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中,通过几千年的积累而形成的原始的民间文化的沉淀,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稻作文化是由稻作产生而引起的,显然,稻作产生是历史必然。稻作起源之前,先民们主要靠狩猎和野生采集来维持生计。随着人口增长,野生资源的持续减少,以及社会复杂化等因素,人们仅依靠野生采集及狩猎简单的生产方式难以维持生计,先民们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后来才发展到野生稻移植、驯化、培育、提高其产量,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给人类生存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因此说,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新石器时代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这与我县稻作起源距今12000—1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相吻合;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显示了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万年稻作文化包含着灿烂的农业文明、远古的工业文明和原始的流通文明“三大文明”;孕育了野稻驯化起于是、烧土成器始于斯、刻符记事源于此、物食易换发于兹“四个第一”。

在2012年11月该县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期间,包括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以及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在内的国内外知名水稻院士、专家、学者60齐集万年,共商绿色稻米产业发展大计。专家、学者们对万年县保护稻作遗产、打造贡米产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众多专家指出,“野稻驯化起与是,烧土成器始于斯,刻符记事源于此,物食易换发于兹。”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万年稻作文化对人类的价值。原始先民在仙人洞遗留下的万余年的水稻栽培痕迹,是万年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再次强化了万年作为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的崇高地位。

野稻驯化起于是。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古文化遗址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14000年前。这一考古发现先后被评为19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三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两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人洞风景区也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12年11月,在该县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自来到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江西万年,参加“沧海论坛——稻米产业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他在会上指出,“中国是文明古国,这种文明始于农业文明和水稻种植。野生稻许多国家都有,但是最早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的是中国,科学的历史考证证明,江西万年是当前发现的最早种植人工栽培稻的地方”。并亲笔题写下了“野稻驯化万年之源”八个大字。

烧土成器始于斯。2万年前,万年仙人洞先民开始用陶片做饭,这些陶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陶片,点燃了世界陶瓷文明的火焰;1.7万年前,万年仙人洞先民制作出了世界第一个陶器(直口圜底夹砂陶罐),不仅是亚洲地区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制品,被誉为世界“第一陶”,现珍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馆第一展。幸运总是垂青于万年。今年6月29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巴翱夫等人的论文《中国仙人洞早期陶器20000年》,宣布世界最早的陶器出现在2万年前的万年仙人洞,比首次公布的时间前推了3000多年。这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将对万年地方经济与文化品牌的营造产生深远的意义。

刻符记事源于此。仙人洞出土的鱼骨镖,刻有大量的记事、记数符号,它成为中国最早的刻画符号发现地之一。这可能是中国文字的萌芽,揭示了仙人洞的古老神奇,证明万年是人类史上最具价值的农业文化和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万年以稻作文化扬名天下,稻作文化也将应万年之名,传承万年。

物食易换发于兹。在万年吊桶环遗址,发现了大量鱼骨和兽骨,这既是远古人狩猎时的临时屠宰场,也是他们将猎物进行分配、互相交换的场所。专家指出,这可能是世界最早的猎物分配、货物交易场所。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是世界上典型的新旧时代交替的文化遗存,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是镶嵌在中华大地上一颗璀璨的原始文化明珠;让万年走向了世界,让世界走近了万年。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人类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的发现,仙人洞与吊桶环一跃成为世界级的考古洞穴遗存。从而证明万年县是当今世界稻作起源和陶器发祥地之一。因此,万年稻作文化是勤劳智慧的祖先留下的、巨大的精神与物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泽惠世界几十亿人口的财富,是一座光照千秋万代的丰碑。2010年6月1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全国仅三个,另外两个就是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稻作文化已成为万年鲜明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最大品牌;成为万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和灵魂。

万年稻作文化的历史渊源

说起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则不能不提到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这一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神话世界,凝固着史前人类生活的片断,是原始人类驾驭自然的成功范例,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最好见证。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中美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农业史学者先后对仙人洞、吊桶环遗址进行了五次发掘。在出土文物中,稻植硅石和原始陶器的发现,震撼了世界。

仙人洞位于距县城12公里的大源盆地小荷山山脚,为一石灰岩溶洞,面向东南。进入洞内,始窄而后宽,最宽处达25米,长60米,高2~9米不等,可容纳1000余人,是新旧石器时期万年先民生活居住的场地。走进此洞,看着眼前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用泥塑再现的仙人洞先民生活场景,我们的思维可以跨越时空,亲临距今九千年至二万年前原始人的生活现场,感受古人的生活氛围。对于此洞,后人曾赋诗尽情赞美其神奇:

溶山天作先人洞,低口平原临太源

难想一群披发族,生生息息万余年

据《万年县志》记载,仙人洞有八奇。这里数里皆石,玲珑窈窕、千姿百态;绝岭处峰峦秀拨、峻壁横披;遇雨则盈山皆壑、瀑布飞流;石山上多古柏高松,苍翠挺立;洞内深处有径尺小塘,塘水清澈,时有小鱼,捉之不见;洞外左侧有小河轻歌曼舞,婉转流淌,春夏水涨又白浪掀撼,类似水国。这是我国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典型洞穴遗址。

仙人洞常年冬暖夏凉,是先民告别丛林、开始直立行走最佳的遮风避雨、抵御严寒的栖息之地。1.7万年前,万年仙人洞先民在这里制作出了世界第一个陶器(直口圜底夹砂陶罐),点燃了世界陶瓷文明的火焰。该陶罐口径20厘米、高18厘米,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成型陶器,被誉为“天下第一罐”,现珍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远古时代,万年水网遍布,植被茂密,万木葱茏。1.2万年前,先民们充分利用这里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和温润的气候种植出了世界第一棵水稻,将世界栽培水稻历史推前5千年,升起了世界稻作文明的太阳。世界农耕文化——稻作文化从此开始。当仙人洞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移植下第一棵水稻,就昭示了万年乃至赣鄱大地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起源中心区。

农作物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人类何时何处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是中外考古学家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话题。把仙人洞一步步引上世界级文化遗产殿堂的,是一封不同寻常的来信。1961年10月26日,江西省文化局收到一封文物线索的群众来信。写信人为江西省委政法部的干部龙俊。信中反映他1959年下派到万年大源搞“社教”工作时,当地人把他带到一个叫小荷山的地方看“仙人洞”。他发现洞中有很多石器和动物骨骼,可能是原始人类的一处遗址。省文化局领导看了这封信后,非常重视,立即将此情况函告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要求省文管会尽快研究处理。沉睡多年的“仙人洞”由此获得了新生。

1962年和1964年,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考古队,在仙人洞进行了2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上千件石器、陶器等各类文化遗存物。当时因技术手段落后,初步判断为新石器时代遗存。

吊桶环遗址位于仙人洞口西南侧800米处的山头上,因其洞穴外形似取水用的“吊桶”上环而得名,系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某部落的临时性营地和屠宰场。考古学家们说,这里是先民们支解猎物,分配劳动成果的场所,相当于原始的共产主义的公共食堂。当您步入吊桶环遗址,您会深切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充满着古老而神奇的传说。

几万年前,仙人洞、吊桶环一带是一方富饶的土地,它的四周丘陵起伏,群山绵延,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丰富的生命资源取之不尽。对于原始人类来说,这里是美丽舒适的“天然居”,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撬开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这一人类神秘历史殿堂,发现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在万年人民感谢的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中,一位美国老人也永远不会遗忘,他就是前世界资深考古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安德沃考古基金会主任马尼士博士。1991年8月他来到南昌参加“首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时认为,水稻起源于中国,而且在中国江南。他还认为,人类初始时是在山洞,然后走向平原,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应该到洞穴里去找。中国河姆渡等多处文化遗址已发现了7千多年前的稻作遗存,但万年仙人洞可能还会找到更早的稻作遗存。1992年9月10日,马尼士博士专门来到万年考察,并最终将发掘地点锁定在仙人洞与吊桶环。

随后(199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马尼士博士带领的美国考古队和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率领的中国考古队同时开赴万年,重新发掘这两处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人类遗物及自然遗物。土壤中的孢粉和植硅石分析,都反映两洞穴有野生稻和最早经人工驯化的人工栽培稻。199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再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又在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关系最清晰的一处堆积层,发现了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遗存,以及割穗蚌器、记事骨标和饰纹圆底陶罐等。这是原始农业文明的遗存,这是惊世的发现。199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两处遗址的地层叠压关系进行了补充发掘,获得了重要成果。

经过前后五次考古发掘,特别是中美农业考古队的两次联合发掘,把仙人洞与吊桶环的历史科学价值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是充分揭示了仙人洞与吊桶环两洞穴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中石器时代,再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具有如此典型地层堆积的洞穴,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二是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中发现了距今一万七千年前的原始陶器。三是经过中美考古学者多年艰苦努力和多学科的综合检测、分析和研究,发现了一万二千年前的从野生稻到利用稻属植物的植硅石和孢粉遗存的证据。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植硅石研究证实了,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距今12000-11000年)人类已经开始了野生稻的采集,随后在距今10000-8000年间,人类同时进行野生稻和栽培稻收获,最后在距今7000年左右,栽培稻成为人类的主要食物。将世界稻作文化历史由河姆渡时期遗址的7000年向前推移了5000年至7000年,翻开了人类稻作文化史的崭新一页。由江泽民同志作序、曾庆红同志主编的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一书中,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这一发现不仅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万年稻作文化的悠久历史,而且也证明了万年县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它不仅对随后的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甚至对今天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正在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参与发掘的前美国考古学者马尼士博士指出:通过仙人洞和吊桶环的发掘以及多学科的检测,发现了以前没有人知道的旧石器时代的事,这个我们不曾了解的时代,是农业考古获得了第一次人类稻作栽培的证据。通过国际合作调查,我们可以再写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独具魅力的万年稻作文化

万年稻史万年长,名冠全球少有双。

野物栽培农创业,猎渔餐饭度蛮荒。

仙人洞先民长期以水稻生产为主要生计,在相当艰苦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创了与周围环境和谐的水稻生产条件,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经验,形成了信仰、衣食住行、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人情世故等等传统生产习俗,内容十分丰富,创造了独具魅力的稻作文化。作为世界农耕文明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业文化,稻作文化已成为万年鲜明的、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最大品牌,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200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万年县建立了国际传统文化与和谐价值教育实验基地,世界华人华侨总会也认定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国际旅游示范点和爱国教育基地。由神农宫、梦幻石林、玉狮洞探险和仙人洞遗址共四个景点组合而成的神农源风景区,凭借独特的人文、生态和地质景观优势,不仅获得了国家3A级风景区称号,还通过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专家组实地考评,成为国内旅游行业的一枝奇葩。2012年11月,在国务院发布的17处“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中,神农源风景区榜上有名,成功升级“国家级”的景区。“万年稻作文化”已成为万年的标志、上饶的骄傲、江西的品牌、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

水稻养育了全球大半人口,孕育着悠久人类文明。稻作文化是以稻作为主的经济形态所产生的文化,它在稻作民族的民俗、语言及其民族特点上有着集中的体现。万年稻作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传统生产技术、耕作习俗、农谚民谣、节日祭祀、民间传说、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很多方面,几乎包含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万年贡米及其传统生产技术

说到万年稻作文化,则又不能不提到万年贡米,那一粒粒雪白的大米犹如一枚枚文化芯片,浓缩着先民的智慧和创造,记录着祖先的希冀和向往。万年因贡米而扬名,贡米因万年而出彩。千百年来,自然造化在这里演绎着沧海桑田的故事,故土先民也在这里一辈一辈抒写着贡米的传奇。悠久的历久、特异的水土、勤劳的人民,孕育了万年贡米——这一举世闻名的优质稻米。万年贡米是先民经过数千年的人工驯化、培育、加工的晚籼稻优质产品的良种,清晰地反映出“野生稻-人工驯化-过渡到万年贡米-发展为目前栽培稻”这一水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是万年著名的传统特产。

“万年贡米”原名籼稻“坞源早”,俗称“芒谷”,名列香稻之首。“坞源早”株高一般在110-130公分,分蘖中等,茎杆粗细适中,叶片宽长,颜色浅淡,穗长21-25公分,每穗结实120粒,多的达200粒以上。谷粒长而瘦,顶端有针芒,也就是说,每一粒谷尖上都长有一根坚硬的长长的芒,故当地民间又有“一粒稻子三寸长”的说法。这长长的谷芒其实是它的防身武器,野猪、鸟雀不敢侵害和啄食,宛如人放天养,无拘无束自由地生长。“坞源早”沐自然之精华,饮山水之甘霖,自田间生长、抽穗、扬花到收割后加工成米,都散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脱壳后的米粒质白如玉、半透明,米无腹白,油润光亮,晶莹剔透,用香米煮出的米饭,白若冰雪,柔糯可口,浓香扑鼻,令人垂涎,故有“一亩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饭百家香”之赞誉,堪称“米中一奇”。万年贡米系列优质稻,汲四季甘泉,采日月精华,沐雨露寒雾。其米质营养丰富,同比高蛋白低脂又含多种微量元素,食之宁心爽神,有养胃之药善之功能,是天然的、理想绿色食品。如果用这种米磨成米粉、熬成米糊给小孩子吃很少生病;给老人吃却一个个精神矍铄。

据传,明朝正德七年即1512年,万年县知县为答谢朝庭建县之恩,将该县东部荷桥一带出产的“坞源早”制成大米进贡皇上,皇帝食用后大加赞赏,递传旨“代代耕作,岁岁纳贡”,万年贡米由此而得名。明末清初时州县纳粮送京城,要等万年贡米运到进仓后即可封仓,否则粮仓不能封,城门不许关,故也称作“国米”。

解放以后,万年贡米开始声名远播,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走上了中央首长的餐桌,1958年党中央在庐山开会,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兴致勃勃地品赏过万年贡米。1970年8月,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当时省委亲电万年调集万年贡米上庐山。周恩来总理吃着万年贡米饭,还仔细地询问万年贡米的产量和产地的情况。2001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来江西视察,在婺源小住时,万年贡米又一次上中央首长的餐桌。2003年8月30日上午11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原省委书记孟建柱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南昌大众购物中心搞调研,在二楼超市,总书记捧着万年贡米,仔细询问有关贡米生产的情况,好几分钟才离去。

1995年日本国家院大学文学院考古研究室教授加藤晋平、小村达雄来到万年,开始二教授在吃饭时只是象征性盛了半小碗不到,可是吃完半小碗后二人嘀咕不停,翻译马上给二位添了满满一小碗,二教授边吃边说“万年贡米颗颗粒粒都是珍珠”。

新中国以来,万年贡米在历次参展和评比中获得一系列奖牌,受到社会各届的普遍赞誉。1958年印度尼西亚万隆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大米”。从八十年代至今连续评为江西名牌产品,商业部部优产品。2007年,在该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稻米珍珠博览交易会上,种出“世界上第一粒水稻”的江西万年县出产的5公斤原产地贡米经过拍卖,创下了每公斤1.38万元的天价,比4000公斤普通大米的价格还高。万年贡米原只产于万年裴梅地区荷桥等部分乡村,现经种植推广,贡米种植已遍布全县12个乡镇。

几千年来,万年人民总结出一套从良种培育更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收割贮存到精制加工等一系列传统贡米生产技术。万年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民俗和人类生存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重要的农业研究价值和可观的经济价值,不少稻作文化习俗至今仍沿袭不衰。

先说播种。每当立夏过后,天气渐暖,正是坞源早播种的好时节。旧时,这里的农民把隔年翻好的田整平。再把周围杂草丛棘砍光,拓开荒秽,付之一炬,俗名:烧田。经过一番焚烧,再经过雨水冲刷,肥水尽入田中。基肥打足了,以后就不再施肥了。这种原生态的耕作方式,也许就是古代所谓“刀耕火种”的余韵吧。农民们做秧田是很讲究的:先把整好的田耙烂,再用“盪耙”(一种农具)把田盪一遍,做到平整如镜,再踩成墒,然后又把“墒”弄平,再在墒上播种。“种”不能播得太密,又不能太稀,所以农村撒秧是一门技术活,要种田高手来做。

再说育秧。培育秧苗是坞源早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娶亲看娘,栽禾看秧”。秧苗好坏决定收获多少。秧苗经过精心培育,及时施肥,这样才会碧绿茁壮,等到长出五寸高左右,便可拔秧移栽。一季晚稻栽插时间,一般在端阳前后。由于山高水冷,太早,秧苗不易成活,小满过后,移栽就正合时候了。

再次是拔秧。第一次拔秧,俗称:“开秧门”。旧时,开秧门在这一带非常重视,要举行一个简短的祭祀典礼。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拔秧农民,聚集在秧田一旁,点燃香烛,朝天祷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接着燃放鞭炮,而后便走下田动手拔秧。

别看拔秧,它还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农活。每把秧拔起来,要求秧兜整齐,没有“蚂蚁上树”。秧把扎成扇形,不大不小,用手握住,不会感到累赘。这样的秧把,栽插起来十分利索,栽的又快又好。扎秧把多用笋壳撕成的细条,或者用稻草、棕线等。用来扎秧的秧线都是早早准备好的。扎秧不能打结,因为打结不方便解开,而是将秧线顺着时针方向往上一勒,便把秧绑好了。栽插时,将秧线逆时针方向一撕便解开了,既不耽误时间又非常方便。拔秧扎秧也是一门高难度的农活,只有经过久练,才能手巧。拔秧不仅要拔得好,还要拔得快,快的一个早上可以拔二百多个秧,足足装满畚箕一担。

栽插。插秧也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农活。既要插得好,又要插得快。荷桥这一带插秧,旧时规格是一尺二,田大就用机禾车打成方格,按格点株。一般在山坞里,便随田塍打箍插。按方格栽插,人往前走,栽三行;打箍插,人往后退,栽三行。清诗人岑鼐有首《插秧》诗,写的就是当时插秧的情景。诗曰:

闲行北陌与南阡,策马分秧看种田。

退步原来皆进步,始知落后是争先。

栽插是一年中重要的农事活动。农民栽插,一日三餐都很丰盛。早餐吃稀饭,每人吃两个咸蛋;中午,米粉蒸肉,一人四块,每块长约五寸,俗谓“栽禾柄”。晚餐喝酒,吃肉,还有小荤。这些民俗,不仅具体反映了这里的农民对栽插这项农事活动的重视,也可以看出当地稻作文化的丰富内涵。

耘禾。秧苗栽下以后,经过十天半月,就要耕禾除草,促其成长。农谚说:“禾耘三道仓仓满,豆锄三遍粒粒圆。”耘晚禾也有讲究,头遍二遍要细心呵护,到了三遍四遍,禾苗已经长成发棵,田间杂草不多,则可以随便耘一耘。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农谚:“头道叮叮冬,二道加紧搡,三道塌塌塌,四道有的吃(qia)。”意思是说,禾耘四遍之后,便可以坐等收割了。

这里的人耘禾,大都是用脚耘,手拄一根特制的木棍,俗称:耘禾棍。田内放干水,用脚绕着一棵禾苗把草踩入泥中,然后用脚抹平。农民一边耘禾一边唱着民歌,兴致勃勃,不消多时,一坵田就耘完了。他们哼的小调,五花八门,什么内容的都有,高兴怎么唱就怎么唱。比如:“日头公公快下山,我打长工实艰难。一日三餐糙米饭,一片咸菜下三餐。”(《长工谣》)他们唱的还有民间小调或情歌:《十绣荷包》、《十月怀胎》、《姑嫂观灯》、《十杯酒》、《十劝郎》、《探妹》、《二姑娘思春》等等。

割禾。收割是一年农事中最为辛苦的一个环节。割早禾天气热,不但要割还要翻田,栽插,时间紧,劳动强度大。一季晚稻收割,虽然不像割早稻那样顶烈日,冒酷暑,抢时间,但是,秋收也是一场紧张的农事活动。秋收的田野,男女忙着收割,镰刀“嚓嚓”声与打禾的“咚、咚”声汇成一片,就象是一曲秋收交响乐。当地有首民谣写道:

骄阳酷似火,汗水湿衣裳。

稻穗唰唰倒,镰刀闪银光。

在丰收的坂野上,还有一道风景线:三五成群的稚子、老妪,手挽竹篮,跟在禾斛后面,俯首伛背,在收割过的田里拾稻穗。他们把捡回家的稻穗,用棒槌拷打,使之脱粒,扬净晒干,就成了金光闪闪的稻谷。捡稻穗不仅可以增加收成,做到“颗粒还家”,同时也体现出农民对自己辛勤耕种的果实,而抱有一种珍惜的情怀。据说,有的农家,一个秋收季,可拾稻谷四、五百斤。

坞源早属秋收作物。旧时收割晚稻比起割早禾要轻松一点,不仅天气转凉,且稻田干爽,不像割早禾在泥浆田里劳作。收割的稻粒干燥,挑回家,可以慢慢晒,绝不会发芽。这天,太阳还未升起,农民吃罢早饭就驮着禾斛,推着土车,赶到田里去割禾。他们放下工具便动手割。一人三行,随着镰刀“唰唰”声,禾把便整齐地排成一行一行。农民们等到一坵田割完,便放倒禾斛打起来。

过去,这一带收割脱粒都是用禾斛打谷。四个人共打一个禾斛,两前两后,一人两行禾把,如果有一人不上劲,禾把就要掉在后面,其他三人就要说他“拖禾斛斗”。禾斛长宽约5尺,下有底板,底板下再装两道木梁,俗名:托梢。托梢不仅可以承载禾斛内稻谷,还可以在田里滑行。禾斛内谷满了,拖不动了,就把谷撮起来,倒入谷箩或袋内。每人一天至少要收割二担谷回家。这是常规。“禾斛”这件农具,随着稻谷脱粒机的出现逐渐消失,但有的地方至今还在使用。

晒谷。稻谷收回家,要翻晒、过筛、过扇,扬净晾干后,才可进仓。晒谷用的篾垫,长约1丈五尺,宽约一丈左右,一次可晒200斤稻谷,用麻垫晒谷不沾泥砂,不撒谷粒,收起来也比较方便。旧时一般民家至少也有五、六皮麻垫。太阳升起来后,妇女把麻垫摆到晒基上,傍晚收完谷又把它卷成筒,搬进屋内。

晒谷用篾编的谷筛过筛,把禾衣禾屑筛掉,剩下就是谷粒。

晚稻最怕寒露风。寒露风一吹,秕谷就多,要把秕谷去掉,须在晒干后过扇。也就是用风车将谷粒扇过一次。风车木制,四脚,上有谷斗,下有出谷口,腹中有风页,辘轳转动,便产生风,秕谷被风从风车后吹掉,谷粒便从出口流入箩内。

晒谷是妇女的重头戏。早晨,当男人把一担谷挑到晒基,妇女便打开麻垫,将一箩箩谷倒在麻垫,然后用谷斠把谷刮平进行晾晒。快到中午,要翻一次麻垫,将谷过筛。下午,又要翻一次麻垫。麻垫翻得勤,谷就容易晒干。傍晚收谷过扇,也是妇女做的工夫,过扇后,将谷装成一箩一箩,男人们休工回家,便把谷一担一担挑回家。秋收,妇女的作用不可小觑。

入仓。谷进仓,要用斛桶量过,才知道收了多少。明清时期农村计量谷物一般不用“秤”,而是用“量”来计数的。这种方法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古代的“量”,是:勺、合、升、斗、斛、石。

勺,十撮,即升的百分之一。

合(gě),十勺,即升的十分之一。

升,十合,定为量的单位。

斗,十升。

斛,古代一斛为五斗,后来一斛为二斗五升。

石,十斗。一石约120斤。

农家把稻谷一担一担收进来后,用斛桶过量,量时以斠(jiao)把谷物划平,就是一斛,量四下,那就是一石。斛,这种器具,不少人家还能见到。一般用木制成的,高60公分,底径30公分。斛身呈葫芦形,肩小围大,圜底,口圆,腹两侧有耳,便于端动。口沿、圜底镶以铁片,以增强它的使用寿命。前面诗中提到的“亩三斛”就是这个“斛”,收成不足一石,可见当时晚稻产量之低。

总之,从一粒粒种子撒在田里,到一穗穗稻谷收割归仓,要经过播种、育秧、栽秧、拔秧、栽插、耘禾、割禾、晒谷等一系列程序,因此,每一粒沉甸甸的稻穗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给这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代代相传,万年县已将“万年稻米习俗及万年贡米生产技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积淀深厚的稻作民俗文化

仙人洞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面朝黄土背负天,曲腰躬背扶锄犁”,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创作积累了一大批反映生产生活的农谚、民谣以及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等的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活跃在民间,世代相传;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政治观点、意志愿望、生活情趣,形成万年稻作文化的独特风格,生动地透视出万年稻作文化多姿多彩的特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少稻作文化习俗至今仍沿袭不衰。这些稻作民俗,是万年人生活的抒情诗。这些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稻作民俗文化,仍然是万年人建设万年的宝贵财富。

农谚、民谣。几千年来,这里的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约定俗成为稻作农业生产的谚语。它是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从事稻作农业生产上起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它是随着农业的起源,生产经验的积累而逐渐产生的,是先人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结晶,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独具特色的珍贵农业文化遗产。

万年历代农人“父诏其子,兄诏其弟”以口头传授农业生产、生活知识为载体,继承和发展古农谚,它简短、通俗、顺口,便于记颂和传播,深受民众的喜爱。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化工作者从全县各地搜集与农耕文化相关的农谚近千条,其中稻作农谚180余条。这些农谚分为稻概说,土宜、整田、育秧、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倒伏、生育、收获等。从流传于万年的农事类的的谚语里人们可以学习和掌握当地的“农事理论”和耕作习惯。比如:“懵里懵懂,嵌社浸种”、“雷打惊蛰前,无水做秧田”、“清明前后,撒谷种豆”、“谷雨前,好种棉”、“大暑前三日割不得,大暑后三日割不出”、“七月半,借花看;八月半,捡一半(棉花)”。

还有不少民谚,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道理。如:“吃了元宵果,各人寻生活”、“走不完的路,读不完的书”、“栽禾看秧,娶亲看娘”、“过了七月半,洗澡爬不上岸”等等。还有不少民谚语言流畅,很有韵律感,好似一首首民歌,如《一根线》:“一根线,搭过河,河边嵬仂会栽禾:栽一棵,望一棵,望得禾黄娶老婆”,曲调明朗、欢快,旋律优美,生活气息浓,充分地体现出—种地方特色极浓的稻作文化。

节令习俗:水稻千万年的种植,富庶了万年的大地,也使万年聚集了醇厚的民间习俗尤其是节令习俗。如教犁、春社祭社公、敬五谷神、清明敬土神,开秧门,端午划龙舟,尝新节,拜稻祖,祈龙求雨,开镰谢谷神等。这些稻作农俗别具风情,数量之多不胜枚举,有些仪礼至今仍在流传。立春五戊为春社,旧时春社是祭社公的日子,传说社公是主持一方人畜平安的土地神。人们演社戏,吃社果,祭社公神,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过了这天,天气转暖,耕牛下田,农民开始春耕。

从某种意义上讲,“春社”的习俗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稻作管理技术的原始信息。现在科学种田,大多数万年权民不信神,不求天,社公庙也毁了。在“立春”之日,农民将牛犊牵至畈上教犁田。由一人牵牛绳,一人扶犁,引导小牛犊犁田。耕田不多,主要是教牛犊走犁路,俗称“教犁”。江南部分地区农村把农历六月初六定为尝新节,节日里先以新米饭敬祖宗,再以新米饭给狗尝,然后才是全家聚餐,“以犬尝稻”的仪式在万年乡村延续了上千年。每年的端午节在万年最为热闹,这时,除家家户户包粽子、煮茶蛋外,石镇、梓埠、齐埠等地的群众自发组织龙舟比赛,以示对丰收的庆贺,四乡八亲的群众都纷至踏来,聚在河边,外出务工的人员也会赶回家乡,观看和参加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龙舟活动。端午节龙舟活动,到处响彻着喧天的鼓声和“嗬哟嗬哟”的号子声,场面十分壮观。

民间传说:自古以来,美丽神奇的地方总有动人的故事衬托。如传说一次洪水之后,上帝派动物送稻谷给人吃,这些动物只有狗把稻谷成功送到人手里,当狗在泅水时,它所带的稻谷被水冲走了,但粘在尾巴上的稻谷没有冲走,所以后来人们所种植的稻谷都是生长在稻茎的顶端(尾巴)上。最具神奇的莫过于贡米的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尚未登基时,曾经同陈友谅在江西的鄱阳湖打了一场恶战。这天,朱元璋遭到陈友谅的埋伏,大败而逃。逃到了万年的荷桥。

当时,万年连年大旱,乡民颗粒无收,人困马饥的朱元璋进村后,只见满目荒凉,听不到鸡犬相闻,看不见半缕炊烟。他牵着马,进了村后的雷公庙,放马山坡吃草,自己则找一块门板歇息。忽然,进来一对少年男女,跪在他面前哭诉:他们自称是米谷神仙,见这一带百姓穷得连谷种都没有,便想为百姓造种。可是,此地久旱无水,没法造出谷种。今见未来的皇上驾到,特请他帮一把。说罢,他们转身离去。朱元璋起身尾随其后,只见两位少年摇身变成两棵稻苗,在月色中节节长高,不一会就结出了沉甸甸的稻穗。朱元璋大喜,转身回庙取容器装稻穗。谁知只在案前找到一方大砚台。朱元璋将稻穗捋入砚台后,天已大亮。

这时,他听见村里传出哭声。原来,一户村民家中死了两位少年,他们生前每天都在荷桥坞的山上凿泉水,凿了一年,水没凿出,却双双累死。朱元璋发现,这两位死者正是昨夜跪拜他的少年。他忙问村里人,要怎样才能找到水源?一位老者告诉他:“要想找到水源,除非有雷公神相助。”朱元璋回到雷公庙,请雷公神大显神威。雷公神见未来的天子相请,不敢怠慢。他升至半空,举手一劈,炸雷响过,泉眼洞开。从此,荷桥坞里的潺潺流水常年不断。就在雷公显灵时,装稻穗的砚台也滴进了几点泉水,把砚中的稻种染黑了,少许墨迹渗进了米粒。后来,荷桥贡米尖上的小黑点,也就成了贡米的标饰。

丰富多彩的稻作饮食文化

万年自古就有“食尽江南米粮川”之誉,千百年来,美丽富饶的万年饮食文化非常丰富,独具稻作文化的魅力。万年传统用稻米制作的小吃品种繁多,有百吃不厌的饭麸果、元宵果、社果和清明果;有味浓香纯的粽子;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水酒和谷酒,冬可御寒,夏可解渴;有香柔可口的麻糍和汤圆;有人见人爱的年糕、千层糕、贯心米糖、酒糟鱼等。贡米加工产品有:贡谷酒、贡米粉、贡米年糕,贡米盪粉、贡米糖等。

不同的节庆,不同的稻米饮食,如元宵的汤圆、清明节的清明粿,端午的粽子,中秋的冻米糖,春年的年糕,还有上梁的糍粑,各色米食点心高达上百种,成为万年美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些小吃的做法各异,有的做法还十分讲究。千百年来,包元宵米果是件大事,它一直是农村大众化的食品,至今不衰。在正月十五日前几天,家家户户用贡米舂粉做元宵果。里边馅料有萝卜丝、菜叶、香菇、冬笋、豆干、绿豆沙、芝麻糖等。有的人家人多,或生活富裕,动辄包上百斤米。为了迎合人们的不同口味,往往在米果上做成各种记号,以表明这是什么馅的,那是什么馅的。还有的人家专门做一块木板印模,把包好的米果放在印模上一按,印成各种花纹,以区别果馅的不同。还有的做成各种生肖,涂上色彩,寄托新的一年美好祝愿。蒸熟后,非常美观。

万年的麻糍非常有名,群众无论是逢年过节,或庆贺仪式,都以麻糍作为主要礼品办喜事打麻糍。在贡米产区,无论是周岁弥月,还是七十大寿,或者娶亲嫁女,新屋上梁,都必须打麻糍开贺。

麻糍打得多,就愈打愈精,麻糍所用的糯米要浸泡适度,蒸糯米的火候要充足,用碓舂木柱舂,都得舂细舂稠,为此做成的麻糍,白嫩而光滑,或煎或煮,都是一种好点心。糯谷虽种植面积不多,但家家农户都会种两三亩田,以作自用。比如谁家今年有什么大喜事,他就得种点糯谷,不然,打麻糍就没有糯米了。

小儿周岁弥月,虽是小事一桩,可是较富裕的农家都十分重视。周岁这天,一早就要请人打麻糍,鸣鞭炮开贺。送来贺礼的亲朋友好,欢聚一堂,向主人恭贺道喜,然后吃麻糍。中午,还得吃酒,划拳猜拳,以示庆贺。

寿辰日这天,放鞭爆开贺,全村男女老少前来道贺,东道主以麻糍招待客人,气氛极为隆重。中午,还要摆开桌子,大鱼大肉,宴请前来祝寿的亲友宾朋。

娶亲嫁女,也要打麻糍待客。荷桥地区古属信州管辖,民间风俗尚保留古越族的遗韵。婚期前一日,女方张灯结彩,大摆宴席,招待前来送花粉的亲朋友好友,俗称“花朝宴”。旧时,亲友送“花粉”礼的物品,除花、擦面粉外,还要送嫁衣或彩礼等等。翌日,鸣鞭炮开贺,做麻糍招待贺客。

新屋上梁,做麻糍抛梁,也是一场重头戏。屋东选择吉日良辰上梁,上梁前,要举行祭梁仪式,点上香烛,摆上酒肴,石锯木三匠,手提一只雄鸡,滴鸡血于梁上,屋东则跪地祷告。祭罢,将梁吊上,架在栋柱上,俗称:架梁。此时,石、锯、木三匠,将麻糍从梁上抛下,边抛麻糍边喝彩。比如木匠喝道:“伏以,鲁班先师立头功,盖起新房又一幢,老板住进新屋后,子孙万代乐融融”。木匠师傅喝一声,其他工匠则应一声:“好”。如此木、石、锯三匠轮番喝采,将近折腾一个小时,才算完毕。抛梁的麻糍,一般是由内亲做好送来贺梁的。贺梁麻糍不撒芝麻,只是在上面印一红点,以示取彩。麻糍抛下梁后,看热闹的人纷纷去接、去拾,为的是图个吉利。屋东也要做麻糍招待贺客,中午还要举行宴会,宴请客人。

万年的粽子也很出名,粽子品种很多,有芝麻粽子、绿豆粽子、光豆粽子、饭豆粽子、豌豆粽子、红白莲粽子、腊肉粽子、碱水粽子,堪称万年“粽子系列”。粽子用料颇为讲究,要用一季优质糯米、小麻油、鲜箬皮、老粽叶,在火候方面,要注意到粽子的烂和软,鲜箬皮的香味,要从粽子中散发出来,煮熟后粽子的味道极美,且各有各的味道,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品食粽子。粽子现已成为万年县民间很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过大年做米糖和雪花豆是万年一大特色。在农村,过大年家家户家都要做米糖,既可过年待客,又可以供自己食用。早在一个月前,就选上等糯米,蒸熟,经过冻晒,做成“冻米”,然后炒成“爆米花”,准备做米糖时的需要。米糖制法:选用上等糯米,用水浸透,再把它蒸熟,做成糯米饭,再放在缸内发酵,把淀粉变成糖,然后,用一木榨将其汁取出;放在锅内,用大火煎成稠状,做成糖饴。这道工序一般在当天晚上做好。第二天早晨,将做好的糖饴,放在木杆上用手扯、拧,俗谓:搭糖。糖塔好后放入芝麻,或豆沙等馅,再揉成细长条,剪成两寸一根的米糖。其特点:又薄又脆,又香又甜,是民间大众化的小吃。糖饴还可以制麻片,爆米糖等。雪花豆的做法也非常讲究。农妇将大豆数升,入锅爆炒,待苏脆后,浇上糖饴,撒上爆米花粉,然后反复搅拌,使每粒豆子都沾上爆米粉。晾干后,雪花豆就制成了。吃起来,又脆又香又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千百年来,种田的辛劳程度是难以言说的。因此,农家对来之不易的收获格外珍惜,并由衷地尽情庆贺。每年下半年丰收季节,几乎每家每户都开始做年糕,这种年糕各家都做很多,浸泡在水中,要一直吃到来年开春。

年糕。相传,古代就有打制年糕的习俗。贡米年糕在贡谷产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化食品。每当冬至过后,家家户户就要舂贡谷,制成米,再把米用冬水浸上三五天,然后捞起来沥干,把浸胀的米,放在水碓里舂,边舂边筛,粗的米粒,又放回碓臼内舂。这样筛出来的米粉,又细又爽,是打年糕的好原料。蒸年糕的方法各地不一。荷桥上下村的农民蒸年糕是这样的:用一把木甑,下面铺一张圆形棕叶,锅内烧开水,待甑内冒热气,就把米粉均匀的撒到甑内,蒸熟一层,再撒一层,待蒸到五寸高左右,从锅内端起甑倒出整块年糕,去掉棕叶,放木板晾干。这样一甑一甑地蒸。如果要蒸两百斤米,得花一整天时间。年糕晾干变硬后,再用刀一条一条切开,放在大水缸内浸起来,三五天换次水,保持新鲜,一直可浸到第二年清明。农忙起来,人们用年糕煮粥,吃了不饿,还可以炒年糕做点心。荷桥一带,竹笋炒年糕那是一道传统美食。

另外,谷粒进仓,新米上市时,农家都习惯用新糯米酿制米酒,来分享丰收的喜悦。每到新谷登场,农家就挑选上好“坞源早”,晒干扬净,浸泡三五天,再用甑把它蒸熟,然后用陶缸装起来,放上酒曲,盖上缸盖,严严实实地封好,使之不透气,可发酵。大概过个把月后,把缸打开,用酒甑蒸这发过酵的酒谷,这就叫:“吊”酒。经过这样的工序“吊”出来的酒,香气扑鼻,酒味醇厚。酒精度可达50%以上,他们为了测试酒的好坏,往往舀上一杯酒洒在桌上,用火点燃,只见蓝绿色的火苗窜上窜下,熊熊燃烧,烧干后,桌上却什么痕迹也没留下。这种酒是上等好酒。万年人办丧葬,无论大户小户,举丧都要设灵堂,将遗体陈于客厅,并摆灵让亲友祭奠。遗体的头旁,必须盛放一碗白米饭;脚边,点上一盏油灯。据传,这是让亡人在阴曹地府吃饱了赶路,虽然荒谬,却也可见对米饭的重视。

淳朴厚重的稻作民间艺术文化

稻菽卷起千重浪。万年自古至今,文风鼎盛,肥田沃土哺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名家文人,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稻作民间艺术文化。传统稻作文化活动有山歌、灯彩、戏剧、书法、曲艺和刺绣、纸扎工艺活动等,千百年来,她像滔滔江水,源远流长,汇集在祖国民族文化的大海之中,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山悠悠,水悠悠,万年民间歌悠悠。曾有一首民歌写道:

你说我歌多不多,楼上关了三皮箩;

半夜老鼠咬破一个洞,漏了几千下江河。

这首民歌采用夸张的手法,极为幽默而形象地说明了万年的民歌之多。万年民歌种类繁多,有山歌、田歌、灯歌、号子、小调、风俗歌等近十种。这些山歌通俗易懂,多为农田劳作所唱,节奏规整,似说似唱,长于叙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她像一束鲜艳的花朵,纷呈着灿烂的色彩,散发着扑鼻的清香。如《耘禾山歌》、《车水号子》、《舂米号子》、《十劝郎》等等。下面是万年过去流行的一首《长工歌》,极具地方韵味:

日头公公快下山哎,

我打长工实艰难哪,

一日三餐糙子饭哪,

一片咸菜下三餐哪。

这些稻作民俗,曲调明朗、欢快,旋律优美,生活气息浓,极具地方特色,是千百年来万年人生活的抒情诗,不少至今还在万年乡村、田野传唱。

万年稻作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万年稻作文化,是历经一万多年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的在农业、工业、商业以及风俗、艺术等方面具有万年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是一块独特的文化品牌,也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是民俗和人类生存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加快万年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