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安蛋雕


乐安蛋雕是本土的一项优秀民间传统美术,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民间送“彩蛋”习俗。在民间,每逢端午节或嫁娶添丁的喜事,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送”红蛋”,寓意“喜事同享、圆圆满满”。后来,人们为了创新,有的把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或在蛋上画上各种花卉、图案、祝福字语。为了便于收藏,民间艺人又将各种图案雕刻在蛋壳上,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蛋雕”艺术品。

由于蛋壳工艺品在正常的状态下可以保存上百年。因此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文化”非常流行。即便是现在,“彩蛋”在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都是吉祥、祝福的礼物。

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的乐安蛋雕,是鳌溪镇邹氏祖传的独门技艺,以选料讲究、造型生动、雕刻手法细腻等特点著称。它主要分山水、动物、人物三大类:人物蛋雕作品从古代帝王将相到现代名人,个个形象逼真;动物蛋雕作品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山水蛋雕作品融名山大川于方寸之间,让人如临其境。

乐安蛋雕技艺是一项流传民间的珍贵工艺美术,具有较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自从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展览以后,引起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被相关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雕刻艺术之一”。

2013年,乐安蛋雕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链接

邹兆庆,是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项目“乐安蛋雕”的第四代传人。

“乐安蛋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邹兆庆一边推着刻刀,一边介绍乐安蛋雕的历史。

原来,在乐安县东、南部乡镇,青年男女举办婚礼叫作“归亲”。按旧时习俗,“归亲”这天,新娘的娘家要将红纸醮湿,把鸡蛋染成红色,供宾客食用,或是用红纸剪出双“喜”字贴在鸡蛋壳上,作为迎新队伍的回礼,俗称“红鸡蛋”。清末至民国初,社会分工细化,当地出现了专门绘制“红鸡蛋”的手艺人,并通过他们的革新,“红鸡蛋”上的图案从单一的双“喜”字,演变为“喜上眉梢”“并蒂莲”等吉祥图案。就是在那个时期,邹兆庆的太爷爷、清末举人邹令修,吸收、融合中国画和雕刻的技巧,开创了“乐安蛋雕”。传承到邹兆庆,已是第四代。

“乐安蛋雕以浮雕为主,在仅0.3毫米厚的蛋壳上雕出图案,并保持蛋壳完整而不雕透。制作上,主要包括选蛋、抽蛋、洗蛋、晾蛋、铅笔构图、粗雕、铲白和精雕等八道工序,雕刻的难度也比蛋壳镂雕和蛋壳绘画更大,其中,刀法娴熟度和下刀力度最为关键。”邹兆庆介绍说,他父亲去世得早,10年前,曾经是小学老师的他决心拿起刻刀传承这门手艺时,常因力度掌握不好,雕透甚至雕碎蛋壳。经过10年摸索和实践,如今,他已经做到心到手到,心手合一,刀法运用自如,力道恰到好处,只用一把平刀就能刻出山水花鸟、古今人物等,将万千世界在蛋壳上表现得栩栩如生。

闲谈之间,只见邹兆庆手不停、刀不慢,没过多久,棕红色蛋壳上,几痕简明、流畅的线条构成了五片细长的兰叶和一朵兰花。

“下一步就是铲白了。”邹兆庆将手中的鸡蛋转了个方向,同时,将右手手腕下压,刀刃倾斜,刀刃上端翘起,用下端的一角沿兰叶的轮廓线往外推,脆薄的蛋壳上顿时传出了一阵“嗤嗤嗤”的声响,不一会儿,便留下了一排比头发丝还细的白色刻痕。“噗……”邹兆庆用嘴轻吹掉蛋壳上的粉屑,随即将刀刃放平,紧贴着刚刻出的那些细线,刀法由细腻转为粗犷,刀刃如铲,无须画稿,却刀刀恰到好处。很快,蛋壳棕红色外皮下的白色也显露了出来。

“如果马虎一点,铲白这道工序完全可以省去。但通过铲白,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更明显,主体更加突出。一幅成熟的作品,铲白花费的功夫要占到整个创作的三分之二。这道看似可有可无的工序,却最能体现创作者精益求精的态度。”邹兆庆说。

蛋雕创作费时、费力。“简单一些的如花鸟图,完成一件作品少说也要10多个小时,如果是人物,需要三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了提高效率,去年,他尝试着用小型电动雕刻机。用了一段时间后,总觉得不如手工雕刻那样运用自如,于是放弃。通过这件事,让他更加笃定了继承与坚守传统蛋雕技艺的信念。

随着生活方式的日益多元、传统风俗的不断演化,“归亲”制作“红鸡蛋”的习俗已比较少见,但乐安蛋雕这一百年技艺,在邹兆庆的传承和不懈坚持下在新时代得以复兴。

在最近几年,作为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蛋雕曾多次在世博会、文博会、旅游商品博览会等展会上“亮相”,还曾代表江西漂洋过海到意大利米兰。为把“乐安蛋雕”这一技艺发扬光大,邹兆庆一方面不断以蛋雕技艺进行多艺术的融合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免费向大中小学生传授技艺,累计带学徒50多名。

现在,邹兆庆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蛋雕难以产业化。对于带徒弟,曾经当过多年老师的邹兆庆有他独到的见解。“只要孩子想学,我免费在学校开一门课都无所谓。培养蛋雕技艺的接班人是其次,孩子们不一定要在这方面发展,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在学习蛋雕的过程中,养成能坐下来、静下心,认真、专注做好一件事的习惯,给年轻人以传统文化的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