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延安太和山庙会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和山,亦称“清凉山”,古称“莲花峰”, 位于延安城东,隔延河与凤凰山,宝塔山鼎力相望,夙有“三山鼎力,太和居首。”之称,是中国道观圣地之一。山上松柏成林,庙宇殿堂星罗棋布,气候凉爽,环境优美,景色迷人,来此一游,胜入仙境。道观有大小殿堂六十五座,庙区有真武祖师殿、状元桥、财神庙、娘娘庙、药王庙、圣母殿、三天门等。

太和山庙会本是一种古老的宗教文化现象,宗教活动色彩极为浓厚,而现在已演变为农村商贸、文化活动。在庙会活动期间,除道士进行祭祀、庆祝、祈祷等法事外,还伴随有进香群众求神问卜,戏剧演出和物资交易。

据史料记载:早在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在太和山顶就修筑莲花城,元丰年间(1078年)道士郇道虚首建道观紫极宫;金大定十年(1170年)延安府兵马都总管任国公米甲撒哈苏重修仙洞北极紫微殿。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设道纪司于太和山紫极宫,建文四年(1024年)明成祖为感神恩,诏令全国各地大兴道观神庙,太和山亦应诏受益扩建。嘉靖十五年(1536年)又兴建了真武殿。太和山古建筑群,在历史上虽经兵火频仍、屡圮屡建,香火一直延年不辍。明万历五年(1577年)延安知府洪济远“卷廉重建”真武庙,殿宇辉煌,招引四方,香火极盛。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重建了圣公圣母殿。

据延安市志记载:太和庙,又名真武庙,位于清凉山极顶的莲花峰上,明万历七年(1579)延安知府洪济远曾用三年时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增修了殿堂若干间,新铸造了4米多高的祖师铜像一尊,2米多高的铜钟一口,还加砌了登临太和山的石阶,修筑了“三天门”等。使太和山的规模至此达到顶峰。清朝同治年间,太和山庙因战乱略有破坏,光绪年间曾又修复。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延安时,太和山亦惨遭毁坏,仅存大殿一座和祖师铜像、铜钟及山门。

建国后,1956年和1960年对太和山进行两次修葺,增修了圣公圣母殿,塑起了彩塑泥像,彩绘了大殿接檐斗拱,使庙貌焕然一新。“文革”中太和山又遭浩劫,仅存有大殿石基和上山石阶的残迹。

如今现有大小殿堂六十五座,道观还增请真武祖师等铜像八尊,增设大型铜制香炉五个,修建了戏台、牌楼、钟楼、鼓楼、六角亭、四个山门、御仙桥;制石质旗杆一对、石狮十双,修铺人行石台阶路三条,铺上山石条公路两条;建道教碑林、民间碑林、藏经阁各一处, 还修通了上山的简易公路,并且引水上山,彩绘殿堂,硬化了道观院落和广场,修补铺砌道观四周所有石质护栏。

道观每年举行四次庙会,正月初一至十五,四月八日,六月十三,九月九日。其中四月八日的庙会最为隆重。庙会期间,内蒙、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各族人民纷纷来此朝山、旅游和进行交易,最多时一天达十万余人。

庙会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戏剧演出、上供食、香客进香、商业活动。太和山庙会活动既带有相当程度的宗教信仰色彩,同时又具备社区文化娱乐的功能。他不仅继承了我市的传统信仰习俗,又推动了当地文化、商贸活动。它是由古代宗庙敬天祭祖制度演化而来的,是真正活着的民俗,被很多老百姓称为“延安人自己的‘狂欢节’”。太和山庙会在隋炀帝大业三年就已经形成,一直流传至今,每年都在四月八日举行,太和山庙会时集宗教、文化活动、商贸习俗为一体的民间活动,每年太和山庙会都是由当地群众自发的组织和参与的。

延安太和山庙会是陕北地域文化的附属品,最早可追溯到隋朝时期,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于研究我国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太和山庙会以民间习俗和文化活动为主,具有当地传统的民俗特色。因此它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太和山庙会除进行祭祀、庆祝、祈祷等法事外,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并推动了当地的商品交易。延安太和山庙会已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