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方言中做寿称为“做十”。
男女做寿日期选定有讲究
寿诞礼仪是每当生日时举行的人生礼仪,终生要做好多次。这些在生日时举行的礼仪因年龄不同有所差别。虽然这些礼仪的中心都在于祝福,庆贺健康长寿,但小字辈一般不叫“寿礼”,而俗称“过生日”。民众认为,小孩子、青年人做寿是不妥的,要折寿,只有到一定年龄,即到了49岁以后,才能举行寿礼。
在旧时,莆田人做寿是非常讲究的,但现在简化了很多。一般来说,男女到了五十虚岁,逢十都要祝寿。在莆田当地,男人做寿时是在49、59……俗称“做九”,如果配偶健在一起“做十”,称为“双寿”。女人逢十做寿,但如果女的是守寡,便要按男的礼俗逢九做寿。
祝寿的日期,一般是这位老人的诞辰,但仙游和莆田沿海、平原、山区等地,各有不同的礼俗。仙游大部分地区和莆田华亭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为祝寿日。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明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莆田人为避乱离家,正月初二回家掩埋受害的亲人,初三为幸存的老者祝贺,后来就演变成了俗定的祝寿日。有的乡村则把每年的正月初三作为祝寿日,也有的选双月双日作为祝寿日,仙游游洋、钟山、象溪等山区送寿礼要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日至除夕之间的双日。
大年初三全城做寿,商店关门,酒店爆满。60、70、80还有90岁,不管哪天出生,一律初三庆生。很多坐在一起的人互相并不认识,但一定有关系。不管在哪谋生,一定要赶回来为亲朋贺寿。热闹得像婚礼。
“做寿者”与祝寿者均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沾亲带故就得参与。由于同一天逢十“做寿”者甚多,祝寿者往往全家出动还忙不过来。从外地回家过年的仙游人正好借此机会寻亲访友,每到一处便抽烟、喝茶、饮酒,说“添福添寿”之类的话。
仙游人重传统讲礼仪由来已久蔚为风气。作为孙儿子辈份的,除夕回不了家围炉团聚有理由,祝寿不回家则无道理。因此,离家外出远在南洋北美,近在香港澳门的都风尘仆仆赶回故乡。至于在东北、新疆、北京、海南等地工作的干部、读书的学生、做生意办企业的人们就更归心似箭日夜兼程。祝寿牵动天涯海角敬老尊贤孝顺情。
庆寿时,备办礼物祭祖。设寿筵,演戏答谢。亲友送贺幛、烛、炮等来庆贺。出嫁的女儿备办10个盘一担、除贺幛、烛、炮、衣、裤、鞋、袜、帽外,还备办寿糕、寿面、寿米团、寿龟、寿桃、“枚丸”、绿豆、猪脚、花生等回家拜寿。高龄或夫妇双寿,仪式更加隆重。受拜者收礼物时,除衣、帽、袜外,“面食”类不能全收,还办酒席答谢拜寿亲友。
出嫁女儿送猪脚娘家父母有福气
祝寿一般分为两天,在老人寿辰的前一天,儿女和媳妇、女婿给老人献寿礼。寿礼通常有“寿龟”、“寿桃”、“长寿面”、“寿比南山寿幛”等,称“暖寿”。当日由已出嫁的女儿操办,宴请亲戚和至亲好友。宴后,赴宴者要留下来守夜,帮助布置礼堂,筹办寿庆典礼。
寿辰之日,做寿的老人晨起梳妆后,就进行拜寿仪式。时中堂上“寿烛”高燃,上悬红底金字“寿”屏。做寿的老人正中而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长孙、孙女等依长幼次序,一对一对跪拜。寿星给每人一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举行合家宴会。还要向左邻右舍分送“寿龟”、“红柑”、“寿饼”等。富户摆设寿筵,请道士做“诞生醮”,或演戏谢神,或放映电影以表庆贺。
亲友一般要备炮、烛、寿面、鸡蛋、衣料之类的礼物,用红篮子提来。女儿女婿则需备办寿桃、寿龟、寿面、猪脚、寿联、衣服、鞋袜等。如果是为母亲祝寿,还要加金(银)耳坠、银钗,有的还有金戒指、手镯和红包等,以十大礼盘盛装。10大礼盘要叠装在大红布袋中,每袋五盘。出嫁女儿、孙女都要穿红衣服,在父母祝寿的前一天挑回娘家。在给父母的寿礼中,一定要有一对猪脚。出嫁的女儿送猪脚,表示父母有福气。所以莆田人会说,生女儿好,有猪脚吃。
民间流传着“文星拜寿星”的故事。明朝咸化年间,有一位姓岳的朝官来到兴化,他就是莆田民间流传的岳太守。一日,他微服来到莆田黄石地界视察民情,遇到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伯,坐在路边哭,地上有个破碗和失落的豆腐。岳太守询问缘故,才知道老伯家里很穷,今天因祖父寿诞,借了碎银买了食品给祖父祝寿,不想被执事的大锣一惊,失手摔掉大碗,散了豆腐。这样回去,不好向阿公交待。岳太守看着这老伯已年过花甲,还有父、祖健在,十分惊奇,就问老伯的父、祖年各几何?老伯回答:“父百二,公百五。”“那你几岁?”老伯答:“九十整”。三代高龄,世间奇闻。于是,岳太守决定亲自到老伯家里看一看。
一进门,果然两个年纪更大的老人,出现在面前。岳太守拱手作揖说:“老寿星,本府给你拜寿了!”“不知太守大人要来,失敬失敬。请,请厝里歇脚!”老太公从座位上站起,众人退向两边。“不敢当,不敢当。”岳太守走进厅前,宾主谦让礼毕,然后坐下。一时高兴,岳太守就叫主人拿出文房四宝,写了一联“二甲添半甲,文星拜寿星。”(一甲六十岁,“二甲添半甲”为一百五十岁)。
为父亲祝寿时,如果母亲健在,要加一套衣服给母亲,为母亲祝寿时也相同。收礼时,衣帽和红包全收,但食物尤其猪脚不能全收,要留一部分给女儿带回家,意在常年往来。对于其他亲友的礼物,炮、烛、寿蛋、寿面各收一半,衣料则不收,另回敬红团、柑橘、糖果等。
在莆田旧俗中,还有为已故的祖父母或父母做“阴寿”的,俗称“冥寿”。与所谓“忌辰”一样,纪念去世者的“生辰”,这一天举行祭拜,不开宴,不开展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