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无论是一年伊始春草才生之时,还是枫叶既落白雪纷飞时候,弘一大师的这首《送别》都会让人想到自己与家乡、与亲朋的一次次离别。“长亭”也成了文人墨客抒写送别的经典意象。
“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最早的亭应该是出现在东周时期,亭最初的意思是供人停下集合的地方。中国最著名的一幅书法作品,就与亭有关——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晋永和九年,在会稽山阴之兰亭。暮春之初,草长莺飞时候,群贤应和而来,所见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斯人斯事,此情此景,加以三杯两盏美酒,《兰亭集序》遂成千古绝唱。
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是古人送别的经典场面。“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是李白的轻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是柳永的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长亭”遂成为送别诗词中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文字符号。然而,在列车呼啸而过,飞机腾空而起,高速公路处处皆是的时代里,昔日的长亭短亭,已渐成一个个矗立在山野之间的句号,或异化为景区里吸引游人的感叹号。
古代官府也曾经将亭当做是布恩施威的场所。昔日石城县衙门“头门外左房曰‘申明亭’,以辨争讼,有恶者兼以瘅,明初制犹有警及官邪。右房曰‘旌善亭’,以劝风化,有善者咸以彰。”“以先师庙立启圣公祠,祀孔子父叔梁纥。建敬一亭,书御制‘敬一’,箴于其间。文庙后为‘崇圣祠’,祠之左前为‘上谕亭’。”只是随着王朝的远去,很多这类官用的堂皇建筑也早就走进了黄土之中,不见一丝痕迹。
而在客家人聚居的赣南石城,只要有村落,就有亭;只要有道路,就有亭;只要有需要,就有人建亭。从明到清,从民国到现代,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历史的长亭,比比皆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依然和秦汉时期差不多。只不过彼时的亭属于军事用途,设有刘邦这样的亭长,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而石城的亭多建在交通要道和村落的交界地,是人们出行驻足避风躲雨、歇脚休息的地方,也是至亲好友、爱者情人分别相送之处。
与那些建在风景名胜中的赫赫名亭不同,石城是全客县,位于武夷山麓赣江源头,交通不畅,故客家人将修桥、开路、建亭视为行善积德之要事,对建造修缮长亭极为重视。亭内多有茶水施舍,故长亭又为茶亭。据我所知,清顺治年间编写的《石城县志》就载有“山际亭,在石中里窖镜岭,耆民尹志仁建。小说亭,在长上里棋盘岭,丹溪李自修建。紫云亭,在长上里苦竹岭,崇祯癸末年,古田孔世贤建……”。乾隆十年(1745年)版《石城县志》中也看到很多客家人重视建亭的记载,如“义士”一章中说:“国朝陈福宾……慷慨好施与……三建石亭于要路,赡租烹茗,行人称便”,“张立本,修桥建亭,至老不倦”,“张立奋,平时之日,更多造桥亭”,“熊承元 ……渡邮亭,多独立施赡。济贫赈乏,即过客亦必周之。故称其孝与义者,不但一邑云”,“孔兴茂 ……事公役,桥亭道路,捐助弗吝。厥惠在人,而人生感”……不算一些遗漏未载的明代凉亭和后来建造的亭子,仅该书中提到的义士捐建的茶亭就有50余座。后三十余年,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编修的《石城县志》中所记载的茶亭,则有近80座。到道光四年(1824年),更是达到近百座。虽然限于篇幅,志书中的记载只能选取代表,但也可以看出客家石城人对于建亭的热心,以及古亭在石城分布之广。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茶亭中的相当一部分,至今仍矗立在石城大地上。
亭的构造大同小异,造型质朴、厚重,大多数都是方形的木作结构或者木石结合体,远远望去,简直就是一座缩微而开门版的赣南客家方围。亭顶是一例的青灰色瓦片,门是敞口的任行人自如进出。沿着亭内墙根,垒有膝高的坐台:两条木长凳或是石长凳,供路人歇脚。亭梁上是时代的印记,建于帝国时代的长亭,其梁上多半有建亭首士从善者姓名和“帝道永昌”的字样。不过,也有奇特的——建于同治年间的大由协济亭,其梁上非但不见对帝国永固的祈祷,甚至也没有建亭者名号,取而代之的,居然是木匠司户(师傅)、石匠司户和泥瓦匠司户的名字。当然,亭既为公用,也就会有公家和公共的痕迹,比如各个时代的标语,“我家有个叫夜郎”之类的祷文,或者是“于邑银坑某某从此过,生意平平”之类的涂鸦式留言板。
石城的亭子中,最有特色是杨村坊式亭,合茶亭和牌坊为一体。矗立在206国道边。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5年)。其南北两端是两座牌坊,牌坊的拱门也是长亭的大门。整座坊式亭以麻石砌成,枋额为红石镶嵌,写有“圣旨”、“贞节”、“旌表太学生许清涟之妻李孺人坊”等字样。牌坊上遍饰石刻浮雕,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等戏曲画面,庄严的牌坊与这些民间故事,让人在敬凛之中又生出丝丝的暖意来。在苏区时期,这里还是红军医院的临时包扎所。小小一亭,不但有了教化的功能,有了庇荫行人的作用,还成了救死扶伤的场所。
上柏村的永宁桥亭也与众不同,桥亭集桥梁、亭阁、庙宇、戏台于一体。永宁桥亭建于村口,桥身为麻石砌成,廊与阁为木作结构。廊外挑出檐板以遮风挡雨,桥上设有木靠栏,供行人歇息。桥边的关帝庙是村子的守护神,每年关帝生日,当地还会在廊阁中演戏。戏本是演给神看的,但快乐的还有四方涌来的千百虔诚信士与观光客。
从外形看,位于石城广昌交界处的古岭亭和石城宁化交界处鸡公岽的江福亭也极富特色。与遍布石城大地上的方形茶亭不同,这是两座桥拱形亭。桥拱形的石亭上面是郁郁葱葱的植被,不用担心瓦片老化、木料朽烂,存续的寿命自然也就远远超过一般的凉亭。在远离村庄的高山之巅,竟然兀立着这种明显更耗钱的桥拱形状茶亭,不能不让观者目瞪口呆。亭里都有碑记,记载着建亭的缘由、赞助者名字等,让数百年后的我们突然起了一个念头:刻在石头上的名字,终究比民间流传的要久远,或许,这就是历史吧。
古岭亭很奇怪的不见于清代的任何一部县志,但是幸好上面有碑刻。捐资人后面是“万古长春”四个大字,其后是书碑人和刻工的名字,落款时间则是“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岁秋七月吉旦”。原来这座茶亭建造于1618年,距离现在已经400年了。那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只剩下一部,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一半以上……明朝政权在走向衰亡,而在民间,热心肠的客家人正在建造属于他们的功德。
石城的长亭形态多样,但有一样是一致的——到了夏天,总有人每天无偿地烧一缸茶水放在亭子里供路人止渴解乏,这也是为什么长亭也是茶亭的缘故。在客家地区,长亭的作用,终究还是帮助旅人。长亭是客家人传统上珍视孝道、热情好客以及乐善好施的外在体现。长亭施茶时间一般为立夏日至立秋日。一般来说,建亭者也是长亭施茶者,而且,往往是建亭的家族代代相传不间断地为一个长亭施茶。不过,长亭里的“茶”并不是当今茶馆里的铁观音、普洱或者大红袍之类,而是本地田头山间出产的解暑的药草,或是六月雪,或是鱼腥草,或是金银花,或是夏枯草,也可能是茵陈,种种不一。茶水微苦,但利于消暑解渴、清热利尿、解毒散郁。装茶水的,多是陶瓷大缸或大木桶,几个长把竹筒或者粗瓷碗就是喝茶的茶杯了。
在客家人看来,长亭本有神佑,百毒不敢侵袭,加上施茶者每日都会更换茶水和药草,因而绝不至于有茶水过“保质期”之类的事情发生。漫漫旅途,百般辛苦,然而,一旦看见长亭,看见这些凉爽清纯的茶,跋山涉水车马劳顿的旅人还会奢求什么呢?在没有发明皮鞋运动鞋的年代里,人们或布鞋一双,或草履随身,为了旅人行走方便,还有人会把打好的草鞋也施舍在亭中,任由行路人自取。在客家人看来,与人方便,其实也就是与己方便。
正因为“一亭一桥一渡,道茀不可行,惠而不知政,昔人讥之。今於通衢、大河、山沟僻径,随处建造,行道无虞,谓非好行其德者乎?是不可以不纪也”,所以,古代的石城人不但热心于在本土修建茶亭,还把修善积德的善行发扬到县邑以外:“陈正龙,字烈明,国学,祠堂人。好施与,乡有贫者,分橐周之。建亭於瑞邑。”“熊孙韵字协圆,监生,上柏昌人。性孝友,慤恭敦厚,自奉节俭。凡济人利物,无不慷慨解囊於赈荒施桥,建亭外邑。”“龚建智,字能才,陈坊人。秉性质朴。事亲孝,待弟友,更孝义乐施。凡桥梁亭寺,处处捐资,恒为乡邑钦羡。”
能捐资修建茶亭,是“为乡邑钦羡”的事,遂建亭人不但留意于亭,甚至将与亭有关的其他资料也细心保管。石城是“闽粤通衢”,是客家人迁往闽西粤东的重要关口,也是联系赣闽两省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甚至有人认为作为“闽粤通衢”的石城,是“一带一路”上“烟叶—食盐”的重要中转站。县内行商挑夫素有“走汀州”的传统,位于瑞金长汀交界处的黄竹岭(皇祝岭)是商人们来往的重要孔道之一。
为了让他们能有一个休憩的场所,石城的义士们硬是用麻条石在山顶垒起了一座高大的茶亭。虽然随着新路的开辟,旧路渐渐废弃,至今亭顶已经朽烂,连当年乐助的石碑都可能被掩埋在圮土之中,但在民间,我们居然发现了乾隆年间修建这个茶亭并勒碑的几张原始纸本。
“此处皇祝岭,乃四省通衢,历朝孔道。其间盐米相济,商贩往来,络绎不绝。值风雨炎暑之际,山深耸峙,人烟隔遥,莫不以此为息肩之地耳。故建亭之说,由来久矣。昔雍正年间,刘见华翁悯亭宇衰颓,半归尘土,爰为倡首,以成美举。但历年久远,墙垣崩毁,古迹犹存。客旅至此,咸嗟促断慈航,而惠远翁以利济为心,不忍图功于始而鲜克于终,于乾隆丙子年秋,与侄欲先公合费捐赀数百余金,鸠工鞭石,永造斯亭。
每岁春夏之交,更备茶汤以济行人急。然山高风暴雨雪严凝,墙石纵固而瓦桷不无沉沦凌圮。于今又重修三次矣。余生也晚,不获亲炙光仪,岂能深识其故。而惠远四嗣君福先者,与余谊属姻侄,不以学歉全牛,一日请序于余,扺掌谈衷,历详其事,为余之谋。余亦不揣谫陋,而为之道及清夜平旦,乃知丁财济美,皆因此庇荫之由来。果作福田,莫有过于造亭也,亶其然乎。爰致数语往来雅士,覩斯亭而念殊勋,漪欤休哉。明德固已远矣,惟愿传之为子若孙,恪守兹举,而弗替斯意也。是为序。”
从雍正年间的初立到乾隆11年(1746)的初修,乾隆12年(1747)的再修,直到乾隆41年(1776)十月吉日的重修。信士石城礼上里东坑的刘惠远、欲先公与他们的子子孙孙的坚持,固然有“种福田”求得“丁财济美”的私心,但客观上,确实造福了无数经过该地的官民商旅,也成为峡谷山岭之上的一道风景。
建于高山之巅的长亭不但是道路风景的绝好点缀,也是赏景的绝佳平台。走在石城城西的苦竹岭上,明崇祯年间小别村孔氏建立的紫云亭和赖氏建立的松亭并肩而立,双亭合一,坐落在山巅之上,两侧各有九百级台阶。左眺,是婉约精致的县城,宋塔高耸,琴河如带;右瞰,是秀丽小巧的小别村,古树林立,阡陌纵横;近前的李腊石和西华山夹峰对峙,种种美景让户外爱好者赞不绝口。
位于赣闽边际的延奕亭,建于乾隆年间,整亭由红麻条石垒成。据说,昔日出外去闽粤读书行商的游子,都要在此再斟一杯家乡的米酒,酌一口家乡的清茶,然后,带着家乡的挂念远行。在“长路漫漫任我闯”的满腔抱负与通天寨风景区最壮观的景点“大地之阳”相互映衬中,又平添了几分壮志豪情。
千百长亭让人目不暇接,而对于客家民系来说,“闽粤通衢”石城本身又何尝不是一座长亭?
客家人的几次大迁徙与王朝时代的几次大动乱联系在一起,从海内外客家人的族谱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先祖从中原南迁后曾经在石城停留而后衍发的记载。
从地理位置上看,石城处于赣江与抚河这两条大河的源头,且翻过山即为闽江与汀江的源头,于是省内经水路乘舟楫,可达赣州、南昌、九江等地;陆路上又有数十条古道与闽省长汀、宁化相通,并进而过梅州下南洋。这里山高林密,既便于躲避战乱,又便于迅速离开。这里土地肥沃,雨水丰沛,宜于农耕;山上资源丰富,荒山缓坡,又适合新来户垦殖。加上从人情上看,石城是纯客县,素有移民定居之传统,争斗排外性较弱,对战乱灾民有天生的同怀感,易于客寓。
据《石城县志》记载,前清咸丰同治年间,石城县的在籍人口已达22万余人,比一百多年以后的1985年的人口数还多出1000余人。就这样,小小石城这座“长亭”,自然也就成为了客家南迁的重要中转站和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