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茶篮灯”


于都“茶篮灯”轻松幽默,诙谐有趣,有别于狮灯、龙灯的热烈火爆,却又以其浓烈的抒情色彩与简单的故事性经远流长,在民间歌舞中独占一席之地。但它又曾经一度濒临绝地,面临失传。

随着2007年于都“茶篮灯”入选赣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深藏民间的艺术瑰宝又渐渐向人们靠近,重放异彩。

历史源远流长

“茶篮灯”是流传于赣南客家的民间戏种,是茶农为庆祝茶叶丰收和企盼来年茶叶好收成的茶文化表演形式,因其演唱时舞者口唱“茶歌”、肩挑或者手提茶篮而得名,俗又称揩茶篓、搬灯子或搬茶灯。

“茶篮灯”起初流传于赣南客家地区,但随着茶篮灯文化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到明清时期,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有“茶篮灯”会。而于都“茶篮灯”作为赣南独树一帜的客家灯彩,则主要分布于段屋、葛坳、沙心、宽田、黄麟、盘古山、祁禄山等乡镇,有1100余年历史。

关于于都“茶篮灯”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在唐朝末年,动荡的社会导致了大批中原人南下,部分人到达于都黄麟、宽田等地落户后,他们与山为伍,伴水为邻,终日爬山种茶,辛勤耕作。为消除茶山劳动中的疲劳和传递情感,他们唱起了山歌、茶歌,并产生了采茶歌中颇具影响力的《十二月采茶歌》。随着采茶歌的传唱与发展,他们加上采茶、摘茶的动作,借以当时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和舞狮形式,发展成了载歌载舞的“茶篮灯”。

“茶篮灯”的出现与发展很快被客家人所接受,逢年过节或茶山开市时尤其受到欢迎。随后,在茶篮灯的基础上,客家艺人根据上山、进坑、过桥的动作,结合茶山劳动的情节,配以锄头、茶篮、手巾为道具,并配以笛子、勾筒(基本类同二胡)、锣鼓等伴奏形式,遂形成了如今富有于都山区特点的民间灯彩歌舞。

于都‘茶篮灯’历史悠久,它的演唱最初是一人清唱、一唱众和的联唱形式,但随着一千多年来表演形式和词曲的发展与完善,演唱时演员由一人发展到六人、八人、十二人,单人清唱也就演变成多人的自然和声。

曾经胜景辉煌

“于都‘茶篮灯’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演出,除了正月初三、初五,其余日子基本上每支茶篮灯队,每晚要演出两场以上,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散灯。”聊起“茶篮灯”,该县“茶篮灯”传承人谭建忠谈起了当年灯会的胜景。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茶篮灯”演出队伍都会到周边各个村落演出,当“茶篮灯”队敲锣打鼓来到各村围屋、祠堂外面的大路边时,“茶篮灯”队队首会高举茶篮灯,乐队则会奏出欢快、流畅的“闹台锣鼓”。这时,围屋或祠堂里会有人点燃爆竹表示迎接。灯队进门唱祝赞歌,祝赞内容多为客家人都憧憬的子孙满堂、荣华富贵、福星高照、身体康健等等吉祥语,七字一句,四句一段。祝赞歌多为清唱,以彰显“茶篮灯”队对东家及其祖先的恭敬,段落之间有简短的锣鼓协奏或笛子独奏“过门”(即序曲)。

祝赞仪式完毕后即在祠堂里或禾坪上开始表演茶篮歌舞。整套“茶篮灯”歌舞结束后,东家就会给出一个红包,并张罗出一桌桌的茶果或饭菜,盛情招待“茶篮灯”队员。“茶篮灯”队最后离场也是在喜庆的锣鼓声中,手举茶篮、肩挑茶篓笑语盈盈地与东家告别。凡“茶篮灯”演出队伍所到之处,便是一片锣鼓齐鸣、鞭炮齐响、歌舞并起的热闹场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于都茶篮灯灯会最辉煌的时候,仅当时该县沙心乡的6个自然村,就有十几支茶篮灯队,每个村都有两支以上表演队。由于每支“茶篮灯”队演员的服装、唱腔以及道具、音乐均各有风采,因此同一村落同一晚上先后邀请两三支“茶篮灯”队来表演,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茶篮灯”当年的盛况,却似乎已经成为一腔回忆。“如今,全县‘茶篮灯’灯会队伍也没剩下几支了。”说起茶篮灯目前的状况,茶篮灯传承人谭建忠老人满是失落。

随着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文化形式的普及,“茶篮灯”和许多传统民间艺术一样,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市场。更有甚者,随着“茶篮灯”艺人年事渐高,唱词逐步遗忘,“茶篮灯”的表演以及相关道具的制作工艺面临后继乏人、濒临失传之境。

茶篮灯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进行表演,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生产、生活、文化演变。据考证,在省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赣南采茶戏,其前身就是‘茶篮灯’。所以,对‘茶篮灯’进行挖掘、整理、保护,无疑对研究赣南客家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于都县从2005年开始着手对“茶篮灯”进行完整、系统、规范的发掘和抢救,先后收集、整理、拍摄了一部分唱本、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并积极制定了传承人保护和鼓励扶持制度,实行政府拨款与民间赞助相结合,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加大对于都“茶篮灯”的研究和保护。

目前,该县成立了“茶篮灯”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建立起1个茶篮灯特色示范村,并制定了于都“茶篮灯”保护的五年计划,开展了于都“茶篮灯”进校园、民俗调演等活动,以使于都“茶篮灯”薪火相传,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