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埔花萼楼正月初三祈福民俗


花萼楼坐落在粤闽边陲的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45公里,是广东省最早、最大、保留完好的客家民居土围楼,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三,花萼楼里香火缭绕,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新春祈福活动热闹非凡。

时间:农历正月初三

地点: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

“花萼楼祈福”产生的背景

花萼楼的林氏宗族供奉的是观音神明,创建花萼楼者为林氏的第五代援宇公。相传援宇公成年后家境清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夜晚连睡觉的房间都没有,只能寄宿在村边狮头山上的一个石洞里,平常生活来源仅靠来往于福建、江西、饶平挑盐、石灰度日。援宇公虽忠厚老实,但为人豪爽正直。

有一天,援宇公疲惫不堪,回到家中便和衣躺下很快就睡着了,睡梦中看见观音娘娘驾着祥云,领着三头白马向他走来,朝他笑了笑后在一阵烟云过后就消失了。醒来后,援宇公觉得奇怪,便在山洞中寻找,结果发现了三大缸白银。于是他便用此银钱建造了花萼楼,并把村里所有没有房子住的乡邻都接到楼内居住。后来人们为了感恩大慈大悲的观音娘娘,一方面在狮头山上的石洞里供奉着观音娘娘的莲花坐像,另一方面每年的大年初三举行祈福仪式,让族人永世不忘观音娘娘的大恩大德。

“花萼楼祈福”的流程

每年的大年初三,大丘田村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鞭炮声、鼓乐声和人们的欢笑声组成了一曲激越的交响乐。祈福以花萼楼为中心展开,整个过程由二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行香”,早上7:00开始到10:00结束,大约历时3小时。

游行队伍抬着安坐观音佛像的彩轿从花萼楼出发,走街串巷游走全村,队伍以身穿传统服装的男士为前导,彩旗手、锣鼓手、观音轿紧随其后,所到之处各家各户鞭炮齐鸣、烟花绽放,并虔诚地鞠躬献香,表达一份虔诚之情。这个过程被叫做“行香”,意为观音是慈善祥和、高洁富贵的象征,把观音送到各家各户,敬香祝福,使家家得保佑,人人受庇护。

第二部分是“叩许”,在10:00开始,11:00结束,大约1小时。

全村人聚集在花萼楼内,圆楼内分二行摆上十余张八仙桌,桌面上排放着家家户户敬奉观音的斋果等供品,古老斑驳的土楼内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站在楼内三楼往下看,由黑瓦、屋檐、灰墙构成的一条条弧线舒畅圆润,圆弧中心内,村民们穿着的节日盛装犹如盛开的山花,五颜六色,多姿多彩。众人在司仪长辈的唱喝声中,例行各个仪规,进行各个步骤,主要内容是在观音神像前斟茶敬酒,焚香点烛。最后是“叩许”,各家各户的祈愿者面对观音神像叩首跪拜行大礼,以表虔诚之心,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国强民富。

最后鼓乐齐奏,鞭炮齐鸣,彩旗绕行,土楼内霎时震耳欲聋,火花四溅,硝烟弥漫,把祈福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