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母亲每次杀鸡,开始扯去鸡颈下方的羽毛时,就会念念有词:“鸡呀鸡,你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脱掉毛衣换布衣,来生变人不是鸡。”反复念着,直至鸡蹬脚,脚伸直不动,放到盆里拔毛,才停止念叨。
一次,我问母亲杀鸡为什么要念顺口溜。母亲告诉我,鸡吃点遗落在地上的饭粒剩菜,在野外啄食一些野草小虫什么的,很随和,不挑捡,给什么吃什么,不给不强求,可它们却卖力下蛋。穷人全指望着用蛋换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什么的。贵客来了,在面条里放上一两个蛋算是上等的招待。
鸡蛋金贵呢!鸡作出了巨大贡献,谁忍心杀它呢?万不得已,真是万不得已,才痛下杀手。妇女生孩子,庆贺高龄长辈的生日,来了非常贵客,有时不得不挥泪斩鸡。动手时,给可怜的鸡一丝安慰,也给自己良心一份平衡,就念一通顺口溜。意思是说它们的命运合该如此,是阳间一碗菜,不是人心毒手辣,祈祷它们到阴间去,转世成人。
母亲还说,姥姥让她一定要记住念祝词,杀鸡念祝词是祖传下来的,不可儿戏。母亲还说,杀鸭鹅这些畜牲都要念一段的。
杀鸭就念“鸭呀鸭,你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脱掉毛衣换布衣,来生变人不是鸭。”
杀鹅就念“鹅呀鹅,你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脱掉毛衣换布衣,来生变人不是鹅。”
不管杀什么畜牲,只要换几个字就行了,祝词好记得很。
听了母亲的一些言语后,只要知道哪家杀鸡鸭鹅,我都要跑去说:“不会念祝词,我教你。”大人都笑着说:“大人都会念。”我后来也就不再为人家杀鸡会不会念祝词操心了。
也许是童年经历的影响,我二十多岁时都不敢杀鸡。有时别人杀鸡,我在旁边一手捉鸡脚一手捉鸡翅膀,帮着杀鸡,成了名符其实的帮凶。持刀人一边杀一边念念有词,我死死捉着挣扎的鸡,不敢看过程,闭着双眼在心中念祝词祷告。
妻子坐月子的年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再不是鸡蛋换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年代。亲戚们送来了很多的鸡。三天两头就要杀一只,一直指望着别人帮杀鸡,也不是个事。于是,我就操刀学着杀鸡。
第一次,手有些发抖,就赶紧不停地念着:“鸡呀鸡,你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脱掉毛衣换布衣,来生变人不是鸡。”当看到从鸡喉咙迸射出鲜血时,我的手松了一下,鸡掉到地上。鸡扑腾了几下,竟然站立起来,跑了一段路才倒下。母亲责怪我怎么念祝词的,说我和妹妹做不了事,母亲差点说罪过罪过。
虽然我没有学会杀鸡,但我学会了念顺口溜,并领悟到顺口溜为什么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