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劳动歌
《稔哩歌》:稔哩目目娘撒谷,稔哩开花娘莳田,稔哩好食禾好割,样得有闲到姐边。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近郊。
稔哩:稔树,野生灌木,果子可食,根茎表皮捣汁可染布,故农村又称作“染”。
哩是语气助词,无义。
目目:形容花蕾饱满、含苞欲放。古有“稔子暴卜,耙田撒谷”的农谚。
样得:如何才能得到。
姐边:母亲那里,即娘家。
《惠州细女歌》:惠州城内多细女,朝朝 水到西湖。正放下桶梁洗净脚咧,又问明朝割草无?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细女:女孩子,未出嫁的姑娘。
扌亥:挑、担。
割草无:割草吗?
《卖粄歌》:沙糕粄,卖死唔转本。头拿顶到损,脚趾行到短。行到平湖门,打泻沙糕粄。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沙糕粄:惠州民间风味小吃之一。用糯米粉和糖做成,多切成方块。
卖死句:“死”在这里表示极限,意即无论怎么卖都赚不回本钱。
唔:无。头拿:头颅。
《剃头仔》:剃头仔,真受气,人家坐,佢来企,行来行去三尺四。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佢:他,指剃头仔。
企:站。
三尺四:走动的范围很窄小,只能环绕着顾客来回转。
《纤夫歌》:一条缆绳长又长,几人肩腰被套上。逆流拉船脚磨破,船一搁浅泪汪汪。一条缆绳长又长,烈日当头唏嗬上。打风落水冷又饿,跌倒爬起算平常。一条缆绳长又长,几人同命被它绑。崎岖荆棘江边岸,踩踏惊心把命忘。一条缆绳长又长,长年累月踩船上。船篷作被床船板,望天望水想家乡。
附注
流行于惠州东江沿岸。
唏嗬:象声词,形容纤夫艰难前行,气喘如牛。
《桥东行业歌》:包公巷人显手臂,晒布场人显竹丝,花园围人显针黹,高营房人显大髀,东门口人显粪箕,东门街人行到死。
附注
清末民初流传于惠州市区,反映了惠州桥东市民主要谋生行业的地域分布情况。
显:显露,把拿手功夫表演给人看。
显手臂:当时制布鞋的衬料,是用浆糊把废旧布碎胶粘多层而成,这一过程,叫“打布泊”,包公巷一带居民多以此为业,操作时要与浆水打交道,得高卷衫袖或干脆赤膊上阵,故称“显手臂”。
显竹丝:从事竹器加工行业的桥东晒布场居民破竹刮丝,身手不凡。
显针黹:指惠州刺绣缝制以桥东花园围人最为著名。
大髀:大腿。桥东高营房人多以织麻为生,须卷露大腿搓合麻线。
显粪箕:指种菜,住在东门外的菜农挑粪下田或担菜上街均用粪箕。
行:行走。
行到死:指多集中在东门街的搬运工每日不停地搬运很辛苦。
《割草好》:割草好,提着割禾心就焦。割草又有山歌唱,割禾无处躲阴凉。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近郊,提着:说到,提起。
《日织织》:日织织,夜扬扬。门角背,棋乐钉。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扬:记音字,绕线。
扬扬:不停地绕。
棋乐:陀螺。
钉,状其尖小。
这是一首讽刺懒妇的歌谣,说她在人前装模作样,织麻绕线忙个不停;背地里却是好吃懒做,一天下来,织出的线团,还没有扔在门背角落头里的陀螺大。
第二节 生活歌
《十岁歌》:一岁爷娘手上揽,两岁扶篱摸壁行,三岁捡起柴撩火,四岁官厅绩细麻,五岁织出家机布,六岁鞋头绣出牡丹花,七岁人来讲,八岁食人茶,九岁行猪过大礼,十岁交还女趸家。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歌谣具体描述了一个童养媳十岁离开娘家前的成长过程。
绩细麻:把幼细的麻搓成线,作网线的材料。
绩,读如“炙”。讲:说媒,提亲。
食人茶:应允婚事,接受了男方茶礼。
行猪过大礼:迎娶前的行大聘,礼中必有烧猪,亦称金猪,以示女方为黄花闺女。
女趸家:指男家,因为是童养媳,须趸养一段时间才能完房。
《鸡公仔,尾弯弯》: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心布好艰难。早早起身又话晏,三更先睡又话懒。灶头镬尾够点滴,家婆硬话冇洗净。 水煮饭兼破柴,姑仔重喊快搬凳。有做冇食经常事,反被人骂“妹仔钉”。提心吊胆来做人,几时才得天开眼!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心布:新妇的音转,指刚过门的媳妇,亦泛指媳妇。
话:责备。
晏:晚,读如“按”。
先睡:才睡。
点滴:(收拾得)一丝不苟、干净整洁。
硬话:无理指责。
重:还。
妹仔钉:詈词,妹仔即婢女。
《童养媳歌》:十八娇娥嫁三岁郎,朝晨揽出晚又揽上床。我念你爷娘恩情大,唔系我一脚踢你见阎王。
附注
流行于城郊客家地区。
揽:抱。
唔系:要不然。
《怨郎歌》:十八晚姑三岁郎,新郎夜夜尿湿床。站起没有扫把高,睡下没有枕头长。深更半夜喊奶吃, 系你老婆唔系你娘。
附注
流行于城郊及东江客家地区。
喊奶吃:哭闹着要吃母亲的乳水。
系:我是。
唔系:要不然。
《十二月妇女痛苦歌》:正月里来是新年,做到妇女不值钱。爷娘家产我冇份,还做牛猪去卖钱。二月里来是春分,旧时礼教太不平。婚姻不由自己愿,一生乐趣尽扫空。三月里来是清明,手忙脚乱做不停。风吹雨打日头晒,几多辛苦好□人。四月里来饥荒天,番薯吃了谷又完。有好丈夫还过得,冇好丈夫真惨冤。五月里来是端阳,大家姐妹爱分相。一生痛苦非命运,冇好军阀国民党!六月里来又半年,一年四季冇日闲。做尽几多辛苦事,唔知何月出头天。七月里来秋风凉,劳动妇女真凄凉。天光出门做到暗,仍然三餐喝粥汤。八月里来是中秋,百般算来冇件有。军阀又爱重剥削,一生穷苦到如今。九月里来是重阳,一天凉过一天凉。夜里又愁冇被盖,日里又愁冇衣裳。十月里来小阳春,天天辛苦到黄昏。充饥只有番薯粥,穿着只有烂衫筋。十一月来又一冬,男子妇女大不同。有理冇理爱受气,呕血伤心会吐红。十二月来又一年,妇女痛苦讲唔完。妇女出路只一个,建立苏维埃政权!
附注
1928年流行于城郊及东江客家地区。
做到妇女:做妇女的。
好别人:让别人得益。
分相:知道、明白。
暗:天黑。
冇件有:没有一件。
烂衫筋:破烂不堪、只由几条布条牵扯着的衣服。
爱受气:(都)要受气。
《农民苦》:山歌一唱闹嚷嚷,农民兄弟真凄凉。朝晨吃碗饭汤粥,夜晡吃碗番薯汤。半饥半饱饿断肠,住间烂屋暗无光。搭起两间茅寮屋,七穿八漏透月光。穷人家里苦难当,六月地主收租粮。租谷唔够种抢去,明年播种唔落秧。土豪地主十分枭,利上加利谷爱燥。割开禾头籴米煮,冷锅壳虾会彭膘。紧缅紧真紧痛肠,因为冇食□借粮。米借三升还一斗,谁知雪上又加霜。自己冤枉自己知,今来觉悟也唔迟。大家穷人联合起,翻豆擘壳还有衣。饭甑落锅爱认真,杀得土豪杀劣绅。土豪劣绅杀呀净,大家安乐享太平。
附注
1928年流行于城郊及东江客家地区。
夜晡:夜晚,夜间。
燥:晒得很干,读如“糟”。
壳:在锅上焙烤。
彭膘:象声词,突然跳起。
缅:想。翻豆:花生。
擘壳:把豆壳掰开。
《叹五更》:一更叹来叹贫穷,年年借债年年重,生借无门无典当,奈何肚子受亏空。唉呀哉!镬头睡猫公。二更叹来叹天凉,北风一起心就慌,烂衫烂裤无多着,穷人到底受风霜。唉呀哉!脚下颤呀上。三更叹来叹饥荒,一餐分做几餐粮,煲到一筒生米粥,唔曾转碗又尽光。唉呀哉!肚皮贴背囊。四更叹来叹奔波,有做冇食样奈何,割脱禾头无米煮,债主上门知几多。唉呀哉!门坎踏到哥。五更叹来叹凄凉,洗净镬头无米装,想起穷人多受苦,满身骨瘦面皮黄。唉呀哉!何日得春光。再劝同胞要分相,日本到处占地方,三重四重来压迫,人民百姓受灾殃。同胞呀!抗战有春光。
附注
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东江地区,作者陈景新,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员。
无多着:不够穿。
转碗:盛第二碗。
哥:记音字,意指严重磨损。
踏到哥:讨债的人频频上门,把门坎都踏平了。《穷人生来真冤枉》:穷人生来真冤枉,来了老虎又来狼。老虎就是日本仔,豺狼就是蒋匪帮。
附注
流行于城郊及东江客家地区。
《肚饿歌》:肚胈饿,闩转大门来唱歌。唔知话我风流仔,阿妳知我冇奈何。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肚胈:肚子。
闩转:关起。
阿妳:母亲。
《弃婴歌》:风萧萧,雨飘飘,罗裙兜仔出蒲桥。仔呀仔,口渴就饮东江水,肚饥就食水中沙,阎王问你爷和姐,隐在深闺犹未嫁。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爷和姐:父和母。
《叹世》:唔忧唔愁亦晓老,唔花唔赌亦冇钱。古井千年唔打水,都冇流出井栏边。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花:出外拈花惹草,嫖妓。
《冤枉冤》:冤枉冤,娶只老婆晓食烟。一年赚得三吊六,无够畀佢拆烟钱。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晓食烟:会吸烟。
三吊六:吊是旧时钱币单位,有以一千钱为一吊,也有以十个铜元为一吊。
三吊六:极言一年赚的钱很少。
佢:他,在此指“老婆”。
拆:清还借款。
《嫁夫就爱嫁老郎》嫁夫就爱嫁老郎,嫁了老郎曾在行,餐头食饭知留菜,夜晚 觉知留床。嫁畀无三无四仔,横横棒棒桠抛床,十月割禾唔使买扫把,将佢胡须扫地堂。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
老郎:年纪较大的男人。
曾:才,读平声。
在行:对本行业甚为熟习,这里指深谙夫妻相处之道,处事成熟稳重,知规识矩。
无三无四:不三不四。
横横棒棒:横蛮恣肆,胡睡乱躺。
桠:无理阻占。
桠抛床:整张床都被他占据了。
《有女唔嫁落油冈》:有女唔嫁落油冈,铜壳舀来蒲勺装,蒲勺装来倒桶仔,桶仔担返倒瓮缸。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唔:不。
落油冈:惠阳水口一地名,旧时该地长期缺水,水贵如油。
铜壳:铜制的小勺,一般用来舀汤舀饭。
蒲勺:木制的水勺。
桶仔:小桶。
《一盏烟灯点唔得》:一盏烟灯点唔得,二人瘾来等唔得,三更半夜 唔得,四时工夫做唔得,五更有事起唔得,六亲回避认唔得,七孔瘦缩睇唔得,八般武艺学唔得,九久交易赊唔得,十死冇生捱唔得。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历数吸鸦片的危害。
烟灯:点燃鸦片的灯具。
《真好笑》:真好笑,住茅寮,风吹草叶当吹箫。日间又有日头照,晚间又有月来瞧。今生无忧柴共米,只怕大贼劫茅寮。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惠州西湖三卡水》:惠州西湖三卡水,博罗好廖系禾围,石龙好廖阿嫂艇,廖坏心肠唔肯归。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三卡水:指惠州西湖的湖源横槎、新村、水帘三条溪流。
廖:玩。
阿嫂艇:从事色情业的船,又称花艇。
《明年起屋笑哈哈》:鸭嬷鸭嬷,叽哩呱啦。今春土改,田地转屋夸。今冬买牛哈哈笑,明年起屋笑哈哈。
附注
20世纪50年代初流传于惠州。
转:回归。
屋夸:家里。
《神仙不如我农民》:神仙不如我农民,丰衣足食又发薪。若被神仙知道了,甘愿做人不做神。神仙真正下凡来,我们还会伤脑筋。因为神仙不劳动,反而拖累我农民。
附注
惠州农民陈凤俦1958年作。
时值“大跃进”时期,民歌创作非常活跃。
第三节 情 歌
《好花一朵满头红》:好烟一口当三口,好连一对当三双。好酒一杯都晓醉,好花一朵满头红。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连:原意为男女恋爱,这里指情侣。
都晓:都会。
《十八阿姑嫩滋滋》:十八阿姑嫩滋滋,行出三步哥想你。三日唔食都晓饱,四日唔食肚唔饥。十八阿姑嫩滋滋,早晨想到日落时。三寸埋泥包竹笋,几多暗相你唔知。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嫩滋滋:嫩生生、水灵灵。
唔饥:不饿。
暗相:暗恋。竹树节与节之间的一段,惠州方言称为“相”,读音与想念的“想”同,竹笋埋于泥土中,故称暗相,与“暗想”谐音,是双关语。
《拢妹有情畀眼睃》:上路睇妹下路过,我想开声人又多。凉帽遮头微微笑,拢妹有情畀眼睃。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近郊。
开声:开口说话。
睃:斜着眼偷看。
《妹爱连郎赶后生》(男女对唱):(女唱)正月过开二月天,百般树叶都翠嫣,百般鸟雀都开口,样边佢今冇开言?(男唱)风吹草叶皮皮青,妹爱连郎赶后生。阿哥一年老一岁,唔比春草年年生。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过开:过了。
连:爱恋,与男人谈恋爱叫连郎。
赶后生:趁年轻。
样边:怎么。
皮皮:片片。
唔比:不比、不像是。
《难为我哥拖妹行》(男女对唱):(男唱)村村也有阿鹊薮,不知树上几多柴,等哥取来妹去卖,卖得钱来做花鞋。(女唱)妹向阿哥微微笑,花鞋好着路难行,长途路远打损脚,难为我哥拖妹行。
附注
流传于惠州一带。
阿鹊薮:喜鹊巢。
《出年娶你也唔迟》:对面阿妹真标致,好似黄瓜批净皮。阿哥今年十七八,出年娶你也唔迟。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近郊。
标致:俊俏。
批皮:削皮。
出年:过了年、明年。
唔迟:不迟。
《好丑花颜一样香》:容貌好丑天生定,别人拣好也平常。蝴蝶采花唔论色,好丑花颜一样香。
附注
流传于河南岸客家移民区。
《想妹》:甜酒爱酸都容易,酸酒爱甜重较难。阿妹想郎隔张纸,今想妹隔重山。
附注
流传于河南岸客家移民区。
重较:更加。重读平声。
《唔好浮在半中心》:柑子跌落古井心,一半浮来一半沉。你爱沉来沉到底,唔好浮在半中心。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唔好:不要。
《唔使媒人也会成》:岭冈顶上种布惊,唔使淋水也会生。阿哥连妹情义重,唔使媒人也会成。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布惊:一种多年生灌木,惠州乡间常见。
《为花跌死也甘心》:敢吃砒霜唔怕死,敢去聊连唔怕人。黄蜂吊颈素馨树,为花跌死也甘心。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聊连:情人约会,拍拖。
《两人寒酸对寒酸》:梅子对醋酸对酸,糯米同糖软对软。哥打单身妹守寡,两人寒酸对寒酸。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寒酸:寒碜贫窘。
《嘱郎永远莫断情》:春天到来百花香,写封书信寄情郎,朝晨望到日对顶,中午望到日落冈,望郎唔到好心伤! 一更打鼓月东升,妹在房中绣手巾,绣条青龙长五尺,时时刻刻绕郎身,嘱郎永远莫断情。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的五句板山歌。
日对顶:日头正对头顶,指正午。
青龙:围巾。
《问妹抬头唔抬头》:哥在高山打石头,妹在平地来掌牛,石头打在牛背上,问妹抬头唔抬头。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郊。
掌牛:放牛。
《双手接到郎书信》:写封书信寄当衫,一笔两行冇写多。书信系郎亲手写,墨汁系郎眼泪磨。双手接到郎书信,睇到人多唔敢开。五更开着灯盏火,读着娘名泪就来。
附注
流传于市郊客家地区。
娘:女孩自称。
睇到:看见。
开着灯盏火:点着油灯。
《嫁郎就嫁撑船哥》:洗衫就要长流水,晒衫就爱长竹篙,行船那有坐船好,嫁郎就嫁撑船哥。
附注
流传于下角水上人家。
《男女驳歌》:(男)和妹唱歌歌驳歌,后园蕉叶驳绫罗。驳得我赢我大嫂,驳我唔赢我老婆。(女)死佬仔!三两鸡仔学人啼。啼上三朝屙白屎,脚向天来头向泥!(男)身着蓝衫镶乌边,借畀阿哥去拜年。阿哥出门唔带枕,借娘手臂贴头眠。(女)你休想!想烂心肠冇药医。有时有日发痨嗽,黄泥堆上你死尸!(女)鬼谷仙师排八字,八字排出“杀九夫”。一日杀三三杀九,床前冇位放香炉!(男)我唔怕杀!怕杀也唔娶你来。白日杀来移过位,夜晚杀来移过铺。
附注
驳歌:斗歌。男女对驳山歌,为惠州旧时一方风俗,多即兴而为,临场发挥。每每比喻生动贴切,词锋犀利泼辣,蕴藏着机智和幽默,粗野而不乏亲切,体现了歌者对爱情生活的炽烈追求。
死佬仔:詈语,指男方。三两鸡仔:还未长大成熟的小公鸡。因对方出言撩弄,想占便宜,故反唇相讥。
有时有日:总有一天。发痨嗽:犯肺结核病。
八字:生辰八字。旧时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来推算,看彼此是相生还是相克,以决定可否结为夫妇,叫“排八字”。
《红粉娇娥》:红粉娇娥娇第一,一人买马二人骑。阿哥骑头妹骑尾,朝去晚回谁得知。红粉娇娥娇第二,二姐锁匙在哥边。锁匙跌落草鞋沥,冇畀万年阿妹知。红粉娇娥娇第三,三人下省捧京蓝。捧得京蓝在屋做,阿妹做裙哥做衫。红粉娇娥娇第四,四姐面前四朵花。好天有人担水洒,落水有人担晾遮。红粉娇娥娇第五,五条丝线结灯球。千结万结唔成结,阿哥未结就成双。红粉娇娥娇第六,六龙戽斗戽莲塘。六只莲塘都戽敛,戽出莲花十二行。红粉娇娥娇第七,七粒珍珠摆七行。保护皇天落大水,人人揽手去围神。红粉娇娥娇第八,八条莲梗造浮桥。千个万个人都过,唔见我莲行一朝。红粉娇娥娇第九,九重天上九笼鸡。放下三笼来食水,重有六笼天上啼。红粉娇娥娇第十,十朵花开自然香。我妹梳头唔使洗,唔使搽油鬓也光。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
下省:惠州在广州上游,故旧时称去广州为下省。
京蓝:原是一种染布的颜色,这里指代为颜色时髦的蓝布。
担晾遮:晾遮指伞,担晾遮即打伞。
戽:戽水。
戽敛:把水戽干。
围神:求神。
一朝:一次。
重有:还有。“重”读去声。
第四节 仪式歌
《哭五更》(哭嫁词):一更金瓦排金字,难为姐妹守更时。二更金瓦排金链,难为姐妹守更前。三更渺渺云遮月,又无月光照路行。四更发只天罗梦,梦女一条贱命实难生。五更我学仙人唔食桃桠水,着身白衫白裤廖罗浮。我系罗浮罗仙女,去转罗浮食转斋。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转:回。
桃桠:桃树枝,桠读如“卡”。
去转:重回。
《哭祠堂》(哭嫁词):第一祠堂辞祖公,祖公抱揽女娇容。祖公抱揽女娇容,我食儿茶离祖公。第二祠堂辞祖婆,祖婆抱揽女娇娥。祖婆抱揽女娇娥,我食儿茶离祖婆。第三祠堂辞我爷,我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死女,我无功劳来谢爷。第四祠堂辞我娘,我娘驮我辛苦长。十月怀胎九只月,与姐早晚共头眠。第五祠堂辞屋场,屋场风水我难留。屋场风水无留我,爱留哥嫂共爷娘。第六祠堂辞六路,辞了六路我唔行。辞了六路我唔走,我脚踏草头草尾生。第七祠堂辞井水,辞过井水唔再担。井水辞过我唔担,唔怕井水自己流上来。第八祠堂辞床席,辞了床席我唔眠。辞了床席我唔 ,蜘蛛挂网在面前。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
祖公:祖宗。
儿茶:玩孩子家煮的假吃食。
郎晾遮:新郎举着伞。
驮:怀胎。行:走。
《骂媒人》(哭嫁词):一条竹篙顶到栋,保佑媒人生背痈!生得背痈狗贡大,朝流血水晚流脓。三斤膏药唔收口,四斤棉线绕脓头。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近郊。
狗贡大:像狗一样大。
绕:缠绕、包扎。
《哭上轿》(哭嫁词):离绣阁,出门前。明年今日奴身忌,今年今日落黄泉。水流花落年年在,奴身一去不复回。巧云遭难都有罗君救,我今遭难有谁怜!
附注
以上4首哭嫁词,是新娘出嫁前夕的哭唱,俗称“行嫁哭”,流传于惠州市区。
巧云:旧戏曲中身世凄凉、遭遇不幸的女子。
罗君:旧戏曲中富同情心正义感的书生。
《哭父母》(哭嫁词):阿爷生 一枝花,从来不受别人哈。今朝阿女爱嫁狗,受人打来畀人骂。妈妈养 十七岁,食羹食粥同床睡。阿女知食又知做,何必将 任人煨。
附注
流传于惠州水上人家,与前4首哭嫁词一样,是新娘出嫁前夕的哭唱,俗称“叫新娘”。
哈:记音字,意为欺负。
爱:要。
《哭十二月》(丧父哭词):正月一日炮仗响,今日无爷苦楚在孝堂。二月鲫鱼埋落 ,寻鱼容易见爷难。三月谷种都下了黄泥 ,神仙难点谷芽齐。四月手巾包米去问姓,问爷唔应泪双流。五月人家都话龙舟节,今日无爷都唔敢睇龙舟。六月苦瓜到底苦,七月芒果批皮都到底酸。八月人家都讲中秋节,月亮圆圆我无爷。九月坟头挂白纸,白纸茫茫泪双流。十月江边人打盂兰醮,今日无爷唔敢睇盂兰。十一月时寒都霜雪大,无爷携带儿寒酸。十二月人家都讲新年到,家家户户贴门神,人贴金钱金纸我无份,睇人欢喜贴蓝钱。
附注
哭丧在惠州旧时颇为流行,哭者多是妇女,调式相对固定,哭词则根据死者与哭者的关系而定,往往不拘一格,临场发挥。爷:父亲。孝堂:灵堂。埋落土並:这里指隐藏在水底烂泥中;
土並,读如“办”,烂泥。
包米问姓:惠州民间风俗,人死后,亲属向神婆问卜,了解死者在阴间的去向和处境,并以手绢包米若干作酬谢。都话:都说。
到底:终究。盂兰:指盂兰节,在农历七月十四,民间称为“鬼节”。
寒酸:孤寒酸楚。
贴蓝钱:旧时风俗,丧家要撒白纸钱、门贴蓝对联,利是亦用蓝纸封。
睇人欢喜贴蓝钱:眼看着别人欢喜过年,自己却贴蓝钱办丧事。
第五节 儿 歌
《落大水,发大风》:落大水,发大风,阿姨烧水捋鸡公。鸡公飞落红花树,吓倒阿姨面砵红。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捋:宰杀。
面砵:脸面。
《囊儿蓬蓬飞》:囊儿蓬蓬飞,阿姨拈你尾。拈唔倒,拈到一条禾秆草!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囊儿:蜻蜓。
拈:以拇指和食指夹住。
《点儿儿》:点儿儿,放虫飞,大虫飞抛去,剩落虫仔叫阿咪。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点儿儿:在惠州,大人唱儿歌,每以其手指点小儿指尖,并以“点儿儿”或“点指指”起头。
飞抛:“抛”表示某一动作或过程已经完成和结束,如“食抛”意即吃过了,“飞抛”则表示飞走了。
阿咪:惠地客方言对母亲的称谓。
《排排坐》:排排坐,食粉果。唔还钱,割耳朵。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麻雀仔,嘴喳喳》:麻雀仔,嘴喳喳,有嘴话别人,冇嘴话自家。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话:以言语纠正别人的行为。
《打掌仔,打哇哇》:打掌仔,打哇哇。有就食,冇就罢。唔好去人家门前眺,眺得多,人晓话。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打哇哇:大人(或小童自己)用手掌有节奏地拍打小童张大的口,使其不断呼出的气流发出哇哇声。
眺:于远处以目光相乞。
晓:会。
《打掌仔,买油油》:打掌仔,买油油,红花抛落任水流。大姐有钱嫁东莞,老妹无钱嫁惠州。人话惠州江长好水路,唔使竹篙船自流。大锅煮鱼圆盖冚,细锅煮鱼圆碗兜。坐落自有金脚椅,目训落又有金枕头。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唔使:不用。
冚:盖住。
兜:装起。
目训落:躺下、睡。
《打掌仔,打薄刀》:打掌仔,打薄刀,打畀阿姨剃面毛。阿姨打我三巴答,我打阿姨三竹篙。长长竹篙打榄仔,短短竹篙拨石榴。石榴打仔叮叮转,槟榔带籽结成球。阿公有牙食榄仔,阿婆冇牙食石榴。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畀:给。
巴答:巴掌。
榄仔:橄榄。
拨:持长物扑打。
叮叮转:指石榴悬挂树上,如风铃般随风摇转。
《鸭嬷,鸭嬷》:鸭嬷,鸭嬷,叽哩呱啦,生春畀人食,自己食鱼虾。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春:蛋、卵,卵古音鲲,鲲声转为春。
生春:下蛋。
畀:给。
《打布勾》:打布勾,艳锄头。锄芋仔,壅芋头。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打布勾,艳锄头:人坐椅上,两腿相叠,下脚著地,上脚翘起,让小儿承坐其上并上下左右不断摆动;
脚翘起,状如布勾和锄头。
“艳”是记音字,与“打”同义,意为上下晃动。
《锄芋头》:爱牯乖,爱牯目训 ,目训 醒一觉来担粪。担粪落田壅芋仔,芋仔出芽插插齐。芋头锄归畀妹煮,芋仔锄归传上楼。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是一首母亲抱着儿子吟唱的催眠曲。
爱牯:对小儿的昵称。
乖:听话。
目训:睡觉。
插插:“崭崭”之声转,整齐貌。
传:传递;运送物件,下递上接。
《打筲箕》:打筲箕,卖逆糍。糍蒸粄,粄蒸糍。糯米蒸糍搭搭软,粘米蒸糍硬过铁沙梨。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打:编织。
筲箕:竹编的盛物器具。
逆糍:又称“捏糍”、“饵糍”,惠州“十月朝牛王诞”的应节食品,类似北方的糍粑。
搭搭软:搭搭,搭拉状,形容逆糍非常粘软。
《拨凉凉》:拨凉凉,阿妳莳田女打秧。阿妳转来担饭食,阿女该头饿断肠。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拨凉:搖扇纳凉。
阿妳:母亲,妳读如“奶”。
转:归,回家。
该头:那边,另一头。
《阿哥哥》:阿哥哥,上山织盒箩。织得多,娶只红花女。织得少,娶只大食婆。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盒箩:用竹篾编织的圆形盛物器皿,有盖。
只:个。
《落水天》:落水天,阿妈带我去姐婆边。姐婆烧水焖糯饭,姐公开笼捡银钱。贡多银钱都唔爱,爱条牛乸带仔转去好耕田。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
落水:下雨。
姐婆:外祖母。
姐公:外祖父。
贡多:这么多。
转:回家。
《嘀嘀嘀》:嘀嘀嘀,扫净地堂耕故丝。问下爷娘耕几多,耕多六丈做爷衣。爷着白衫骑白马,女着红裙转外家。大路堂堂好跑马,路边井水好煲茶。大姐煲茶唔好饮,老妹煲茶香桂花。桂花跌落蒲桥水,手抓唔到竹篙扒。竹篙扒,来织麻,织麻唔得媒人到,一合丝裹二合花。大嫂出来捡一对,恭喜晚姑嫁秀才。嫁畀秀才银又少,嫁畀老爷银较多。不如嫁畀苏州佬,朝朝起身卖绫罗。又有胭脂点嘴唇,又有头油连水粉。水粉搽面白恤恤,头油搽髻乌律律。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
嘀嘀嘀:象声词,指唢呐声,依次读上、去、入三声。
耕:纺绩。
外家:娘家。
唔得:恨不得。
苏州佬:泛指江浙一带来做买卖的商人。
白恤恤:形容脸面白嫩有光。
乌律律:形容头发乌黑发亮。
《月光光,照地堂》(1):月光光,照地堂。骑白马,过莲塘。莲塘一粒珠,打扮秀才去读书。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月光光,照地堂》(2):月光光,照地堂。年卅晚,食槟榔。槟榔香,食仔姜。仔姜辣,捉其曱。其曱骚,买蓝刀。蓝刀苦,买猪肚。猪肚肥,买牛皮。牛皮薄,买菱角。菱角尖,买马鞭。马鞭长,起屋梁。屋梁高,买把刀。刀切菜,买锅盖。锅盖圆,买条船。船屙底,浸死两只日本仔。一只浮抛头,一只沉落风门坳。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
其曱:蟑螂。
浮抛头:浮出了水面。
风门坳:地名,与梅湖隔江相望,旧时有渡口,今属惠州小金口。
《月光光,照四方》:月光光,照四方,照到广东人捋羊。捋得羊皮蒙鼓打,打鼓咚咚去娶娘。娶得娘归拜老大,拜抛老大拜爷娘。拜爷拜百拜,拜姐拜千千,我姐眠燥又眠湿,我爷一觉不知天。出麻出痘娘辛苦,我娘操尽几多心!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第五、六句的“娘”指妻子,其余各句的“娘”指母亲。
老大:老年人,长辈。
拜抛:拜过了。
爷:父。姐:母。
燥:读如“遭”,其义为“干”,与湿相对。
不知天:不知时间的早晚。
麻:麻疹。
痘:水痘。
《扇子歌》:扇子有扇风,时时在手中。有人来借扇,先问老太公。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摆儿茶》:摆儿茶,请亲家,亲家唔来请自家。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摆儿茶:小孩子的一种游戏活动。
《老鼠仔,打千秋》:老鼠仔,打千秋,打泻大哥一罂油。大哥转来闹大嫂,大嫂绩麻嘴揪揪。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
打泻:打翻、倒出。
闹:责备。
嘴揪揪:撅起嘴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查莲子》:查莲子,子连牵,查到观音脚面前。水淼淼,入茶壶,茶灯盏,水瓜葫。左手弯弯转,右手到河源。河源到水口,水口到木棉,木棉树下撒金钱。撒一百,撒一千,问下雷公劈奈边。十字将军擎起手,古灵精怪奈谁边。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岁数较大的儿童在玩一种近似击鼓传花的群体游戏时所唱,歌止则猜传递的小瓦片捏在谁的手中。水口到木棉:水口、木棉,均为地名,水口即今惠阳水口,木棉村在惠阳马安。
奈边:哪边。
奈谁:谁,谁人。
十字将军:指两个手掌。歌至此句,参加游戏者均须捏着拳头,高高举起,以便猜者观察判断小瓦片藏在谁的手里。
《猜谜歌》:一点一划长,一撇到西江,十字对十字,日头对月光。一点一划长,二字口来装,两边丝缭绕,蚕虫卧中央。一点三划长,口字往下装,侧边加五口,问你乜惹样。
附注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流行于惠州的一首猜字儿歌,多为学前或刚入学的儿童晚上在街头月下集体玩耍时唱。歌分三节,每节猜一字。第一节的谜底为庙的繁体字“廟”;第二节的“缭绕”读如“桥了”,谜底为蛮的繁体字“蠻”;第三节的“乜惹”意即“什么”,谜底为语的繁体字“語”。
第六节 地名歌
《惠州府城地名歌》:桥对路,里对坊,烂地对马房。湖对岭,山对江,公廨对府堂。府背巷,仓前塘;三角地,万石坊。打石街,卖草行;长寿路,洋牙巷。文兴游金带,金鸡上银冈。四牌楼边提督署,六角亭上七星宫。华兴巷内皆朱紫,南第门前红花香。忠信、尔雅出自孔德,大廉、小廉各在公卿。秀水淘沙淘出白珩售都市,方山打铁打开金带接横廊。草把沽清出城直去河南岸,薯藤卖尽过艇回归水北乡。三间冇底庙,两间冇底房。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下划横线者是地名。
湖:西湖。
岭:飞鹅岭。
山:孤山。
江:东江。
《惠州县城地名歌》:学背街,黄家塘,襟连县粮仓。水门仔,花园围,眼望高营房。大水巷,曲尺巷,背靠东江。水东街,芒果园,面向西江。上塘街,下塘街,对面若瑟乡。县前街,龙井巷,揽紧观音堂。桃子园前南门口,牛皮炉侧社观堂。光布头,六度庵,江水塘水映其间。菜园墩,东坡亭,菜绿树绿影相连。北门口,东门街,村民入城做买卖。晒布场,马王庙,艺人在此作工场。城背上下板,塔仔托盘塘。沐范湖边东江沙,铁炉湖上番薯行。城隍庙,莲花庵,善男信女膜拜难。关帝庙,流水庙,老叟妇孺盘脚笑。马路下,万德巷,过江去马庄。屎桥头,苏屋巷,坐船到望江。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下划横线者是地名。县城:今桥东,旧为归善县城,故名。
《惠州西湖地域歌》:白鹤含书摸仔庙,西湖出水五眼桥。元妙来龙生石笋,金钩御葬保山中。狮子滚球踏金钱,古榕寺里珍珠泉。金花庙座虾辣地,五眼桥通十眼连。七星墩上朝云墓,永福松林万寿宫。栖禅寺背准提阁,扶池阁外紫金风。
附注
流传于惠州市区及近郊。
《东江水路歌》(由惠州至龙川):日头一出照惠阳,脚踏草鞋转本乡。七女有缘来相会,水口井头结鸳鸯。就打逢平树下过,横沥买笔写文章。写到天光天不光,独石有人早烧香。瘦狗出来肯肯吠,好得渔公渡过江。两人牵手泰尾过,赤坎崩来惊一场。三洲秀岭人和顺,细女出来捧槟榔。手捧槟榔盘石过,抬头望见观音堂。秋香来把纸钱烧,榄溪河水白茫茫。牛牯牵来石上过,古竹吹箫小故塘。蓝塘好廖蓝公仔,双头细女结鸳鸯。拍净黄泥洗净手,石公神庙好烧香。三王爷爷来保佑,河源新塔照两江。黄沙糖甜好舂粄,共娘牵手上仙塘。徐洞女食禾溪水,脚踏高涧乱忙忙。古州滩头水又紧,好得白马渡过江。桂沙有米无饭店,一直饿到青溪乡。黄田罗帐蚊坑吊,爷娘送子入学堂。行到密州蛇拦路,枕头思想好凄凉。蓝口地运三六九,买只猪头拜五堂。将军脱甲来下拜,拜见柳城天后娘。渡头岗上望仙塔,龙川城内好姑娘。简布捧来冇匹好,老隆人仔转本乡。
附注
这是东江中上游地区流行最广的一首地情歌谣,唱出船家从惠州至龙川老隆这一东江河段中的许多地名,下划横线者是地名。
打:打从、经由。
肯肯:象声词,指狗吠声。
两江:东江、新丰江。
仙塔:老隆佗城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