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财神是一种寄托百姓希望的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海门的刘浩、东灶港、包场、正余、余东、王浩、四甲、货隆等通东地区以及通州、启东的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初五财神生日时,跳财神盛行于四面八方。后来与通东接壤的沙地也将“跳财神”舞蹈移植过去,开始流行。
跳财神中的财神取自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赵公明。古代,百姓把美好希望寄托于神灵,逢年过节想讨个吉利,盼望财神光顾,跳财神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贫困者便操此为业,过年时逢村走户,在主家门前及屋内表演跳财神的舞蹈。
跳财神者顺应百姓的心理,随锣鼓节奏,从屋外跳到屋内,从厅堂跳到厢房,从街心跳到店堂,从柜台前跳到帐桌旁,分别表演招财、兜财、送财的动作,以讨主人家的欢喜,获得赏钱或糕点等物。
跳财神者头戴朱红珠帽,上挑红色绒球;身穿大红绣袍,上绣日月星辰云霞,下绣山水荷莲花草等吉祥物,较短的白色水袖。腰围绣着“方孔铜钱”图案的玉带,腹前有一块白玉,足蹬黑色短靴。脸罩金色财神面具,慈眉善目,腮下有一周短须,面具背面绑一小棍,舞蹈时咬在口中。表演者一手持圆形金边红盘,盘内盛用木头制成、涂为金黄色的金元宝,另一手执拂尘(也有不执的),另有二人配合,分别在财神两边扮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三人配合默契共舞,另一人击小锣作为音乐,往往为“三字锣”、“五字锣”,有时也击“七字锣”,另一挑夫肩挑箩筐,背系搭裢,接收糕点或赏钱,合计五人组成。清末民初,简化为一人独舞,一个司锣,一个挑夫的三人组合;也有的一人舞,另一人司锣兼挑夫,成两人组合。
跳财神者为主角,基本动作为手足并用。手部许多动作有其特定的含意。招手示招财;托举示招到财宝亮于面前;扛肩示财宝多而重;推举示送出财宝;按掌示元宝置于钱柜银箱。舞拂尘示指令方向。脚上功夫有:高跳步表兴高采烈;蹉步表扛宝进门;弓箭步表进宝方位;摆腿左右摇臀为逗乐,指腿称为翘脚财神。此外,还有“抖肩捧腹”、“捧宝转身”、“提襟藏宝”等动作。
跳财神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精神追求和经济状态,流传时间久远,它是研究通东地区传统舞蹈的重要资料。跳财神为海门市级非遗保护项目。
东方财神祈福大典 宁波镇海跳财神
头戴二郎叉子,盔头两侧垂挂着红绸彩球,身穿绿蟒,腰系软带,脚着厚底靴,脸上戴着描画重彩的面具,手里捧个大元宝,活脱脱的一个“财神”就出现在了眼前。
“财神”随着打击乐不停地跳着,不时做出滑稽的动作惹得大伙儿哄堂大笑,这就是镇海有名的跳财神表演。
“跳财神”由来
江浙一带的“跳财神”大约盛行于清朝,自苏北传入宁波镇海等地区,被断断续续地辗转表演,一直持续至今。
它原本为京剧和一些地方戏曲演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后来因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充满强烈的人文意识而被民众单独拿出来表演,赋予其朴实的愿望,从而慢慢演化成一种民间的习俗。
接财神
财神在民间是以招财进宝、保佑老百姓风调雨顺的形象存在的,所以每逢新春,“跳财神”成了民间祈求来年有个好彩头的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
按照传统,它一般在每年的“接财神日”(即正月初一到初五)期间表演。往往都是一人扮演财神,众人敲锣打鼓为其伴奏,或在庭院,或在街头,随敲随演,引得围观的观众连声叫好。
“财神爷”跳着跳着,还会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送财气,道好运。每到一户人家便给家主作揖,恭贺新年;然后变魔术般从长长的袖口里掏出一张印着财神的小贴画或纸折的“金元宝”之类的东西献给主人,意思是祝主人新年大发,财源滚滚。接着在每间屋里跳上一遍,意思是财神来了,你家今年定是好运连连。主人得了祝福,便要向“财神爷”赠几个小钱,为自己讨一点财气,这样来年才能得到财神保佑,一“发”到底。
东方财神祈福大典
“跳财神”也曾在时间的长河里淡出过镇海民间艺术舞台,最终还是喜庆回归。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提炼,使它再一次焕发光彩,成为招宝文化的一大亮点。
2019年2月9日正月初五东方财神祈福大典,引财气,聚宝气,享福气。来招宝山体验镇海最为纯粹的财神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