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云浮民间故事


云浮市境内,一片灵山郁水,孕育了本土古老而灿烂的文化,而就在云浮的山山水水之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浓缩了一方文化的精华。那么,云浮民间都流传着哪些奇妙的故事呢?这些故事中有多少个是我们听过的呢?

秦皇斩云根

相传秦朝时期,一天秦始皇仰观天象,忽然看到南方天中升起一团紫色的云气,氤氲不散,秦始皇一看,此云气大有王者之风,有厌胜秦都咸阳之势,这让他一下子非常着急。

我们都知道,秦汉时期盛行观天象之术,当年秦始皇见到东南方有天子云气时,他就立即东出巡视,试图以自己的王气去压倒东南方的王气,结果在秦始皇死后次年,东南方的陈胜、吴广就起义了,接下来项羽、刘邦也相继起来,短短数年就把秦始皇苦心经营的秦帝国给推翻了,这也是秦始皇生前万万没想到到。

而回到本文开头说的,秦始皇看到的那团南方的天子云气是远在南越一带,那时南越尚未被秦始皇征服,是一片蛮瘴之地,秦始皇是根本不可能南巡到南越以压倒南方的天子云气的,但是他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帝国的运数就此没落,于是他在一番冥思苦索之后,便计上心来。

翌日,秦始皇召见将军屠雎,附其耳传语,如此这般之后,屠雎便领命出征了。原来,这次秦始皇给屠雎安排了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南越,第二个任务就是按照秦始皇交的图纸,到岭南某地去寻找一团紫色云气的云根所在,找到后将其斩断,以此来开辟秦帝国南方的版图,也断绝了南方出帝王的可能性。

话说屠雎率领着五十万大军南征南越,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西江流域,这也是秦始皇交给屠雎的图纸中指示天子云气出现的地方。这天,屠雎按照图纸指示来到西江南岸的一座土名为“阿婆髻”的山下,只见这座山峰高千仞,横连蔽日,山顶上有一团紫色云气萦绕着,大有王者之风,屠雎就知道这是秦始皇说的天子云气的云根所在地了。屠雎马上登上阿婆髻山,只见山顶上有一个湖泊,有无数的紫云在这里升腾,屠雎便认定这个湖泊就是云根,抽出宝剑就要对湖泊斩下去,就在这时,屠雎隐约听到湖泊中发出声音:“斩了我一个,还有万万个,断你君臣命,违天可奈何!”屠雎一听大怒,便举起宝剑斩了下去,只听到一阵类似呐喊的声音,湖泊边缘裂开一道大裂缝,湖水透着裂缝滚滚地向山下流,随着湖水的逐渐减少,天中的紫色云气也逐渐虚无,直到最后完全消失掉。屠雎见状,觉得他已经完成了秦始皇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满意地下了山,继续率军向西作战,结果在西征途中遇到越人埋伏,被杀身亡,他的军队还没有收拾他的尸体,便逃之夭夭了。

又过了不久,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巡游,结果还没有回到咸阳,便在沙丘之地暴毙而亡,他死后第二年,山东六国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没过几年,秦帝国大厦便轰然崩塌。有人说,秦始皇和屠雎的暴毙,其原因就是他们违背了天道,本来南方要出仁德天子,结果他们破坏了孕育天子的云根,所以他们最终也遭受了恶果。

一片紫云升粤海,始皇斩断阿婆山。民间相传,当年秦始皇要屠雎斩断的云根,就是今天西江南岸的阿婆髻山,原来阿婆髻山顶是有一个湖泊的,结果为屠雎破坏,湖泊中的水直往山下流,在一个四周连峰的低洼地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湖泊,这个湖泊就是今天阿婆髻山附近的大洞水库,今二者俱在云浮市东北部的都杨镇境内,唯有那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传说在当地世代流传。

龙母三足鹿

在都杨镇境内的西江边,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山峰,其名青旗山。当地故老相传,青旗山是一座非常神圣的祖山,该山既是程溪龙母的归葬地,亦是龙母坐骑三足鹿的栖息地。或许有人会疑惑:龙母是何许人也?她的坐骑为什么只有三足?其实,这源于当地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在当地民间世代相传。

相传先秦时期,青旗山下的程溪水口诞生了一位杰出的女子温氏,她因在程溪豢龙而被时人尊为龙母,而在人们传说中,龙母是一位法力无边而乐善好施的女神。

相传龙母经常会骑着一头白色仙鹿到各地去消灾解难,但仙鹿本性难驯,经常背着龙母去践踏农民的庄稼,日久年深,不少人均受其害,于是那些受害的农民就将此事告知龙母,龙母听闻后大怒,便将仙鹿的一足折断,以示惩戒,并放养于青旗山上,令其守山,这便是三足鹿的由来了。

秦始皇三十六年,龙母仙逝之后,当地人就将龙母葬于青旗山之巅,有五龙子作法将西江中的沙石移到山上,为龙母堆陵;龙母陵墓堆砌好后,五龙子及乡亲们便以三足鹿为守陵神兽,令其永远为龙母守陵。自那以后,二千多年间,民间都有关于三足仙鹿在青旗山出没的传说,相传人们泛舟于西江之上,如果看见三足鹿踪影或者听到三足鹿鸣叫的话,那都是一个非常祥瑞的吉兆,见到或听到的人都会大富大贵、福寿康宁。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过去有达官贵人要顺着西江水道来朝拜龙母,如果其自上游而来,那么三足鹿就会从青旗山上鸣叫,如果其自下游而来,那么三足鹿会从青旗山下鸣叫,证验不爽。

由于有龙母和三足鹿显灵青旗山的传说,所以千百年来当地人对青旗山都是尊崇有加,将其视为神圣之祖山,从不会到山上砍伐树木,以示对神灵的尊崇。清康熙五十二年,西江中游发生旱灾,两岸乡民因无颗粒收成而发生大饥荒,当时官府面对此灾情,念及龙母有好生之德,便焚香卜告,请求龙母许以青旗山林木赈灾,在得到龙母神灵的准许后,官府组织灾民到青旗山上砍伐树木,然后再将木材搬到山下的渡口,装船运去珠三角一带售卖,然后将售卖木材得到的收款用以赈灾,让两岸的灾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圣山坑祈雨

在都杨镇杨柳圩一带,有一座山峰,名曰圣山,此山仙风凛凛、道气腾腾,相传是与当地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神仙的行化道场。那么,这座圣山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来历呢?那位传说中的神仙又是何方神圣呢?

相传秦汉年间,圣山下有不少人聚居,并且自成圩市,十分热闹。在繁华的圩市中,住着一位老神仙,他自称司马氏,又称孔氏(稽查史书得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司马氏与孔氏同源的家族,就自孔父嘉开始,孔父嘉即孔子六世祖,因官至司马,所以他的后人以司马为姓氏),别人问起他的年龄,他都摆摆手,说自己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亲眼见过西江曾一度变为桑田,因此人们都习惯称呼他为“司马老神仙”。相传司马神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经常悬壶济世,乐善好施,但凡是他预言过的事情,没有不按时应验的,因而远近乡民都对他十分敬重。

汉高祖五年,司马神在家中羽化登仙,乡民无不为之披麻戴孝,葬其遗蜕于圣山之上,又在其墓旁筑神祠祭祀。相传司马神羽化后,仍在神祠中频频显圣,特别是遇到大旱灾之年,乡民就会到圣山神祠中祈雨,若遇到祈雨不应的情况,乡民就会拆去神祠之瓦数片,然后用竹引溪水过于祠下,大雨则骤至,因此千百年来,“圣山坑祈雨”便成为杨柳圩一个约定俗成的壮观。由于司马神行化道场频频显圣,所以他神祠所在的山被称为“圣山”,而后人也干脆和蔼地尊称司马神为“圣山公”。

圣山和司马神的传说,传颂千古,经过当地人的不断神化,至今在山下一带深入民心。可惜的是,由于岁月的嬗变,圣山神祠早已破败不堪;假以时日,若能在圣山上重修神祠,并且当作一种旅游资源开发,这未尝不是好事。

金鱼变沙洲

在今都杨镇段的西江面上,有一个树林喷翠的大沙洲,因其整体形状形似一条金鱼,故名金鱼沙。相传金鱼沙具有灵性,所以每当西江水涨的时候,金鱼沙也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而浮起,即使水位高至对岸杨柳水口,金鱼沙也不会被淹没,就像一条金鱼那样在水面上漂游着。那么,这个金鱼沙到底是怎样来的呢?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神奇传说呢?

相传,金鱼沙本是上游程溪祖庙中养的一条小金鱼,虽然它日夜生活在香烟缥缈的水神洞府中沾濡仙气,但是它毕竟也是自然界的动物,想要回归大江河里追逐自由的生活。一天,小金鱼趁着庙中人员不在,一跃跳进庙前西江,然后一路向东游去,打算回归自由生活。这时,有些心怀叵测的虾兵蟹将就到祖庙向龙母娘娘“告状”,诬告小金鱼凭借龙母威灵到西江胡作非为,把水族搅得一团糟,龙母闻讯自然大怒,在不察真情的情况下,挥动手中金棍向小金鱼一点,小金鱼顿时在杨柳水口变为一个沙洲,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金鱼沙了。由于金鱼沙为程溪祖庙中的金鱼所化,所以该沙洲就具有灵性,不但外型上活像一条金鱼,而且还能随着水位的起降而起降,从不会被淹没在西江水下。后来,一些善良的水族到程溪祖庙朝见龙母,为小金鱼伸冤,龙母这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小金鱼,但是小金鱼变成沙洲已成事实,且沙洲上已有人类居住,所以金鱼沙就不能变回金鱼了;为了惩罚那些诬告小金鱼的虾兵蟹将,龙母又挥动手中的金棍,将它们一一点化为山峰,让它们在西江岸上永远陪伴着金鱼沙,这便是今天杨柳的虾山、蟹山、鱿鱼山了。

金鱼沙,是都杨镇的一处知名胜景,对岸有山,名曰蒲山,蒲山之上原有建于明代的贞元古刹。在明、清两代,登蒲山、朝宝刹、望鱼沙、吟诗赋,是文人士子们的共同爱好,日久年深,竟成为一种风气,蔚然壮观。而此地的胜景,更被古代《东安县志》描述得活灵活现:“蒲山,在杨柳都水口,圆耸屹立,缀绿浮青,上有贞元古刹,俯临金鱼沙。松风夜月,渔歌梵音,致足乐也。挽西流而作带,抚南岭以排云,术者谓罗阳山水至此一大结束。”

出米九星岩

九星岩,是云浮市区著名的佛教胜地,这里有美丽的风光,也有神奇的传说,是古来文人士子都登临赋咏,如李熙载、张诩、李伯震、萧元冈、冯执中等都在这里留下了宝贵的墨迹。而就是这座人文深厚的古岩,就世代流传着一个洞穴出米的传说,并且在云浮地区流传甚广。那么,这个传说的来龙去脉又是怎样的呢?

据历史记载,九星岩在唐宋年间已是本地著名的佛教道场,岩洞内就有禅寺、厢房等等,集聚无数僧侣,因而宋代李熙载在《九星岩》一诗中就有“化人旧有阿罗汉,喜客今逢老比丘”的描写。那么,九星岩道场的僧侣平时是靠什么食物充饥的呢?这就不得不提起洞穴出米的传说了。相传很久以前,九星岩内最深处有一个小孔洞穴,这个小洞穴每天都会三次准时流米出来,而且米量刚好就够道场僧侣食用,若多一个僧侣,所出米量就多一点,少一个僧侣,所出米量就少一点,如此延续千百年,证验不差,远近闻名。九星岩内会出米的洞穴,被僧侣们视为圣迹而加以保护,所有人都称誉这是佛祖的庇佑。很多年后,九星岩下出了一个贪心的财主,他听说九星岩内有洞穴会出米时,一时贪心作怪,竟然带上若干家丁到九星岩强行把僧侣们都赶走了,自己独霸九星岩,打算把洞穴中流出的米都据为己有。但是神奇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自从财主霸占九星岩之后,那个本来会出米的洞穴就偏偏不出米了,仿佛就要和财主作对一样。

经过几天后,情况依然如此,财主大怒,一气之下命令家丁用铁凿子去凿出米洞,扬言洞穴不出米就要把米凿出来。没过多久,只听得一阵异响,所有在九星岩里的人都感到地动山摇,整个山岩仿佛就要崩塌,财主等人见状,都吓出一身冷汗,才反应过来,就三步并作两步走地逃离了九星岩。财主回到家后,当晚便一病不起,滴水粒米不进,没过几天便呜呼哀哉了,而凡是参与破坏九星岩的家丁,之后全都得了怪病,一个个疯疯癫癫的,不似人形,没过几年这个财主家就没落了。而就是自那以后,九星岩道场也冷落了,即使后来有僧侣去中兴道场,原本那个出米洞也不再出米了,仅剩文人们的无限凭吊。

清康熙二十一年,东安县官民重修九星岩,竣工之后立一块《重修九星岩碑记》,在行文中曾赞道:“(九星岩)霞彩照于空漳,松风漉于深溪,花雨悬于峭壁,苔痕绣为石林。神龙、米地、鼓角,种种怪景,非人工所凿,诚天地间之一大奇观。”该行文中记载的“米地”一景,就是指传说中的出米洞,可见九星岩出米洞传说的古老。如今,积累着云浮千年文脉的九星岩仍然屹立于市区之中,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最佳去处,只是这座岩峰流传的种种传说,又有多少人知晓呢?

万代延香烟

新兴国恩寺是六祖三大祖庭之首,既是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弘法地、圆寂地,也是《六祖坛经》的辑录地,寺内圣迹甚多,其中尤以六祖父母墓最为著名。关于这座唐代的墓葬,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唐贞观十四年,六祖惠能父亲卢行瑫病逝,年幼的惠能只得与其母李氏相依为命,无力葬卢行瑫。某年,一位被贬的国师落魄到了新州,他衣衫褴褛地流浪,一路流浪到卢溪河畔的夏卢村,时人都以为他是疯子而远远避开,唯独李氏和惠能母子见这位国师如此落魄,心生怜悯,便收留国师在家,以饭菜款待他。过了几天,国师的元气回复过来了,他非常感念惠能母子的救助,便以真实身份相示,当他得知惠能家中有先父未葬时,便决心在新州寻觅一处风水宝地,为惠能葬父,以报答惠能母子的恩德。

过了不久,国师还真的在夏卢村数里外的龙山上寻到一处真龙宝穴,局名“万佛朝宗莲花穴”,按照不同的坐向下葬就能发出不同的人才。于是,国师便兴冲冲地跑回到夏卢村,告诉李氏已为其夫寻到宝地,并征求李氏的意见,是要出九代状元还是要出万代香烟。李氏想了想,惠能的父亲当年就是因为做官才被贬到岭南的,想到官场黑暗之处,李氏便决意不要九代状元而要万代香烟。于是,国师便按照李氏的意愿为卢行瑫下葬,由于得真龙气脉的福荫,所以后来惠能就能得种种佛缘的接引,最终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由他开创的法乳遍流神州大地乃至海外,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当之无愧的大法王,而如今国恩寺内的六祖父母墓,也接纳着四海善信们的万代香烟。

查阅历史得知,国恩寺是由六祖晚年亲自倡建,目的就是为了为父母守墓,而国恩寺原名报恩寺,就是六祖为了报答父母恩德之意,直到唐中宗降旨敕封报恩寺为国恩寺,寺名才保留至今。国恩寺因为有六祖父母墓的缘故,奠定了其在六祖祖庭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六祖的根,也是六祖法门的源流;至于那个古老的风水传说,或许是后人出于对六祖的崇敬而横添出来的一种信仰......

国恩寺罗汉

我们都知道,但凡规模宏大的寺院,就必定供奉有罗汉塑像,而塑像的数量一般为十六、十八、五百,因为这是佛教典籍中记载的罗汉固定数量。而在禅宗祖庭国恩寺内,却供奉着二十尊罗汉塑像,与一般寺院迥异。那么,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说呢?

相传唐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日六祖惠能于国恩寺圆寂后,六祖高徒神会和法海二禅师为使六祖宣扬的禅宗正旨得以流传世间,便在国恩寺中成立录经堂,在堂内将六祖平生的言教辑录为经书。在二禅师辑录经书期间,有很多邪魔外道恐惧六祖禅宗正旨在世间流传,便来到国恩寺想法设法地进行阻挠,结果都被道行高深的神会和法海二禅师识破并驱逐。邪魔外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经书即将辑录成功时,便跑到国恩寺纵火焚烧录经堂,想要焚毁六祖正法。在这关键时刻,幸有神会禅师舍身护法,他在大火之中誓死保护经书,而法海禅师闻讯也立即率众赶来,合力用水泼灭大火,使经书得以完整保留,只是神会禅师因护法被大火烧伤了身体和脸部。经历一番惊心动魄的斗争后,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神会及法海二禅师辑录的《六祖坛经》流传世间,禅宗正旨如同佛日一般照耀众生,使一切邪魔外道在正义的光照下无处遁形。后人为了纪念神会及法海二位禅师的护法功德,便在国恩寺的十八罗汉塑像旁多加神会及法海二位禅师的塑像,尊他们为护法罗汉,于是国恩寺从此便有了二十罗汉。

另外,关于国恩寺有二十罗汉塑像的现象,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话说当年六祖惠能从韶关南华寺回新兴国恩寺,途经肇庆梅庵时居住一宿。次日,六祖对梅庵方丈说自己年老,且对路程不太熟悉,问方丈能不能帮自己找两个年轻有力的挑夫为自己挑行李回新兴。方丈不知六祖是得道高僧,便要六祖自己去请人挑行李。于是,六祖便在梅庵请了两位罗汉为自己挑行李回到了新兴,两位罗汉跟随六祖到了国恩寺就永远留在寺中了,从此以后国恩寺内就有了二十罗汉。而梅庵那边,方丈看见庵中的两尊罗汉塑像不见了,就命人重塑,但是重塑后的罗汉像就怎样都不能归位,方丈这才明白原来前几日来投宿的六祖就是得道高僧,是他把两位罗汉带走了,不禁连连惊叹,从此以后梅庵就只有十六罗汉了。

国恩寺二十罗汉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每个故事都有其历史背景,并非空穴来风。如今我们有机会造访国恩寺的话,仍能看到大殿内的二十罗汉塑像,看着这些塑像,我们不禁会遐思当年先贤们为保护正法而面临的险阻和艰难......

龙女守山门

南宗祖庭国恩寺,位于新兴龙山之上,民间关于“龙山”这个地名的由来,除了风水一说之外,还流传着龙女守山门的传说。那么,这个传说又是怎样的呢?

相传当年六祖在韶关南华寺弘法时,寺前的龙潭有一黑龙经常作孽,搅得南华寺山门不宁,于是六祖便作法收伏黑龙,将其置于钵盂中,日夜为其说法,黑龙最终受到感化,蜕骨而去,龙骨就留在南华寺中,永镇山门。而当时龙潭中还有一龙女,她是黑龙的女儿,她生性善良,加上又四时聆听和尚诵经,一心向佛,便拜在六祖座下学佛。唐先天二年,龙女随着六祖由韶关回到新兴国恩寺,当时龙山之下有一泓泉水,龙女便用她身上的鳞火将泉水温热,供年老的六祖沐浴,这便有了后来的龙山温泉。后来,六祖在国恩寺中圆寂,龙女也因侍奉六祖有功获得法身,六祖真身迁奉南华寺后,龙女就留在了国恩寺永镇山门,成为龙山之护法主,而龙山也由此而得名。

这便就是新兴龙山得名的其中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富有禅宗文化和神话色彩,给千年祖庭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也为这片佛国净壤增添了一丝灵秀之气。

六祖化身潭

在新兴县六祖镇曹田村,有一处天然山坑——藏佛坑,藏佛坑上有一个六祖化身潭,此潭相传与六祖惠能大师有着莫大的机缘。那么,这个化身潭又流传着什么样的民间传说呢?

相传在唐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日三更,六祖惠能在国恩寺圆寂,六祖弟子法海禅师担心六祖真身被盗走,故而连夜将六祖真身带走藏在离国恩寺不远的山坑中。等到第二天,所有僧俗都聚集到国恩寺欲朝拜六祖真身,才发现真身已在寺中消失,大家才开始四散寻觅真身。很快,有一众僧侣在曹田村的山坑上发现了六祖真身,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播开来,所有人也都闻讯而至。这时,到场的人有新州、韶州、广州等地的官员、僧侣、士俗,他们都争迎六祖真身到自己州的道场去供奉,他们都各执己见、各抒道理,一时僵持不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建议焚香卜问六祖真身归处,看香烟飘望何方,即真身归处,这个建议得到在场所有人认同。很快,大家在附近一处空旷的平原上点燃佛香,只见一阵风吹过,香烟直贯曹溪,于是便确定六祖真身归处为曹溪宝林寺(今韶关南华寺)了。就在这年的十一月十三日,弟子们将六祖真身迁奉佛龛,然后启程迎奉曹溪,六祖真身至今供奉于南华寺祖师殿中。由于六祖真身曾被法海禅师藏于曹田村山坑中,所以后来该山坑被当地人命名为“藏佛坑”,至于坑上的水潭,相传就是法海禅师安置六祖真身的地方,故而此潭又被当地人命名为“化身潭”,先贤曾有《六祖化身潭记》传世。

藏佛坑化身潭,是新兴县境内为数不多的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旅游胜地,经常奔波于喧闹城市中的人们,悠闲时可以选择到这里朝圣、观光、返璞归真,寻找最真实、最淳朴的风景!

高力士寻母

高力士,是唐朝著名宦官,在武则天、唐玄宗主政时可谓备受宠幸、权倾朝野, 而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奇闻轶事。而在云浮下辖的罗定,当地人也世代流传着一个“高力士泷州寻母”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也是有着相当充分的文献来源的。那么,这个故事说的又是什么事呢?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祖籍潘州(即今广东高州),是冯宝及冼夫人的后代,其父冯君衡,是冯宝及冼夫人五世孙,其母麦氏,是麦铁杖曾孙。到冯元一一代时,高凉冯冼氏家族已经衰落,后在一次流人叛乱中,冯元一又被阉割。后来,年幼的冯元一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奉送入朝,初得武则天喜爱,后由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从此改名高力士,后来,高力士又因协助唐玄宗平乱有功,受封太子太保,累受宠幸,炙手可热。当然,高力士是千古贤宦,他并没有因为身居高位而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也从不以巧言令色侍上,所以他在后世获得嘉评。高力士是锦衣玉食了,但是他念念不忘当年在战乱中和自己走失的生母麦氏,他一直在民间打听麦氏的下落。后来,岭南节度使打听到麦氏流寓在泷州(今罗定),便马上上报高力士,高力士立即遣人到泷州寻到麦氏,并将麦氏迎送到长安。就这样,麦氏和高力士母子在阔别三十年以后终于在长安重逢,但是重逢之时,麦氏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妪,高力士也非昔日童孩,母子二人面面相觑,竟不能相认。最后,还是麦氏指出记忆中的儿子胸膛有七痣,于是高力士袒露胸膛,果然有七痣,母子二人才溅泪相拥,重聚骨肉之情。

唐玄宗听闻此事后,深受感动,立即降旨封高力士母麦氏为越国夫人,并且追封高力士父冯君衡为广州都督,麦氏从此居于长安直到最后寿终正寝,由燕国公、宰相张说撰写墓志文。这便是高力士泷州寻母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空穴来风,这在唐、宋两朝的文献中均有记载。如唐朝郭湜撰《高氏外传》载:“高公所生母麦氏,即隋将铁杖曾孙。始与母别时年十岁,母抚其首泣曰:‘与汝分别,再见无时,然汝胸上七黑子,他人云必贵,吾若不死,得重见,记取此言。汝常弄吾臂上双金环,吾亦留看待见,汝伺之,慎勿忘却。’即与诀别。向三十年后,知母在泷州,虽使人迎候,终不敢望见。及到,子母并不相识,母问曰:‘与汝别时,记语否?’‘胸前有黑子。’母曰:‘在否?’即解衣视之,母亦出金环示之,一时号泣,累日不止。上闻,登时召见,封越国夫人,便于养父母家安置,千余年后,卒葬东京原。燕公志墓曰:‘验七星于子心,辨双环于母臂。’即此事也。”又如宋朝欧阳修撰《新唐书·高力士传》载:“力士幼与母麦氏相失,后岭南节度使得之于泷州,迎还,不复记识。母曰:‘胸地七黑子在否?’力士袒示之,如言。母出金环,曰:‘儿所服者。’乃相持号恸。帝为封越国夫人,而追赠其父广州大都督。延福与妻,及力士贵时故在,侍养与麦均。金吾大将军程伯献约力士为兄弟,后麦亡,伯献纟裒绖受吊。”

这就是高力士泷州寻母的故事,这不但在罗定民间广泛流传,而且还有历史文献佐证,这应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情。如今,千年已过,当年高力士生母麦氏的流寓之所已不得而知,唯有那滚滚东流的泷江水,承载着这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皇帝封书山

在云浮市都杨镇境内,有一座名山世代流芳,在历代《县志》、《州志》、《府志》、《通志》、《国史》中均有记载,这就是北宋上柱国严挺臣少年读书之地——书山。

书山所在的洞坑村,自北宋年间开村,已有千年历史,历来是严氏家族的聚居地,该村开村始祖为宋韶州知府严讽。严讽生严穆,严穆生严挺臣,三代皆为官,是当时西江南岸一个望族。关于严挺臣读书地书山的得名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传严挺臣少时,其父严穆就在洞坑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修建一座书斋,让严挺臣安心在内读书,以求一日金榜题名而进仕途。后来,严挺臣果然不负父望,于宋徽宗宣和三年考中进士,后连擢提升,历任廉州通判、监察御史(一说直谏御史)、枢密使、光禄大夫,可谓名震朝野。在受光禄大夫一职时,徽宗皇帝问严挺臣为何生在南方边鄙也能高中进士,严挺臣实话实说,向皇帝回忆起少年时在山斋读书一事,并将全部功劳归于父亲严穆。

皇帝听后,备受感动,马上降旨荣封严挺臣少年读书之山为“第一书山”,以表彰严氏父子大展宏图之志,“书山”之名也是由此而来。严挺臣去世后,朝廷追封其为一品上柱国,墓在今都杨鱿鱼山,在他以后,仍有数代子孙进入仕途,这在都杨乃至整个云浮地区都极为罕见,不愧为都杨史上的一段佳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严挺臣以其自身例子诠释了这个真理,值得后世效法。而皇帝封书山的故事,也在都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励志故事,因此其流传范围之广、年代之长,也是有其道理的。

都城夫子井

在郁南县都城镇象山五金厂前,有一口千年古井——夫子井,相传该井与都城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有着莫大的关联。那么,该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底蕴呢?与这口井有关联的历史名人又是谁呢?

那是北宋熙宁八年,都城人李熙载参加科举殿试,登进士第,成为都城历史上第一位进士,也由此开启了他人生的仕途。元符年间,李熙载出任广南西路计度转运使,因政声上闻,赐诏褒谕,官至朝请大夫,乡人称其为李夫子。李熙载去世后,葬于都城象山,象山之下即其故宅,宅边有井,相传为李熙载令凿,此井广二丈、深丈余,水常清冷,清澈如镜,古来病者饮之多愈,成为千古佳话,人皆赞此井有灵气。因李熙载世代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大家也就称他故宅旁的井泉为夫子井,以纪念这位都城历史名人。

李熙载的故事、诗词在后世广泛流传,他的事迹及作品也被写进《宋元学案补遗》、《宋诗记事补遗》、《岭南遗书》、《罗定州志》、《德庆州志》、《西宁县志》等文献中,而他本人也被列入端溪县乡贤祠供奉,足见其于后世之影响深远。

包公锁蛟龙

在云浮市都杨镇仙菊村境内,世代流传着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故事,如曾武举开山塘、八仙驾临阿公坛、有福人享无量米、江西生点飞凤山等等,每一个故事都能使人听后记忆深刻,久久不能忘怀,其中,要数“包公锁蛟龙”的故事最具代表性。

相传北宋年间,仙菊村境南边的南山河中住着一条蛟龙,此龙凭借着自身的一点法力,就到处胡作非为,糟蹋农田、毁坏民房,可谓无恶不作,仙菊村民无不叫苦连天。当地官府将此情况上报到朝廷,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获悉此事后,立即降旨就近委派在端州做知州的包拯前往仙菊,要其务必协助当地民众解决此事。

包拯接旨后,不敢怠慢此事,立即从端州坐船西上,一直西行到达仙菊,他到仙菊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当地民众了解蛟龙其事。在充分了解蛟龙情况后,包拯点点头,他已经胸有成竹,知道怎样对付作恶多端的蛟龙了。于是,包拯就命令当地民众在村中心挖一口深井,并且命令手下去打造一块巨大的石井盖。数日之后,深井挖好了,石井盖也打好了,包拯亲自视察过,他满意了。于是,包拯就派人到南山河边,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召唤河中蛟龙,声称有事要与蛟龙商量。蛟龙正在河中熟睡,听见有人在河上召唤它,一时感到好奇,便立即飞出水中,向包拯靠近。众人见蛟龙前来,都撒腿跑去,唯独包拯色正芒寒,依旧伫立在原地。蛟龙来到包拯面前,问包拯为何召唤它。包拯答道:“老夫闻龙为神兽,有无边法力,能升能降,能大能小,变化多端,故来请阁下演示一番。”蛟龙问道:“我为何要给你演示?”包拯笑道:“阁下有所不知,老夫为朝廷命官,专为皇帝去各地视察祥瑞之事,然后将瑞物献于皇帝,以讨封赏。今阁下既为天下至瑞的神兽,若我验证阁下为真龙,再献给皇帝,皇帝必然大喜,不但会给阁下封官进爵、建庙供奉,还会给老夫以丰盛赏赐,如此双赢利事,你我何乐不为呢?”蛟龙听后,仔细想想,倒信以为真,马上说道:“大人不必担心我是假龙,我的确能升能降、能大能小,愿为大人演示一番。”包拯听后,知蛟龙已经上当,便指着那口刚挖的深井,笑道:“正好,这里有一口井,如果阁下能化身为小龙,钻进这口井,到达井底再上来,告诉老夫在井底看到什么,若所说无误,老夫就信你是真龙,然后将你带回京城朝见皇帝。”

蛟龙听后,喜出望外,随口说道:“这有何难,且看我变化。”于是,蛟龙一再将身体变小,最后小至蛇状,一下钻进那口深井,并一直向井底游去;就在这关键时刻,包拯立即命人将预制好的石井盖马上将深井牢牢盖上,只听得一声巨响,蛟龙就永远被所在井里了,此时它发现上当也为时已晚,任凭它如何呼叫,包拯都没有再理它。蛟龙被锁住之后,包拯又命人在井盖上修建十三层小石塔,以镇住蛟龙,不让其再次出来祸害人间。从此,蛟龙灾害被除,仙菊民众又重归安定生活,在包拯离开仙菊之日,仙菊民众无不敲锣打鼓、夹道相送,有的人则热泪盈眶,不舍得这位为民除害的好官。

从此以后,“包公锁蛟龙”的传说故事就在仙菊民间流传开来,而且该传说还有迹可循,比如过去仙菊村中的确有一块类似石塔形式的石头,后来石头被当地人搬去炸开用于建房,那个石头原在的地方就露出一个石面,宛若一个石井盖面,与周围的泥地形成鲜明对比,该地后来就被当地人称为“石塔面”了,至今地名可查。

万灵文广庙

在郁南县连滩镇思和村,保存着一座拥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庙——文广庙,该庙是为纪念北宋名将杨文广而建。那么,在宋朝南方边远地区的连滩为什么会有供奉杨文广的庙宇呢?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相传北宋年间的连滩地区,杂夹着汉人与瑶人居住,由于两族文化不相通,所以当地汉人经常受到野蛮瑶人的欺负和掠夺,苦不堪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官员将此情况上报朝廷,当时宋神宗披阅此奏后,马上诏令名将杨文广南下连滩平乱。杨文广接到神宗诏令后,一刻也不敢懈怠,马上率领大军南下,浩浩荡荡地向连滩开进。连滩乡民见王师到来,纷纷出门夹道欢迎,男女老少,箪食壶浆,犒劳将士们。而那些啸聚山头的瑶人,闻名将杨文广率领王师前来征剿他们,也是纷纷惶恐,惊怕受到灭族之灾,遂散发赤足,下山前来向王师请罪。杨文广见瑶人有心请罪,便哈哈大笑,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本地汉、瑶两族,本是兄弟邻居,同尊皇王教化,理应和睦共处。而瑶民之不义多行,汉民受其苦已久,故修辞为奏,上达天听。天子以老将为平南先锋,遣我南征,今瑶民已知罪请求归化,王师及汉民理应容之,以修本地万世之谊,毋令再犯。”

就这样,在杨文广将军的撮合下,连滩汉人终于瑶人抛弃前嫌、握手言和,结束了两族百年来的仇怨,杨文广也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易化解了这场持之以久的纷争,为连滩地区的安定、繁荣奠定基础。绍圣四年,也就是在杨文广将军去世二十三年后,连滩民众为纪念杨文广的平乱功德,在其当年的驻军处修建起一座文广庙,庙中供奉杨文广塑像,是当地百姓希望以其威灵,镇化连滩,慑服匪盗,并祈求将军庇佑五谷丰登、人物平安。世代相传,文广庙自建成始,便威灵显赫,凡民众有诉求者,皆得神灵感应,万请万灵,故文广庙又得名万灵庙。

以上便是连滩文广庙的由来故事,当然,这种故事纯粹流传于坊间,至于故事真实与否,尚有待查证。不过,连滩文广庙供奉北宋名将杨文广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该庙每年都会举办隆重的庙会纪念杨文广将军,这也足以体现当地人对杨将军的敬重与崇拜之情。

陈鼎墓掌故

在新兴县新城镇布荣村后山,曾有一座大型的明朝古墓,墓主人就是明初新兴籍刑部侍郎陈鼎,关于这座墓葬的修建,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掌故,这些掌故都极具传奇色彩。

话说明朝正统二年,刑部侍郎陈鼎受命捕蝗于河间诸郡,不幸积劳成疾,明英宗差遣御医医治无果,病逝于京城,享年四十八岁。因陈鼎生前是一代廉能之臣,政绩显著,明英宗为他的去世而深感痛心,便降旨追赠陈鼎为嘉议大夫,并命人扶陈鼎灵柩南归新兴下葬。与此同时,明英宗还派遣一国师南下新兴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以葬陈鼎。

国师奉旨,便星夜赶往新兴寻龙点穴,最后在布荣村后山寻得一佳穴,此地四畦皆低,独穴的浮出,形如莲花,最初喝形“塞水山”。之后,国师便将所得佳穴经过上报给明英宗,明英宗看过奏章后,认为国师所言佳穴是好的,只是喝名不好,他认为“塞者即绝”,有绝后之意,这是对先人的不敬,便亲自为该穴更名为“索水山”,意思是吸水之地,水为生灵,能主生生不息。陈鼎墓址确定之后,明英宗就要考虑给陈鼎划多少祭田,就是在陈鼎目前划出若干水田,然后租给农民耕种,待稻谷收获之时,这些农民就要按量上交谷子,用于陈鼎墓的春秋祭祀之用。有人就上疏明英宗,建议着人到陈鼎墓前吹响号角,但凡能听到号角声的土地皆为陈鼎墓祭田,但是明英宗细想之下,认为如果赐给陈鼎一角(国)之地,那就等于全国的粮税全给陈鼎收了,此法甚为不妥。接着,又有人建议明英宗赐给陈鼎一锣(螺)之地,着人到陈鼎墓前敲响铜锣,凡是能听到铜锣声响的土地都为陈鼎墓祭田,明英宗这次同意了。就这样,一代名臣陈鼎得以在故乡新兴下葬,而他的墓葬六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凡是他家族的男丁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均会前往其墓拜祭。直到文革时期,陈鼎墓被毁,他的墓碑被人抬到附近做石桥,后来才被有识之士提交新兴博物馆收藏。

陈鼎墓的掌故还在新兴民间广泛流传,只是陈鼎墓本身已被毁坏,这未免是一大遗憾。展望未来,陈鼎墓可以得到修复,并且作为一处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后人瞻仰,让国士风度重现人间!

陈璘润程溪

明朝太保陈璘将军是云浮三罗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因战功昭著而为后世称道,三罗地区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是多不胜数。在诸多的陈璘传说中,尤以陈璘以剑斩山刻石的传说最繁,其中陈璘斩山润程溪的传说在都杨民间广泛流传。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程溪(今都杨降水河)流域发生旱灾,旱情持续特异,时人皆受苦久矣。一夜,六都南乡陈璘大将军梦见程溪龙母娘娘显灵,请他到程溪除旱救灾。陈璘醒后,对此梦记忆犹新,只觉此梦如真实发生一样,他半信半疑,就率领一支军队直向程溪而来。陈璘到了程溪后,见当地果然大旱,河水断流,百草不生,土地干涸,民皆菜色。陈璘见状,十分不忍,他策马往仙菊方向走,一路考察当地山川形势,当他来到一处名曰“凫塘坳”的地方时,只见此地群峰耸立,山上草木茂盛,料定此地积累有大量水资源。于是,陈璘便举起他那八十斤重的桃木剑,纵身一跃便向着凫塘坳山斩了下去,只听得天地间发出一声巨响,凫塘坳山一分为二,中间顿时有一股清泉滚滚流出,一直注入到程溪,由程溪滋润两岸土地,河水得以续流,五谷百草得以重生,当地群众得以重新劳作,一时旱情得以有效控制,时人莫不叹陈璘奇功。后来陈璘去世,朝廷追封其为太子太保,程溪两岸的民众为了纪念陈璘斩山引水的功德,便为陈璘所引山泉命名为“太保甘泉”,陈太保芳名永世流传。

陈璘斩凫塘坳的传说,和陈璘题魁岩、陈璘题止戈岩的传说如出一辙,都是后世人出于对陈璘将军的崇敬、爱戴之情而神化起来的,当然,这些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历史上的陈璘将军,的的确确是为三罗地区的开拓、建设、发展事业作出过不休贡献的,作为三罗后人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永远怀念陈璘将军,广泛宣传他的故事,让他无私无畏的精神更好地传播开来!

陈璘七疑冢

陈璘,是云浮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因开拓三罗、智靖朝鲜、平定播州之乱而名垂后世。陈璘去世后,就葬于六都南乡莲花山,大营村有陈太保祠奉祀,关于他墓葬的传说,在云浮民间广泛流传。

那是明万历初年,陈璘追随广东总兵官张元勋征剿罗旁山瑶民,在数月后彻底平定罗旁瑶乱,朝廷在原来的罗旁山区范围的基础上建制罗定州、东安县、西宁县三邑,任陈璘为东安县参将,镇守东安县,并协助东安知县萧元冈主持营建县城的工作。从此,陈璘便落籍东安县,在落籍东安县之后,陈璘经常带着士兵参加营建县城工作,并修筑一系列利民、便民工程,时之县民莫不赞叹。后来,陈璘又从东安县出发,先后平定朝鲜倭祸及播州杨应龙之乱,官至左都督。

明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初八日,陈璘在家病逝,朝廷追封其为太子太保,钦赐祭葬。民间相传,由于陈璘生前功劳极大,所以他一直被朝中奸臣妒忌、中伤,在陈璘病逝之后,他的后人为防止陈璘墓葬会被奸臣派人破坏,就为陈璘设了七个疑冢,以迷惑朝中奸臣。在陈璘出殡之日,有八口棺木由陈璘家同时被抬出,然后有八支送葬队伍向着八个不同方向出发,将这八口棺木葬于不同位置,于是就有了八座真真假假的陈璘墓,在这八座陈璘墓中,只有一座是真墓,其余七座均为疑冢,但是知情人士绝口不提,后世就没有人知道陈璘到底葬于何处了。这便是陈璘七疑冢的传说。

然而,在历代官方文献中,均没有陈璘疑冢一说,如历代《东安县志》也均记载陈璘葬于六都莲花山,这实际上也符合历史背景,毕竟陈璘是明朝太子太保,他属于以国葬形式下葬于莲花山,这应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只不过,莲花山陈璘墓早已在文革年代被毁,正如作家徐南铁的《断垣残壁朝晖里》一文云,今天大营村里的所谓陈璘墓无非是陈璘韩国后人以一个在中国被“文化大革命”遗弃和拆毁了的名义而新建起来的,至于陈璘本人的真身到底葬于何处,今天已不可考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更希望民间流传已久的陈璘疑冢的传说是真实的呢?